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滑瓷砖墙面左手书写字迹的实验研究

2020-11-17 02:01韩丹岩娜仁齐齐格
广东公安科技 2020年3期
关键词:运笔收笔检材

王 钊 韩丹岩 娜仁齐齐格

(中国刑事警察学院,辽宁 沈阳110035)

引言

瓷砖墙面左手书写字迹是集伪装与条件变化为一体的非正常笔迹。书写人使用记号笔等书写工具,故意改用左手执笔书写,书写姿势为站姿或蹲姿,书写承受物为光滑瓷砖墙面,书写环境为室内厨房、厕所以及室外建筑物外墙等。该类型笔迹主要出现于刑事案件现场,例如案件现场留言、公共场合侮辱诽谤性标语、政治性反动言论等。笔者在鉴定实践中就遇到过这种笔迹,而业内对于这种特殊类型笔迹的研究尚未见到。

1 实验设计

1.1 实验条件

1.1.1 实验材料:英雄牌双头油性记号笔(见图1)、75%医用酒精、A4 复印纸、黑色墨水中性笔、相机。

1.1.2 书写环境、承受物:公共卫生间内瓷砖墙面,砖面光滑(见图2)。

图1 英雄牌双头油性记号笔

图2 实验用瓷砖墙面

1.1.3 书写姿势:取站姿。

1.2 书写内容

人是我杀的,可恨!警察快来抓我呀!

1.3 采样人员及流程

实验随机抽取在校大学生共55人作为研究对象。每人以站姿在光滑瓷砖墙面上分别用左、右手书写样本各1 份,再以正常坐姿分别用左、右手在空白A4纸上书写样本各1份。

2 实验分析

2.1 光滑瓷砖墙面左手字迹的特点及成因

2.1.1 光滑瓷砖墙面左手书写字迹的一般特点样本字迹整体出现书写速度较慢、字体变大、运笔平滑现象,部分出现结构松散、字体倾斜、布局失调等特点,如图3和图4所示。

图3 运笔平滑

图4 字体变大

2.1.2 光滑瓷砖墙面左手书写字迹成因分析

一方面,左手书写者缺乏系统性的练习,大脑皮层有关中枢之间的“暂时联系”没有接通,左手书写活动的动力定型并未形成,书写稳定性较差,无法完好地体现书写人固有的书写习惯。另一方面,异常的姿势、不适应的承受物、不惯用的工具等客观条件的改变,必然带来字迹的变化。[1]

2.2 光滑瓷砖墙面左手字迹特征变化规律

为了研究光滑瓷砖墙面左手字迹的特征变化规律,笔者将瓷砖墙面左手字迹设定为检材,将正常右手字迹设定为样本,通过比较检材和样本,得出光滑瓷砖墙面左手字迹特征变化规律。

2.2.1 易变特征

(1)字的大小

与正常右手字迹相比较,单字增大两倍到四倍不等,变化率达98.2%。

(2)字间距

在比较过程中发现,字间距普遍增大,只有极少样本字间距出现缩小现象,变化率达85.5%,如图5所示。

图5 字间距变化

(3)搭配特征

与正常右手字迹相比较,搭配特征变化较大,包括偏旁部首间的搭配和邻位、间位笔画之间的搭配变化。偏旁部首之间的搭配主要表现为搭配位置高低不齐,如图6 所示;邻位、间位笔画之间的搭配主要表现为搭配位置不准,如图7所示。

图6 偏旁之间的搭配变化

图7 邻位、间位笔画之间的搭配变化

(4)笔画倾斜方向

样本单字中较长的横笔、竖笔笔画倾斜方向出现较大变化,横笔倾斜的变化率达72.7%,竖笔倾斜的变化率达83.6%,笔画倾斜变化无明显规律,倾斜方向呈现多样性。

(5)起收笔特征

瓷砖墙面左手样本中,大部分字迹的起收笔特征发生变化,变化规律为:起收笔易出现拖带与反射钩,如图8所示。

图8 起收笔变化

2.2.2 相对稳定特征

(1)整体布局特征

整体布局特征较为稳定,大部分书写布局如图9所示。

图9 整体布局特征

(2)特殊的连笔方式

瓷砖墙面左手样本书写速度较慢,连笔出现的现象较少,但是单字中特殊部位出现的连笔较为稳定,如图10所示。

图10 特殊的连笔部位

(3)写法特征

对样本进行统计,写法特征稳定率达85.5%,只有在“的、是”两个字上出现了写法特征的变化,主要是由于速度不同所导致,其变化规律为“左手墙砖”易楷,“右手纸面”易草。如图11所示。

图11 写法特征变化

(4)错别字特征

实验中未出现别字,只在“我、察、是、抓”四个字上出现了错字特征,总体稳定率达92.7%。个别变化规律为“左手墙砖”易出现“减笔少画”的错字,属于偶然笔误,如图12所示。

