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痛气管镜检查的可行性研究及护理体会

2020-11-17 07:51王学敏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20年47期
关键词:镜检查支气管镜气管

王学敏

(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学科,江苏 常州 213000)

近年来,支气管镜检查已广泛应用于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其作为一种侵入性的操作,患者不适感较为强烈。常规支气管镜检查多采用咽喉部黏膜局部浸润麻醉法,该麻醉方法简单快捷,然而当气管镜经过咽喉部时患者常发生剧烈咳嗽、憋闷、缺氧、心律失常等不适症状,部分患者由于严重的气道痉挛导致血氧饱和度下降,心率、血压波动大,被迫中止检查。对于气道高反应患者而言,气管镜的刺激还可引起广泛的支气管痉挛,危及患者安全[1]。部分患者对支气管镜检查充满畏惧情绪,不愿再行检查,不仅造成患者的身心痛苦,也降低了患者检查的配合度和依从性,甚至因拒绝支气管镜检查而延误宝贵的治疗时机。随着医疗及护理无痛理念的发展,无痛气管镜检查逐渐应用于临床诊疗中。本文旨在探讨无痛气管镜检查的可行性,并就无痛气管镜的护理配合进行阐述,为临床工作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我院呼吸与危重症学科收治并行气管镜检查的患者146例,其中行常规气管镜检查者74例,行无痛气管镜检查者72例。纳入标准为:(1)年龄≥18岁;(2)符合支气管镜检查适应症,排除检查禁忌;(3)签署支气管镜检查知情同意书;(4)检查前完善相关检查;(5)排除认知障碍者或无法正常沟通交流者;(6)知情同意本次研究。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疾病类型、检查方式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予常规气管镜检查及护理配合,试验组则实施无痛气管镜检查及护理配合,具体方法如下:(1)检查前准备:备好吸氧装置、心电监护仪、有创呼吸机及相关抢救药品和物品,予鼻导管吸氧并予以心电、血压、氧饱和度监测。根据患者身高、体重计算用药量后,使用静脉注射泵缓慢静脉注入芬太尼或咪达唑仑注射液,调整起始药量和速率,待患者Ramsay评分5~6级,即患者对强声刺激或轻叩眉间反应迟钝或无反应,由操作医生经鼻腔或口腔进行气管镜检查[2]。(2)操作中护理:护士应动作轻柔、熟练地配合医生完成刷片、活检、止血、药物灌注等操作,严格无菌操作,操作过程中,护士应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及时使用吸引器吸净痰液及呼吸道分泌物,保持气道通畅,如出现生命体征急剧变化应立即汇报医生并采取相应措施。操作结束后,继续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待其麻醉清醒后,判断其定向力、精神状态是否恢复,评估护理风险后,规范、安全地转运回病室。告知患者及其家属检查后相关注意事项。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愿意再检的人数及比例,比较两组患者因咳嗽阻碍或运动阻碍影响操作进行的发生率。咳嗽阻碍指患者因咳嗽导致操作者被迫暂停操作,需临时追加麻醉药物;运动阻碍指患者因不适而发生躁动,导致操作者被迫暂停操作或需助手约束患者[3]。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两组患者检查过程中因咳嗽阻碍或运动阻碍影响操作进行发生情况的比较及愿意再检者的人数和比例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无痛组患者愿意再检的人数及比例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痛组患者因咳嗽阻碍或运动阻碍影响操作进行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操作配合度及愿意再检者的比较

3 讨 论

支气管镜检查作为一种侵入性的有创操作,患者检查过程中的不适感较强,常规检查多采用局部麻醉法,患者在清醒状态下受到支气管镜的刺激,极易发生剧烈咳嗽、缺氧、气道痉挛等不适,严重者甚至可发生窒息[4]。患者普遍对气管镜检查存在不同程度的恐惧、抗拒心理,部分患有心肺疾病的老年患者甚至因无法耐受气管镜检查而延误治疗时机。

芬太尼是一种强效镇痛麻醉药,维持时间短,作用快,不释放组胺,可有效抑制气道应激反应,且对呼吸和心血管的影响较小[5]。咪达唑仑为强镇静药物,多用于诊疗性操作,起效快,效果肯定。

综上所述,在无痛气管镜检查过程中密切监测生命体征,不仅保证了检查的安全性,还提高了患者气管镜检查的依从性和配合度,有助于检查顺利进行,患者满意度及再检意愿度较高。

猜你喜欢
镜检查支气管镜气管
气管切开术后不同类型气管套管的并发症及处理策略
支气管镜灌洗联合体位引流治疗肺不张的临床效果观察
舒适护理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的应用研究
经支气管镜下药物灌注治疗气管支气管结核导致腔内阻塞的效果观察
早期气管切开对于脑外伤患者的治疗体会
是否需做肠镜检查可自测
无痛肠镜检查的护理方法及心得探析
地塞米松联合可视喉镜在气管插管中的应用
带你了解电子支气管镜
气管狭窄病人导管插管二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