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豆粕和发酵花生粕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性能、饲料效率及免疫力的影响

2020-11-15 11:32李洪琴席庆凯陶玉岭刘天骥顾夕章相福生种金豆
中国饲料 2020年19期
关键词:凡纳滨磷酸酶对虾

李洪琴 , 朱 伟 , 席庆凯 , 陶玉岭 , 刘天骥 , 刘 匆 ,顾夕章 , 相福生 , 种金豆 , 赵 敏 ,3,6*

(1.山东新希望六和集团有限公司,山东青岛266061;2.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 100102;3.四川新希望六和科技创新有限公司,四川成都 610101;4.农业农村部饲料及畜禽产品质量安全控制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 610101;5.青岛农业大学,山东青岛266109;6.海阳新希望六和饲料有限公司,山东烟台 265138)

豆粕和花生粕蛋白质含量丰富,是目前畜牧业中广泛应用的植物性蛋白原料,因含有多种抗营养因子,不仅影响动物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和利用效率,还会影响动物肝脏的健康发育(常寨成等,2019)。发酵是利用微生物降解植物原料,并产生益生菌、寡肽、乳酸等活性物质的过程。已有研究表明,发酵可有效降低或完全消除抗营养因子(Teng等,2012),并产生蛋白酶、非淀粉多糖酶等多种活性物质,可将大分子蛋白质分解为可消化吸收的小肽(Shiu等,2015),还能有效提高酸溶蛋白和总酸含量,进而提高原料利用率,并最终促进动物生长(马静等,2019;袁新杰等,2019)。 目前,已有大量关于发酵粕类产品在水产养殖中应用的研究(燕磊等,2019;吴业阳等,2018;包鹏云等,2018;高绪娜等,2017),但鲜见发酵豆粕和发酵花生粕对比效果的研究。

本研究将不同加工工艺生产的豆粕和发酵花生粕添加到饲料中饲喂凡纳滨对虾,研究其对对虾生长性能和免疫力的影响,以期为豆粕和花生粕在对虾饲料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原料及饲料配方 本试验所用原料由海阳新希望六和饲料有限公司提供。在花生粕组基础上用去皮豆粕、发酵豆粕及发酵花生粕替代部分花生粕配制试验饲料。试验饲料组成及营养水平见表1。

表1 试验饲料组成及营养水平%

1.2 试验动物及饲养管理 本试验在新希望饲料研究院即墨特水养殖基地进行,试验选取初始体质量为(2.2±0.1)g体格壮、活力好、规格整齐、无明显疾病的对虾80000尾,随机分成4个处理,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4000尾对虾,每个养殖池面积为17 m2。分别投喂以上4种饲料,即花生粕组、去皮豆粕组、发酵豆粕组、发酵花生粕组。试验周期为67 d。饲养管理参考祁真等(2019)的研究方法,每日投料 4 次(06:00、10:00、14:00、18:00),每周对投饵量进行调整。水池内配置充氧设施,并定时开启,以保证虾池中溶解氧>5 mg/L,盐度为31‰自然海水,水温23~32℃,pH 7.5~8.5,氨氮浓度低于1.0 mg/L,亚硝酸盐浓度低于0.01 mg/L。

1.3 样品收集 饲养试验结束时,将试验虾禁食24 h,然后计算每个水泥池试验虾的数量并称取总重量,用于计算试验虾存活率(SR)、初始均重(IBW)、终末均重(FBW)、质量增加率(WGR)、特定生长率(SGR)和饲料转化率(FE)。生长性能公式如下:

质量增加率=(W2-W1)/W1×100;

特定生长率=(lnW2-lnW1)/T×100;

饲料转化率=F/(W2-W1);

成活率=终末虾尾数/初始虾尾数×100。

式中:T为试验天数;W2试验结束时各处理虾的平均体质量,g;W1为试验开始时各处理虾的平均体质量,g;F为试验期间所用饲料总重。

试验结束后,每池随机选取6尾试验虾取肝胰脏,并置于-80℃冰箱保存,用于分析胰蛋白酶(Trypsin)、淀粉酶 (Amylase)、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总抗氧化能力(T-AOC)、溶菌酶(LZM)、碱性磷酸酶(ALP)、酸性磷酸酶(ACP)、谷草转氨酶(AST)、酚氧化酶(PO)活性。

1.4 样品分析 将饲料样品烘干 (105℃)至恒重,采用凯式定氮法 (VELP,UDK142 automatic distillation unit,意大利)测定粗蛋白质含量,索氏抽提法测定脂肪含量(SOX416,Gerhardt,瑞典),失重法测定灰分含量;肝胰脏样品送至南京建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测定相关酶活性。

1.5 数据统计 试验数据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以ANOVA方法进行分析,所有指标以每个重复为试验单位。若各个处理间差异显著,则用Duncan’s多重比较进行检验。结果用最小二乘法的均值及平均标准误表示,P<0.05为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生长性能和饲料效率 发酵豆粕和发酵花生粕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性能和饲料效率的影响如表2所示,其中发酵花生粕组终末均重高于其他各试验组,但各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发酵花生粕组质量增加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花生粕组,分别提高162.26、0.43个百分点 (P<0.05),而其他各试验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P>0.05);发酵花生粕组饲料转化率显著高于花生粕组20.59个百分点(P<0.05),发酵豆粕组饲料转化率显著高于花生粕组7.73个百分点 (P<0.05),而与去皮豆粕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发酵花生粕组成活率与去皮豆粕组和发酵豆粕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显著高于花生粕组19.92个百分点(P<0.05)。

