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艾嘉电影中的女性情感世界

2020-11-14 04:59张静静
电影文学 2020年9期
关键词:张艾嘉姥姥外公

张静静

(天津师范大学 文学院,天津 300387)

张艾嘉是目前华语影坛为数不多的优秀女导演之一,见证和推动了20世纪80年代香港电影新浪潮和台湾新电影运动。她有才情,有阅历,身兼数职,从歌手、演员到编剧、导演、制片人。她在现实中的每一种身份都很成功,既是一位非常成功的歌手,也是一位在电影艺术上能编能演能导的才女。从张艾嘉1986年第一部执导的作品《最爱》开始,到90年代的《少女小渔》《心动》《203040》《念念》,一直到2017年最新作品《相爱相亲》,她以自己的女性身份将目光投向女性细腻丰富的内心世界,塑造了一系列生动感人的女性形象,既包括在爱情中挣扎成长,在梦想和现实之间游移不定,不断寻找自我、富有独立意识的青年女性;也包括在婚姻的琐碎生活中处境尴尬,面对生活压力不屈不挠,自强坚韧,甚至经历变故后仍然能够坦然面对人生挫折的中年女性。可以说,张艾嘉的电影一直执着地探寻女性丰富敏感的内心世界,以此反映出现代境遇下不同女性自我成长的命运故事。在关乎女性命运的探寻和追问中,张艾嘉擅长以女性导演特有的细腻和敏感,在富有生活质感的镜像中呈现出女性复杂微妙的情感世界,揭示出女性在恋爱、婚姻中的种种纠结、挣扎和彷徨,从而形成了具有自己鲜明特色的“张氏”女性电影风格。

一、女性的情感世界

从影片《最爱》开始她持续关注女性的爱情、婚姻、家庭。爱情在张艾嘉的镜头下摇曳多姿,但主题却是爱情的千疮百孔,从青涩的初恋、无所适从的婚外恋到中年人寡淡无味最终崩溃的婚姻,不同的男女主人公在种种矛盾冲突中辗转纠结。《最爱》中两个闺密爱上了同一个男人,一个心知肚明,但假装不知,一个隐忍成全,主动退出,影片让两个闺密在时过境迁之后在回忆中讲述往事。《心动》中的初恋简单而美好,但最后因为赌气、争吵、猜疑、误解再加上父母的干涉而不可避免地分手。《少女小渔》中的小渔善良、顺从,男友江伟照样出轨。《203040》中的想想和丽丽面临着同样的难题,30岁的女人无非想要安定的生活,可是有妇之夫和幼稚冲动的男友都给不了她想要的生活,40岁的丽丽在家庭幸福美满的假象破灭后,想重新开始自己的生活却又一再挫败。

难能可贵的是,张艾嘉的电影在坚持关注女性情感故事的同时,一直不断尝试从更深入的角度去追问和反思何为爱情,这尤其鲜明地体现在她的作品《相爱相亲》上。这部作品延续着她一贯对女性命运、情感的关怀和反省,但这种延续并非以往作品风格的某种简单重复,而在表现的深度和力度上都有突破。如果说张艾嘉之前的作品多以充满质感的细节打动观众,映照出每个人曾经经历过的爱情故事,敏感细腻是她作品最主要的风格,但不可否认其叙事的重点一直在恋爱、婚姻与家庭层面,这既是她作品的优点,同时也造成她作品的局限。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张艾嘉在《相爱相亲》中的突破之处在于把爱情放置在一个更大的背景中予以思考。

