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TM对改善门诊T2DM患者自我管理行为质量效果的探讨

2020-11-17 07:51黎丽嫦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20年47期
关键词:血糖阶段糖尿病

黎丽嫦,刘 静

(东莞市第八人民医院,广东 东莞 523325)

T2DM属于终身性、系统性疾病,患者一般均需长期用药治疗。治疗T2DM干预过程中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质量是不可忽略的关键点[1-2]。在临床实际中,大部分T2DM患者自我管理行为质量较差,与其自身习惯、既往观念、对疾病的认识等存在必然联系[3]。本研究入选120例T2DM作观察对象,随机入组到TTM干预组与常规对照组,处理随访1年,观察TTM的实施对改善T2DM患者自我管理行为质量的效果,以期为TTM在T2DM治疗干预推广中提供实践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入选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就诊于我院糖尿病专科门诊的T2DM患者120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格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对照组,每组60例;其中干预组中,男性38例、女性22,年龄24~85岁;对照组中,男性40例、女性20例,年龄22~83岁。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对患者开展常规健康指导,包括:每月定期家访、集体体检活动、建立个人医疗档案、免费血糖监测等。干预组采用TTM理论对患者进行指导,具体方法:(1)意向前阶段:此阶段T2DM患者对护理干预的重视性较低,干预时间1周;科室护士建立微信群,将所有患者拉入群内,通过微信群方式,将专题视屏分享给T2DM患者;或通过一对一教育形式使患者了解糖尿病、及并发症等相关知识,改变患者思想,使其认识到护理干预重要性,以及不良行为习惯、生活方式的危害性,进而接受认知训练。(2)意向阶段:此阶段患者已对糖尿病有初步认知,已了解到护理干预、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护士鼓励T2DM患者每周参与糖尿病俱乐部,帮助微信群病友间建立友好的关系,共同分享血糖控制后的益处;为提高患者积极性,可采用有奖竞猜等方式,随机抽选患者回答糖尿病治疗益处与方法,并适当予以奖励、鼓励,加深患者对糖尿病治疗的认知,比如通过积极治疗,可以延缓病情进展,减少并发症,控制血糖,改善生活等。(3)准备阶段:此阶段T2DM患者已经有意向参与护理,积极改变自身不良行为习惯,但尚无明确计划[4]。护士应对患者认知水平进行综合评估,分析其是否存在认知功能障碍;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体化的健康行为计划,主要包括:胰岛素剂量正确调整、维持理想体重、足部护理、戒烟限酒、情绪的管理、低血糖和高血糖自我管理、饮食控制、坚持运动、遵医嘱用药、自我监测血糖等。(4)行动阶段:此阶段已制定好个体化健康行为计划,且患者已开始按照行为计划规范自我行为,但开展时间较短,患者易受到外界因素影响。因此,增强患者信心是此阶段主要任务,需充分调动患者亲友、同事等社会力量,给予患者充分鼓励、支持;同时鼓励病友间相互交流心得、经验,对行为转变进行强化、刺激。(5)维持阶段:此阶段患者不良行为习惯得到一定改善,但易受到外界因素影响,且改变速度变缓慢。对此,患者家属、亲友、护理人员等需给予与足够的社会支持,可通过减少危险行为或改变周围环境,预防患者出现反复现象。

1.3 观察指标

使用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SCSDA)[6]对患者就诊时与随访1年后自我管理行为质量调查,评分越高自我管理能力越强。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使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就诊时两组基线SCSDA量表评分没有差异(P>0.05);两组经不同方法干预1年后,较就诊时SCSDA量表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随访1年,两组SCSDA评分对比,干预组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表1 比较干预组、对照组SCSDA评分[n(±s)]

表1 比较干预组、对照组SCSDA评分[n(±s)]

足部护理 高低血糖处理 血糖监测 遵医嘱服药 锻炼 饮食控制对照组(60)就诊时 15.6±2.2 12.5±2.0 13.6±1.7 10.5±1.5 12.1±1.7 18.6±2.8随访1年 18.5±3.0@ 16.3±2.5@ 17.7±2.4@ 13.7±2.0@ 14.9±3.4@ 23.1±4.9@干预组(60)就诊时 15.2±2.4 12.7±2.4 13.3±1.9 10.4±1.3 11.8±1.7 18.1±2.6随访1年 21.6±2.3*@ 19.5±2.5*@ 19.4±2.7*@ 15.2±2.9*@ 18.0±3.2*@ 26.8±3.7*@

3 讨 论

T2DM是临床常见内分泌异常慢性疾病,肥胖者、有家族史者、中老年人是其主要发病群体;近年来,随着我国老龄人口增加,生活水平的改善,T2DM发病率逐年升高。目前,临床对T2DM虽无治愈方法,但临床积极干预,对延缓病情发展、改善生存质量等具有重大意义。

TTM理论可帮助患者建立自我健康行为。经分析,笔者认为:①TTM理论通过不同阶段形式干预,运用访谈方案、心理学技巧针对性的提高患者自我效能,明确其当前所处改变阶段,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②通过意向前阶段、意向阶段对患者行为、心理全面剖析,有目的性的对不良境况做好准备;同时护士扮演协助者,诱导患者对自身管理行为缺陷、不足进行自发阐述、总结,促使其萌生改变动机。③患者出现行动意愿时,及时予以社会支持、鼓励,并对其努力给予肯定,激发其主观意愿,持续付诸行动。

综上所述,对T2DM患者应用TTM理论干预,可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行为质量。

猜你喜欢
血糖阶段糖尿病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居家监测血糖需要“4注意”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在学前教育阶段,提前抢跑,只能跑得快一时,却跑不快一生。
大热的O2O三个阶段,你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