表2 发酵豆粕和发酵花生粕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性能和饲料效率的影响

2.2 消化酶活性指标 发酵豆粕和发酵花生粕对凡纳滨对虾消化酶活性的影响如表3所示,发酵花生粕组胰蛋白酶活性与发酵豆粕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P>0.05),但显著高于花生粕组2047.21 U/mg prot(P < 0.05);发酵花生粕组淀粉酶活性高于花生粕组10.34 U/mg prot,但两个试验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

表3 发酵豆粕和发酵花生粕对凡纳滨对虾消化酶活性的影响U/mg prot

2.3 免疫酶活性指标 发酵豆粕和发酵花生粕对凡纳滨对虾免疫相关酶活性的影响如表4所示,发酵花生粕组超氧化物歧化酶、总抗氧化能力及多酚氧化酶活性高于其他各试验组,但各试验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发酵花生粕组和发酵豆粕组溶菌酶活性高于其他两组,但各试验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发酵花生粕组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低于花生粕组157.88 U/g prot(P<0.05),但与其他各试验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发酵花生粕组酸性磷酸酶、谷草转氨酶活性低于花生粕组 54.81、0.17 U/g prot(P > 0.05)。

表4 发酵豆粕和发酵花生粕对凡纳滨对虾免疫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3 讨论

3.1 发酵豆粕和发酵花生粕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性能及饲料效率的影响 花生粕氨基酸不平衡,且存在抗营养因子,从而限制了其在水产饲料中的应用。已有研究表明,发酵不仅能将花生粕中大分子蛋白降解为易消化吸收的小肽,还能产生大量益生菌、寡肽、乳酸及未知生长因子等物质,从而提高动物机体免疫力,抑制消化道疾病发生,进而提高动物的成活率(常寨成等,2019;任晓静等,2013);另外,赵朝阳等(2015)研究发现,发酵花生粕具有独特的芳香味,能显著改善饲料风味及品质,提高饲料诱食性,并最终促进动物生长。本研究发现发酵花生粕组质量增加率、特定生长率和饲料转化率均显著高于其他各试验组 (P<0.05),这与金红春(2011)研究发现,使用发酵粕类饲喂青鱼(Mylopharyngodonpiceus),可显著改善青鱼增重及饲料效率的结果一致。分析这一结果可能是由于发酵降解了花生粕中的植酸,而植酸不仅能降低动物对磷的利用,还能与蛋白质结合形成络合物影响蛋白质的消化吸收;这也与本研究发现的,发酵豆粕和发酵花生粕组肝脏内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未发酵组相符合。另外,豆粕和花生粕中胰蛋白酶抑制因子等抗营养因子较多,抑制了消化酶活性,而发酵可以显著降低豆粕和花生粕中各种抗营养因子,而且发酵豆粕和发酵花生粕中氨基酸和肽类物质可做为底物诱导消化酶分泌并提高消化酶活性(吴慧,2016)。

3.2 发酵豆粕和发酵花生粕对凡纳滨对虾免疫力的影响 免疫学指标能够反映机体的免疫功能和生理状况。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总抗氧化能力及溶菌酶活力反映了机体抗氧化能力及清除自由基的能力;酚氧化酶活性与机体免疫能力呈正相关,酚氧化酶活性高,机体抗病能力强(Palmer等,2010;Mucklow 等,2004);碱性磷酸酶、酸性磷酸酶及谷草转氨酶是参与机体内氨基酸氨基转运的酶,其活性的高低常用于反映机体肝组织的健康状态(鲁耀鹏等,2019)。已有研究表明,发酵原料可以提高青鱼 (金红春,2011), 刺参(Scophthalmus maximus)(包鹏云等,2018), 凡纳滨对虾 (彭松等,2015), 异育银鲫(Carassiusgibelio)(陈萱等,2005)等水产动物的免疫力。本研究发现,发酵豆粕和发酵花生粕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酚氧化酶活性高于花生粕组,这可能是由于发酵粕中含有大量有益微生物,这些微生物进入肠道后抑制病原菌,并通过其代谢物调节微生态平衡,从而提高机体免疫力。这与彭松等(2015)研究发现的饲料中添加发酵花生粕可以显著提高凡纳滨对虾酚氧化酶酶活性结果一致。另外,本研究中花生粕组碱性磷酸酶、酸性磷酸酶及谷草转氨酶活性高于发酵花生粕组,可能与花生粕组对虾肝胰腺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有关,这与抗氧化活力结果一致。

4 结论

本次试验条件下,饲料中添加发酵原料能改善凡纳滨对虾生长性能、饲料效率及免疫力,且发酵花生粕效果优于发酵豆粕。

猜你喜欢
凡纳滨磷酸酶对虾
对虾养殖弱势群体的管理
对虾吃料慢的原因分析和处理
大豆紫色酸性磷酸酶基因GmPAP14启动子克隆与功能分析
对虾免疫增强剂研究进展
纳米塑料和二氧化钛食相暴露对凡纳滨对虾血细胞功能及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对虾常见环境性疾病的防治
低温等离子体对凡纳滨对虾营养成分及品质的影响
碱性磷酸酶和骨碱性磷酸酶检测在儿童缺钙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观察
凡纳滨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防治研究进展(二)
凡纳滨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防治研究进展(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