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自行车的人》的镜头语言解读

2020-11-14 14:50杨皓词
电影文学 2020年8期
关键词:特写镜头里奇长镜头

杨皓词

(长春师范大学,吉林 长春 130021)

镜头作为电影艺术最为直观的艺术元素,承担着完成影片叙事进程与传达影片主题内涵的重要任务。通过对镜头的选择与调度,镜头语言能够赋予观众视觉上的直观感知,利用形象化、具体化的影像展现电影作品的艺术价值与美学价值。镜头往往由摄像机在不同运动方式下所获取的画面通过剪辑与组合构成具有表达功能的镜头语言,通常包括长镜头、特写镜头、摇镜头、移镜头、跟镜头、俯拍、仰拍和镜头组合等形式。著名电影导演维托里奥·德西卡执导的影片《偷自行车的人》是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巅峰之作,该影片上映后在20世纪四五十年代的国际电影创作领域引发了强烈反响,为新德国电影和法国新浪潮电影运动提供创作经验借鉴的同时,也引领了国际电影艺术创作的新形态,在国际电影发展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经典之作,该影片拥有极为丰富的镜头语言。长镜头、特写镜头和运动镜头的组合是这部影片镜头语言的主要呈现手段,并通过这些镜头的运用和镜头语言的表达,在影片的情节发展、人物塑造、情感渲染与主题构建等方面取得了统一戏剧化与真实感的艺术效果与美学价值。

一、长镜头下的纪实感影像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影片的特征之一是用影像呈现现实生活的真实性。影片《偷自行车的人》严格遵循了这一影像风格特色,在影片中运用了大量的长镜头,突出了影片形式上极具特色的艺术风格。大量长镜头的运用保留了现实生活的客观性,给观众带来极为真实的视觉观感,影片的制作与加工并没有掺杂过多戏剧化表演与人工干预的痕迹,淡化了影片创作的主观性,将影片所刻画的底层人物形象与生活状态自然地放置于历史环境与社会发展之中,加深了观众对于影片主题的理解与思考。

影片中的长镜头十分令人回味。影片伊始,一个长镜头追随着一辆行驶的客车缓慢移动,直到客车停下,乘客下车。随后,几个镜头以淡入淡出衔接,用蒙太奇的形式展现出失业的人们等待工作的焦急状态。此处的蒙太奇镜头组合是影片中为数不多的显露出人工化处理痕迹的镜头之一,却是以蒙太奇的形式清楚交代了影片的社会背景——战后,人们的生活被失业和贫穷笼罩,人们的情绪在焦急和绝望中难以得到抒发。这种蒙太奇组合在招聘办公室的工作人员拿着名单走出来开始发布通知时及时停止,镜头稳定下来,蒙太奇所带来的虚幻之感即时而止,每一个人脸上的神情和肢体动作清晰呈现,现实生活的真实感扑面而来。这一组长镜头,不仅成功宣告并定位了影片新现实主义的基调,还暗示了导演对电影艺术的创作态度——从戏剧化呈现向注重真实性与生活化呈现过渡。这一组镜头完成了影片内部叙事文本、影片艺术风格、影片创作思路与宗旨的多个维度的思想传达,令人拍案叫绝。

主人公里奇第一天上班就丢失了自行车,在自行车被人偷取、里奇追逐小偷过程的呈现中,影片运用了远景俯拍的长镜头。《偷自行车的人》作为新现实主义影片,为了强调影片对影像真实性的重视,没有一场在摄影棚中拍摄的画面,而全部采用实景拍摄和非专业演员。影片中的街景是当时罗马街头的真实还原。远景的镜头设置使画面容纳了更大的空间和空间中更多的人与物,所描述的情节虽然是里奇一人生活中的突发事件,却并没有在观感上与整体的历史背景与社会所割裂,而是将局部的个体放置于全部的整体当中,暗示了事件发生的起因、经过甚至结果,暗示着事件与历史发展和社会环境存在无法分割的联系。在俯拍的画面中,里奇的身影在车水马龙的长街上穿梭,形成了一种动的观感;而街上的人群却并没有被里奇的行为影响,视而不见地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形成了一种静的观感;同一个场景中一动一静的强烈对比凸显出里奇的焦急、无助与绝望,也映射出了整个社会冷漠无情的极具悲剧色彩的调式。

