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君韬舞台设计近作

2020-11-13 04:48杨君韬
演艺科技 2020年10期
关键词:故宫博物院盒子故宫

杨君韬

(中央戏剧学院,北京 100710)

编者按:

杨君韬,中央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舞台设计专业青年教师。

近年来主要舞台设计作品:话剧《海棠依旧》《绽放》《罗密欧与朱丽叶》《跳墙》《过年》《石景山传说》《唐璜》《笃行》《即兴》《她们的秘密》《白蛇》《家里一切都好》《虚假的丫鬟》;音乐剧《绿野仙踪》《天使在身边》《虎妈猫爸》《奥克拉荷马》;歌剧《狄多与埃涅阿斯》《Semele(塞魅丽)》《女人心》《拉美莫尔的露琪亚》;儿童剧《小布头奇遇记》《三个和尚》《木又寸》《团仔圆妞》《北京童谣》《槐树爷爷》《小英雄雨来》;京剧《萧绰·韬略札记》《大汉吕后》;舞剧《瑶都神韵》;杂技剧《希望的田野》等。

作品曾多次获奖。其中,《三个和尚》荣获第25届苏博蒂察国际儿童戏剧节“特别提名奖”、第八届国际戏剧学院奖“优秀剧目奖”、文化部2014年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动漫扶持创意项目;《木又寸》入选布加勒斯特国际戏剧和儿童艺术节,《人民日报》2015年度推荐剧目;《跳墙》荣获乌镇戏剧节最高奖——小镇戏剧奖,入选2015年法国阿维尼翁戏剧节;《绽放》荣获第四届中国校园戏剧节最高奖“中国戏剧节·校园戏剧奖”,第四届北京大学生戏剧展演一等奖、优秀舞台设计奖等;《槐树爷爷》入选河南省第十二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 等。

本期欣赏其四部作品:儿童剧《三个和尚》,话剧《白蛇》《笃行》《海棠依旧》 。

儿童剧《三个和尚》

演出时间:2014年7月

演出单位:中国儿童艺术剧院

编剧:慕星

导演:毛尔南

作曲:刘君利

舞台设计/摄影:杨君韬

灯光设计:方琨皓

人物造型设计:于冉

形体设计:刘美池

多媒体设计:包尔温

《三个和尚》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最早被搬上银幕是由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出品、阿达执导的中国水墨动画短片。流畅的线条,鲜明的色彩和人物性格,凝练的表达,短短20分钟的短片中,通过三个和尚没水吃、寺庙失火、三个和尚齐心协力救火的情节,既批评了“三个和尚没水吃”的落后思想,又提倡了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儿童剧《三个和尚》延续了动画版题材的故事,依剧剧本题材和导演的要求,整部剧的舞台要在中国元素和东方韵味上展开想象,本剧的舞台设计呈现并非借助类似于国画的抽象变形,而是以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中的“天圆地方”为脉络,“天下之事,尽于方圆之内”。还记得黄炎培在教育孩子时,就特别推崇古人的“方圆之道”。他给儿子的座右铭这样写道:“理必求真,事必求是;言必守信,行必踏实;事闲勿慌,事繁勿慌;有言必信,无欲则刚;如若春风,肃若秋霜;取象于钱,外圆内方。”

在中国儿童艺术剧院的小剧场,舞台布景整体铺设一层20cm高的长方形地台,地台中心套有两层同心圆轨道,将中式的屏风和帘幕置于轨道之中,在整个演出中不断旋转变化,帘幕承载视频投影,形成画卷感,运用影像将韵味延展,把远山、寺院、禅房等空间在观众的心中形成布局。整个舞台的具体景物设置以对称美学为准则,整体讲究视觉平衡,力求将东方美学呈现于舞台之上。

话剧《白蛇》

演出时间:2019年5月

演出单位:中央戏剧学院

编剧、导演:王鑫

舞台设计:杨君韬

灯光设计:冯德仲

服装设计:宋橇

化装设计:田丹

影像设计:李东青

摄影:吴国庆

《白蛇传》是中国四大民间爱情传说之一,话剧《白蛇》就是基于这个故事,包括篷船借伞、雄黄酒后现原形、仙界盗灵芝、水漫金山、白蛇产子等情节改编。对于这样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导演将所有事件贯穿于四季之中,力求体现中华民族的独特思想观念、人文精神和审美取向。

《二十四诗品·雄浑》中“超以象外,得其环中”云:“超以象外,至大不可限制;得其环中,理之圆足混成无缺,如太极然。”在这里,圆即充满、周备、具足,体现在诗性艺心就是浑全充融。森罗万象,一尘沤,一片叶,一缕云,及至浩浩苍天、绵绵大地,都可以大道涵括。整个舞台设计以镂空的圆作为视觉主体。既有断桥桥拱倒映水中,水影成圆之感,又有中国传统园林建筑中“月亮门”的运用,与框景、漏景等造景手法结合,或景色全观或若隐若现;还取中国画的圆形构图,蕴含圆道思想的中和之美,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审美特点。圆形镂空结构位于舞台中前区,通过吊景和车台使不同的视觉符号出现在圆内与圆外,展现具体的演出场景。

