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旗帜鲜明讲政治

2020-11-17 14:05王强
共产党员(辽宁) 2020年23期
关键词:定力本领党员干部

文/王强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向纵深发展,党的政治建设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在今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提高政治能力”并将其放在七种能力之首。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是一次肩负重大历史使命、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历史性盛会,《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是一个举旗定向、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纲领性文件,展开的是一幅壮丽的时代画卷,必将引领中国走向更加辉煌的未来。如今,“十三五”即将圆满收官,“十四五”正在蓄势启航,越是接近民族复兴越不会一帆风顺,一定会充满风险挑战乃至惊涛骇浪。面对严峻复杂的形势,高校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切实提高政治能力。

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进一步坚定政治信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是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要坚持正确方向,阐明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等重大理论实践问题。紧密联系实际,不断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向深入,深学深悟、研机析理,推进学习教育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全面系统学、深入思考学、联系实际学,做到真学而内化于心,强化思想自觉;做到真懂而外化于行,强化政治自觉;做到笃信而真用,强化行动自觉;做到学深悟透,进一步坚定政治信仰。

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坚决执行党的政治路线和新时代教育方针。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政治路线,就是要全面贯彻实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不懈努力。对高校而言,方向决定前途。办好新时代的高等教育,就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定不移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擦亮马克思主义的鲜亮底色,始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坚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学校教育管理服务全过程,不断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引导学生自觉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融入个人理想和事业追求中,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坚持办好人民满意的大学,坚定政治立场不动摇。政治立场事关根本。要始终坚定马克思主义立场,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站稳党性立场,坚持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方向为方向、以党的意志为意志,始终做到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在任何时候都同党同心同德。站稳人民立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自觉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厚植人民情怀,始终相信人民,紧紧依靠人民,一切为了人民,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对高校而言,要把对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高度统一起来,落实教师优先的原则和学生第一的育人理念,加强内涵建设,深化教育改革,提高办学质量。党员干部要严以修身,品行高尚,讲境界有底蕴,作为学为人表率。

坚持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东西南北中,党政军民学,党是领导一切的。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最重要的是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做到思想上高度认同、政治上坚决捍卫、行动上紧紧跟随,做到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执行、党中央禁止的坚决不做。要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格执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坚决贯彻加强和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规定。要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加强学校党委、院系党总支、基层党支部和党员“四级”组织体系建设,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向纵深发展,层层压实政治责任,保证党中央的各项决策部署政令畅通、令行禁止。党员干部要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做到忠诚于组织,任何时候都与党同心同德。

坚持不断提高政治能力,永葆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政治本色。党的力量来自组织。提高党组织的政治能力,就是强化各级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发挥党组织的政治作用。对高校而言,就是充分发挥学校党委领导核心、院系党总支政治保障、党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四个作用”的关键,是充分发挥好学校党委在引领发展、推进发展和保证发展三个方面的坚强领导核心作用,并把这个领导核心作用向基层延伸,指导好基层党的建设,层层压实管党治党的政治责任,保证党的建设各项制度落实到基层。提高保持政治定力的能力,就是在面对“四大考验”“四种危险”的时候,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意志坚定;在各种诱惑、算计,各种讨好、捧杀中,坚守底线、神清气定、养浩然之气;在大是大非和政治原则问题上,毫不含糊、毫不动摇,旗帜鲜明、坚持不懈地与各种错误思想和行为作斗争。提高党员的政治能力,就要强化党员党的意识和组织观念,自觉做到思想上认同组织、政治上依靠组织、工作上服从组织、感情上依赖组织。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本领,就要加强政治能力训练和政治实践历练。敢于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为党分忧、为国奉献。所有党组织和党员都要树立一盘棋思想,保证全党步调一致、同心同德、同行同向、同频共振。当前,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内外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前景十分光明,挑战也十分严峻。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些突出问题尚未解决,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社会文明水平尚需提高,社会矛盾和问题交织叠加,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依然严峻复杂,一些改革部署和重大政策措施需要进一步落实,党的建设方面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面对这些迫切需要破解的难题,必须一心一意练本领,全神贯注谋发展,确保党始终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

坚持净化和修复政治生态,大力弘扬健康向上的党内政治文化。良好的政治生态,离不开党内政治文化的浸润滋养。过去一个时期,辽宁的政治生态受到严重破坏,给辽宁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建设带来了巨大损失,对大学也产生了负面影响。必须以此为鉴,深刻汲取教训,每一名党员干部都要把自己摆进去,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以实际行动净化和修复政治生态,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着力营造政治上的绿水青山。在日常的政治生活中,要大力弘扬忠诚老实、公道正派、实事求是、清正廉洁等价值观,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和党性锻炼,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涵养爱国爱校的情怀,树立勤奋创新的作风,锤炼诚信团结的品格,提升勇于担当的精神,切实增强政治定力、纪律定力、道德定力、拒腐定力,坚决防止“七个有之”,守住党员干部的政治气节,为全校广大师生员工作出表率。

坚持选人用人政治标准,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历览古今兴衰事,得失成败在用人。选人用人是政治生态的风向标。学校党委选什么样的人、用什么样的人、选人用人怎么样,直接影响学校党委和各级党组织的形象和声誉。学校党委选人用人的导向,是学校的价值取向,是干部的成长方向,是校园的文化导向。要认真贯彻落实新时期好干部标准,严格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始终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坚持德才兼备、五湖四海、人岗相适、群众公认,把政治过硬、本领高强、身心健康、品德高尚的干部培养好、选拔好、使用好,真正增强政治领导本领、改革创新本领、科学发展本领、依法执政本领、群众工作本领、狠抓落实本领、驾驭风险本领。要建立健全领导干部政治素质识别和评价机制,加强对领导干部的党性考察,强化对干部政治忠诚、政治定力、政治担当、政治能力、政治自律等方面的深入考察考核,既把握内在统一,又注意各自侧重点,坚决把政治上的“两面人”拒之门外。要进一步匡正选人用人风气,杜绝任人唯亲、跑官要官、买官卖官、拉票贿选等不良行为,让干部安心干事业、静心想工作、全心促发展,努力构建清清爽爽的同志关系,干干净净的上下级关系,营造风清气正的选人用人环境。

猜你喜欢
定力本领党员干部
言论
最硬核“创新之城”在疫情应对中彰显定力与温度
党员干部要“心强身壮”
人大党员干部要当好“四个表率”
谁的本领最大
定力在心安如山
冬·发心
党员干部怎样用好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