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生健康行为培养

2020-11-13 09:40李加前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20年12期
关键词:体育锻炼核心素养

李加前

【内容摘要】初中生正面临严峻的身体健康挑战,对于学生来说,培养健康的行为习惯是尤为重要的。健康行为习惯不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要求,同时也是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本文主要从体育锻炼意识和习惯、健康知识掌握、情绪调控以及社会适应能力四个方面分析了学科核心素养下学生健康行为培养的具体途径。

【关键词】初中体育 学科核心素养健康行为培养

据调查研究显示,当前初中生健康行为意识是比较弱的,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比较强,但是在体育锻炼中还存在很多不健康的行为,这些不健康的理念和行为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体育锻炼的效果,因此,需要教师不断帮助学生改进不良行为理念。此外,随着核心素养的逐步渗透,在教学中也更加注重核心素养教育,而健康行为是核心素养的内容之一,这也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加强对学生健康行为的培养。

一、强化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体育作为中学升级考试的科目之一,相对来说学生对于体育的重视程度还是比较高的,但很多学生也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而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学生自身体育锻炼的意识仍是比较低的,面对这种情况,教师要不断强化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让学生真正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并自觉参与体育锻炼。教师可以从当前的社会现状入手,如今人们的生活节奏普遍变快、生活压力也比较大,人们不仅要兼顾工作和生活,还需要在业余时间不断学习,在繁忙的工作中很难抽出时间进行锻炼,再加上很多人长期不锻炼,稍一运动就会感觉疲惫不堪。这也就使得很多年轻人身体逐渐呈现亚健康状态,暴露出各种疾病问题。而锻炼是预防疾病、延年益寿的重要途径和手段。长期坚持锻炼,生命能够呈现出另一种不一样的色彩。在日常教学中要不断向学生灌输体育锻炼的重要性,从而进一步强化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从学生阶段就要培养学生形成坚持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

除此之外,教师还要转变教育观念,不断更新教学方法,提升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尽管我国也在不断实施教学改革,但是体育教学方法和模式仍比较传统,教师更侧重于完成教学任务,而忽视了学生对体育教学的兴趣以及学生的能力,这就导致在校期间体育教学能够满足学生的体育锻炼需求,但却难以适应学生进入社会后的体育运动需求。体育锻炼应该是伴随人一生的,而不是只适应于学校教育中。为此,教师应以兴趣和能力为出发点,激发学生运动兴趣,让学生充分体验到体育锻炼所带来的好处。体育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中,要不断调整并改进教学方法,重视对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使每个学生都能够从教学中有所收获,真正爱上体育锻炼。

二、加强体育理论知识,提升学生掌握情况

尽管很多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是比较强的,但是学生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却存在明显的不足。为此,需要强化学生的体育健康知识,同时,体育健康知识的掌握与应用也是健康行为的表现形式之一。根据调查研究发现,学生体育知识掌握不够充分的原因主要在于体育教师对于理论知识讲解不足,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不当以及学生自身不重视体育知识等这三个方面。为此,教师可以针对这三个方面来有效改进教学,强化学生的体育理论知识学习。

首先要开展体育理论知识课。一般情况下,在体育教学中都是以实践为主,开展理论课的机会是比较少的,这也是学生体育理论知识掌握不足的主要原因。为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需要增加理论讲解,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到一起,从而强化学生体育锻炼的效果。例如,在一次体育中教师提到“只有在科学的运动负荷状态下,体育锻炼才能够达到最佳的效果”,这时有同学提出什么样的运动负荷才算是科学的运动负荷呢,教师就可以基于学生的疑问下,对学生开展有效的理论教学,为学生讲解运动负荷的具体指标、调整运动负荷的具体方法以及如何控制运动节奏才可以使运动负荷处于科学度的状态下,开展理论教学,学生能够进一步掌握有關体育锻炼的知识,从而帮助学生更好的进行体育锻炼。其次是在实践中渗透理论知识,如果单纯的进行体育理论知识讲解,学生难免会觉得枯燥,为此,教师可以将理论知识和体育锻炼融合到一起。例如,在一次足球比赛中,某一同学突然脚踝受伤无奈中途退赛,教师就借此机会为学生讲解了一些有关体育中如何避免身体受伤以及受伤之后如何进行急救的理论知识,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渗透理论知识,学生对于理论内容印象会更加深刻。最后是加强学生自身对体育知识的重视,很多学生认为体育是副科,而且中考体育所考的也是实践,为此就忽视了对理论知识的学习,教师要不断纠正学生这种“抛弃体育”的思想,只有让学生掌握更加扎实的体育知识,才能切实加强学生的体育锻炼。才能进一步强化学生的体育锻炼。

