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

2020-11-16 07:00
作文评点报·小学三、四年级 2020年39期
关键词:佳节富翁团圆

【精彩片段一】

解放以前的中国,富贵人家,寻欢作乐,以多数人的苦难酿成他们的蜜甜。中秋,是他们的佳节,天上的明月,在他们眼中,真是花朵一般。而穷苦无告的人民呢?食无粮,穿无衣,天上清光,只能照出他们的泪痕,使他们叹息、悲伤。别人的天堂,就是他们的地狱,别人的佳节,就是他们难堪的日子。

看,今宵月色多美好啊,它是社会主义时代的中秋月色。十亿人民心中装着个暖秋。当空皓月,举头共仰,她给人欢乐,给人光明,给人佳兴,给人幽思……

——节选自臧克家的《人好月婵娟》

【微评点】

片段采用对比手法,通过新中国成立前后富贵人家与贫苦人民的对比描写,突显出旧社会人们生活的困苦难熬,从而展现出新中国给人们带来的无限光明与美好。

【精彩片段二】

等到月亮渐渐地圆了起来,它的形相也渐和善了,望前后的三天光景几乎是一位富翁的脸,难怪能够得到许多人的喜悦,可是总是有一股冷气,无论如何还是去不掉的。“只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东坡这句词很能写出明月的精神来,向来传说的忠爱之意究竟是否寄托在内,现在不关重要,可以姑且不谈。

——节选自周作人的《中秋的月亮》

【微评点】

片段将渐渐圆起来的月亮比喻成一位富翁的脸,十分生动、传神;对于苏轼诗句的引用恰到好处,将月的精神展露无遗。

【精彩片段三】

八月节,天上满月,人间团圆,拜月,供“月光马儿”和“兔儿爷”,虽然似乎是“妈妈经”上的迷信事,但那情调是美好的。传统风俗中,有不少礼数,多少都有一点迷信、神秘、朦胧的色彩,但又不纯粹是迷信的东西,而往往形成千百年来人们生活中一点有情趣的点缀,有热爱生活的美好愿望在里面。如端午、中秋等等风俗,似乎应该和纯属迷信的东西区别开来。《帝京景物略》云:“八月十五日祭月,其祭,果饼必圆,分瓜必牙错……彻所供,散之家人必遍……女归宁,是日必告返其夫家,曰团圆节也。”

——节选自邓云乡的《长安一片月》

【微评点】

片段通过对八月节时一些风俗习惯的叙述,道出了人们对团圆美满、生活美好幸福的一種内心渴望,情感流露真实、自然。

猜你喜欢
佳节富翁团圆
元宵佳节醋飘香
中秋节——八月十五庆团圆
超级富翁帮你追星
团圆中秋
比较出来的“富翁”
佳节时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