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主旋律题材影片的价值观探究:以70周年国庆档影片为例

2020-11-14 13:10吴春集
电影文学 2020年17期
关键词:五洲攀登者机长

吴春集

(1.上海视觉艺术学院 文化创意产业管理学院,上海 201620;2.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北京 100089)

一、问题的提出

2019年国庆前,在一个学术讨论场合,笔者对于国庆档期主要影片的票房做了一次公开预测。当时无论从卡司阵容、制作发行方实力还是宣发规模、官方重视程度等方面,《攀登者》和《我和我的祖国》都占尽优势。但笔者的见解是:看好《中国机长》,其次是《我和我的祖国》,而《攀登者》会敬陪末座。原因是《攀登者》的宣传和题材都过于严肃,导演李仁港之前也没有过“爆款”;而《我和我的祖国》虽然群星云集,但由于是短片集,在之前国内市场中没有大规模成功的先例;《中国机长》取材于真实故事,新闻事件本身很有认知度,先天有惊险类型片的底子,只要导演刘伟强不失手,娱乐体验不难成功交付,作为长片也比较容易被传统观众所接受。但笔者也预料《中国机长》刚开始会很难,在三部影片的比拼中会是一个从票房最差,到逐渐反超的过程。后来从国庆假期几天三部影片的票房走势看,也已经基本上印证了我的设想(只是没有预料《攀登者》会落后那么多)。截至2020年3月8日,根据猫眼专业版数据,《我和我的祖国》票房31.71亿元,115万人口碑评分9.7;《中国机长》29.12亿元,155.4万人口碑评分9.4,两片票房走势一度非常胶着,到最后才分出胜负;而《攀登者》尽管成绩也不错,票房达到10.97亿元,但仍然与两个竞争对手相去甚远。为什么被普遍看好的《攀登者》最后没有取得更大的市场成功?有人可能会认为是该片的剧情不够吸引人,有人可能会觉得是人物不够立体饱满,也有人会说是宣发力度不够,还有人会说制片方的运作管理能力不足,而笔者认为,归根到底,还是弱在价值观。

二、价值观的重要性

如果传统一点说,一部影片要在市场中胜出,主要还是因为主题。但这种说法是不准确的,甚至可能会起到误导市场的作用(因为主题先行的影片很难获得艺术创作和市场接受的成功)。准确地说,应该是影片通过人物所承载的价值观给观众带来的核心体验,是决定一部影片是否能够在市场中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新中国成立70周年国庆档期,电影票房竞争空前激烈,《攀登者》《我和我的祖国》《中国机长》市场竞争结果的胜负,主要就体现在价值观对观众的迎合和引领上。作为三部献礼的重点电影,三者都属于主旋律题材,《攀登者》更是获得了高度重视,是2019年国庆档的定制电影。但主旋律题材不等于合格的主旋律作品,也有可能因为主创人员对当前国家核心价值观战略的不准确理解和表现,她所承载的价值观没有发挥出主旋律作品应有的宣传功效。

