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抑云”成梗,表达脆弱不应跟风

2020-11-13 09:42
意林·作文素材 2020年19期
关键词:太宰网易共情

时事引读

2020年8月,网络上出现了这样一个词——“网抑云”,直指现在音乐App评论区中存在的抑郁情绪发言过多,甚至可能有人无病呻吟、故意卖惨来装文艺,或博同情,比如“生而为人,我很抱歉”等,简直到了“人均抑郁症”的地步。网易云音乐的用户留言,曾经因为其真诚的情感、动人的故事而“出圈”,但是这种情绪很快滑向另一个极端,留言区开始出现大量或复制粘贴、或不知所云、或“无病呻吟”的评论。另一群原本喜爱这首歌曲或个性较真的网友则开始了“反击”,对这些评論给出了“打破矫情气氛”的科学解释性回复,将网易云的留言称作“0点了,可以开始网抑云了”。原本的真情流露是怎么转变为“无病呻吟”的?

目前,网易云推出了新的“云村公约”,既反对编造抄袭,也禁止嘲讽谩骂,邀请了心理专家和心理学专业志愿者为真正的负面情绪提供帮助,相比标着数字的点赞,只有个人能收到的“拍拍”功能也许能带来流量之外真实的安慰。

新梗扫描1 太宰治的“丧”系语录?搞错啦

“有的人8岁就死了,80岁才埋。”“你怎么这么懂事啊?连崩溃的时候都不发出任何声响。”“你来时携风带雨,我避无可避;你走后乱了四季,我久病难医。”……

网易云音乐的评论区里,“太宰治语录”漫天飘洒。太宰治因写出了看标题就很“丧”的《人间失格》,被冠上了“抑郁教父”的称号。但实际上,上面三句都来自不知名网友编译,太宰治没说过。很多人慕名而来,买下太宰治的《人间失格》深夜卒读,才发现里面根本没有“生而为人,我很抱歉”这句话。原来,这句话根本不是太宰治说的,而来自诗人寺内寿太郎的《遗书》,太宰治在短篇小说《二十世纪旗手》里用作副标题。

其实,阴郁颓废只是太宰治的一种面貌,他自幼就热爱文学,坚持写作,中学就创办杂志。作为芥川龙之介的“头号粉丝”,他一直在为得到芥川奖而努力,也会为名誉和名声而奋进。在少为大众所知的《女生徒》《潘多拉之匣》《奔跑吧,梅勒斯》等作品中,他表现出了自己阳光积极、重拾希望、热爱生活的一面。“生活安乐时,作绝望之诗;失意受挫时,写生之欢愉。”太宰治《小说灯笼》里的这句话,或许才能比较全面地概括他。

新梗扫描2 曾经的“树洞”,如今的“点赞量”

音乐喜好,也可能是一个人最隐秘、最私人的收藏。由此,音乐播放器中的留言区成了大型“树洞”——当某段回忆伴随着情绪被音乐勾起,便在留言区写下这段往事和此刻的心情。

但写下的留言右上角,还有一个小小的大拇指,大拇指每被点亮一次,就代表对你多一次的认可、喜爱、鼓励或安慰。量变产生质变,当数字从1跳到10,从10跳到100,一些原本有感而发写下留言的听歌者,在下次提笔之前开始反复思考,什么样的表达才会有更多人点赞?于是,就有了现在被称为“网抑云阴乐”风格的留言。从讲述自己的真实故事,变为夸张、捏造一段经历;从表达涌起的真实情感,变为放大情绪、无病呻吟;当自己文思枯竭,便引用名人名言;实在才华有限,干脆复制粘贴。

素材探究1 共情疲劳:为何从治愈变群嘲

2017年,网易云音乐评论就刷了一次屏,他们节选了一些引起观众共鸣的评论印满了地铁站,比如“你那么孤独,却说一个人真好”“年轻时我想变成任何人,除了我自己”……走心的画面吸引了许多人驻足欣赏、拍照、传播。那次营销,让网易云音乐评论区与文艺画上了等号。然而现在,这股风似乎变味了。

不是这些看不惯评论的人天生冷血,也许他们也曾在深夜评论鼓励一个失意的学子,也曾评论安抚一个分手的朋友,但在一次次不见成效后,再次面对铺天盖地的抑郁评论,他们累了。原来,这是心理学上的“共情疲劳”,一下子看到太多负面信息,扑面而来的负能量会给我们太多压力,我们是共情不过来的,就会感到耗竭、厌倦。从这个角度看,对“网抑云”的反感,其实是对“我见不得他们不开心,又做不到让他们开心”的反感。

素材探究2 不过度关注情绪≠“不该关注情绪”

随着“网抑云”梗从搞笑视频渐渐走向“日常刷梗”,很多人对于“网抑云”式表达的捕捉和嘲讽,似乎开始趋于广泛化。不少人都抱怨过类似的情况:无论是在朋友圈分享一首伤感情歌也好,发一张喜欢的电影截图也好,抑或是心情不好时的感慨,都可能遭遇“网抑云”的调侃。对“网抑云”的嘲讽和抵制,影响到甚至伤害到的,更可能是真正想要表达脆弱、需要共情与安慰又缺乏勇气的人。

另类思考 如果你想写的文艺

抖音博主@阿鱼爱学习 曾分享自己的网易云热评心得:“我看了一个梧桐树叶落下来的视频,就想起我在上海旅行的日子。于是我写下了这段话——那天我们告别,城市有大雨的前兆,梧桐哗然消散,很多人都在拍照,而我只是徐徐而过,那些叶子枯了,不该落在心底,就该落在地上……”她总结出的方法是:首先,描述一个低沉的场景,然后代入情感,从另一个角度诠释常见的规律,这样写出来的文字就能“丧得潇洒”。

媒体评论

@《新京报书评周刊》:表达脆弱真的是可耻的吗?谁又能时刻百毒不侵、油米不进呢?此前一些抑郁症患者难以克服的“病耻感”,现在却出现在人们面对自己的负面情绪时。来自他人和自己过高的要求与压力,让人变得不敢也不会表达脆弱。尽管脆弱和失落就像坚强和快乐一样正常。音乐与分享,本来就是可以治愈的。

@《中国青年报》:如果你开始因为这些评论感到烦躁、忧愁,那不妨先把视线从评论区挪出来,去看看你身边那些现实存在的东西,体会一下你现在的感觉。另外,即便我们对这些评论产生反感,也不要出口怼人,因为我们真的无法判断,写下那个评论的人,是在故作矫情,还是真到了伤心处,需要一个发泄口。

(整理自“知乎日报”“36氪”、微信公众号“新京报书评周刊”“VISTA看天下”等)

猜你喜欢
太宰网易共情
日子
共识 共进 共情 共学:让“沟通之花”绽放
日子
日子
县域教师培训管理中如何实现共情
网易考拉的“一千零一夜”
图 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