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玉米秸秆对肉牛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2020-11-15 11:32张涛涛
中国饲料 2020年19期
关键词:营养物质消化率表观

桂 蕴, 张涛涛, 李 翀, 陈 龙

(1.河北省石家庄市畜牧技术推广站,河北石家庄 050000;2.河北省石家庄市兽用生物制品供应站,河北石家庄 050011;3.河北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河北石家庄050011;4.河北省石家庄市动物卫生监督所,河北石家庄 050011)

我国是农作物种植大国,其农作物种植分布广,产生的秸秆种类多、生产数量大。粮食作物秸秆粗纤维含量较高,为30%左右,粗蛋白质仅为3%~5%,且质地粗硬,难以消化,营养价值和能量利用率极低,主要用于废弃或焚烧,这既浪费了资源,又严重污染了大气环境(徐莹莹,2015)。因此,合理有效地开发利用秸秆成为当前畜牧业发展的方向。利用复合益生菌等微生物发酵技术对秸秆饲料进行发酵,可降低秸秆饲料中的纤维素含量,提高蛋白质含量和营养价值,从而提升粮食作物秸秆的饲用价值(魏炳栋,2015)。本试验采用乳酸菌、枯草芽孢杆菌、酵母菌等复合微生物制剂发酵玉米秸秆,应用于肉牛养殖中,为进一步推广玉米秸秆饲用价值及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主要材料 乳酸菌、枯草芽孢杆菌、酵母菌菌株购自山东宝来利来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总蛋白(TP)、白蛋白(ALB)、谷氨酸氨基转移酶(GP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GOT)、血尿素氮(BUN)等试剂盒均购自南京建成生物工程公司。采血针、采血管等常用的仪器由石家庄市畜牧技术推广站实验室提供。

1.2 发酵玉米秸秆的制备 将玉米秸秆粉碎长度为2 cm左右,将乳酸菌、枯草芽孢杆菌、酵母菌菌株复苏扩大培养,按2:2:1比例混合成复合益生菌菌液,总菌量 ≥1×1010cfu/mL,水与秸秆比例为1:1添加复合益生菌菌液搅拌,封口,在20~25℃条件下发酵21 d使用。

1.3 日粮配比 基础日粮参照 NRC(2012)推荐肉牛的营养水平进行配制(表1),精料制成1.2~1.5 cm颗粒饲料,按照精、粗饲料4:6比例进行混合饲喂。

表1 日粮组成与营养水平

1.4 试验设计与管理 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试验,选择体重为(200±4)kg、健康的肉牛 45 头(由石家庄市藁城区肉牛养殖合作社示范基地提供)随机分成3组,每个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5头,分别为对照组(1组)、青贮玉米秸秆组(2组)、发酵玉米秸秆组(3组),预试验10 d,试验期60 d。对试验组的肉牛打耳号,每个重复单独饲养给料,自由采食与饮水。按常规的饲养管理进行饲养与管理,定期免疫、驱虫及环境消毒,定时定量饲喂。

1.5 指标测定及方法

1.5.1 生产性能测定 在试验期间空腹称重,记录试验开始和试验结束的体重及耗料量,测定生长性能指标平均日增重 (ADG)、平均日采食量(ADFI)和料重比(F/G)。

1.5.2 养分表观消化率的测定 参考刘燕(2019)报道的方法,试验结束前10 d,每天每个重复组收集100 g粪便加入10%硫酸10 mL固氮,在65℃烘箱中烘干过筛。按照《饲料分析及饲料质量检测技术》测定粪便中干物质、粗蛋白质、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钙、磷等营养物质消化率,计算各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

1.5.3 血液生化指标的测定 在试验结束,断料12 h,每个试验组随机抽取5只肉牛颈静脉采集血液5 mL,分离血清。按照试剂盒说明书测定各个试验组肉牛血清中 TP、ALB、GPT、GOT、BUN 等血清生化指标含量。

1.6 数据统计与分析 试验结果用 “平均值±标准差”表示,采用SPSS 19.0软件对试验结果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用P<0.05表示差异显著性。

2 结果

2.1 发酵玉米秸秆对肉牛生长性能测定结果由表2可知,试验2、3组平均日增重均高高于1组,3组与1组相比显著提高29.2%(P<0.05),试验2组与1组相比,差异性不显著(P>0.05),试验2、3组之间相比差异性不显著 (P>0.05);试验2、3组的平均采食量均高于1组,但差异性不显著(P>0.05);试验2、3组的料重比均低于1组,3组与1组相比显著降低8.7% (P<0.05),试验2组与1组相比,差异性不显著(P>0.05),试验2、3组之间相比差异性不显著(P>0.05)。