(一)价值观在人物设计上的合理承载是《中国机长》票房成功的基础

影片《中国机长》是一个很简单的故事,制作上也算不上非常精良。该故事取材于真实事件,有一定的新闻传播力和观众认知度,但要改编成电影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尤其是不能过于夸大事实。从完成效果来看,这部电影比较中规中矩。矛盾冲突集中,空中遇险场面也基本达到了我们预期的程度,更重要的是该片的人物塑造是成功的。电影娱乐体验的成功交付,主要反映为观众对影片的期待满足模式;观众对影片故事的期待,其实是建立在人物上的;而人物塑造的驱动力,来自创作者赋予人物的价值观。《中国机长》在开端的10分钟,着力塑造了几个主要角色,一是机长刘长健,从洗澡憋气训练,与女儿告别、承诺回来给她庆生,工作中对待同事不苟言笑等几个场面来看,他是一个有爱,敬业,业务能力强又有责任感的好机长;二是乘务长毕男,她在工作中所表现出的亲和力、严谨和专业让人印象深刻;三是徐奕辰,通过与刘长健性格的鲜明反差形成互补,通过他的插科打诨消除了主角与观众的陌生感;其他机组人员虽然着墨不多,但都不刻板,于是一个友爱、专业、状态松弛又各具性格魅力的工作团队就建立起来了,这种设计拉近了角色和观众的距离,使观众对角色更有代入感:他们就是一群像你我一样热爱生活的普通人。于是观众开始期待在他们身上发生的故事,在生死存亡面前,观众希望他们能够战胜危险、平安着陆。为什么这样的人物设计是合理而且重要的?因为其背后传递的有爱、专业、敬业等价值观是让观众感到友好的,也看到了自己生活在影片中的投射,也更愿意在观影时投入情感。所以在影片高潮处当机组人员遇到困难和与乘客起冲突时,观众会尊重机组人员的专业,信任和信服他们的敬业,因此会期待他们获得成功。除了开头塑造人物和交代事情起因的30多分钟,整部影片紧紧围绕着川航8633航班的紧急备降事件展开,主要分为挡风玻璃破裂、副机长进入驾驶舱、飞跃高原、绕飞等待云层分裂、穿越云层、备降等几个段落,情节比较简单,有利于普通观众理解和跟上节奏。得益于前期高效的人物塑造,和故事主线简洁集中,影片惊险情节一环扣一环,观众在剧情的刺激下很容易投入感情,期待机组人员取得成功,最后当他们得偿所愿时,便获得了巨大满足。影片在完成这种娱乐体验的成功交付时,也意味着观众所秉信价值观的胜利,这种体验无疑是令人振奋的。可以说,成熟价值观的传递为影片受观众欢迎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二)个体与国家命运和谐共振的主题价值使《我和我的祖国》具有引领意义

影片《我和我的祖国》,涉及段落比较多,实际上水平参差不齐,给予观众的娱乐体验也各异。整部电影的立意很好,希望把个体境遇和国家命运统一在一起,通过7个小人物的故事,以小见大,反映出时代变迁和国家发展。其中最为出色的是宁浩导演的《你好北京》段落。整个21世纪第一个10年,很多中国人最大的集体记忆,应该就是北京奥运会和汶川地震。但要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献礼时刻,在同一部影片中完全呈现出我们对这两个事件的纪念和缅怀,是很有难度的。宁浩抓取了张北京和汶川男孩两个角色,通过一张奥运会门票把他们成功串联在一起,两个人物的角色塑造都很成功,葛优老师也演绎得很好,影片中既有现代中国人生活蒸蒸日上的生命底色,更有现实中普通人之间的善良和温暖,大喜大悲的两个事件在同一个故事中让人丝毫不感觉生硬,反而让故事充满惊喜和感动。比较生硬的是《白昼流星》,感觉前面老李对少年犯的教育和后面带着他们去追白昼流星完全是两个故事。稍感遗憾的是徐峥的《夺冠》,前半部分讲了一个特别出彩的故事,小朋友的切入点另辟蹊径,公私不能两全的无奈在小朋友身上反映得特别有喜剧效果,但感觉徐峥还是没想好这个故事要传递的主题和价值观。如果在三十多年后,冬冬重新见到小美,再次见证女排夺冠,冬冬举着当年小美给他的国旗球拍,把自己刚刚率队获得的金牌挂在小美脖子上,故事就完整了。没有这个动作,目前电影传递的价值观还是模糊的,而有了这个设计,就可以做到个体和国家命运的合二为一,长大后的冬冬,终于懂得把自己的幸福和国家的振兴紧紧连在一起。而这,正是当前中国主旋律电影最应该传递的价值观。正如习主席所说:“中国梦是追求幸福的梦。中国梦是中华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国家发展和个体命运是紧密相连的,是一荣俱荣的关系,所以“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其他故事虽然没有那么出彩,但从故事表述、价值观呈现和人物塑造来看,也各有特点,紧紧扣住了普通老百姓和国家命运共振、风雨同舟、荣辱与共的主题,从人物到主题价值观的表达,都比较让人信服。由于前期发行策略比较成功(据说全国很多中小学老师指定学生必须观看这部影片,我们家的小朋友也都被这样要求了,还要写观后感作业。从每天实际的票房产出看,该片的票房产出主要集中在白天,尤其是上午;后期虽然排片锐减,但上座率和票房产出比很高,侧面也能佐证以团体票和学生票居多的市场表现特点),所以这部电影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国庆档期前五天一直领跑,到了10月5日才被《中国机长》反超。现在看来,主题价值观上的切题和成功的发行策略,是成就《我和我的祖国》为2019年国庆档期最高票房影片的原因。