三、帮助学生做好情绪调控,养成健康行为

健康行为是指心理健康以及适应外部环境的综合表现。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还要注重对学生心理健康情绪的引导。初中生正处于身心发育的关键阶段,生理上的变化再加上学业上的压力,学生的心理情绪很容易发生变化,而体育锻炼是一种很好调节情绪的途径。教师要认识到心理情绪对身体健康造成的影响,并引导学生利用体育锻炼来抒发情绪。为此,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帮助学生从体育锻炼中获取自信,自信是一种健康良好的心理状态,无论是学习生活中,还是以后步入工作岗位,自信都是不可或缺的,拥有自信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实现目标。在体育活动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这方面的能力。例如,在集体类体育锻炼中教师就可以通过体育项目的挑战运动让学生体验到体育所带来的成就感,这在无形之中便增加了学生的自信心。二是利用体育活动帮助学生调节情绪,人都会有喜怒哀乐,激烈的情绪反应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在学生阶段,体育锻炼是调节情绪的一种主要方式,当情绪比较压抑、低沉时,可以适当放空自己,将自身投入到体育锻炼中,从而使心情逐渐放松下来。此外,在一些体育竞赛活动中都会有严格的规则,这对于平常都不爱遵守规范秩序的同学也能起到很好的约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利用各种不同的体育活动,从而帮助学生达到一个更加健康的心理状态。三是利用体育活动来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格。体育锻炼需要一定的毅力和恒心,同时,某些体育活动还是相对困难,还需要学生具备克服困难的决心。教师在组织体育活动时可以适当增加体育活动的难度,从而有效锻炼学生的品格。

四、加强体育道德,提升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下培养学生的健康行为,还需要充分提升学生适应自然和社会的能力。在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要求中提出,要让学生通过对不同运动的理解,进而识别体育运动的道德行为。例如,在篮球比赛中,学生要能够根据自身的角色指出哪些行为是可以做的,哪些行为是不道德的。体育活动在一定程度也是社交活动,在体育活动中学生也需要充分加强体育道德,不断提升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在学生以后的工作学习中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都是比较重要的,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此外,教师还要帮助学生掌握体育知识的获取方法。体育不仅是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一项国家重要发展内容,具备体育知识的获取方法对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是有帮助的。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可通过网络所带给的便捷获取更多的体育知识,尤其是关于专业的体育活动或国际赛事。初中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体育知识,在新课程标准中还要求学生能简单评价各种外界的体育活动和信息,为了使学生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教師还需要让学生掌握更多的体育知识和信息。

总而言之,随着课堂改革的深入进行,在体育教学中提升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是非常有必要的,而健康行为作为体育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可以从健康行为培养入手,强化学生健康行为养成,重视学生良好体育锻炼习惯的培养,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核心价值观。

【参考文献】

[1]王存周.新时期,新理念,实现以健康为目的的课程价值[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5):115-116.

[2]庄弼.如何在体育教学中落实体育与健康课程核心素养[J].体育教学,2018,38(3):11-15.

[3]尹志华.论核心素养下体育锻炼意识与习惯和健康行为的关系[J].体育教学,2019,39(6):11-14.

[4]尹志华.论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三个方面学科核心素养的关系[J].体育教学,2019,39(1):15-18.

【注:本文系厦门市同安区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课题《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学生健康行为培养实践研究》(编号:KYZ1807)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实验中学)

猜你喜欢
体育锻炼核心素养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如何培养中小学生体育锻炼的好习惯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核心价值观 要害在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