二、特写镜头中的情感渲染

特写镜头指用近距离拍摄的方法,展现人物或物体的局部细节,从而在镜头语言中达到强调和突出的艺术效果。虽然特写镜头在定义上对人物特写进行了“画面下边框位于成人肩部以上”的限制,但是考虑到影片《偷自行车的人》中追求影像真实性的新现实主义影片特征,本文将呈现人物腰部以上的画面均纳入特写镜头的范畴进行解读。特写镜头对人物近距离拍摄,往往能够呈现人物面部极为细微的细节,从而完成人物内部空间情感或心理的抒发,通过细节所带来的视觉冲击,为观众提供极为情绪化的观感体验。在《偷自行车的人》中,几组特写镜头很好地完成了情感的渲染。

影片开头,里奇被招聘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叫到名字,得到了张贴海报的工作。此时,镜头框入了里奇和他身后迫切渴盼工作机会的一众失业工人。里奇被置于镜头的中心,也被置于多名没有获得工作的失业工人的中心,镜头对里奇的近距离拍摄,并没有如影片接下来里奇到警察局报案时的镜头一样将背景柔焦虚化,而是清晰地展现出里奇背后每一名失业工人的表情与神态,观众没有被柔焦虚化强迫着观看主人公的脸,而是拥有足够的自由尽情观察里奇身后的每一个人。画面中获得工作的欣喜与没有获得工作的失落的强烈情感冲突跃然纸上,而个体之间因为工作的得失而产生的矛盾也随之产生,使里奇看起来与身后的失业工人处于一个群体,却又被孤立出来。随着工作需要拥有自行车要求的提出,镜头在里奇、招聘办公室工作人员和其他失业工人间轮流切换,孤立与冲突被直观表达出来,里奇的焦虑与急迫也被凸显出来。一组近景的特写镜头,没有丝毫镜头运动技巧的痕迹,却赋予观众极为客观的旁观者视角,还原了这一情节在现实生活中应有的自然性与真实性,并给予观众充分的自由去观察、思考每一个人物的语言和行为背后的原因与联系,不着痕迹地完成了镜头语言的表达功能。

里奇与妻子在典当行的镜头设置呈现同样令人回味。妻子站在典当行的窗口外侧,面部表情与肢体动作展现出的是毫不在乎的轻松状态,与典当行工作人员讨价还价,窗口里侧是一本正经、不苟言笑的工作人员。典当行的窗口将妻子与工作人员分割在不同的物理空间,侧面呈现出二者的对立。更为巧妙的是,对妻子与典当行工作人员的独立拍摄,镜头采取了截然不同的两种视角。在拍摄妻子的特写镜头中,影片采用了表达客观性的旁观视角,将窗口外侧的妻子置于画面中心,画面边缘可以看见工作人员的背影,这样的视角给予观众置身事外的旁观者观感,使观众仿佛是一个真正的旁观者,在观看着现实生活中的一件极为普通的事情,甚至允许观众在内心深处对这一事件生出主观性的论断,观众有充分的权利揭穿妻子此时故作轻松的姿态是为了掩饰生活胁迫下的无奈与愤慨。而另一方面,对典当行工作人员的影像呈现则采用了主观视角的拍摄角度,画面略去了妻子的背影,使之看起来更像是妻子的眼睛看到的影像。主观视角将观众代入了妻子的角色,迫使观众站在妻子的角度去体会其心理活动,观察外在事物。主观视角对典当行工作人员的特写镜头不仅从侧面传达了社会中淡漠的人际关系,同时也放大了妻子情绪上的紧张、期盼与焦虑,还通过极强的代入感将这种客观与主观的情绪传递给观众。客观视角与主观视角的交叉呈现在这一情节中的运用获得了戏剧化的影像呈现效果,而两种截然不同的视角极为自然地转换却并没有让人觉得突兀,甚至使观众忘记了摄像机的存在,单纯怀着观察的心态去探究,这一组镜头展现出了极为高超的创作技巧,即虽然背后蕴藏着人工对镜头的高度处理,却将人工处理的痕迹隐藏在电影的艺术性表达与现实生活的有机联系之中,使真实性与生活化覆盖了影片,表现出了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独特的美学价值与艺术风格。