(三)陈旧价值观导致人物设计不合理是《攀登者》市场艰难的主要原因

我们可以说《中国机长》《我和我的祖国》不那么优秀,但两部影片所传递的价值观都密切贴合当下,做到了人物角色与观众的共情,做到了国家和个体命运的共振,也获得了观众的广泛认同。遗憾的是,《攀登者》所传递的价值观是值得商榷的。我们认为“为国登峰”是一个非常好的题材,放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来表现也很合适。影片的制作周期虽然很赶,但其实影片的制作很是精良,动作戏和登峰场面都设计得很好,气势和技术上绝不输任何国产和国际大片,从中也可以看出制片方团队的努力和诚意。为什么一部制作如此精良,卡司阵容也非常豪华的电影,却没能在国庆档电影市场的激烈竞争中胜出呢?我认为,这部影片首先需要有一个更准确的价值观引领,才能够取得更大的成功。其实整部影片的戏核设计得非常好,1960年的第一次登峰途中,因为要救曲松林,方五洲放弃了摄像机,导致两人和杰布的珠峰登顶没有留下影像资料,中国登山队的登顶不被国际登山界承认,从此曲松林记恨方五洲,方五洲也没有勇气向徐缨表白,从而错失徐缨。由此演化出曲松林后来的一意孤行,导致李国梁牺牲,由人物性格悲剧衍生出的命运悲剧是合理的,悲壮的情节基调也是令人信服的。尤其值得肯定的,是这个戏核设计所传递的价值观,方五洲把个体生命看得比事业成功更重要,所以要不惜一切代价救曲松林,这很能让观众认同,也代表我们国家把人的生命看得高于一切的价值观。

很多人诟病这部电影的爱情戏太软,拖垮了硬核的爱国登山故事,我不认为这个故事就不能讲爱情,李国梁和黑牡丹的爱情故事也很出彩(虽然李国梁这个人物的情商真的是超级低)。问题出在徐缨的人物设计上。首先,这个人物性格模糊,虽然她是故事的讲述者,但她出场时,没有任何的人物塑造和设计来向观众证明这个角色的魅力,也不知道她哪里值得方五洲这么爱她。直到她要去苏联留学,她跑去找方五洲,面对砸玻璃的人她冲出来骂那些人是孬种时,这个角色才立起来,这时候影片已经过了将近25分钟,不应该让观众这么晚才投入情感,这种累积的不满和“出戏”对于影片的未来发展是不利的;其次这个人物出场,我们就知道她是要死的,影片故事发展中编剧也不断地向我们强调这一点,这就让观众没有期待感了。不是说女主角不可以死,《战狼2》中两个女性角色同样出生入死,但都塑造得非常精彩。但徐缨为什么要死呢?她是为了得到方五洲的爱,为了方五洲说出那句“我爱你,我要娶你,我现在就要娶你”。她怎么获得方五洲的爱?只有帮助方五洲实现梦想和登顶成功。在这里她变成了方五洲的影子,她的个性和个体追求呢?我们无从得知。从价值观传达来看,这个设计不太合理,观众不会信服这个人,你可以说20世纪60年代女性就是这样忍辱负重的,但这种通过抹杀自我来成全男人事业的女性显然不会是今天中国女性的榜样,到最后徐缨“自虐式”的牺牲就成了男性创作者的“自我意淫”。中国第一位登上珠峰的女登山家潘多的故事也不是这样的。因此《攀登者》的故事和价值观也不可能引领和影响今天的中国观众。从影片公映后观众的反响来看,徐缨这个人物也是被诟病最多的。戏剧理论家威廉·阿契尔认为:有生命力的剧本和没有生命力的剧本的差别,就在于前者是人物支配着情节,而后者是情节支配着人物。不合理的价值观导致人物设计的不可信,虚假生硬的人物又支配了支离破碎的情节,《攀登者》在三部影片中票房落后也就是必然了。

