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奢摩他所缘研究

2020-11-18 11:01晏飞飞
时代人物 2020年22期

晏飞飞

摘 要奢摩他和毗钵舍那作为佛法的两大主题,可总摄一切的佛法。但一般来说,真正的毗钵舍那要依奢摩他才能获得。首先当对奢摩他的内涵进行界定。其次指出修学奢摩他的重要性,即奢摩他是佛教修习的基础。再次解析所缘是奢摩他问题的核心之一,它与介于真实存在与意识构造间的影像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最后,对以上问题进行概括性总结。

关键词:奢摩他;所缘;九住心

一、何为奢摩他

奢摩他,梵语 ?amatha的音译,是源于动词字根√sam之阳性名词,字根之意为平静,亦有停止、灭绝、结束、完成、安隐、满足等义。常在经典中将它译为止、寂止、寂灭、等静、消灭、定心、禅定、摄寂静等,是三摩地(samadhi)的同义词。如《慧琳音义》卷十八曰:“奢摩他,唐云止。”《翻译名义集》云:“翻奢摩他为止者,定之异名。寂静义也。谓于染净等境,心不妄缘故。”可见,止与定,同义异名。

奢摩他常见于各种佛教典籍里,其义偏重于修行,不同佛典对之有不同的界定。如南传小乘佛教马哈希禅师《法轮》曰:“固定的专注,发展趣入寂静定者,称为寂止禅。”此处释奢摩他为寂止禅。大体而言,奢摩他义有广、狭之别。广义的奢摩他既指通过修行达到“善心一境性”,又指修心达成的“善心一境性”本身。如《瑜伽师地论·声闻地》卷三十一云:“奢摩他者,谓九种住心,及奢摩他品所摄诸法。谓于自他、若衰若盛、可厌患法,心生厌离、惊恐、恶贱,安住寂静。”[]此处的奢摩他不仅包含修习“善心一境性”的过程“九住心”,而且包含通过“九住心”所达成的果——“善心一境性”。“善心一境性”就是能使意识止息粗重、昏昧、散乱等不善状态,达到平稳、相续地缘取同一境。狭义的奢摩他专指“九住心”成办的“善心一境性”。如《集异门足论》云:“奢摩他云何?答:善心一境性,是谓奢摩他。”[]值得注意的是《解深密经》中对奢摩他的定义。如《解深密经》云:“即于如是善思惟法,独处空闲内正安住,作意思惟,復即于此能思惟心,内心相续作意思惟,如是正行多安住故,起身轻安及心轻安,是名奢摩他。”[]这里的善思惟法,当指修习奢摩他的所缘,即佛教经典中的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等法相。生成所缘,方能令心不散,相续安住,当心能任运住于所缘,且时时引生身心轻安之喜乐,此三摩地即成就奢摩他。可见,奢摩他的内涵,无论广义狭义,皆强调奢摩他与修习“九住心”成办“善心一境性”这一过程相关。本文以奢摩他的狭义内涵为主。

狭义的奢摩他亦见于《菩提道次第广论》等藏地经典。《菩提道次第广论》包含佛法完整的修行次第,其中对奢摩他的修持方法有完整、具体的描述。《菩提道次第广论·奢摩他章》主要阐述如何以八断行断除懈怠、忘失所缘境、沉掉、沉掉生时不对治、离沉掉时行思等五种过失,或者依六力,即听闻力、思惟力、忆念力、正知力、精进力、串习力;或者依四种作意,励力运转作意、有间缺运转作意、无间缺运转作意、无功用运转作意,从而达到“九住心”,即内住、续住、安住、近住、调伏、寂静、最极寂静、专注一境、平等住(等持),进而得到殊胜的身心轻安,成就具相的奢摩他。《菩提道次第广论》首先次第综述了从道前基础开始,直至上士道的六度四摄,皆是为修持奢摩他而奠基。其次,梳理了修奢摩他的资粮、加行、身体的姿势等,广辨了种种修奢摩他的所缘境,终择以缘佛身相修奢摩他最为殊胜。其中的“九住心”具有代表性。它作为由浅至深的修习奢摩他的九个次第,亦是修持奢摩他时心灵发展的九个次第。如《菩提道次第广论》云:“一、内住者,谓从一切外所缘境摄录其心,令其攀缘内所缘境。……二、续住者,谓初所系心令不散乱,即于所缘相续而住。……三、安住者,谓由忘念向外散时,速知散已,还复安置前所缘境。……四、近住者,《修次初编》说,前安住心是知散断除,此近住心是散乱断已,励力令心住前所缘。……五、调伏者, 谓由思惟正定功德,令于正定心生欣悦。……六、寂静者,谓于散乱观其过失,于三摩地止息不喜。……七、最极寂静者,谓若生贪心忧慼昏沉睡眠等时,能极寂静。……八、专注一境者,为令任运转故而正策励。……九、平等住者,《修次》中说,心平等时当修等舍。”[]可见,修习奢摩他既具有次第性,又具有可操作性。

