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统一性与多样性下的古镇景观规划设计方法研究

2020-11-16 02:52刘其森唐贤巩
艺术大观 2020年22期
关键词:统一性多样性

刘其森 唐贤巩

摘 要:近些年来,中国的旅游业迅速发展,古镇旅游是中国遗产旅游中的重要的一环。随着中国旅游业的不断壮大,中国的古镇旅游业日趋壮大。但是在古镇旅游一步步开发的今天,景观的设计与地域的特色相互影响,在古镇景观的设计中,任何形式、任何概念都是行不通的,构建一个与当地特色与文化历史相得益彰,并且文化、生态以及具有乡土特色的旅游景点,是构建健康旅游景点发展所必须抓住的重要原则。

关键词:古镇景观;统一性;多样性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905(2020)22-00-02

1989年,随着周庄古镇的第一个古镇景观——沈厅的建成与经营,中国的古镇旅游业开启了迅速的发展,并且古镇旅游的产品开发与现代中国网络媒体的迅速发展,让古镇景观被更多热爱旅游的人所了解。古镇不仅保留了原始地域的建筑元素,同时又具有区别于城市文化历史的文化氛围。由此可以看来,保护古镇景观,维护古镇文化,相当于是在保护地域传承。[1]

一、古镇景观旅游的定义以及设计核心

古镇景观的旅游业应属于遗产旅游一类。所谓遗产旅游就是指以遗产资源作为旅游景观的吸引物,游客观赏旅游遗产地的遗产景观,体验遗产景观中的景观氛围,能让旅客拥有历史文化上的体验。所以,古镇景观文化是现代人地对文化的需求。迄今为止,在中国城市发展还没有100年的时间里,自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到今天也只有40年。但是在这有限的几十年里,中国现代化城市发展的变化巨大。开展又井喷式城市为众多城市的发展带来了文化上的落差,让人们在文化的变化上感到不适应。同时,中国的文化流传的最大程度还原的文化觉醒,再加上古镇的生活氛围相对于城市的发展较慢,在两者的相互作用之下,使之产生了古镇景观的休闲度假方式,古镇景观的旅游业逐渐兴起。

说起设计核心以黄姚古镇的相思林与荷塘景区景观的规划设计为例,相思林开发于黄姚古镇的主入口牌坊的酒壶山之下,其形状有不规则的特点,面积约为8000平方米,相思林的地势由西往东有逐渐降低的特点,整个相思林用的是台湾的相思树,其间也遍有竹林分布。而荷塘景区开发于黄姚古镇的核心地段,以荷塘为中心,兴宁河从西北流过,另外的三侧为民居或者宗祠,面积约为3905平方米。该景观的组团建筑相对较多,虽然空间呈现围合的形式,但视觉感受很好,已经建成的建筑有曲廊、双层亭,使得该地区的景观的层次更加的丰满,空间的组织更加让人赏心悦目。两景观的设计思路都是根据黄姚古镇的风景文化资源的现状与其具有的特色,再加上古镇对文化保护的需求,结合相思林和荷塘景观的地形,从而形成让游客感到和谐舒服的景观入手,培养细致并且精致而且还要与有文化底蕴丰厚的魅力的人居环境。所以,相思林与荷塘景观的设计与黄姚古镇的生态环境特色息息相关,并且其吸收了乡村生态环境的特色,并且还运用了与生态文化相关的概念和与人居生态相关的理论,最大限度地还原了原始古镇景观的生态资源特色与文化氛围,创造出具有独特特色的古镇景观。

主体的表现手法是多种多样的,是可以通过多种方面与途径实现的。例如可以采用植物景观与语言艺术的结合来体现,还可以通过空间组景的形式来营造与体现,大无论用什么形式的手法都要突出各个组团所确定的主题。以黄姚古镇的相思林“相思酒壶”与荷塘景观的“曲菏影波生态居所”为例,选取“酒壶山”作为“相思酒壶”的语言内涵,通再加上其形状上像而又不像的平面设计特点,完美地体现了丰富的文化山景。同时又引进了与山石要素有关的语言艺术文化,在岩石面上刻上“美丽黄姚”“缘”以及“相思石”等文字,更加突出了古鎮景观的创作意境,使其生态文化特点在景石、绿林与建筑物之间充分涌现出来,更加突出了古镇景观的主题。荷塘景观根据黄姚古镇本有的池塘景观,依据地势景观特点选取主题要素,以“荷”为取景主题,其体现手法采用了综合的手法,一是展示深层次的“曲菏影波生态居所”的文化内涵,为居民与游客带来浓厚的文化体验。二是利用“荷”与“源”来组成古镇景观的整体空间,荷花是一种植物。并且动态的泉水意义深厚,隐喻着“黄姚情”,即表现出的“荷花与源”也正是“物与语”的融合,这种展现手法是古镇景观主题展现的重要展现手段。三是利用艺术的设计与工程的手段,将古镇景观的生态学概念融入组团建筑中,例如植物的层次化变化,岸壁的绿化设计进而形成该组团建筑特有的生态空间。

二、现阶段古镇景观的规划与设计混乱

过度的商业化行为造成异类古镇景观的形成,许多的古镇在开发之前都是当地的居民居住地,还有少部分古镇以前是商业发展所形成的部落。随着商业的开发与不断发展,古镇景观渐渐转变,变成了售卖某种旅游商品的旅游服务型的城镇,还与原来的文化底蕴相违背,形成文化的落差。随着商业化产业的不断壮大,原有的古镇的自然环境逐渐遭到破坏,原有的古镇景观也遭到了剧烈的抨击。原有的古镇建筑与现代化商业行为逐渐融合,形成了与历史文化相违背的古镇景观,并且普遍出现在了许多文化村落,这样的现象为古镇景观的统一性与多样性的发展带来了许多不利的影响。

