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稳定性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和步行功能的影响

2020-11-17 07:51季春燕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20年47期
关键词:躯干肌群步行

季春燕

(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江苏 常州 213000)

脑卒中是我国高发的神经系统疾病,有着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患者起病后,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受损,常出现四肢和躯干肌群协调能力下降,肌紧张和肌张力反射异常,平衡功能减弱,表现为重心转移障碍、坐位或站位姿势难以维持、运动不协调等。患者运动功能发生不同程度的障碍,不仅移动困难,还是跌倒、坠床的高危人群[1],日常生活常需他人协助,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照护负担,严重者还可危及生命安全。核心肌群是指躯干前后及两侧的肌肉,负责维持脊柱节段的稳定性和产生脊柱运动[2]。临床上脑卒中患者的康复训练多侧重于纠正不良姿势和异常运动,而忽略了核心肌群的训练,患者平衡功能和姿势调整得不到改善。核心稳定性训练指徒手或借助康复训练器械训练患者的核心肌群,包括表层运动肌和深层稳定肌,以保持患者非稳定状态下的平衡能力[3]。本文将核心稳定性训练应用于脑卒中患者中,有效改善了患者的步行功能和平衡功能。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神经外科于2019收治的脑卒中患者93例,其中男52例,女41例,年龄43~76岁,平均年龄63.4岁,将住院号编号后按方便抽样法分为试验组47例和对照组46例。根据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1)符合脑卒中诊断标准[4],并经CT或MRI诊断证实;(2)出现运动及平衡功能异常;(3)排除发病前合并有运动功能异常者;(4)排除四肢残疾者;(5)可正常沟通交流,康复锻炼依从性较好;(6)知情同意本次研究。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情、运动功能、平衡功能等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予常规护理干预及康复训练,试验组则在此基础上实施核心稳定性训练,具体如下:(1)卧位训练:患者卧床期间,应做好良肢摆放位,并协助其进行关节的被动活动,病情允许者可训练其床上翻身及仰卧起坐,或侧卧位反向运动肩部和髋部,同时练习卧位到坐位再到卧位的体位转换。(2)坐位训练:可独立保持坐位5 min的患者可协助其保持坐位,躯干向患侧、健侧旋转,保持中立坐位,尽可能向后仰头,以伸展躯干。(3)站立训练:患者保持站立位,旋转躯干,并进行骨盆前倾、后倾训练,或将重心由健侧转移向患侧再转移到健侧,以提高躯干平衡性和稳定性。(4)可邀请院内康复治疗师对患者的平衡能力和运动能力进行综合评价,为其制定出一套个性化的康复方案。在徒手训练的基础上加以康复锻炼器械进行辅助锻炼,更好地改善患者的肢体活动能力。

1.3 观察指标

采用Berg平衡量表(BBS)和Holden步行分级(FAC)对两组患者的平衡功能和步行功能进行评价和比较。

1.3.1 平衡功能

采用Berg平衡量表(Berg Balance Scale,BBS)进行评价,该量表包括14个条目,采用5级评分法,总分0~56分,评分越高,则表示被测试者的平衡功能越好。

1.3.2 步行功能

Holden步行分级(FAC)进行评价,其采用0~5级评分法,0级表示需两人以上协助或完全无法步行,1级表示需1人连续帮助才能步行,2级表示需1人间断接触身体进行帮助才能行走,3级表示1人在旁监护或指导即可步行,4级表示可在平地独立步行,上下楼梯需协助,5级表示完全无需帮助。

1.4 统计学方法

双人核对后将数据录入SPASS 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t检验,两组患者BBS评分及FAC评分的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试验组患者在接受核心稳定性训练后的平衡功能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步行功能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BBS及FAC评分的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BBS及FAC评分的比较(±s)

组别 n BBS(分) FAC(分)试验组 47 41.02±5.73 3.65±1.21对照组 46 33.48±5.09 2.72±1.05 P<0.05 <0.05

3 讨 论

脑卒中患者神经运动细胞及传导功能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引起肌力下降,肌张力改变,发生伸肌痉挛或屈伸肌活动异常,导致患者活动障碍,自理能力下降。有研究表明:85%的脑卒中患者幸存后首要的康复诉求是恢复步行功能。核心稳定指人体躯干和骨盆在运动中有着良好的稳定性和控制能力,是脑卒中患者恢复运动功能的关键。与传统康复训练仅锻炼肢体功能不同,核心稳定性训练通过对核心肌群进行锻炼,促使躯干调整各种肢体动作,协调不同肌群的运动,而患肢功能的逐渐恢复又促进了大脑功能的改善,反过来提高了肢体控制能力。

综上所述,本文将核心稳定性训练应用于脑卒中患者中,有效提高了患者的平衡功能,改善了患者的步行功能,降低了患者的残障程度,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躯干肌群步行
拉伸对越野行走学生躯干柔韧素质影响分析研究
基于文献回顾的罚球命中率与躯干稳定性影响因素研究
魔方小区
肩袖肌群训练联合电针对肩袖损伤的疗效
步行回家
锻炼核心肌群 这四种方式可以事半功倍
树与人
人走路时为什么要摆手?
三级跳远亚洲纪录保持者李延熙小肌群力量训练的负荷变化特征
运动解剖学动作分析理论剖析武术套路中的跳跃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