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静如海》:战争背景下的个人表达

2020-11-14 04:59隋海娇
电影文学 2020年9期
关键词:如海安娜战争

隋海娇

(吉林大学 学生工作部,吉林 长春 130012)

法国电影给人们的印象常常是浪漫、唯美。影片《沉静如海》是一部关于战争爱情题材的电影,也是一部不折不扣的文艺电影。电影讲述了二战期间,一个德国军官与一个普通的法国钢琴老师的爱情故事,展现了被德国政府统治下的法国人民的生活状态,从侧面体现出战争给国家、人民带来的伤害。

《沉静如海》是一部由“沉默”与“独白”撞击出来的爱情故事。整部影片看似平淡,内部却涌动着强大的情感张力,值得深思与回味。说它是战争电影,然而全片没有一个战争场面;说它是爱情电影,男女主人公间却没有任何语言乃至肢体上的交流。导演以相对舒缓的节奏、巧妙的叙事手法、艺术化的影像表达,使整部影片看起来更唯美,却也更加让人压抑与难过。一个国家的仇恨和民族的尊严使他们的感情变得节制而含蓄,并且立场分明,塑造着一种平凡而又伟大的爱。

一、叙事策略分析

叙事策略是指为了完成叙事行为、达到预期的叙事效果而采用的话语建构策略。在电影作品中,叙事策略是为了讲述故事而使用的方式和手段。这里,笔者主要从情节设计、悬念策略、细节策略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叙事情节:音乐推动情节发展

“从叙事学的角度讲,情节不妨归为影片文本叙事策略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叙事主体为了表达某种叙事意图,围绕某一或几个叙事主题,试图达到某个叙事目的而建构的话语”。

简言之,笔者认为,情节就是为服务于故事主题而经过设计的具体事件、过程。

影片《沉静如海》是以一位年轻的钢琴老师妮安娜为主角,多年前,她的父母死于战争,妮安娜和爷爷相依为命生活在乡下的别墅里。原本平静的生活因二战中德军对法国的侵占被打破,更让他们无法接受的是,德国士兵不仅侵占了他们的国家,还征用了妮安娜父母的房间,这更加令妮安娜气愤。然而作为战败国的人民,他们没有拒绝的权利。于是,爷孙俩选择了用沉默来表达他们的态度与尊严,片名“沉默如海”也由此而来,表面平静的海,其实暗含着汹涌波涛。

在内容上,该片的故事情节并不新颖,敌对国家中的“敌我之恋”的故事也并不鲜见,虽然整部影片中这对“恋人”之间没有一句对白,但并不影响影片的情节高潮的设计与展现。情节的每一次前进以及故事的高潮均和弹奏钢琴有关。情节与音乐相互依托、相辅相成,情感的迸发也由男女主人公的表情和眼神来传达,可谓此部影片的精妙之处。也有人称,“看完《沉静如海》你就会明白,最美好的爱,都存在在一切无言的沉默中”。

影片中,每一次钢琴的响起,都是一次情感的转折,推动着剧情的发展。第一次演奏:男女主人公第一次见面是在维尔纳刚刚来到别墅时,妮安娜正在弹钢琴,优美动听的钢琴声被维尔纳的到来打断,此时妮安娜对维尔纳的情感是仇恨,而维尔纳则因为这首曲子对妮安娜产生了好感,同时也为后来两人间的朦胧的情愫做了铺垫;第二次演奏:圣诞夜,妮安娜精心打扮了自己,但却没有出去和朋友们做弥撒,执意独自留在家里,维尔纳见到她后,演奏了第一次相遇时妮安娜曾演奏的那首十二平均律C大调前奏曲。在一系列的情节铺垫后,此时妮安娜对敌国军官的情感,已经由恨转向了爱;第三次演奏:妮安娜发现维尔纳的车被人安装了炸弹,她在强烈的挣扎中,仍然倔强地坚持不与维尔纳说话。在最后的一刻,她终于打破了自己“只要德国军官在就不弹琴”的誓言,以一首钢琴曲救了维尔纳,这是整个剧情的高潮,而影片的情绪高潮则是在当维尔纳向爷孙俩道别时,妮安娜无法控制的情感爆发与满脸的泪水,以及那句唯一的对白——“Adieu”永别了。