表2 发酵玉米秸秆对肉牛生长性能测定结果

2.2 发酵玉米秸秆对肉牛养分表观消化率测定结果 由表3可知,试验2、3组干物质、钙、磷表观消化率均高于1组,但差异性不显著 (P>0.05);试验2、3组的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均高于1组,其中试验3组与1组比显著提高10.4%(P<0.05),试验2组与1组之间及试验2、3组之间相比差异性不显著(P>0.05);试验2、3组的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的表观消化率均高于1组,试验3组与1组比分别显著提高7.9%、15.2%(P<0.05),试验2组与1组之间及试验2、3组之间相比差异性不显著(P>0.05)。

2.3 发酵玉米秸秆对肉牛血液生化指标测定结果 由表4可知,试验2、3组血清中的ALB含量均高于 1组,但差异性不显著(P>0.05);试验 2、3组血清中的GOT含量均低于1组,但差异性不显著(P>0.05);试验2、3组血清中TP含量均高于1组,试验3组与1组比显著提高13.1%(P<0.05),试验2组与1组之间及试验2、3组之间相比差异性不显著(P>0.05);试验 2、3 组血清中 GPT、BUN含量均低于1组,试验3组与1组比分别显著降低10.3%、23.4%(P<0.05),试验2组与1组之间及试验2、3组之间相比差异性不显著(P>0.05)。

表3 发酵玉米秸秆对肉牛养分表观消化率检测结果%

表4 发酵玉米秸秆对肉牛血液生化指标测定结果

3 讨论

国内相关研究表明,秸秆经过益生菌等微生物发酵后,可提高其营养价值,被广泛应用于反刍动物养殖中。魏炳栋(2016)等研究表明,枯草芽孢杆菌、乳酸菌和酵母菌复合菌剂发酵的玉米秸秆可以改善其营养价值,提高肉羊的生长性能。张凤霞(2007)等研究表明,EM制剂发酵玉米秸秆可以显著提高肉羊平均日增重。韩颖洁(2015)研究表明,用微生物处理的秸秆可以提高肉羊的生长性能。本试验研究表明,试验3组平均日增重较1组比提高29.2%(P<0.05),料重比较1组相比降低8.7% (P<0.05),试验2、3组平均采食量均高1组(P>0.05)。说明发酵玉米秸秆组肉牛的生长性能提高,均高于对照组和青贮玉米秸秆组。可能由于玉米秸秆经复合益生菌液发酵过程中产生纤维降解酶,使玉米秸秆中的纤维素降解,同时复合益生菌合成菌体蛋白,从而提高秸秆中蛋白质的含量,能有效改善玉米秸秆的营养价值,同时提高玉米秸秆的适口性,增加其采食量,因而提高其生长性能。

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是评价饲料消化特性的重要指标,饲粮配制过程中要求营养物质均衡,粗纤维过高时,可以影响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等其他营养物质的吸收,降低饲料的利用率(李仁德,2018;胡琳,2016)。 本试验研究表明,试验 2、3 组的干物质、钙、磷表观消化率均高于1组 (P>0.05);试验2、3组的粗蛋白质、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的表观消化率较1组比分别提高10.4%、7.9%、15.2%(P <0.05)。 说明发酵玉米秸秆可以提高其营养物质的养分表观消化率。与魏炳栋(2016)等、韩颖洁(2015)报道基本一致。可能由于玉米秸秆经益生菌发酵后,可降低其粗纤维含量,提高其蛋白质含量,均衡日粮中营养物质的营养水平,从而提高其营养物质的利用率和营养物质的表观消化率。

相关研究表明,血液生化指标动态变化可以直接反映有机体内物质代谢情况及动物健康状况,其中血清中总蛋白、白蛋白、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及尿酸的含量均与肝、肾代谢有关(鲍坤,2015,张召兴,2018),本试验研究表明,试验 2、3组血清中的ALB含量均高于1组 (P>0.05),试验2、3组血清中的GOT含量均低于1组 (P>0.05);试验2、3组血清中TP含量较1组比提高13.1%(P < 0.05),试验 2、3组血清中 GPT、BUN含量较1组分别降低10.3%、23.4%(P<0.05)。说明了发酵玉米秸秆对血液生化指标无显著影响,同时还可以降低血清中GPT、GOT及BUN的含量,提高TP、ALB含量,因而可以提高其肝、肾代谢水平。其作用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

4 结论

本试验结果表明,发酵玉米秸秆可以提肉牛的生长性能、营养物质的养分表观消化率及肝、肾的代谢水平。

猜你喜欢
营养物质消化率表观
茶树吸收营养物质的特性
水是刚断奶仔猪最重要的营养物质
基于表观遗传学的针刺治疗慢性疼痛的机制研究
绿盲蝽为害与赤霞珠葡萄防御互作中的表观响应
日粮钙水平对哺乳期云南半细毛羊养分消化率的影响
提高高粱中蛋白质的消化率
如何提高高粱中蛋白质的消化率(2020.8.20 生物帮)
不同复合酶制剂对育肥猪生长性能和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例析对高中表观遗传学的认识
试分析高中生物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