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四个思维” 推动融合发展——全国老年报业逆势上扬的启示

2020-11-17 08:49赵昌东
记者观察 2020年20期
关键词:报业报纸受众

文 赵昌东

目前,新媒体发展方兴未艾,而以报纸为代表的传统媒体式微,有的甚至告别了历史舞台。但由于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加之多元化经营,我国30余家老年类报纸非但没有出现倒闭现象,相反的是,不少老年类报纸逆势上扬。面对媒体融合迭代的今天,老年类报纸也亟待守正创新,融合为先,抢占互联网时代发展的高地,不断做大做强传播力、影响力、公信力,将人口老龄化崭新机遇转化为老年报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一、应强化生态思维,激发创新求变的内生动力

生态思维是系统化、立体化的思维,发展环境不断优化,才能筑起老年报业持久旺盛发展的根基。作为老年报业,在媒体激烈竞争的时代,应该着力为发展营造良好的竞争环境——制度要到位、政策要精准;要有好的发展环境——要尊重人,鼓励创新、宽容失败;还要有好的创业环境——人才链、技术链、资金链有效结合……就是建立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机制,让戮力同心成为推动老年报业持续发展的企业文化和内在动力。

(一)抓好制度创新

老年报业团队往往“小而精”,要避免打人员战术的“阵地战”,而要打化整为零、项目部的“巷战”,要因地制宜,打破原有的部门边界,树立“大采编、大经营、大发行、大后勤、大新媒”的理念,特别是打通记者与编辑的联系、采编人员与新媒体人员的边界,实现“扁平化”管理,由队伍的融合,推动媒体融合,唱响互联互通全方面发展的号角。采编人员一体化办公、多角度站位、充分发挥采编人员主动性能动性创造性,让报纸焕发出蓬勃活力。

(二)鼓励效率为先

绩效考核是抓好工作的“牛鼻子”。老年报业大多是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采编人员收入分配体系直接决定着工作效率。近年来,老年报业中市场化较高的报纸大多取消惯用的奖金总额限制的办法,推行报网融合一体化考核,一视同仁,对采编人员奖金上不封顶,适当拉开稿件评分档次差距,实行能者多酬,勤者多得,庸者少拿不拿甚至淘汰,通过“赛马机制”,打开制约人才发展的“天花板”,让一线采编人员的奖金大幅度提高,甚至可以超过部门负责人,编辑部内部活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成为人人茁壮成长的“热带雨林”。

(三)打造干事氛围

老年报更需要青年人来办。媒介形态的革新与聚变对传媒人才能力结构提出新的要求,老年报业要推进融合发展,尤其需要吸引多才多艺的青年人才加盟,并在实践中培养人才。如提拔重用骨干采编人员为首席记者,优秀编辑被提拔为主任副主任,将采编人员培养成“斜杠青年”。

二、应强化平台思维,整合涉老资源谋求倍增效应

平台思维就是做乘法,关将更多资源聚集起来、整合起来,然后深度挖掘,实现最大效益。老年生活报面临的是人口老龄化的新时代,是各种老龄产业因素流动、组合、聚集的大格局,作为老年媒介,最大的优势就是发挥自身宣传、推介、链接、嫁接、整合作用,集聚各种涉老产业因素做老龄产业平台,实现“酶”一般的催化激增效应。

(一)做好活动平台

老年报业可结合建党、建国、八一等重大庆典活动,以及春节、老年节、敬老月等节日,与涉老部门如老龄委、老干局、卫健委、民政局等举办孝亲敬老活动;还可与企事业单位联办中老年形象大使评选、单身相亲会、空巢老人春晚、才艺嘉年华、旗袍秀、关爱老兵等活动,调动社会资源,共同倡树社会敬老之风,有力释放和延伸服务能量和服务触角。

(二)做好品牌平台

老年报业可利用在老年人中的良好口碑,打好品牌宣传,做好品牌营销。如组织康养论坛、养老产业博览会、红色旅居活动,在养老机构、街道社区设立敬老爱心基地,养老体验中心,扩大影响力,增强经营力。

(三)做好融合平台

一是向智库转型。在数据开放,流动、聚合的时代,老年报业应由单一的宣传服务媒介到赋能型综合服务平台转变,可成立老龄产业研究院,搭建智慧汇智平台,为涉老企业提供产业规划参考,提供行业咨询服务;

二是做行业推手。合作推动社区、居家、机构、智慧、旅居、养生、健康产品等涉老产业相互间合作;

三是承揽项目。积极争取政府涉老服务外包项目,抽调精英,组建项目团队,制定科学项目方案,为报业可持续发展增添新动力。

三、应强化受众思维,以提升受众注意力为报业发展赋能

(一)受众为本位

传播的竞争实质上就是对于受众注意力的竞争,在大众报业受众数量塌方式下滑形势下,作为老年报业的受众不降反增,已然是最珍贵的财富。人口老龄化时代,“老”报纸也有“新”机遇,要提升传播力和影响力,老年报业须专业化,加强策划把报纸办厚,围绕健康、文史、生活、旅游、理财等,推行周刊化战略,让老年人与时尚即时接轨。

(二)互动增黏度

加强热线电话、在线咨询、线下交流等服务,做老年人的贴心人;组织线下活动,如曲艺纳凉晚会、老电影放映周、书画摄影大赛、名星见面会、名家大讲堂等,与受众深度互动。

(三)向用户转化

老年报业受众大多有几十万之众,深入分析受众的消费需求,以精准的线下线上服务满足受众需求,将开辟老年产业新蓝海。

四、应强化互联网思维,培育新媒体加快向融媒体转型

(一)打造中央厨房

老年报业可整合现有采编资源,打造老年报业融媒体中心——“中央厨房”,培育打造融媒体产品,条件成熟建立APP,将采编、客户、活动资源向线上转移,实现线上线下互动,报纸新媒协调推进,由报媒向全媒体转型。

(二)多方整合资源

老年报业可利用自身的党报集团子报的背景,在当地宣传部门及网信办指导下,建立涉老自媒体协会或者新媒体联盟,形成当地涉老新媒第一矩阵,协同推动各项宣传、活动开展,画好同心圆,唱好大合唱,共同为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营造良好氛围。

(三)借势借船出海

当下,新媒体平台多样化、立体化,老年报业可借势发展,做大新媒平台,可与腾讯、头条、抖音、快手合作,开设属地化的老年类健康、文体、交友频道,开办养老产业、养老社区类交互类栏目,借船出海走出融媒成功之路。

猜你喜欢
报业报纸受众
新媒体传播以及受众参与式文化发展
浅析新媒体时代下受众观的演变
增强资本运作促进报业经济发展
确实不容易
曲艺受众分析
非常魔典
数字报业发展趋势及对策分析
旧报纸·巧存放
注意力 约会力 亲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