音乐,曾被比作人类的灵魂。导演用这样一种无国界的音乐语言,诠释了最难说出口的情感。音乐无国界,亦同于爱情无国界。情节上的几次转折,用钢琴曲将“沉静”的剧情一步步推向高潮,同时也将影片中的压抑情绪逐层引向爆发,剧情线与情绪线相得益彰,将观众的情感代入到这种沉默却又汹涌的爱里。

(二)叙事主题:爱国情怀的另类表达

电影是一门叙事艺术,电影的主题和深意隐含在叙事当中。影片的故事线是爱情,但主题是爱国情怀的表达。

在以往的战争电影中,侵略国的军官多数是被塑造成傲慢无礼、粗鲁放肆、冷酷无情的形象。但在影片《沉静如海》中,德国军官彬彬有礼,虽然爷孙两人不看也不理他,但他的独白却并未因此而减少。

维尔纳的话越说越多,从心情说到天气,从生活说到艺术,从艺术说到音乐,从音乐说到他的家庭。然而爷孙俩对维尔纳的漠视,并没有引起他的愤怒,反而展现出了他的善良与良好的家庭教养。德国军官维尔纳的态度与尼安娜和爷爷的态度形成鲜明的对比,就是因为有了对比才会有影片后面由恨转变成爱的过程,从而体现出战争的残酷,也凸显了人们为了各自的国家信仰而做出的“自己的努力”。

“今天是一个寒冷的夜晚,在德国也是一样”“我非常尊重那些热爱自己祖国的人”,这是维尔纳对爷孙两人说的,也是对自己而说,由此可见影片无时无刻不在传达着它的主题——对战争的批判和对祖国的热爱。

(三)细节处理:丰富人物形象

一部优秀的艺术作品,定有着丰满的细节刻画。细节是刻画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的最佳方式。特别是《沉静如海》这样一部男女主人公没有一句对白的爱情为主线的影片,细节的刻画则显得更加至关重要。女主人公刻意回避的眼神,男主人公诚挚的表情,爷爷疑惑的神情,展现了男女主人公间说不清道不明的朦胧情愫;决定向妮安娜诉说衷肠前,维尔纳不断转动帽子的手部细节刻画,更是展现了维尔纳不安的情绪;影片中两次出现在窗台上洁白的天竺兰,是夹在这段爱情中间的障碍,也是两个年轻人的灵魂——对于祖国的热爱。总之,影片中细节的刻画弥补了人物对白空缺的遗憾,营造了充分的情绪和氛围,使人物形象的塑造更加丰满,也使影片情感更加浓厚。

(四)叙事视角:“小人物”更贴近受众

近年来,小人物在战争题材电影中兴起,逐渐摆脱了“配角”的地位,走向银幕中央。这些以战争中的小人物为主角的电影,以反思战争,表现人性为主。这样的一位“小人物”才会更加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所谓“小人物”是指个人能力十分有限而难以逃脱命运操控的普通人和士兵。

本部影片《沉静如海》是以“平凡的女孩”为主,透过她的视角去审视战争的多样性,在影片中的维尔纳询问想要邀请两位朋友来到家中,妮安娜和爷爷本不是很愿意,又不敢反抗,只能用沉默作为回应;对于维尔纳每天的问候和“自言自语”的诉说,妮安娜和爷爷都是用沉默来回应,这样的“小人物”,正如德国军官所说的,“一位有尊严的老人,和一位默默无语的小姐”,更加贴近生活,以点带面,更能让观众通过女孩和爷爷的生活窥见那个时代的悲剧。

近年来也出现了一些优秀的战争题材的作品。其中,多部电影还获得了国内外的大奖,取得了传统战争题材电影不曾拥有的成绩和影响。如《1917》《拯救大兵瑞恩》《血战钢锯岭》,这些作品都不约而同地放弃了原先的宏观视角,而从战争中“小人物”个体命运的角度切入,微观细致地表现了战争给国家、社会、民众造成的巨大伤害和痛苦。

二、视听语言的美学分析

(一)影像表达的美学分析

构图、影调、光都是摄影艺术的重要表现要素,使电影镜头的影像表达更富有张力。如果把光比作电影的生命,那么色彩和影调则是电影的情感,光影的变化会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同时会营造不同的情绪氛围。

