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家解海龙呈现这一时代的“希望”故事

2020-11-13 09:46王雅静
北京青年周刊 2020年45期
关键词:希望海龙摄影家

王雅静

希望一词,不是简单的由“希冀 ”和“期望”组成,它的背后是别人看不到的汗水和努力,蕴含着一种持久不懈的内在力量。书里既温情讲述了三十年如一日投身教育公益事业的草根摄影家的人生经历,也记叙了希望工程救助下重新捧起书本的少年儿童的感人励志故事。该书不仅仅展现了解海龙先生“关注社会、关注命运、关注人生”的摄影理想,还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引领读者身临其境感受中国基础教育,尤其是希望工程三十年来蓬勃发展的伟大历程。

心存善念、心有大义。解海龙用有温度的镜头,呈现了一个时代关于“希望”的故事。以下文字摘自书中“一生中最重要的偶遇”一节。

正义路南口!我朝她指的方向一路飞奔,只觉得一颗心快要蹦了出来,耳边只有呼呼的风声,两边的路人“唰唰”地落在我身后,我感觉到他们诧异的目光。

灰色大楼就在眼前,我一头冲进去。只见电梯口站着一排等电梯的人,电梯刚刚上行至二楼,我心里嘀咕一声,转身朝楼梯跑去。不知道是哪来的一股劲头,我的腿像装上了一台小马达,一步两级台阶,一口气跑到十层。“哐啷”一声,我直接推开办公室的门。好几双眼睛一齐落到我的身上,他们看到气喘吁吁、满头大汗的我,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

“我找徐永光!”我喘着粗气,胸口一起一伏。

一个二十来岁的年轻小伙子走过来,很客气地冲我一笑:“您找徐秘书长有事吗?”

“我在新华书店遇见你们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的同事,他们让我上这儿来找徐永光!”我说得有点语无伦次。一听说新华书店和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他明白了,连忙让我进来,招呼我坐下。“请问您是?”他询问道。这栋楼里大概从来没有出现过像我这样大大咧咧的冒失鬼。

“我申请做希望工程的志愿者!”一路跑来的时候,我脑子里飞快地思索着,我该怎样向他们介绍自己,学雷锋的志愿者们让我灵感突至。

“哦?”他明显来了兴趣,“您想以什么方式做志愿者呢?”

激动的心情渐渐平复,简单地自我介绍之后,我向他大致说明了我正在进行的“中国农村基础教育现状考察纪实录”以及我的下一步計划。我诚恳地说:“我希望得到你们的支持,以摄影的形式,做希望工程的志愿者,为希望工程的开展出一分力!”

“您等等!”他两眼放光,快步走出办公室。几分钟之后,两位男士跟着他一起进来了。

“这是我们的郗杰英副秘书长和李宁副秘书长!”他给我介绍,“忘了自我介绍,我是青基会宣传部干事,我叫张晓钦!”

一看这阵势,我知道引起他们的重视了,心里一阵暗喜。想必张晓钦已经向他们简要汇报了我的情况,我再一次表达自己的诚意:“作为一名摄影工作者,两年前我已经开始关注农村教育问题,并持续拍摄了一些反映农村教育状况的照片,只是很可惜,没能及时和你们联系。现在,我希望得到你们的支持,准许我以青基会的名义为希望工程拍摄一组照片,为这项活动出一分力!”讲到这里,我调整了一下思绪,接着说:“请领导相信,我有信心做好这件事。我从事摄影十余年,大大小小的奖项得了不止三百个,基本功扎实,而且,我们文化馆已经批准我用一年时间拍摄这个专题,只要你们同意,马上就可以开始工作。还有,”我稍稍缓一口气,心底升起一股温情,“我也是山里长大的孩子,我自小对农村有感情,他们的苦与乐,我懂!”

猜你喜欢
希望海龙摄影家
封面人物
大摄影家
叶海龙,你别装啦
大摄影家
大摄影家
大摄影家
探索“五选四变”对中职教育改革的创新与实践
雾霾背后的一点“希望”
海龙卷是什么
韩四成国民寄“希望”于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