与《203040》相似,《相爱相亲》讲述了不同年龄段三位女性的情感故事,包含姥姥、母亲和薇薇老中青三代的故事。什么是爱?这是张艾嘉一直努力在影片中思考的问题。围绕着给外公迁坟的故事带出了三代人的爱情故事。姥姥爱了外公一辈子,即使外公年轻时离开家乡,一去不复返,并且在城里有了新的家庭,她却近乎偏执地等待了一辈子,她给公公婆婆养老送终,最后等来的是外公的棺材,尔后她又守着外公的坟墓。在那个一进村口就矗立着贞节牌坊的村庄里,姥姥的身份是岳曾氏,她认为外公每年都会寄钱回家那就是爱。姥姥沉默又执拗,坚守着她对外公的那份感情,从年轻一直守到年老。可是当到了薇薇家,她见到外公的照片,开始疑惑外公的模样与自己记忆里完全不同,那几乎就是一个陌生人的样子。姥姥一辈子的等待令人觉得悲情,但值得吗?姥姥执着守护的是爱情吗?姥姥代表着传统社会中的女性,她们固守着一个不存在的影子,而漫长的等待最终也并无结果。村口的那座沉默的贞节牌坊是传统社会中女性命运的象征,牌坊的背后是一个女人漫长一生的无望等待,记录着女人悲剧的一生。薇薇妈妈是身为中学老师的中年女性,既要面对即将退休的内心失落,又要面对女儿对自己的疏远,她固执又强势,在日常的生活中焦头烂额。中年女人在事业和家庭之间疲于奔命,一方面要努力消除与子女间的隔阂,另一方面又要提防丈夫出轨,还有面对年轻男性时心头间一闪而过的心猿意马。她们的情感波澜不惊,偶尔掀起的一点点小浪花也无妨大局,日子仍旧一天天继续下去。薇薇的歌手男友,本是怀揣艺术梦想要去大都市闯一闯,因为薇薇留了下来,最终为了歌手梦想离开薇薇。与姥姥和外公的故事表面上类似,面对爱人出走,祖孙两辈身处不同的时代,选择也会不同。薇薇不是姥姥,身为现代女性,她有自己的事业和追求,爱情不是她生活的全部,所以最后她选择放手。

《相爱相亲》中老中青三代女人的故事线索比起《203040》里三个素不相识的女人更复杂,而在呈现影片的时代背景方面,《相爱相亲》被放置在更接地气的时代背景之下,毫无疑问这是张艾嘉的一次新突破。这说明张艾嘉的视野更开阔,对爱情的思考不再局限于男女之间的内心世界,开始思考身处其中的传统与现代、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差异。

二、追求独立精神的女性形象

在女性主义电影学者看来,男权主义的社会传统中,男性拥上至高无上的主宰地位,女性则仅仅是男性的附庸,在电影中女性往往沦为“奇观化”的符号,因此凸显女性容颜和身体,以此满足男性的窥探欲,为男性观众提供“色情奇观”。穆尔维在《视觉快感和叙事性电影》一文中指出:“本文提出电影是怎样反思、揭示,甚至利用社会所承认的对性的差异可做的直截了当的阐释,也就是那种控制着形象、色情的看的方式以及奇观的阐释。”所以,我们在一些商业大片中看到的经常是“花瓶式”的女性角色,她们的内心世界如何我们无从得知,吸引观众尤其男性观众的是她们光鲜亮丽的外表。与此相反,在张艾嘉执导的影片中,落脚点在于每一个女性角色的内心世界,它们细腻呈现出不同的女性在爱情、婚姻中所处的复杂情感状态,刻画出一系列栩栩如生的女性形象。不同年龄段的女人面对着不同的生活难题,不论个人遭际如何,她们最终都在挣扎、彷徨中学会了人格的独立。

《莎莎嘉嘉站起来》中,嘉嘉本是相夫教子安安分分的女人,婚姻和家庭是她生活中最重要的东西,却偶然中得知丈夫竟然有了婚外情,婚姻陷入危机,愤怒之下离家出走。莎莎是独立有个性的职业女性,却深陷于与有妇之夫的感情纠葛中,无所适从。最后姐妹俩决定结束与男人之间的感情关系,独自面对新生活。《少女小渔》中那个温柔、善良、顺从、柔弱的小渔为了恋人江伟,来到美国,在服装厂打黑工。为了获得绿卡,听从男友江伟的安排与60多岁的老头马里奥假结婚。她一直为别人而活,甚至为了爱情可以牺牲掉自己的尊严和自我。在两人的相互交往中,小渔了解到这个穷困潦倒的老人不同反响的过往,萌生出同情、敬意,或许还夹杂着身为孤儿的她从未体验过的父爱,最终她学会了反抗,学会听从自己的内心声音做出抉择,而不再只是充当男友的应声虫。

