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对提高地方应用型大学学生就业能力的机制研究

2020-11-17 09:41曲凯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 2020年10期
关键词:应用型大学就业能力校企合作

曲凯

【摘  要】地方应用型大学学生的就业能力与社会就业市场存在一定偏差,论文从增强校企合作的角度,探究校企合作的意义、有效途径及其对提高学生就业实践能力的影响机制。

【Abstract】There is a certain deviation between the employability of local 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y students and the social employment marke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trengthening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significance, effective ways of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and its influence mechanism on improving students' employment practice ability.

【關键词】校企合作;就业能力;应用型大学

【Keywords】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employability; 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y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20)10-0158-02

1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等各领域的不断发展,国家新建和升格了一大批本科院校。很多的地方高校将办学定位为学术型或研究型,导致众多企业难以招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所需要的大量应用型人才,高校人才供给与社会人才需求在结构上存在严重的错位对接,地方本科院校从培养研究型人才向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转型发展迫在眉睫。2014年2月26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上确定了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五大任务措施,要求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2017年10月,习近平在十九大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2017年12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提出“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和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对新形势下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扩大就业创业具有重要意义”。

地方应用型大学培养的人才主要以满足本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为主,其科研成果的转化及技术服务等业务也与本地经济结构密切相连。为本地区的支柱产业服务,体现办学的地方特色,注重为地方培养应用型人才。校企合作是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的特点,是利用学校的专业优势和企业的生产优势,把以传授间接知识为主的学校课堂教育与获取实践经验和能力为主的生产实践有机结合,以培养适合企业需要的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的的人才培养模式。我国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正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建立企业全面参与的技能人才培养制度有利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学校与企业合作的主要目的是为在校生创造更多参与具体岗位的工作机会,提高学生就业能力,更好地满足企业对人才的要求,提高学生的求职成功率。

2 建立校企合作机制

目前高校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科研、轻教学、重成果、轻应用的误区。校企合作缺乏长效机制,订单类型的人才培养方式仅处于浅层次合作状态,并不是提高大学生职业能力的理想方式。建立合作机制和运行机制,有利于校企双方在学生就业、创业、科研产品研发与成果转让、技术培训等方面展开广泛合作,增强学生适应企业能力,切实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应性,促进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入改革。通过校企合作机制,可提高教师教学科研水平,为服务地方经济搭建平台,有利于教师发现有社会价值、经济价值的科研课题,尽快将科研成果应用于企业。高校教师通过校企合作平台,可以为企业开展员工培训、业务咨询等服务,使自己的科研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为地方经济作出贡献,同时校企合作可为教学案例提供更多素材,可以提高教学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具体性。对企业而言,在校企合作过程中,既能把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及时准确地反馈给学校,又能直接参与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既是学生得到锻炼培养个人职业能力的过程,也是企业了解学生、选拔人才的过程,大大降低企业招聘、培养人才的成本,满足企业对应用型人才的稳定需求。企业借助学校的智力优势,定期对在职职工进行技能提升培训,通过课题研究、项目案例企业文化等提供智力支持,解决企业发展中的各类问题,不断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要想真正实现二者长效的合作关系,就必须协调二者的利益,通过利益上的合作共赢,保持合作的长期有效。

3 创新校企合作模式

目前国内校企合作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类:

①实习基地模式。校企双方通过契约的方式在企业建立实习基地,由企业定期向学生提供实习场所和实习机会,学校定期向企业输送实习人员。

②“订单式”培养模式。校企双方通过签订联合办学协议,与学生签订委培用工协议,教学计划由双方结合企业经营管理实际共同制定,毕业后即到协议单位实现就业。

③合作经营实训基地。利用学校实训设备、企业生产场地等进行生产和运营,学生既能学到实际操作技能、接触到最新生产设备,企业方也降低了运营成本。

④产学研模式。为企业开展咨询服务和科研合作,高效利用自身理论、智力优势,与企业签订协议,解决经营管理中的实际问题或企业发展问题,提供智力保障。

⑤企业家进课堂。根据学校所设专业特点,聘请行业专家进行专业教学指导,利用企业人力资源及实践经验,弥补高校实践类师资不足的情况。

校企合作的目标是促进教育事业进步,促进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具体讲高校根据社会需求和自身条件,建立职业培训和人才培养品牌,为服务地方经济,提升毕业生在就业市场的职业竞争力,企业降低员工培训成本,借助高校教育、科研优势与产业结构相结合,促进科研成果和生产技术优化、转化,解决企业发展实际问题,提高企业发展能力,依托各自优势,实现深度融合,双方开展多方位、多样化、多层次的长效合作模式。创新校企合作模式,学校在专业设置方面一定要与区域经济紧密结合,以所在区域发展和职业需求为导向,培养的学生是本区域急需人才。企业可以根据自身对人才的需求,对学校的专业课程设置提出具体意见,使得学校专业课程更加贴近就业市场,满足企业人才要求。

4 加强政府的支持力度

校企合作是一种涉及不同经济主体的社会合作,需要政府的调控来约束双方行为,保障双方利益。校企双方社会职责不同,其利益诉求也不同。共赢的校企合作模式要着眼于校企双方利益平衡点,将学校办学效益与企业利润有效结合,依据市场变化和企业需求进行课程及实践环节设置,使校企双方利益都得到一定程度满足,使合作模式既成为学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又成为企业的发展模式。从国际上校企合作模式的发展趋势可看出,在组织形式上都经历了一个由院校、企业自发到政府引导形成统一组织的过程。这就需要政府根据中国国情,尽快健全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学校、企业、政府及相关部门的行为,明确各方的权利、义务和社会责任。实施监督职能,促进相关法律法规在推动校企深层次合作过程中发挥效力。发挥统筹引导作用,政府及相關部门在发挥法令引导、约束作用的同时,对参与校企合作的学校和企业给与资金、信贷、税收等方面政策支持,利用利益驱动和机制保障鼓励企业参与校企合作。

实现政府、企业、高校、学生共赢是保障校企合作深入、持续、有效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地方应用型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对校企合作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面临当今社会经济形势的复杂变化,校企合作方应该不断优化校企合作模式,加强校企合作模式创新,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共同构建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人才培养体系,为多方合作共赢探索新途径。

【参考文献】

【1】冯艳妮.如何走出产学结合的困境:基于博弈论的理解[J].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教育研究,2015(3).

【2】张明亮,薛梅,安荣.借鉴国外经验,切实搞好我国校企合作教育[J].中国成人教育,2010(9):79-80.

【3】郭亮.论校企合作与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以高校艺术设计类大学生为个案[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3(06):82-84.

【4】张翠英,温卫中.地方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02):154-156.

猜你喜欢
应用型大学就业能力校企合作
应用型大学视域下大学生诚信问题研究
应用型大学背景下建筑学导师工作室教育模式研究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