二、奢摩他是佛教修习的基础和核心

《解深密经》云:“若诸声闻,若诸菩萨,若诸如来,所有世间及出世间一切善法,应知皆是此奢摩他、毗钵舍那所得之果。”[]可见,奢摩他和毗钵舍那能总摄一切的佛法。它们既是佛教智慧之源,又是大小乘佛教共通法门之一。

张澄基教授在《佛学今诠》中总结了四种修习奢摩他之益处,并指出修习奢摩他为佛教的根本行持,为其命脉所系。《佛学今诠》说:“(一)修习禅定可以净除罪障,开发善根。信心和慈悲自然会增长,对佛经之了解也能自然较前大为增进,所谓“心静而后能于法起定见也”。(二)修习禅定可以增进各方面之宗教体验,把“宗教心”弄深了一步,昔所未知者及未克成办者,由修习禅定则能通达、成办。(三)修习禅定可以直接见道佛相,及种种殊胜之境界,亦能得到佛菩萨之直接指示,使人鼓舞雀跃,心悦安慰,增长许多勇气和毅力。(四)修习禅定可以直见自心本具之佛性,如实的现量证入大法界之同体真理,得大休息、大慧眼和大自在。”[]

佛教学者指出,一般人受到烦恼、习气等的影响,心识散乱,认知颠倒。而人欲断障,则必需通过修行来调伏乃至断除烦恼、习气等因素的影响,这就使奢摩他愈加显得重要。第一,在达到解脱的修习中,奢摩他是提升认识能力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第二,通过修行奢摩他和毗钵舍那之次第性,也可看出奢摩他的重要性。遁伦在《瑜伽师地论记》整理成以下四种次第:一向修止、一向修观、止观和合俱转、止观俱时通达。虽有人主张直接修毗钵舍那,证入毗钵舍那时,能同时证得奢摩他,而达到止观双运的境界。但智顗、宗喀巴及一般小乘、大乘佛教修奢摩他学的说法,则提倡“止观双运”:从修奢摩他入门,系心一缘,渐入静定。至能随意恒久入定,达第九住心时,则可在此寂定心中修毗钵舍那,观修至妄念消灭,明了真实时,心更寂定,发身心轻安,定慧双得。如《瑜伽师地论》卷三十一:“若有获得九相心住中第九相心住,谓三摩呬多,彼用如是圆满三摩地为所依止,于法观中修增上慧。彼于尔时由法观故,任运转道无功用转,不由加行,毗钵舍那清净鲜白,随奢摩他调柔摄受,如奢摩他道摄受而转,齐此名为奢摩他、毗钵舍那二种和合平等俱转,由此名为奢摩他、毗钵舍那双运转道。”[]其实或依奢摩他能成就毗钵舍那,如《瑜伽师地论》之《菩萨地》和《声闻地》、《中观心论》及《入行论》《修次三编》、智称论师、寂静论师等持这样的看法。或依毗钵舍那而成就奢摩他。但一般来说,真正的毗钵舍那要依奢摩他才能获得。

无论怎样,先修、后修奢摩他或者与毗钵舍那二者俱修,奢摩他在佛法的修学架构中,愈加显得非常重要,而且其含摄范围很广。不论是在小乘佛教戒、定、慧三学之定学中,奢摩他有沟通戒和慧的桥梁作用;还是在修行道品中,如八支圣道中之正定,七觉支中之定觉支,五根中之定根,五力中之的定力,乃至在大乘菩萨道必修行法“六波罗蜜多”(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中,奢摩他连接起前四个波罗蜜多和般若波罗蜜多,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环。此外,奢摩他和毗钵舍那似乎呈现出一种因果关系:以寂止为道得定,以观择为道得慧,由定而发慧。

奢摩他虽为佛教所独有,但与奢摩他相似的定境却是儒道都追求的境界。儒家和道家皆强调凝定心神的意义。如张载说:“精思多在夜中,或静坐得之。”[]又朱熹云:“始学工夫,须是静坐。静坐则本原定,虽不免逐物,及收归来,也有个安顿处。”[]而王阳明说:“日夜端居澄默,以求静,久之胸中洒洒。”[]因此,在宋儒看来,静坐既可修养身心,又可安定精神。而老子《道德经》第十六章说:“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指出静是道的本体特征,专一虚静,让心灵空明。庄子《人间世》云:“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又《大宗师》:“堕肢体,默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可见,虚静、心斋和坐忘无不离凝神之心境。

