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核心力量训练研究热点及展望
——基于CNKI可视化分析

2020-11-12 12:28敬龙军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20年11期
关键词:发文检索学者

李 杰,敬龙军

引言

自20世纪90年代从康复医学力量训练中衍生出来的“核心力量训练”方法被用于到竞技体育训练领域,“核心力量训练”作为一种新的训练理念,在我国竞技体育项目的训练中,得到运动训练学界的广泛应用和认可。目前在竞技项目中,运动员在训练时开始采用核心力量训练理念和方法,核心力量训练理念已成为运动训练学领域的实时热点,我们对核心力量训练的使用还存在很多模糊和错误的认知,核心训练,为了便于直观理解,也译为核心力量训练,越来越多的行业专家和教练员们将其视为运动员力量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大多数人对核心训练仍然只是个模糊的概念,不能真正把握核心训练的本质和要点,不能在竞技体育运动训练中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1 数据来源与方法

本文是以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作为第一数据库,以“核心力量训练”作为关键词在高级检索中,检索范围为核心期刊、CSSCI期刊、 CSCD期刊检索时间为2019年11月15日,共检索到278条结果。数据库:学术期刊,检索时间为 2019年11月15日。本文利用中国知网计量可视化分析对相关文献进行统计并图表分析,探究和分析我国核心力量训练研究现状和趋势。

2 研究结果

2.1 文献年代分布

对我国核心力量训练研究的论文进行一个时间分布上的研究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核心力量训练的研究进展、发展速度、发表文章量。2004年是我国核心力量训练研究的开端,清华大学学者陈小平,于2004年研究我国现代运动训练理论热点问题研究,在国家体育总局的体育社会科学上发文,文中指出:“专项力量”是练习的重点。所以,专项力量的练习是当代力量训练的核心,加强专项力量不仅仅采用单一的一种负重专项练习技术,更为看中的是改进健身房里的力量训练,使人体在练习身体的形式、负荷和力度上尽可能接近专项。核心力量训练与传统的腰腹肌力量训练有着很大程度上相差巨大,核心稳定的训练包括整个躯干和骨盆部位的肌肉,在练习中的方式跟方法上,核心力量训练的负重较轻,很多的练习甚至是徒手的克服自重练习。一直以来我国专家和学者们对核心力量训练的研究并不火热,据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统计,截至2018年,对核心力量训练领域发表的核心期刊、CSSCI期刊、CSCD期刊也只有259篇。

图1 2004年至2019年“核心力量训练”主题文献检索图

2004-2019年的十年为分割线,中国知网中以“核心力量训练”作为主题词进行搜索,形成趋势图1。表格上发现在2004-2007年这个时间段里“核心力量训练”的研究处于无人研究状态,而在2007-2010年,我国从奥运会成功在北京鸟巢举行的背景下,学者们对核心力量训练研究的热情大幅度增长,有关于核心力量训练的文章发文量有大幅度提高。2013年是这个热点的巅峰状态,有33篇的发文量,其中以王卫星和陈小平两名作者为领头人物,并在十多年中发了近10多篇文章,说明“核心力量训练”两位专家有着属于自己的独特的见解之处。

2.2 关键词共现网络分析

在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根据核心力量训练关键词共现网络,我们清楚了解与核心力量训练研究的相关内容,关键词共现词的意思指的是文献内容特征。在以前的基础上进行合并研究分析,围绕里面内容对我国的核心力量训练进一步的分析,找出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看见圆圈每个之间都有线条联系,线条联系越密切说明相关性、共线性等越大,越细的线条则反之。

图2 核心力量训练研究的关键词共现网络

在中国知网中检索有关于我国“核心力量训练”的核心期刊、CSSCI期刊、CSCD期刊文献进行分析和研究,并对其关键词整理和规划,选取密切度较高的关键词进行研究分析,图2研究发现,目前关键词主要探究的是力量训练、核心稳定性、体能训练和核心力量等方面。关键词分析,发现核心力量涵盖了力量训练与核心稳定性。从当图2核心力量的状况看,我国核心力量的关键词多种多样,相关性也比较多。这也意味着在今后我们应该围绕这些关键词做更深层次的研究。

2.3 研究机构分布

在CNKI数据库指数中,检索对核心力量训练研究排名前十位的机构,如表1所示,从表中可以看出,核心力量训练第一名和第二名的发文量可以说是相差巨大,并且拉开后面大学很远的距离,总发文量的54篇,而武汉体育学院发表17篇排在第二位。再通过对发文量多的作者所在的机构进行分析,发文章数量较多学者集中在北京体育大学。在对核心力量训练文献的研究上,研究的机构分布于发文量高的学者,学者分布将为更好地掌握该领域的研究方向与研究进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表1 核心力量训练研究排名前十位的机构

在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检索到有关于核心力量训练文献的研究机构,选取发文量排名前十的科研机构,如表1,从表中可以看出,其中以北京体育大学的发文量为第一,有54篇的发文量,且前十的研究机构中,有8所为体育类院校,1所体育科学研究所,说明核心力量训练对运动训练及人才的培养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2.4 作者分布