《沉静如海》虽然可以认为是一部爱情悲剧,但导演却使用了饱满的色彩,充分利用了自然景象中的夕阳、树、乡间小路等意象,在导演和摄影的精心设计下,使每一帧画面都充满艺术性,再配以相应的场面调度进行叙事,带给人以明亮清新的视觉印象:简约而唯美,同时带有不同于传统的视觉感受。

在光影的运用上,男主人公维尔纳每次回到别墅时,首先出现的都是他映在墙上的影子,这是导演有意安排的,仿佛他像一个不受欢迎的影子无处不在,同时也传达出男主人公内心的彷徨与压抑。在室内的布光上,采用“硬光”处理方式。维尔纳的独白,多数都是三个人在夜晚的室内场景下完成的,“硬光”使男女主人公的面庞都带有明显的棱角感,在沉静唯美的氛围中,影射出人物内心的情绪棱角,有效地配合着当时的情节内容。同时,这样的布光方式也使房间内所有的场景氛围多了一丝冷峻,少了一丝和谐与温馨,契合时代背景与影片整体情绪氛围。

在摄影技巧的运用上,影片一开始,展现女主人公妮安娜每天骑车穿梭于乡间小路的场景,导演采用了斜线构图形式,使画面充满层次感;多次使用舒缓的摇移镜头、大树和成排的小树作为前景,让单调的骑车镜头语言更丰富;影片中出现最多的画面,也正是男主人公独白的场景,导演运用了妮安娜与老人、维尔纳稳定的三角形构图,加上演员到位的表情,给观众构筑了一幅纯美的图画;再如,妮安娜骑车回别墅刚好看到来看房的德国人离开的场景,导演采用了一个大全景,画面中的远景是别墅,近景是妮安娜从画右运动入画,随即两名德国士兵从别墅中出来上车,此时妮安娜从画面左下方以斜线构图入画,这一镜头看似简单短暂,但可见导演与摄影师对于场面调度的用心,短短几秒的镜头,既减少了画面的跳切,又流畅自如地交代了丰富的信息,为后面德国军官来借宿的故事做铺垫。这种拍摄手法把观众代入其所想营造的安静、唯美的意境当中,这种影像模式也体现出了导演皮埃尔·布特龙诗意的独特风格。

(二)音乐的意境表达

音乐在电影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着影片的整体艺术价值,但凡是才华卓著的电影导演,都对电影音乐有着深刻的理解与重视,本片导演也不例外。

巴赫的音乐贯穿着整部影片,他的音乐风格理性且克制,又不失温暖与对人类心灵的关怀。

影片中男女主人公第一次相遇时,妮安娜演奏的是德国著名音乐家巴赫的十二平均律C大调前奏曲;在男女主人公情感升华的转折点,维尔纳弹奏的也是这一曲。可以说,这首旋律优美的钢琴曲,营造了整部影片的情感氛围基调——单纯、美好却又平淡。直至最后,妮安娜放弃自己的誓言,最终挽救维尔纳生命时,也是用了弹奏钢琴的方式,并且也是巴赫的钢琴曲。

此外,除巴赫的钢琴曲,导演也采用了电影中常用的人物主题音乐配乐法。在情节的转折发展处,代表着女人公形象的主题音乐便会出现,既烘托氛围又突出人物形象。人物主题音乐与巴赫的钢琴曲相得益彰,使整部影片情绪统一完整。

综上,《沉静如海》是一部特别的战争电影,在情节的缓慢发展中,让人们感受到不是只有血肉模糊才可以震撼心灵,也不是只有说出来的爱才算是爱。在这部电影里,有爱情,也有战争;有文学,也有艺术;有爱家,也有爱国。总之,导演运用独特的视角,通过巧妙的情节设计,无国界的音乐手段的运用,艺术化的影像语言表达,为该部影片赋予了较高的艺术价值。

猜你喜欢
如海安娜战争
《智慧如海:纪念弘一大师诞辰140周年论文集》评介
未来战争我们最强
安娜的生日(上)
安娜的生日(下)
被风吹“偏”的战争
画与理
他们的战争
小猫安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