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永远都是我们的家”
——平遥疫情“重点村”村干部的防控日记

2020-11-17 23:42任志霞
支部建设 2020年7期
关键词:平遥县全村村干部

□ 任志霞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每天早晨7 时整,宏伟雄壮的国歌声就会在平遥县杜家庄乡苏家堡村的上空响起。振奋人心的乐曲声中,苏家堡人的疫情防控工作也在紧张忙碌中有序展开。

平遥,多年传承外出经商的“晋商精神”,在武汉经商的人数远超周边县市,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平遥县的确诊人数同样远超周边县市,在平遥县目前确诊的34 例患者中,有13 例来自苏家堡村。今年2 月中旬,记者连线该村党支部书记、武汉晋商平遥商会名誉会长刘兴平,通过其防控日记,再现了这个防疫“重点村”的日常生活和平遥人服从组织安排,攻坚克难、诚信团结、无私奉献的晋商精神。

摸排,245 名武汉返乡人员将回村——村干部成为疫情防控“吹哨人”

我叫刘兴平,1976 年5 月生,中共党员。1993 年,跟随村里的叔叔大爷们一起前往武汉经商。2004 年在平遥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武汉晋商平遥商会成立,我任常务副会长,现任商会名誉会长。2005 年,平遥县委县政府号召在外经商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带着对家乡的热爱和对自己人生新的目标的追求,我回来了,并于2005 年当选村委会主任,2011 年任村党支部书记。

苏家堡,一个以前许多人都没听说过的偏远乡村,也是我土生土长的地方。村口流淌的汾河水是我儿时撒欢的地方,全村2613 人,不是在家务农,就是外出务工经商。大约从上世纪80年代起,村里开始有人到武汉汉正街做服装袜子生意。

一过腊月廿四,家家户户开始沉浸在喜迎春节的喜悦中,杀猪宰羊,蒸花馍捏年糕……好不热闹。

腊月廿七,杜家庄乡党委政府突然发来通知,要求针对全村武汉返乡人员进行摸排。

245 名!一天的摸排,我们村过年前后,竟然将有245 人从武汉回村。怀着忐忑的心情,我开始上网查阅武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情况。越看心里越发毛,这么多年的村干部经历,让我感觉到了事情的严重性,也更加担心村里老少爷们的安危。

我开始思量着,找一些应对措施,早做准备,并吩咐村医要多关注最近村里的发热病人。

回家过年是每个游子迫切的期盼。但这一刻,我和其他村干部们却开始想方设法联系还未返乡的村民,苦口婆心劝他们不要回家。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30 多人被成功劝阻。

我告诉他们:“家里有什么需要,就和我说。”这句话是发自内心的,因为在大是大非面前,他们值得我学习。

除夕夜,村里首例疑似病例出现——村干部成为疫情防控“冲锋员”

大年三十,按照习俗,我和孩子们最后打扫了一遍院子,贴上了对联。村里边已经开始响起了零星的鞭炮声,巷子里穿着新衣服的孩子们欢快地玩耍着。

下午3 时左右,村医郝照正突然打来电话说:“兴平啊,咱村从武汉回来的梁某某有点发烧啊。”

简短的一句话,对我而言如惊天霹雳,心像皱了一样,被搓成了一团。非常时期,不能马虎,我立马拿起电话,和乡党委联系汇报情况。乡党委书记和县有关领导沟通后,安排好医院对接,由患者的丈夫和妹夫将病人送到平遥县人民医院。

人送到医院了,村民们还沉浸在过年的喜庆中,苏家堡村干部微信群却格外紧张,原本热闹的拜年群很寂静,大家都在静静地听我唠叨,并第一时间在村干部中间吹响了疫情防控警哨。

说实话,疫情发生以来,村干部们带领工作人员忘我地工作常常让我感动和心疼。29 岁开始,村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每一户每个人都是我要保护的对象,老百姓的幸福才是我的幸福,老百姓的安危就是我的责任,我必须带领村干部和全村党员打赢这场无声的战役。

我们向全村60 岁以下的党员发出战斗的集结号,疫情面前,我们都是战士,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这里有我,请组织放心!”疫情发生后,我们向组织发出承诺,一心只想把保护老少爷们的生命安全扛在肩。我们的口号是“守村护城”,坚决打赢阻击疫情战!

大年初一,79 户武汉返乡村民居家隔离——村干部成为疫情防控“指战员”

大年初一的苏家堡村,阳光明媚,这原本是村里人走街串户拜年,或是三五好友聚在一起晒太阳打麻将的时刻。然而,走在熟悉的街巷,我却只能听到自己的呼吸声和防护服摩擦发出的“沙沙”声。

考虑到部分村民春节前夕回到村子,当时并未重视新冠肺炎的隔离与预防,出现了串门、聚会等情况,这一天,按照县委县政府部署安排,村子里第一时间采取了隔离整村的强硬措施,对武汉返乡的79 户人家实行了居家隔离,并发放了告知书。当做完这些琐碎的工作时,已是凌晨4 时。

为了安抚这些村民,第二天,我们建了微信群,79 户武汉返乡人员全部进群,随时报告动态。这一天,村里的大喇叭再次响起,让其他村民重视但不要恐慌。村干部们迅速成立宣传、物资、医疗、信息、保卫、垃圾清运6 个工作组,负责全村人员排查、物资调配、防控知识宣传、老弱群体的服务保障等各项防控工作。我和村委会主任张国祯任双组长。

面对严峻的疫情形势,村民们也积极参与到疫情防控中来。进出村口的4 个路口全部封闭,每个路口设有帐篷,7 个值班村民和民警24 小时值守,每人负责一个路口并不断轮换,严控出入。即使下大雪,也要保持。

所有的村干部奔走在各村组,戴着口罩挨家挨户排查、宣传。在地毯式摸排中,不漏一户、一人,我们迅速摸清了武汉返乡、来村人员情况,建立台账,落实了包抓责任人,劝导本村组群众尽量不要外出,为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贴上了“护身符”。

就这样,我们这个“隔离村”全村上下同心同向,形成了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的格局。

这一天,我深刻体会到团结就是力量的真正内涵,也感受到普通村民的伟大和胸怀。

正月里,确诊病例越来越多——村干部成为一线防控的“知心人”

送往平遥县人民医院的梁某某确诊了!