图12 错别字特征变化

(5)笔顺特征

笔顺特征总体较为稳定,样本中“我、杀”二字出现了特殊笔顺,均稳定,如图13所示。

图13 笔顺特征稳定

对样本进行统计,选取“我、恨、快、杀、抓”五个字统计笔顺情况,总体趋于稳定,如表1所示。

表1 笔顺特征统计表

2.3 左手伪装的影响分析

为了研究左手伪装对瓷砖墙面左手字迹的影响,笔者将瓷砖墙面左手字迹设定为检材,将瓷砖墙面右手字迹设定为样本,比较检材与样本,得出左手伪装导致的字迹变化。

通过比对发现,检材与样本在笔迹特点和笔迹特征上都表现出一些差别,总结如下:

2.3.1 与瓷砖墙面右手字迹相比,瓷砖墙面左手字迹书写速度相对较慢,结构较为松散,字行走向与单字中较长的横笔、竖笔倾斜方向均呈现多样性,部分字迹出现运笔抖动弯曲及下斜等特点。

2.3.2 瓷砖墙面左手字迹在写法、错别字、搭配比例、运笔等特征上与瓷砖墙面右手字迹具有较大的变化。写法特征变化主要表现为“左手易楷,右手易草”;错别字特征变化主要表现为左手字迹易出现“多笔少画”的错字;搭配比例特征变化主要表现为左手字迹偏旁搭配高低不一,笔画搭配位置不准,部分笔画长短不齐;运笔特征变化主要表现为左手运笔抖动弯曲,部分横笔反起笔,自右向左运行。

通过对检材与样本进行分析,发现左手伪装对字迹的影响较大。

由于右利者缺乏左手书写训练,导致书写运动不协调,动作粗糙,[2]所以不仅易出现因“多笔少画”而形成的错字特征,而且搭配比例特征也极其容易改变;受左右手生理功能对称性的影响,部分横笔运笔方向相反。以上总结发现:左手伪装对写法、错别字、搭配比例、运笔等特征影响较大。

2.4 书写条件的影响分析

为了研究书写条件对字迹的影响,笔者将瓷砖墙面左手字迹设定为检材,将正常左手字迹设定为样本,比较检材与样本,得出书写条件对字迹产生的影响。

通过比对发现,检材与样本在笔迹特点和笔迹特征上都表现出一些差别,总结如下:

2.4.1 与正常左手字迹相比,瓷砖墙面左手字迹字体普遍增大,运笔相对平滑,竖钩呈现反钩与“多笔少画”现象出现率明显减少,部分字迹出现结构松散、字体倾斜、布局失调等特点。

2.4.2 瓷砖墙面左手字迹在运笔、搭配、起收笔、省略“钩笔”等特征上与正常左手字迹有较大变化。运笔特征变化主要表现为运笔抖动弯曲现象明显减少;搭配特征变化主要表现为笔画搭配位置不准;省略“钩笔”特征变化主要表现为瓷砖墙面左手字迹易省略钩笔;起收笔特征变化主要表现为瓷砖墙面左手字迹起收笔拖带现象明显减少。以上总结发现:书写条件的改变对运笔、搭配等特征影响较大。

3 结论与分析

3.1 光滑瓷砖墙面左手字迹整体书写速度较慢、字体变大、运笔平滑,部分出现结构松散、布局失调、字形改变特点。

3.2 与正常右手字迹相比较,该种的易变特征包括字的大小、字间距、搭配、笔画倾斜方向、起收笔等特征;相对稳定特征包括笔顺、错别字、写法、整体布局、特殊的连笔方式等特征。

3.3 左手伪装会使该种笔迹出现单字结构松散,运笔抖动弯曲,及字行、横笔下斜现象,左手书写对写法、错别字、搭配比例、运笔特征影响较大。

3.4 书写条件的改变会使该种笔迹出现字体普遍增大,运笔相对平滑,部分出现布局失调,字体倾斜等特点,条件变化对运笔、搭配特征影响较大。

在检验该类案件时,首先应当认真研究检材的形成条件,确定有无左手伪装,确定可能给笔迹带来的变化;然后合理选择样本进行比对,理想的样本是既有平时样本也有实验样本,充分体现可靠性、充分性和可比性,创设一个良好的样本条件;最后选择笔迹特征时注意抓住相对稳定的特征方面选取本质特征,解释差异时利用好伪装或条件变化造成的易变特征和对笔迹的影响。只要把握好鉴定的各个环节,就能得出正确的鉴定意见。

猜你喜欢
运笔收笔检材
The New Result of Studies in the History of Medieval Calligraphy: A Review of The Manual of Calligraphy by Sun Guoting of the Tang: A Comprehensive Study on the Manuscript and Its Author
写意青蛙
第二讲 基本笔画写法
收笔笔法势和收笔笔法分析研究
字钉运笔
软硬兼施(二)
指印形成方式鉴定1例
学习书法如何运笔
盗窃案件现场生物检材的发现与提取
一字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