三、主旋律电影承载价值观的反思

《攀登者》剧作失败的原因,其实还是因为背后代表了一种陈旧的价值观念:个体应该为国家牺牲自我。但事实上这个设定是有前提的,一个让人愿意为之牺牲的国家,必然是尊重个体的基本生命权利和尊严的。没有人不热爱自己的生命,但在家国难以两全时,很多人才会舍生取义,而不是做出无谓的牺牲。就像新冠肺炎疫情时期普遍被我国民众接受的一句话:“从来没有从天而降的盖世英雄,只有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的平凡人。”这就是我们这个时代普遍认同的价值观。如果要表现个体为国家做出的牺牲,影片中李国梁的牺牲就已经很打动人。

进一步说,诚然国家的建设和民族的发展,总有人在牺牲和贡献自己的全部乃至生命,但这能以牺牲亲人和爱人的生命和幸福为代价吗?方五洲恐怕没有这种权利吧?所以这也导致方五洲的人物设计是前后矛盾的,这个人物在徐缨面前那么软弱和木讷,逼得徐缨不得不以牺牲自我来成全其事业目标,又与之前塑造的“把个体生命看得比事业成功更重要”的方五洲形象不符,徐缨的人物存在反而削弱了方五洲的主角力量。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鼓励人们在为国家做贡献的同时,也能够获得更好的个体发展,获得自己追求的幸福和美好生活。将国家强大和个体幸福统一起来,是不是更加鼓舞人心?我们从《战狼2》《中国机长》《流浪地球》等电影的票房成功中也能看到这一点。

如果我们考察取得全世界电影票房成功的,代表美国主流价值观的好莱坞大片,我们会发现大多数电影都是大团圆结尾,他们正是用这种美好结局来告诉观众,影片所承载的“美国精神”等价值观的无比正确和令人振奋。如果《攀登者》影片的最后,方五洲和徐缨通过携手努力,共同登顶珠峰,这样的结局是不是更加鼓舞人心?你可以说我们需要表现英雄人物为国家所做出的牺牲和艰难,那么难道李国梁、达娃、队长等人的牺牲代价还不够大吗?因为第一次登顶失败导致曲松林和方五洲之间的人性厮杀,不是还可以挖掘得更惨烈些吗?价值观陈旧,两个主要人物角色因此没有立起来,影片《攀登者》本身的故事就垮塌了。另外,影片中杨光的角色也很单薄,立得住的情节非常少,可惜了胡歌这么好的演员。如果能够把杨光和林杰的角色合并,人物性格会更丰满立体,表现空间也会更大。还有如果把李国梁示爱黑牡丹的情节放在牺牲前,而不是他牺牲后黑牡丹的回忆中,会更感人。

当然,在短短的一年时间内,上影就策划制作和推出这么高质量的作品,《攀登者》的努力仍然值得肯定。遗憾的是,价值观导致剧作上的短板,以及发行过程中的一些不足(如观众沟通过于严肃和专业),导致了这部作品没有取得更大的市场效益和社会反响,较为可惜。从这几年主旋律电影的创作和市场反馈来看,中国观众对这类题材有着极大的热情和拥护,但观众除了在这类影片中感受爱国爱党的共情之外,也更关注个体幸福和命运成长。《攀登者》在这一点上的遗憾,和《中国机长》《我和我的祖国》的成功,可以给其他主旋律电影创作和制片更多的启示。

主旋律电影创作不是普通的艺术创作,除了自身要符合艺术创作规律之外,往往还承载着国家战略价值和意识形态使命。因此,主旋律题材不等于主旋律作品,判断一部影片是否是合格的主旋律电影,关键在于价值观,而不是题材。实际上,作为文化产品,由于我国特殊的国情,电影始终要在政治和市场之间达到微妙平衡,只有处理好这两者的关系,一部电影才可能在中国市场取得更大的成功。而从当前的形势来看,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都希望看到个体命运和国家前途的幸福和谐共振,这才是当下最大的主旋律。新时代的主旋律电影,只有紧跟着这样的时代命题,才能创作出更加令人振奋的优秀电影作品。

猜你喜欢
五洲攀登者机长
摩根机长与“幸运女神”
致敬创新的攀登者
中国机长
北凌绝顶:《攀登者》背后的故事
攀登者
雪山上的攀登者
川航出了“中国版萨利机长”
五洲纵览
五洲纵览
五洲纵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