得到消息,我立即去看望了确诊患者的丈夫张华(化名)。见到张华的瞬间,他的第一句话竟然是“对不起,给村里添麻烦了……”那一刻,我心如刀绞,忍不住背过身抹了下眼泪。都这个时候了,这个朴实的汉子还想着给大家添麻烦了。我说:“村里就是你的家,回来的都是兄弟姐妹、我的亲人,我一定全心全意为大家服务好!我们要相信党、相信政府!”

正月初三,村里又确诊2 例!

正月初六,又有确诊的消息传来。

……

此时的我心里非常难受,甚至不想看每天的新闻,生怕睁眼的瞬间,看到又有人确诊。可是,我是共产党员,我是村党支部书记,全村老百姓都在望着我,我必须冲在前,不能怕苦怕累,更不能怕死,我得护着我的父老乡亲。我告诉自己不能焦急、必须得有对策,还有我们共产党克服不了的困难?

当务之急,稳民心才是最重要的。

第二天早上,我早早去了广播室,播放了国歌,第一次在广播里啰哩啰嗦说了那么多话。我就想告诉大家,村里永远是我们的家,村干部们会和大家同舟共济、共克时艰,我们一定会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

喇叭喊话、微信通知、广播语音播放、党员包抓……所有能想到的疫情防控宣传工作,我们都用上了。

当然,痛定思痛,阻断疫情传染的源头,最关键的就是让群众自觉居家隔离。这在习惯热情串门的农村是很难的,何况是大正月。所以,我特别感谢我们信息组的成员,他们经常通过微信聊天嘘寒问暖,排解居家隔离人员的困惑和压力,让居家隔离人员切身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

除了思想工作,我们还说服每户村民每天上报两次体温到村民群中,并给他们发了消毒水进行每天屋内消毒,村委会工作人员也会在上下午对街道、屋外进行全面消毒。

疫情就是战情!这是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在这场战斗中,我们忍受着煎熬、期盼着奇迹。同样,在这场艰难的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也时刻洋溢着爱心、流露着真情。

正月十五,平遥全县首次新冠肺炎零新增——村干部成为百姓生活的“服务员”

正月十五,久违的暖阳一扫往日阴霾,平遥全县新冠肺炎首次零新增。截至这一天,村里已有13 例确诊。而我,半个多月来第一次笑了,我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半个月里,很多村民几乎没有走出院门了,大多时间在屋里,偶尔会到院子里透透气,最远也只能走到院门处。

村民们最大的乐趣变成了听广播。每天早上7 时到下午7 时村广播室不间断地播放国歌、肺炎防控知识、顺口溜、数来宝等内容。早起的村民还会听着广播做做锻炼,放飞一下居家的心情。孩子会在院子里拍皮球,偶尔父母也会加入其中,一家人享受着不一样的亲子时光。有的村民在自家房顶跟对面院子里洗衣服的人聊着家长里短,聊天几乎全靠喊,“注意身体”是最常出现的嘱咐。

真的,我觉得我的家人们是乐观的、善良的。

村里家家闭户,村委会成为村民物资供应的后勤保障员。一个电话,穿着白色防护服的物资供应人员就会把需要的蔬菜、生活用品送上门。村民们慢慢习惯了,等送物资的人把电动车开走,才会戴着口罩用力将门缝推大一些,伸手将物资一件一件地拿回家里。

病毒面前有大爱,疫情无情人有情。在外经商的苏家堡游子着急了,纷纷捐款、捐物,大家的爱心温暖着每一个村民的心。县委县政府和社会各界爱心人士都送来了爱心物资和捐款,每个人都尽一份心,出一份力。

守望相助,共克时艰。所有的爱心都鼓舞着我继续冲在最前面,坚决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

后 记

随着村里两例确诊病例的出院回村,苏家堡人战胜疫情的信心更加坚定。而刘兴平80 岁老母亲的心却一直悬着。只有熟悉的人知道,刘兴平2015 年被查出甲状腺乳头状癌转移淋巴,做了手术,免疫力非常低。老母亲每次打电话都叮嘱说:“兴平啊,工作要好好干,但一定要做好防护啊!你的身体和别人不一样……”

疫情防控期间,对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来说都是特殊时期,每个村落都是一个碉堡,每个社区都吹响了集结号,我们相信只要每个人都坚守岗位、守望相助,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一定能够早日取得胜利。

猜你喜欢
平遥县全村村干部
全村唯一收件人
不让干部挂“空挡”——一名村干部的成长档案
这里的村干部,是这样“上班”的——略阳实行村干部“四化”管理
驻村干部拼命干,村干部靠边站?
浅析平遥现代新文化活动及其特征
陕西脱贫攻坚形成大格局
——驻村干部已有3.71万人
Beams Up
那片土地 那座村庄 那个家
抽自家鱼塘救全村1400亩地
如何提高杀菌剂的使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