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画艺术的多元化

2020-11-17 16:39陈继荣
娘子关 2020年6期
关键词:木刻版画创作

文 陈继荣

版画从最原始的活字印刷发展到机械复制,又到现今的数字复制时代,版画一直以复数性的形式存在。版画实现画面形式的间接和对中介物处理过程的创造性,是版画的艺术特征。然而,依靠新技术与科技支撑的时代版画,作为最有活力的媒介手段,在数字复制时代的图像景观当中,却遭遇了版画概念的危机,数码复制的印刷品同样享有版画的荣光。

我从1977年学习版画,四十多年耕耘在版画艺术园地里,对于版画创作思想和自我修养深有体会。我觉得版画艺术的大众化不是没有局限的,而是需要艺术宽度和深度的相互协调。如果把服务于大众称为艺术的宽度,把版画创作的文化品位称为深度。那么,一幅版画作品,只有宽度和深度二者相互强调、互为提升,真实地反映生活、提炼生活,将内容与形式完美统一,在表达与艺术形式上相得益彰、互依互动,才能提升审美趣味。从而,更好地为人民大众服务。

那么,版画作品创作之中如何提升文化品位,以我个人多年创作的经验而言,觉得创作者思想在版画作品中的艺术表达是首要的。而创作者的思想深度不是凭空而来的,需要长期学习的理论支撑,既要向时代前行中涌现出来的优秀版画创作者学习,又要深入生活向人民大众学习,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作为自己的艺术修养,在坚持不懈的创作中更贴合人民大众对于审美情趣的要求,形成自己更好地为人民大众服务的艺术情操。

追溯中国版画反映时代、贴近人民大众生活,为人民大众服务的现实主义艺术传统——中国版画艺术随着活版印刷术的诞生,早在明清时代已经成为一项独立的艺术屹立在世界艺术之林。“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鲁迅先生把外国木刻版画介绍到中国,如珂勒惠支、梅斐尔德、麦绥莱勒,以及苏联、法国、英国的版画家的作品,都是黑白木刻版画作品。对拉动与促进现实主义创作起了核心作用,为抵抗外来帝国主义侵略,唤醒各民族人民团结一致将日本帝国主义者赶出中国起到很大作用。如1931 年江丰先生创作了《到前线去》,1935年力群先生创作了木刻版画《抵抗》,1941年彦涵先生创作了《彭德怀像》等诸多精品力作。

解放战争时期,版画家们又将木刻刀和木刻板当武器,参加到解放全中国的斗争中去。1943 年力群先生创作了《毛泽东同志像》黑白木刻版画,1946 年胡一川先生创作了《攻城》油印套色木刻版画,1950年彦涵先生创作了《渡江战役》油印套色木刻版画……一位位老版画家紧跟时代前进步伐,创作了一部部解放诗篇。

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让古老的木刻版画艺术重新焕发青春。版画艺术家们紧跟时代步伐,纷纷投身到火热的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建设中,用手中的木刻刀、木板刻印出大量反映祖国建设热气腾腾、蒸蒸日上、欣欣向荣的壮丽场景和人民当家做主的喜悦心情。石鲁先生的《说理》,力群先生的《向李顺达应战订生产计划》,杨讷维先生的《向海南进发》,黄永玉先生的《阿诗玛》,董其中先生的《送肥》等,版画家们纷纷创作出贴近人民生活的作品。

因此,版画与时代、与社会是密不可分、积极互动的关系,不同时代的人有不同的生活状态,也有不同的艺术审美追求,但不论社会如何多元,版画艺术如何多元,版画创作以及版画作品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文化品位的提升是始终不变的。

我在这些优秀的版画作品熏陶下,在现实主义版画创作精神影响下,继承了艺术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思想。1983 年从山西省艺术干部学校毕业,毕业作品展在太原工人文化宫展厅展出,我的毕业版画作品采用的是石膏水泥板拓印技法,继承了中国传统的汉代画像石的优秀传统技艺,作品为组画《农妇》四幅,分别为《鸡场》《相夫教子》《麦场》《磨房》。运用现实主义表现手法,运用版画黑白语言、黑白线与块的对比刻画出伟大的新时代太行山妇女勤劳勇敢、不屈不挠地与贫困斗争的精神。

1983 年至1989 年,我在工作中经常深入农村、厂矿,采风、写生遵循艺术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为时而著,为事而作”。经过1989年至1992年的山西职工文学院版画专业学习创作了铜版画组画《矿山寄语》之《候鸟》《班中餐》《变形》。

1991 年铜版画作品《矿山寄语》之《候鸟》入选《山西省职工文学院美术作品展》并荣获一等奖。同年此铜版画作品先后入选台湾第五届国际版画双年展,日本大阪《国际造型》展。

这组作品里都有一只鸟,它们是代表吉祥和平之意,也表达我对父辈的祝福和寄予晚年平安幸福。我从小在矿山长大耳闻目染矿山熟悉的生活,深感欠养育我长大的矿山一笔情债,经过一年的努力钻研,我的作品终于在世界版画大展中展出,我舒了一口气,终于不负我多年对版画艺术现实主义精神的追求,以及提升文化品位的使命。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艺术为人民大众服务,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方向,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为人民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高擎民族精神火炬,吹响时代前进号角,把艺术理想融入党和人民事业之中。讲好中国故事,讲好黄河太行山故事。

回想起来,其创作过程至今令我振奋的作品《太行丰碑》,创作源泉完完全全从时代中来,从我生活的太行山而来,令人民大众喜爱。

大型水泥石膏版画《太行丰碑》拓彩印制版画,长3.66米,宽2.44米,是2005年为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 周年而作,历时二个月创作完成。创作中我带领几个人的团队认真查阅相关历史资料,认真构图,反复推敲,将当年太行人民和八路军在伟大的共产党领导下,不屈不挠艰苦卓绝,流血牺牲与日本法西斯英勇斗争的场面反映出来。

画面以太行山为背景,将抗战时期,朱德、彭德怀、左权、贺龙、聂荣臻、刘伯承、邓小平、林彪、罗荣恒等与太行人民组成铜墙铁壁,用热血筑成新的长城。画面由平阳保卫战、狮脑山百团大战主战场、解放娘子关三个部分组成。

回望历史,历史勿忘,懂得来路,珍惜今天。在我的版画作品中向人民大众倡导的文化精神——只有伟大富强繁荣的祖国,才有我们人民群众的安居乐业、幸福安康!

猜你喜欢
木刻版画创作
版画作品选登
Jazz
桌上盆景(外一幅)
家国情?家国梦
李富贵木刻作品
以木为纸 以刀为笔
石宏伟版画作品选
《一墙之隔》创作谈
拓印版画是这样做出来的
创作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