许多古镇景观在商业开发下以售卖某种旅游商品为主,许多的古镇景观在开发商的利用下售卖商品。例如丽江古城,丽江古城的四方街区在2004年共有售卖店铺359家,相对于2000年来说增加了50家,商铺的密度更是增长到了每一百米42家。虽然丽江古城的建筑方式与风格被严格的控制,但是店铺的装饰利用权为业主所有,使用者无法对店铺的装修风格进行整改。所以,体现在丽江古城的店铺的装修风格各式各样。先不提及店铺的装修风格是否与古镇景观文化相互融合,单单就景观来说,这样的混乱的景观装修对古镇景观的美观也有一定的影响。

古镇景观在地域多样性的条件下地存在着统一性,中国的地理与历史文化都有着独特的特色,不一样的古镇有着不一样的建筑形式与风格。例如古镇的食品类旅游纪念,中国许多古镇都有属于自己独特的食品类旅游纪念小吃。对于古镇来讲,古镇小吃在的卖点分布在古镇的各个角落,使古镇小吃的特点逐渐弱化。并且古镇小吃的售卖方式比较单一,致使古镇食品类旅游纪念小吃的卖点店铺内布置相似。因此在不考虑古镇景观外部建筑的因素下,古镇小吃商铺在除去古镇外部的建筑特色后,具有极高的相似性,因此古镇的统一性较高。在游客游玩古镇的过程中,发现的许多店铺都具有较高的相似性,被不停地巩固统一化的感受。由此可以看出,虽然中国的古镇在建筑样式上多种多样,但是其作为使用的主体,具有相对较高的相似性,进而形象了古镇景观的同质化。再加上古镇景观的开发手段大多相似,使得大多数古镇的相似性只是徒有其表,只存在形式上的多样性。甚至让游客产生大多数古镇都差不多的景观体验。

三、古镇景观的统一性与多样性的设计改良

根据古镇景观的宏观规划与微观规划,在宏观规划上,最大程度上对丽江古城的历史文化进行了保护,最大限度地保留了丽江古城的文化氛围,体现了宏观规划的统一性。但是还是存在过多的现代化装修风格的店铺,古镇景观的周边以及中心还有古镇的餐饮行业与旅游业都充斥着古镇景观的视野。所以这就需要在整体宏观规划的原则条件下,对宏观规划进行有选择的合理的细致规划,并且还要限制古镇景观建筑风格以及室内装修的颜色等。

可以调整古镇的人员分布来改善古镇景观的人文环境,古镇的开发初期,用原住居民作为项目开发的主体。这些居民有两种主要存在方式:一种是在古镇景观内经营售卖纪念旅游的商品店铺,另一种是以店铺交给开发商来经营赚取租金的方式存在。古镇景观开发不断壮大,政府大力鼓励开发古镇的生态资源,并且提供了大量的优惠政策以吸引了更多的外来人员来古镇进行开发工作;随着古镇的知名度逐渐提升,古镇景观自身价值也随之提升,体现的最直接的就是店铺租金的提高。这样看来原住居民通过租金就可以有一笔价值高的收入。所以许多原住居民选择了搬出古镇,将古镇景观交给外来开发者经营,但是古镇的最直接的了解者与传承者就是古镇的原始居民,所以只依靠外来开发者更难保留住古镇景观的原始氛围。所以古镇景观的开发不能强制较多的古镇原始居民迁出古镇,应该先维持住古镇景观原始居民的基本生活,首先應该帮助其改善生活中国现代化的基础设施,能够使古镇景观原始居民所占比例足以保证古镇景观的历史文化氛围得以维持。同时还要对外来的经商人口进行限制,避免外来开发者无止境的进入古镇。有些遗产旅游业以不一样的历史文化作为经营核心,更重要的是给予旅客更多的历史文化体验,但是异文化不只是体现在古镇景观的建筑风格等,更多的是遗像整体上氛围的营造。所以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第一个是古镇的生活生产方式;第二个是古镇的节日仪式;还有就是古镇的语言氛围。

四、结束语

随着中国古镇景观旅游业的飞速发展,在古镇景观的开发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目前在古镇景观的开发方面,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外来开发者的过度的商业化的开发引出的一系列的问题。古镇景观的开发要抓住各地区文化差异的特点,并且在保护古镇原始氛围下对古镇景观进行合理地规划,确保古镇景观得到更好的发展,进而达到保护古镇景观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鸽娟,徐娅,韩怡.过渡性地理环境下的陕南古镇景观基因分析与表达研究[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44(04):661-666.

猜你喜欢
统一性多样性
建筑的统一性与独特性的展现
建筑设计与室内设计的统一性分析
新世纪以来澳大利亚“质量标准驱动”的高等教育改革:演变、特征及启示
通过“同案不同判”浅议司法统一性问题
利用网络教学多样性 开展有效教学
由古典戏曲看“代言体”在中国的前世今生
浅谈新时期群文辅导工作的特征
舞蹈表演的表现形式多样性研究
水磨地区蕨类植物多样性调查分析
试论中国梦视野下中国共产党的党性与人民性统一性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