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母亲走过最后的岁月

2020-11-17 12:25文>>>
银潮 2020年10期
关键词:老屋母亲

文>>>

父亲过世后的第五个年头,在哥哥姐姐劝说母亲进城无果的情况下,我决定把母亲“强行”带到我家来。2000 年初冬的一个傍晚,85 岁的老母亲经不住她的小女儿软磨硬泡连带撒娇,终于换上我给她新买的雪地鞋,朝她住了半个多世纪的老屋看了又看,拿出那把锈迹斑斑的大铁锁,“咔嚓”一声将大门锁上。

人是来了,但心还留在老屋。母亲时不时提出要求,要送她回去看看。“地里的草比菜蹿得还快呢,该薅草了;油菜现蕾抽薹,该追肥了,瘦得断了筋哪有油吃?”母亲理由十足,想尽量说服我们让她回去种地。我知道,母亲这一生与土地结下不解之缘。母亲的心早已跟庄稼地里的藤藤蔓蔓连在一起了,从未离开过。为了不让母亲闲着,我和丈夫商量,找点事给母亲做。我们把自留地里的黄豆拔回来,母亲见了赶忙抱到太阳底下,不停地翻晒,几个太阳之后,母亲就将它颗粒归仓。母亲还悄悄到地里去捡漏,她握着从地里捡来的那一小把黄豆,高兴得像个孩子,笑着说,人要惜物哦。

母亲这辈子勤俭惯了,见不得一点点浪费。我们用水、用电、用煤气她都要管。中午下班回来,本来时间就很仓促,可母亲不管不顾,拿张小凳子坐到厨房门口“监督”我,不许烧煤气,一定要烧老灶,老灶炒菜香。任你埋怨,母亲只是笑笑。都说“顺父母为孝”,我只好顺着母亲,乖乖地去烧火炒菜,母亲开心就好。

生活有时猝不及防。一天中午,我下班回家,看到母亲泪眼汪汪,分明是刚刚哭过。我刚喊了一声“妈”,母亲就伤心地哭起来:“乖乖,我找不到家了!门前的柿子树不见了!”一种不祥的预感袭上心头,我赶紧抱紧母亲,就像小时候我受了委屈,哭着回家母亲紧紧抱着我一样。我轻轻拍着她的后背,指着远处说:“妈,你看,老屋还在那儿,柿子树还在那儿,你的小黄(母亲养的小黄狗)还在那儿。”我努力安抚着母亲,母亲在我的怀中渐渐安静下来,不再伤心难过了。

孩子、家庭、工作,以及生活琐事,让我不堪重负。我扪心自问:我对母亲的关心是不是太少了?母亲整日里想什么,心理诉求是什么,我一无所知。总觉得日子还长着呢,不承想母亲老得这么快。就在母亲晚年该享福的时候,在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的时候,在我们应该反哺的时候,母亲却生病了。我坐在母亲身旁,默默看着快要落下的夕阳,一种巨大的失落和无助裹挟着我,让我透不过气来。

我们带母亲去看医生,医生说:“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主要表现为记忆障碍、失语等。”我们带着母亲和一大包药物回家,母亲眼里一片茫然。

这以后,母亲情绪时好时坏,时而清醒时而糊涂,每天不是觉得家里少这个就是少那个,怀疑你怀疑他,一时兴起,想说就说,想走就走,丝毫不顾及他人的感受。可怜的母亲并不知道自己病了,她俨然像个私家侦探,时刻向我报告家人的行踪。有一天,她悄悄告诉我,她的衣服鞋子没了,一定是被女婿“偷”走了,我哭笑不得。有时,母亲无厘头地生气,拔腿就跑。我只好悄悄尾随其后,还不能让她发现,幸好母亲走过屋后一段长长的路又折回来了,我悬着的一颗心才算放下。

为了阻止母亲的病情继续加重,我寻找治疗这种病的良方。许多专家说,创造一个安全舒适宽松和谐的环境,给予病人更多的耐心、关爱,倾听、尊重非常重要,重视情感交流,可以缓解病情、恢复记忆。

每天上班前,我把药和开水放在母亲床前,叮嘱母亲吃完早饭记得吃药:“妈,这是布置给你的作业呀,我回来可要检查的。”母亲点点头说:“乖乖,你快去上班,我晓得吃药,妈又不呆。”我怕母亲寂寞,请来四婶陪母亲聊天,四婶和母亲是同龄人,四叔过去和我父亲同一个单位,她们总有聊不完的话题。她们聊过去的苦、如今的甜、儿孙的福,她们一起打纸牌、打扑克,开心。

节假日,我牵着母亲的手,在田间小路上散步,一起看绿油油的麦子、金灿灿的油菜花,一起听乡间虫鸣,一起晒太阳,母亲有了倾诉对象,有了情感依托,心情越来越好,心态也渐渐变得平和了。我发现母亲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每天吃完晚饭,我打开电视机,把音量调到适中位置,让母亲看一会儿电视。母亲喜欢看新闻,看完新闻她对我说:“美国人老是欺负中国人。”我一听就乐了,搂着母亲直夸她:“我妈真聪明,啥都看得懂啊。”不失时机的表扬,让母亲觉得在女儿面前倍有尊严,脸上的皱纹笑成一朵菊花。母亲一旦想起那些远去的时光,总能激起对美好事物的无限向往和怀念。她打开话匣子,回忆以前劳动的场面,说起她们“光荣班”的故事,那一班老姐妹活得挺有趣,苦中作乐,每天下午轮流做东,休息的时候,唱唱歌,说说乡间趣闻。母亲还给我唱了几首跑调的老歌,哼一曲踏水车的劳动号子。母亲不无伤感地说:“‘光荣班’如今只剩下我一个人了。”我打趣说:“别发愁,你还有我这件贴心小棉袄呢!”除了让母亲保持身心愉快,我还做母亲喜欢吃的“狮子头”“红烧肉”,和母亲一起包荠菜饺子、春卷,让母亲在饭桌上咬得动、吃得香、有营养。

值得欣慰的是,家人的关怀、邻里的照顾、舒适的环境,使母亲的病情得到缓解,像穿衣吃饭如厕这些事情,都能自理。

母亲在89 岁高龄时走得平静安详。感恩岁月,让我陪伴母亲走完最后一程。也许,这是我生命中做过的唯一的最有意义、最值得回忆的事情。

猜你喜欢
老屋母亲
老屋
总也倒不了的老屋
母亲的债
不倒的老屋
老屋
老屋
给母亲的信
多了或少了的岁月
悲惨世界
送给母亲的贴心好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