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集体资产 ,改革不走弯路

2020-11-16 07:07湖南省农业农村厅政策与改革处410005刘胜轩
湖南农业 2020年11期
关键词:产权制度集体经济身份

湖南省农业农村厅政策与改革处(410005) 刘胜轩

擂鼓桥村作为株洲市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村,扎实推进“三个全面,一项改革”工作,建立擂鼓桥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在保障集体资产管理、发展集体经济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

一、加强部署,奠定基础

1.积极学习,融会贯通 擂鼓桥村自选定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村后,村支两委多次参与市、县两级组织的外出实地考察,选定适宜的改革方向,对改革的细节操作做到心中有数,保证改革不走弯路。

2.强化领导,分工合理 擂鼓桥村召开百人动员大会,成立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领导小组。下设宣传发动、清产核资、成员身份确认、股份制改造4个小组,工作推进扎实。

3.加强宣传,家喻户晓 擂鼓桥村宣传发动组花费16天时间,在41个村民小组召开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实施会,并要求会场挂横幅、有签到表、有主持人、有会议议程、有会议记录,保证宣传深入人心。此外,还给各家各户发放了《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宣传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十问》等资料。

二、扎实推进,保证质量

1.清产核资,摸清家底 清产核资是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基础。擂鼓桥村坚持程序规范、过程公开、专业清查、群众参与的原则,对重点资产进行清理、登记、核实、公示、确认、上报。通过村级“五老”人员和第三方公司的协助,清理出的资产总计957386元,其中资金84978元、土地资源1036公顷,将集体“三资”的结果三榜公示,直至群众认可。

2.确认身份,确定边界 成员身份确认是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关键。擂鼓桥村以“有法依法、无法依民”的原则,综合考虑户籍关系、土地承包关系、对集体经济贡献和对妇女权益的保障,制定了本村“五认四不认二协商”指导意见。擂鼓桥村在4026位村民中,确认集体经济成员身份3986人。

3.股权设置,明晰分配 股权设置是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重点。擂鼓桥村在成员身份确认的基础上,科学设置股份,化解了村级各类人员的矛盾,实现了村民向股民的身份转变。基本股定义为具有土地承包关系且户籍在本村,享受基本股1股;农龄股定义为户口转入本村且在本村生活,享受每2年0.1股;福利股定义为集体经济成员不足0.3股的补足0.3股。股权管理实行静态管理,生不增、死不减,在每年集体经济收入中,以提取公积金、公益金的方式按股分红。

4.建立组织,完善机制 集体经济组织建立是农村集体资产运行的保障。擂鼓桥村建立擂鼓桥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以现代企业的经营制度代替原有传统的经营制度,使擂鼓桥村可以以特殊法人的身份进入市场经营,更好地开发和利用集体资源。

三、勇于探索,试出成果

1.推动土地流转 擂鼓桥村以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名义流转全村山岭533公顷,统一转给农民专业合作社,形成了醴陵市最大的油茶产业基地,基地年产值超2000万元,合作社分红金额达240万元。在种植过程中支付抚育、采摘等工资300多万元,合计人均增收1341元。村集体经济组织协助油茶合作社参与管理,分红10万元。

2.促进产业转型 擂鼓桥村以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为契机,释放了土地活力,解放了村民对土地的依赖。利用油茶山岭,举办一年一度的摩托车越野大赛;同时,在流转的村集体水田种植荷花,举办荷花节。形成了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模式。

猜你喜欢
产权制度集体经济身份
祥云县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几点思考
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二维产权制度研究
村集体经济是如何“无中生有”的?——杨陵区农村集体经济的成长之道
壮大集体经济的武夷山市实践
伊川县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探索
破解空壳村,党建如何引领——以汉滨区壮大集体经济为例
跟踪导练(三)(5)
100个县将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
妈妈的N种身份
身份案(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