音乐话剧《笃行》

演出时间:2018年11月

演出单位:中山大学

导演:毛尔南

作曲:张艺馨

舞台设计:杨君韬

灯光设计:陈林

人物造型设计:王婷

摄影:杨毅 韩冠声

学生的书桌不该是摇晃的,不管是因为战乱,还是贫穷、饥饿。可摇晃的书桌上,偏偏站立起来这样一群人,他们从革命的大熔炉——广州跌跌撞撞地走出去,星星之火,燎原之势——《笃行》便是一部讲述中山大学历史上革命故事的话剧,剧中以国立中山大学学生为原型的罗钦、靳伟、邵思平三人,在大革命失败后的抗战烽火中,激情澎湃,投笔从戎,三人之间或静水流深、或润物无声的情感故事,以及革命导师许求虽死犹生的精神。青年们的选择不同,但总是携手前进,同龄人于世间更是有“把臂同游一遭”的情谊。

整个创作团队秉持“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原则。剧本是将国立中山大学众多真实历史事件贯穿于三位主人公身上,并且时间跨度大,地点转换多,所以整个舞台设计运用拼贴手段,将不同人物在剧本核心事件的环境归纳在一个“方盒子”中并置于舞台上。每一个“方盒子”内部都是写实的环境,为演员表演提供支点,但“方盒子”之间却没有真实的联系,而是通过时间和事件串联;单看独立存在,两三个也可以组合运用,整体组合在一起才能看到全部。旨在通过舞台来呈现一种观念,就是看待一个事件只有将所有看似纷杂的部分统一起来才能呈现一个完整的面貌。

每一个“方盒子”都有正反两面,正面是具体的室内环境,反面是当时广州的建筑样式。通过五个“方盒子”不同的排列组合衍生出剧本和导演要求的地点场景。每一个“方盒子”都设有提供演员上下的功能性爬梯,整体组合在一起时,五个“方盒子”形成上下两条路径,通过盒子间的门和一层盒子的屋顶平台提供给导演更大的舞台空间来满足演员自由的表演,并且在舞台上营造出更为立体的空间关系。

话剧《海棠依旧》

演出时间:2012年12月故宫博物院报告厅版2015年9月故宫博物院宝蕴楼版2017年9月保利剧院版

演出单位:故宫博物院

编剧:王戈

导演:毛尔南

舞台设计:杨君韬

灯光设计:王润杰

人物造型设计:王婷

摄影:杨毅

故宫博物院报告厅版

“故宫文物南迁”是一次史无前例的文物长征,更是一场文化史上的旷世传奇。话剧《海棠依旧》正是以故宫文物南迁为背景,以故宫人数十载典守文物,用青春和热血,甚至生命,延续了中华民族文化命脉为线索,以“三次别离”、“三封家书”、“三段选择”为基本内容,抒写了故宫先贤们的承诺、信仰和情怀。

该剧分别有2012年12月故宫博物院报告厅版、2015年9月故宫博物院宝蕴楼版、2017年9月保利剧院版三个版本的演出,舞台设计均遵循表现美学原则,采用“大虚小实”的创作手段。结构写意,兼具风格化特征。三次设计分别提取“守望”、“迁徙”、“永隔一江水”的形象种子,提炼出具有故宫特点和元素的舞台形象。舞台局部真实,既遵循整体处理原则,又要关注生活和历史的真实。

2012年的故宫博物院报告厅版提取故宫“宫墙”这一形象,每块宫墙上都有一盏现代的壁灯,也是故宫博物院内现在壁灯的样式。八块车台组合排列,完成不同的场景切换。

2015年故宫博物院宝蕴楼版提取“迁徙之路”的概念,之所以选在宝蕴楼,国宝南迁当时是从宝蕴楼发出的,在宝蕴楼中搭建了一块12度的舞台地面,演员表演的吃力感与国宝南迁人物的艰辛达到一种重合。

2017年保利剧院版是将“永隔一江水”的概念强化,为达到这一效果,舞台最后面有一个故宫角楼和角楼倒影的吊景,但二者并不直接呈现倒影关系,而像影子离开了身体。主人公顾紫宸北平居所、四川峨嵋仓库、南京临时办公室等场景的室内陈设,均采用写实的手法,刻化典型环境中的故宫人形象。布景细节体现出主人公的心路历程,在不断迁徙的状态下,感知到流离失所的人物命运,考虑到易迁换的流动感。三个横跨舞台的框架,随着剧情逐渐向舞台后区一层层推进,通过透视营造出角楼形象越来越远的视觉效果,来呼应剧中分离的主题。

故宫博物院宝蕴楼版

保利剧院版

猜你喜欢
故宫博物院盒子故宫
《漫话国宝·故宫博物院》第六站(上)
《漫话国宝·故宫博物院》第五站(下)
《漫话国宝·故宫博物院》第四站(下)
雪中故宫
寻找神秘盒子
来自故宫博物院的礼物
肉盒子
盒子
故宫大探索
宝岛上的故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