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在频发呼吸暂停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2020-11-13 01:53王小娜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20年45期
关键词:早产儿心率患儿

王小娜

(北京四季青医院,北京 100097)

呼吸暂停的早产儿指的是患儿的呼吸停止时间超过20秒,且存在低氧血症、心动过缓等症状,据相关资料显示,胎龄低于37周,体重低于180 g的新生儿为早产儿,其多有呼吸暂停表现[1]。在现阶段的治疗中主要以综合护理干预为手段,并能够对患儿的病情进行缓解。本次通过对不同护理措施的讨论分析,观察临床实践结果,进一步为早产儿生活质量的提升做出保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实验选取了2019年1月~2019年7月前来本院就诊的患者,其均为频发呼吸暂停早产儿,在自愿参与实验调查的基础上选取了40例患者作为调研对象。随机分组。其中,男26例,女14例,患者日龄在5天以内,平均(3.6±0.5)岁。从出生体质量上看,平均(1.95±0.57)kg,在新生儿Apgar评分上则为(8.52±0.74)分。所有患者在日龄、性别、出生体质量等一般资料上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得到了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患者家属也表示知情。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主要是对新生儿进行保温箱观察,加强心电监护,做好起到护理、营养管理等,对病情难以自行缓解的患儿实施弹足底、托背刺激等。观察组则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模式,首先在患儿安静的状态下进行前额、下颚、呕吐、腹部、上下肢、背部等依次抚触[2]。其次,对患儿进行喂奶管理,在喂奶的30分钟后采用俯卧位,头部抬高15~30°,并在腹部垫一个软枕。在俯卧2小时后可以改为平卧、侧卧。其俯卧每天的时间不超过10小时。对患儿的观察应该每半小时进行1-2次的巡查,防止其出现意外事故。

1.3 评价标准

本次实验需要进行治疗效果的分析,其关注的主要指标包括日呼吸发生频率、持续时间、吸氧时间、持续正压通气时间等。此外,我们需要对患儿的护理治疗总有效进行评价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在数据上也采用SPSS 19.0专业计算软件进行结果分析。在临床数据的对比中,对两组患者的情况做以对比,并能认识到不同方案之前存在的差异性,这对指导日后感染工作具有积极意义。本次实验在各项观察指标以及经皮血氧饱和度、心率指标的分析上为计量统计,在治疗有效率上则为计数统计,以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从护理质量上看,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为85%,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对比分析(n,%)

与此同时,在日呼吸发生频率、呼吸暂停持续时间、吸氧时间、持续正压通气时间等主要指标的对比中,其以观察组患者表现更优。如表2所示。

表2 两组患者各项观察指标对比分析(x±s)

最后,在经皮血氧饱和度、心率指标中,观察组患儿分别为(80.63±3.75)%和(94.52±11.57)次/min,对照组则为(73.15±3.25)%和(83.65±10.25)次/min,在综合分析下我们认为观察组护理更佳。

3 讨 论

早产儿的呼吸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不健全,在很多生理信息上无法完成有效地传递,缺乏实效性,在呼吸节律上也不争气,因此,受到体温高低变化、喂养过程中的咽喉部刺激等均有能引起呼吸调节障碍,这个时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呼吸暂停症状[3]。此时,患儿的心率变缓,随后引发血流量减少、脑灌流等问题,对脑部造成了不可逆性的损伤。

综上所述,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于频发呼吸暂停早产儿具有病情改善作用,有利于提升患儿的生活质量,控制病发频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早产儿心率患儿
心率多少才健康
维生素D联合GnRHa在特发性性早熟患儿中的应用
唇腭裂患儿家长围手术期的心理需求
KD患儿急性期h-FABP、PAC-1表达与冠状动脉受损的关系
早产儿出院后如何护理才正确
早产儿如何护理及喂养
离心率
早产儿长途转诊的护理管理
探索圆锥曲线离心率的求解
求解圆锥曲线离心率“五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