《203040》讲述了三个不同年龄段女人的故事, 20多岁的小洁为梦想努力奋斗,单纯天真,与同龄女友在介乎友谊和同性之爱中懵懵懂懂;30多岁的想想在不同的男友间纠结,不论是成熟稳重的有妇之夫,还是年轻稚嫩的录音师,都给不了想想追求的安稳生活;40岁的中年女人面对丈夫出轨的现实,在不期然的生活打击中自强自立重新找回自我。这或许是每一个女人在不同的年龄段都会遭遇到的现实。影片中对于每一个年龄段的女性心理刻画得细致入微,呈现出女性幽微的内心世界。20岁的小洁尚未体验过爱情,对于年轻的她来说,生活有着各种可能性,她喜欢唱歌跳舞,勇敢追求着自己的梦想;30岁的想想是个飞来飞去的空姐,拿着不同的手机与两个男友同时交往,可仍然在最需要关心的时候独自一人面对窘境,有妇之夫给不了她想要的婚姻,毛手毛脚又冲动的男友让她没有安全感,在两个男人之间周旋令她身心俱疲,最后想想还是选择了那个能够让自己心安的性格沉稳的男人;40多岁的丽丽,原本看起来生活幸福,有可爱的女儿,有事业有成的丈夫,还有自己打理的一间花店,结果无意间发现丈夫竟然家外有家,毫不妥协地选择离婚。人到中年,遭此家庭变故,她并未因此消沉、自怨自艾。最初她与年轻男性交往,去酒吧喝酒跳舞,但终究是需要面对现实,后来偶然邂逅老同学,明明有好感却又装作毫不在意,那种失落与寂寞只能自己慢慢咀嚼。她当义工,定期去照料一个没有家人的植物人,坚持健身跑步,最终她从婚姻的失败中彻底走出。影片的最后,她不断地自言自语“我是一个被抛弃的女人”,语调从悲伤愤怒到坦然平静,她终于平复了生活带给她的伤痛而勇敢面对。在《今天不回家》中,即使是60多岁的女人在得知丈夫出轨后,也闹着要离家出走,开始学习生活独立之道,不再依赖男人而活着。

张艾嘉的电影总是在细腻的影像风格中不经意地打动着观众,那些摇曳多姿的爱情故事总会带着我们不由自主地陷入其中,而其中最具有启发性意义的是那些不论有过什么样的经历,最后都能够走出自怨自艾、学会独立的女性形象。不管哪个年龄段的女人,也不管她们经历了怎样的人生曲折,最终她们都学会自己去独立面对生活。“张艾嘉的电影中可以体会到对女性的独立意识的关注和对女性觉醒的褒扬,她试图为有了自我意识的女性找到一些出路,而这些女性通常都是在对情感的依附中逐步被现实和挫折所唤醒,陡然发现人生新的可能。”

三、温和的女性主义

张艾嘉对女性的关注一直着重于女性的情感世界,她着眼的并不是在男权社会中女性的被压制,也不会严厉控诉男权社会的虚伪和强势。与激进的女性主义者相比,张艾嘉的影像世界对待男性不是义正词严的控诉,而是一种温和的嘲讽态度。在张艾嘉的影片中,男性几乎都以一种被嘲讽的形象出现,他们多是婚姻中的出轨者,或是自私而软弱、缺乏责任感。从这个意义上说,张艾嘉是一个温和的女性主义者,她并不预设女性与男性势不两立的立场,也不会咄咄逼人地对男权进行批判和控诉,她以女性自身的细腻心理去凸显不同女性对爱的选择和追寻、女性的隐秘欲望和内心、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和独立;她不提供女性生活的幸福模板,而尽力体现出不同时代、不同性格女性的困惑和彷徨,以及在苦涩中前行的勇气和决心。

“张艾嘉在电影中进行自我表达,以一种克制内敛而不乏温情慈悲的方式书写‘她历史’,真实地再现女性心理,改变了男性在电影中的单一视角,让更多的人注意到了女性的立场与精神世界,这对于男性话语权来说无疑是一种可贵的挑战。”这无疑是作为女性导演的张艾嘉在当下影坛的重要贡献,她在性别身份差异基础上对女性情感世界和精神世界的独特思考以及对女性追寻独立自我人格的赞许,在当下消费主义、享乐主义盛行的时代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猜你喜欢
张艾嘉姥姥外公
雪姥姥
我的外公
外公是个象棋迷
八旬姥姥活得美
张艾嘉《相爱相亲》改档11·3
张艾嘉《相爱相亲》
张艾嘉的私人笔记:我是我,也不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