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束化护理干预在异位妊娠伴休克患者中的实践研究

2020-11-17 07:51王少梅林舒欣李秋菊潘洁莹陈日利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20年47期
关键词:异位休克外科

王少梅,林舒欣,李秋菊,潘洁莹,林 静,陈日利

(广州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清远市人民医院,广东 清远 511518)

异位妊娠(ectopic pregnancy,EP)为妇产科常见疾病之一,是指孕卵着床发育于宫腔外的反常妊娠过程,最常见的为输卵管妊娠,病因多为输卵管管腔或周围炎症导致管腔阻塞,造成孕卵异常运行,进而停留在输卵管内,着床、发育,易造成输卵管妊娠流产或破裂。在破裂或流产前临床症状不明显,部分患者出现腹痛、停经、阴道不规则出血等症状,破裂后主要临床症状有复发性的剧烈腹痛、阴道不规则出血,进而患者易因失血过多而进入休克状态[1]。因而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对提高疾病救治率和患者康复效率至关重要。本文为研究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应用于异位妊娠围术期护理中意义,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选取2017年8月~2019年5月广州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清远市人民医院所收治的60例异位妊娠伴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护理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29例,年龄为22~45(33.5±11.5)岁;休克指数1.3~2.2(1.75±0.45);干预组31例,年龄为23~46(34.5±11.5)岁;休克指数1.2~2.1(1.65±0.45)。两组患者在年龄、休克指数、手术方式等基本资料上差异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经彩超等影像学检查无宫内妊娠现象,确诊为EP患者;②出现不同程度的腹痛、阴道不规则流血、有明确停经史等临床症状;③通过本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④患者及家属知晓本次研究并同意参与。

排除标准:①患有严重精神类疾病的患者;②具有心理障碍、不良孕产经历及无自主行为能力者;③患有多器官功能障碍的患者。

1.3 方法

对照组方法--给予常规护理:①术前护理:手术治疗当天禁食水,如术前禁食12 h,禁水4~6 h,且对患者进行术前指导及术前访视,若是患者及家属存在疑问应积极解答。②术后护理:待手术治疗结束后给予去枕平卧位,且在血压平稳的前提下更换体位,如取侧卧位、半卧位;肛门排气后方可进食水,对于尚未排气患者可通过采用棉签湿润嘴唇;于术后第1天拨出尿管,指导患者在床上进行活动,逐渐过渡为床旁活动及床下活动。

干预组方法--给予快速康复外科理念:①术前护理:入院当天立即为患者安排手术,且在指导患者进行常规检查时做好讲解工作,讲解内容包括手术治疗方法、手术目的,待讲解完毕后做好术前准备工作,告知患者术前6 h禁食,术前2 h禁水,但指导患者服用碳水化合物,剂量控制在200~300 ml左右,有利于避免呕吐等不良情况发生;与此同时为患者进行心理干预,通过安慰性语言帮助患者缓解紧张、不安等情绪,必要时可给予安定等药物。②术后护理:于麻醉恢复期为患者做好保暖及止痛工作,随后在麻醉清醒2 h后评估患者的吞咽功能,无恶心等不适情况发生可指导其饮用20 ml温水或碳水化合物,有利于促进胃肠功能恢复,若是饮水期间无呛咳等不良情况出现,可在30分钟后适当增加饮水量(50~100 ml);术后6 h指导患者食用流质饮食,且鼓励患者尽早下床活动,如术后进行各关节的屈伸活动,术后6 h取坐位或半坐卧位,若无不适现象发生,则可进行床旁活动,再过渡为下床活动。

1.4 观察指标

观察及评估两组患者的术前禁饮食时间、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拔尿管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肠梗阻、静脉血栓、尿路感染)。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x±s”(t检验)、计数“%”(x2检验),P<0.05则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临床指标比较

干预组术前禁饮食时间、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拔尿管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指标比较

2.2 并发症发生率

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 讨 论

异位妊娠(EP)是妇产科常见的疾病之一,发生率在1.6%左右,一旦发生可致6%的孕产妇死亡[2]。异位妊娠伴休克患者主要是因输卵管破裂而引发的失血性休克,具有突发性。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发展,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医疗护理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快速康复外科理念主要是在循证基础的前提下实施护理,可贯穿于整个围手术期,且每项护理措施都有相应的循证依据[3]。相关研究发现,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应用于围手术期护理中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继而间接达到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的目的,对大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䢹积极作用[4]。

表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本文旨在研究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异位妊娠伴休克患者中的临床实践应用,通过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E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29例)和干预组(31例),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和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经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经护理干预后,干预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前禁饮食时间、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拔尿管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统计学存在明显差异;由此说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应用十分可靠;该理念融入多种模式及多个学科,通过对围手术期应激反应的减轻,达到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的目的,如通过避免长时间的禁食水,减少对身体机能的负面影响,且在手术治疗前2 h支持患者补充碳水化合物,有利于预防低血糖、呕吐等不良现象的发生;除此之外,在术中及术后减少药液输入量,有利于减轻机体代谢的符合,对促进患者患者早日康复具有重要意义[5]。

综上所述,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应用于异位妊娠围术期护理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不仅能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并且还能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异位休克外科
休克指数指导在外伤性肝脾破裂大出血患者救护中的应用
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疗效分析
去甲肾上腺素联合山莨菪碱治疗感染性休克的疗效观察
中药联合米非司酮及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护理干预
分析妇产科治疗失血性休克治疗的相关手段
孕酮联合CA125对异位妊娠药物保守治疗结局的预测价值
《中国整形与重建外科(英文)》
《腹腔镜外科杂志》征稿、征订启事
《腹腔镜外科杂志》征稿、征订启事
《腹腔镜外科杂志》征稿、征订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