三、镜头组合与构建中的风格塑造

电影作为具备视听元素的艺术呈现形式,具有运动的属性,这一运动属性不仅体现在被摄人物与物体上,也体现在镜头的调度和组合上。镜头的调度和组合是镜头语言重要的表达方式,能够使影像呈现出不同的艺术效果。运动的镜头能够从不同的角度立体化呈现影像,提供视觉上的真实观感。同时,镜头的调度与组合还能够全面呈现被摄人物或物体所存在的空间,保持画面的完整与统一。在影片《偷自行车的人》中,镜头的摇、移和固定等运动组合与长镜头一样,是镜头语言的重要表达方式。

在父子两人寻找自行车的途中,导演多次运用了摇镜头或移镜头与固定机位的组合。如父子在教堂外发生矛盾后离开教堂,摄像机先是随着二人的步伐利用移镜头平行拍摄,很快镜头停下来固定不动,从背后注视父子二人走出画面。再如里奇在桥洞下发现了偷自行车的小偷,父子二人开始了追逐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画面多次呈现出摇镜头到固定镜头、移镜头到固定镜头、推拉镜头到固定镜头的运动组合,每一组运动镜头与静止镜头的交替,均直观展现出镜头与被摄人物间的距离不断地或增大或缩小的变动,而这一距离的变动多由人物的位移产生,这种从移动到固定的视角,充分展现出新现实主义镜头语言的客观表达与真实化呈现。更如影片结尾展现的,里奇的心理状态不断变化,终于决定采用偷自行车的方式解决问题,却被人们追逐捕获。这一过程中人物跑动、里奇骑行的快速移动与镜头的缓慢移动形成强烈反差。对以上一些人物跑动追逐的场景,影片并未采用较为常见的追镜头——在与人物保持固定距离的前提下追逐跟拍以展现追逐过程的紧张之感,而是采用缓慢的摇动和移动变换视角拍摄,并用固定镜头作为每一组镜头组合的结尾,这使人物与镜头之间产生了微妙的关系——人物总是在镜头的注视中走出画面。这一模式顺应了影片对影像的自然性与真实性的追求,用旁观者的视角冷静观察甚至漠视着发生在社会底层人物身上的一件偶然事件。冷静的镜头为观众提供了真实的观感,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社会发展与社会中作为个体存在的人物之间建立了有机的联系,为观众提供了广阔的思考空间。

安德烈·巴赞在其著作《电影是什么?》中曾表示,电影所具有的艺术价值与美学价值,在于解决电影艺术形式的观赏性与叙事性之间的矛盾,使观众忘记演员的表演、忘记叙事的文本、忘记镜头的调度,甚至忘记电影本身的存在。导演维托里奥·德西卡在影片《偷自行车的人》中做到了这一点,其镜头的调度、运用与表达均蕴含着高度的戏剧化技巧与雕琢,却传递出了极为真实自然的镜头语言。在影像的直观呈现中,观众看不到戏剧化张力的刻意性,大量的长镜头和运动镜头与固定镜头的组合,所展现出来的是极为强烈的现实生活中真实观感与情感表达,这种真实性与生活化给观众所带来的震撼往往大于戏剧化的影像呈现,这也正是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影片的价值所在。

猜你喜欢
特写镜头里奇长镜头
开化长镜头
安哲罗普洛斯电影长镜头模式分析
毛卫宁与他的长镜头
新闻摄像中特写镜头运用探讨
我是孤独的不妨告诉你,
关于特写镜头在新闻摄像中运用的分析
试论电视新闻中对长镜头的运用
新闻摄像中特写镜头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