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复工更考验诚信与担当

2020-11-16 06:56
中国品牌 2020年4期
关键词:复产口罩消费

这是契约精神,也是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

这场席卷全球的新冠疫情,令全球经济在短短数月就陷入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最大的考验。中国,在全国上下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下,率先走出疫情的“至暗时刻”,打响了复工复产的战疫,中国企业展现出来的强劲韧性和战斗力,惊叹了世界,重塑了信心。

为了提高复工复产的效率,国家从金融、财税、法律、政务、交通等多方面提供政策保障,为企业解决用工、资金、原材料供应等难题,各地各部门有针对性地精准施策,打通“堵点”、补上“断点”,推动复工复产形成闭环,疏通经济运行的“微循环”。

复工复产,一头连着企业,一头连着消费者;

自疫情发生以来,按照防控需要,居民主动减少外出购物,纷纷取消聚餐聚会,各行各业受到明显冲击。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1月至2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20.5%。其中,商品零售下降17.6%。

为了有效减少疫情对消费的影响,各地纷纷出台扩大消费的措施,比如南京,将发放总额3 18亿元的消费券;济南,推出2000万元文旅消费券;江西,发放1000万元旅游电子消费券……此外,多地领导干部带头摘下口罩、下馆子,這一系列的措施和举动,在传递积极信号之外,必将刺激被抑制的消费需求,促使消费在短期内快速增长。

这就牵扯到一个绕不开的话题,各品牌产品质量令消费者满意吗?

根据最新权威机构发布的2020年315搜索大数据报告显示,疫情期间,消费维权关注度非但没有减少,反而增多。近一个月来,维权相关内容的搜索热度环比上涨110%,防疫用品成为投诉焦点,占比35%,其中收到投诉最多的是口罩,比如,口罩质量差、预约口罩付款不发货等。除此之外,超市销售变质食品、房屋中介哄抬房价等生活服务类投诉占比24%;出行退票相关的投诉占比19%。

复工复产非常时期,更应该着重强调企业的诚信和担当,这是良性商业环境必须具备的契约精神,也是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

3月18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召开“保价格、保质量、保供应”“三保”行动推进会,物美、阿里巴巴、新希望、美团等品牌企业,纷纷交流了行动进展。

“三保”行动自1月29日开展以来,全国已有15000余家企业、30万家门店参与,包括线下实体企业和线上电商平台,涵盖生产、物流、商超、餐饮、快递等多个行业,产品覆盖食品等生活必需品、口罩等防护用品,以及其他生产生活物资。截至3月上旬,参与“三保”行动的民生商品类企业复产率已经达到70%以上。

按下“快捷键”的复工,恢复的不仅仅是工作和生产,更是重回轨道,深耕品牌,提振信心的过程,这对中国乃至全球都意义重大。

猜你喜欢
复产口罩消费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复工
西藏,复工复产正当时
戴口罩
戴口罩的苦与乐
杭州复工复产进行时
政策
雾霾口罩
“新青年消费”,你中了几条
消费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