关于电力企业工程审计信息化建设的思考

2020-11-11 21:55张锐
中国电气工程学报 2020年18期
关键词:工程审计信息化建设电力企业

张锐

摘要:电力企业作为该产业的主要供应者,其赢利目的要服从和服务于社会大众的需求,因此电力企业对内部安全生产的要求较一般企业明显偏高。企业内部的有效控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企业出现安全问题的可能性,而内部审计作为其中的重要一环,其工作有效性会显著影响内控效率。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今,将该技术充分引入企业的内控审计,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有效提高其效率,从而提高企业的内控质量,有利于企业长远发展。因此本文对电力企业在审计信息化方面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电力企业;工程审计;信息化建设

引言

电力企业工程审计信息化建设是当下电力企业的发展趋势,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要求各行各业都要与计算机、智能接轨,电力企业工程审计工作也不例外。信息化建设有助于提高审计水平,使审计工作更加全面和严谨,使企业对信息能及时准确把握,且扩大了对信息的监督面。

1电力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的优势分析

1.1有利于内部审计工作效率的提升

长期以来,电力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涉及的人员和部门较多,审计流程一般也比较复杂,这是由于电力企业的财务核算涉及的内容较多,因此内部审计一般都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完成。信息化建设大大提升了电力企业内部审计的工作效率,内部审计人员不需要再花费大量时间进行数据和资料的搜集,大部分资料都可以通过电子文档进行收集和整理,節省了大量的人力和时间。另外,内部审计所需要的数据结果大部分可以通过软件自动获得,减少了人工手工核算的误差,也提升了工作效率。

1.2实现内部审计工作规范化

由于信息化建设本身就具有一定的规范性,更多的是依靠数字化的过程解决问题,减少了人为因素的干扰,使得操作流程和步骤更加规范化。电力企业的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有利于实现审计工作全流程的规范化。

1.3有利于提升内部审计的透明度

内部审计的信息化有利于提升电力企业内部审计质量,进一步提升审计工作的透明度。电力企业可以根据不同的项目和流程,在审计系统中为内部审计人员设置不同的权限,同时管理层可以随着查看内审人员的工作进度并实施有效监督。另外,由于审计软件都是信息化操作,内审工作人员在进行审计时会留下相应的操作日志,有利于后期审计责任的检查和追溯。因此,电力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的实现大大提升了内部审计工作的透明度,保证了审计质量。

2电力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的困境

2.1风险多样化

实现内部审计的信息化固然可以释放人力,提高效率,降低人为错误导致的风险,但其对风险的降低程度是有限的,甚至有可能会增加风险。例如,在设计信息系统时,其基础设置如果出现错误,那么在具体应用功能就可能失效,从而影响该企业正常经营。此外,企业可能存在的舞弊风险是难以通过内部审计全部找出,这就要求企业,特别是关系国计民生的电力企业,必须做好岗位职责分离,从而在尽可能的降低舞弊导致的特别风险。但信息化进程的推进会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各个岗位集中起来,这会导致舞弊风险增加。而且内部审计的信息化并不是完全不需要人工操作,人工的参与就意味着企业难以避免由工作人员有意或无意所导致的企业风险。

2.2推进工作缓慢

我国的电力企业大多是国企,其发展有国家扶持和支撑,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企业在紧跟国家发展政策的同时缺乏扩张和发展的动力,满足于现状,对新技术的反应较小,因而在推进内部审计的信息化过程中缺乏积极性。此外,企业规模庞大、内部人员冗杂,员工整体年龄较大,这导致其员工在接受新技术,掌握新知识反面相对较慢,影响信息化进程的推进。

而且电力企业作为关系民生的国企,其对审计工作的改进不仅会影响自身的发展,而且会影响与其相关的诸多企业以及社会的发展,范围较广,因此,在改进和推广时需要慎重考虑,缓慢推进。

2.3复合型内部审计人才缺乏

一方面,由于电力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涉及的内容和环节比较复杂,电力企业内部的审计人员比较有限,因此存在部分财务人员兼任审计人员的现象,这部分人员内部审计知识缺乏,不能完全胜任内部审计信息化工作。另一方面,由于内部审计信息化的发展时间较短,因此电力企业中掌握内部审计专业知识又具备熟练计算机操作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比较少,虽然企业内部经常进行培训学习,但是短时间内仍有部分内部审计人员无法进行信息化审计,影响了审计信息化建设的过程。

3电力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的路径

3.1进一步提升内部审计信息化程度

一方面,电力企业应当提高对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的重视程度。特别对于电力企业管理层来说,只有从思想上进行重视,才能保证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才能有利于信息化程度的提升。另一方面,电力企业应当加大对信息技术的投入力度,保证审计软件信息化程度的提升,从而有利于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同时,电力企业应当对内部审计软件进行优化,以适应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节奏。

3.2制定科学高效的审计方法和技术

要想提高审计效率,昀具保障的是运用科学、高效的审计方法。我国信息化审计工作目前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进行工程审计时仍使用传统陈旧的模式和方法,无法满足我国现阶段的审计工作需求,因此电力企业应制定顺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审计流程。首先在开展工作之前,要分析出审计的主体和客体,以降低审计成本和审计工作效率为重点,采用科学合理的工作方法;其次审计过程中做好管理、监督工作,全面指导审计工作人员,降低人为因素等主观因素对审计工作的影响;昀后是对审计工作进行整体的评价,好的地方加以表扬和鼓励,不好的地方总结经验以免日后再次出现相同问题。先进、完善的审计技术能预判工作时可能出现的风险和错误,因此要熟悉整个审计工作流程,对出现的情况及时分析,降低风险和成本,从而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并实现信息化建设。

3.3重视审计信息化,加大投入力度

我国审计信息化程度面临着极不均衡的状况,大型电力企业内部审计的信息化程度较高,而小型企业则相对较低。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是后者对信息化的重视程度不足,因此,要改善这种现象,首先,就要从思想层面提高小型企业管理层对信息化的重视程度,引导其从企业的长远发展来做出规划和决策。其次,国家可以对推进信息化进程的小型企业给予适当的优惠的补贴,以鼓励这类企业的发展和内部审计信息化的顺利推进。

结语

时代在发展,各行各业都在面临新的发展难题,电力企业也不例外,传统的审计工作模式无法满足现代发展的需求,审计信息化建设是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和质量的必经之路。面对当下电力企业工程审计信息化建设面临的现状,信息化平台规划落实问题、审计标准化管理问题和工作人员培训问题等,结合电力工程审计信息化系统的应用,采取相应改善措施,建立信息化审计模型库,提升审计技术,加强审计管理,以期推动我国整个电力企业审计信息化的发展进程。

参考文献

[1]李其帅.电力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战略建设[J].现代国企研究,2017,(08):6.

[2]张燕.解析电力企业审计信息化[J].通讯世界,2015,(12):166-167.

[3]陈晓霞,吕小杰,王冬青,陈佳亮.审计信息化在电网企业的应用[J].现代商贸工业,2016,37(28):109-110.

[4]陈晓霞,吕小杰,王冬青,陈佳亮.审计信息化在电网企业的应用[J].现代商贸工业,2016,(28):109-110.

猜你喜欢
工程审计信息化建设电力企业
电力企业成本精益化管理提升研究
电力企业经营管理措施和策略
电力企业管理的创新途径分析
浅谈机电安装工程造价审计
电力企业中的工程审计问题研究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策略研究
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
新时期电力企业纪检监察工作有效性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