2.4.1 作者分布

根据在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得到的数据图3,在对核心力量训练文献研究发文量多的专家和学者分析,通过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的统计功能,选取了排名前十的发文量多的学者,核心发文量较多的是王卫星,其次是陈小平、陈小平、任满迎、李丹阳、吕万刚等。发文最多的学者北京体育大学的王卫星占百分之十九点六一,北京体育大学在发文量中也是独占鳌头,在这一学科领域遥遥领先,其次就是清华大学和宁波大学占百分之十一点七六,发现对核心力量训练研究的期刊中有259篇。

图3 核心力量研究的作者分布

在这一领域有一定影响力的学者,总是能够在其专业领域的科学研究活动的深度和广度上占主导地位,表现出学科的缩影。更为清楚的了解核心力量训练领域的知名学者,按学者所发文量多少的高和低进行分析排列,如图3所指,学科带头人王卫星和陈小平主要从核心力量训练学角度出发,从研究之初到目前对核心力量训练的全面认识,经历了一个逐步发展、充实和完善的过程。国外学者对核心力量训练有如下定义:Panjabi认为,核心稳定的重点或原则是保护人体的活动关节,同时保持脊柱的中立性和稳定性,并具有稳定的结构保护基础,进一步证明了核心稳定性在康复医学领域的应用。作为运动、康复、诊断和治疗的重要功能解剖学基础。另一位美国专家Kibler的研究表明,核心稳定性指的是在人体运动过程中控制身体的骨盆和躯干肌肉,这可以为身体提供稳定的着力点,并为身体的活动提供动力。让身体在日常活动中以有序、协调、灵活及可控制的方式移动骨盆和躯干的肌肉。

2.4.2 作者发文量

根据各期刊的发文量和分布情况表2,不难发现,在对几位发表量高的学者文献分析中发现,259篇文章中有33篇就是在《北京体育大学学报》上发表的。《山东体育学院学报》等都有对核心力量训练研究的发文,可以看出,有两种期刊为核心力量训练的研究提供了非常巨大的平台,也是学者们表达自己观点和见解的平台。

表2 对核心力量训练研究的期刊分布(前10)

学者陈小平在文中认为:核心稳定指的是在人体运动的同时,能够控制四肢肌肉和力量的身体姿势,并可通过核心部分建立在支点上,为上下肢的力量转移创造条件,为身体重心的稳定和运动提供力量。

学者CORDO研究表明:躯干核心区域的稳定肌肉反射比完成原动肌运动要早。躯干在运动前的稳定肌肉收缩,确保脊柱在一个稳定的状态,并为运动肌肉的收缩创造坚实的支撑,为不同四肢的运动创造支点。

学者陈勇等认为:通过人身体核心的部位稳定为四肢肌肉的发力点建立一个支点,让身体核心肌群所进行的稳定性、力量性、平衡性等能力的训练。然后适当进行核心训练,对人体各个关节与肌肉协调和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2.5 经典文献分析

表3 经典文献分析

研究核心力量方面一定是离不开前辈们辛勤劳苦写出的文章作为支撑为参考,在中国知网以“核心力量训练”设置为研究主题进行检索,检索到文章有278篇关于核心力量训练的文献。王卫星学者的文献被引次数于1879次,总下载数达到了32254次。这是这领域的权威表现,对核心力量有着自己的理解。

3 问题及展望

核心力量训练不仅只是促进了运动员们的力量发展,并使其对身体的控制大大增加,可以说对运动员至关重要,但目前对于核心力量的认知还存在诸多误区,例如:传统观念中核心力量即是腰腹力量的加强,其实不然,腰腹肌只是表层肌肉,核心力量更应加注重深层次小肌群的加强。除此之外,国内对于核心力量训练的概念并没有统一规范的释义,究其原因是对核心力量训练缺乏较深入研究,这是当前该研究领域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也是体育领域所面临的重点课题。

对于核心力量训练的理论与方法,不能完全依赖于国外训练经验,应站在原理和创新的角度去看待问题,更深层次去挖掘训练中的方法和手段进行分析和总结,要勇于创新。在借鉴国外先进训练方法的基础之上,再结合我国传统健身功法中对于核心力量训练的功法,构建适合与自身条件发展相匹配的训练方法与体系。“健身气功”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瑰宝,其原理是适合人们身体自身特点所创造出来的强身健体功法,其中不乏有对于核心力量的训练方法,如八段锦第五式中的“摇头摆尾”第六式中“两手攀足固肾腰”;易筋经中“青龙探爪”“饿虎扑食”等招式都是加强核心力量的练习方式。我们可以此为突破点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为我国的核心力量训练提供更加合理、科学有效的训练方法。

猜你喜欢
发文检索学者
七部门联合发文 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
学者介绍
学者简介
学者介绍
CNKI检索模式结合关键词选取在检索中的应用探讨
瑞典专利数据库的检索技巧
2019年第4-6期便捷检索目录
校园拾趣
爷孙趣事
以牙还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