三、所缘是奢摩他问题的核心之一

修行奢摩他的目的,主要在于使心达到“善心一境性”,使心具有能持续、稳定、清晰地安住于所缘境的能力。丁福保《佛学大辞典》说:“奢摩他......摄心住于缘,离散乱也。”[]此处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摄心住于缘”,摄心住于何缘?或者说缘指什么呢?此处的缘,应当指所缘。如湛然《止观辅行传弘决》卷八:“新译次第缘名等无间缘,缘缘名所缘缘。”[]此处的新译是指玄奘所译,而以菩提流支与真谛为古译或旧译。

所缘,梵语ālambana,古语译缘,现代语简译为认识对象,为“能缘”之对称。从语言学角度看,所缘,其梵语ālambana一词,是由ā+lamb的演变,词根lamb有“悬挂”“依赖”“依附”“抓紧”“挂”等义,所缘(ālambana)有“依附”“安止”“执持”等义。接尾词ana作成名词,有表示动作本身、动作的主体及动作的结果之意。所缘(ālambana)还具有“依靠”“支持”“基础”“理论依据”等义。可见,所缘既有心、心所执取境界的动作之义,又有心、心所执取的对象之义,它是心、心所生起的基础、生起之因,且被其所执取者。

关于所缘,不同的佛教典籍有不同的界定。《俱舍论》卷二:“心、心所法执彼而起,彼于心等,名为所缘。”俱舍宗倡“六识说”,主张所缘之境为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境,即眼识以色境,耳识以声境,鼻识以香境,舌识以味境,身识以触境,意识以六境之诸法为其各自之所缘。法相唯识宗建立“八识说”,在“六识说”上外加七、八二识所缘之境,即第七识以第八识之见分,第八识以種子、有根身、器界等三境,各为其所缘。并依“万法唯心”之旨,故谓所缘六境之诸法系由“六识聚”所起之影像相分,其影像以第八识之相分为本质,亦即相分系由第八识之业力所任运变现者。《大乘阿毘达磨杂集论》卷五,就所缘举出:非有所缘、有所缘,乃至须臾所缘、随转所缘等二十九种。此外,唯识学认为,识的所缘有亲疏之别。亲所缘,是内识所虑托之影像,即内识由作用所产生之影像。疏所缘,即外在对境之本质。

《瑜伽师地论·声闻地》中的所缘,一般即被称为所缘境、所缘事或所缘境事。如《瑜伽师地论》二十六卷云:“云何所缘?谓有四种所缘境事。何等为四?一者、遍满所缘境事,二者、净行所缘境事,三者、善巧所缘境事,四者、净惑所缘境事。”[]说所缘是四种所缘境事,分为四种。第一个遍满所缘又称周遍所缘,包括有分别影像、无分别影像、事边际性、所作成办四种。严格而论,遍满所缘并不是奢摩他修习中心灵专注的具体对象,而是这些对象所具有的性质和通过专注于这些对象所能获得的成果。第二个净行所缘包括不净、慈愍、缘性缘起、界差别、阿那波那念五种。第三个善巧所缘有五种,即蕴善巧、界善巧、处善巧、缘起善巧、处非处善巧。第四个净惑所缘分为两种:一是专注于下地粗性上地静性,这是世间道净惑所缘,可以暂伏烦恼现行;二是专注于四谛十六行相,这是出世间道净惑所缘,可以断除烦恼种子。

而《瑜伽师地论·声闻地》中奢摩他和毘钵舍那的所缘境其实就是指“所知事同分影像”。如《瑜伽师地论·声闻地》卷二十六言:“此所知事或依教授教诫,或听闻正法为所依止,令三摩呬多地作意现前。即于彼法而起胜解,即于彼所知事而起胜解。彼于尔时,于所知事如现领受,胜解而转。虽彼所知事非现领受和合现前,亦非所余彼种类物,然由三摩呬多地胜解领受、相似作意领受,彼所知事相似显现,由此道理名所知事同分影像。”[]“所知事同分影像”即是以所知事的同分影像作为修奢摩他和毘钵舍那的对象,同分影像是指在内心所现的与所知事相类似的影像。奢摩他所缘即无分别影像,与毘钵舍那有分别影像所缘相对。而《解深密经》卷三曰:“慈氏菩萨复白佛言世尊:诸毗钵舍那三摩地所行影像,彼与此心,当言有异,当言无异?佛告慈氏菩萨曰:善男子,当言无异。何以故,由彼影像唯是识故。善男子,我说识所缘,唯识所现故。”[]这里的识指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赖耶等八识。而“所缘”,因是“唯识所现”当指亲所缘。即心如是生的时候,就有同样的影像显现。可见,所缘与影像虽有分别,但其关系十分密切。所缘是认识对象,是识的所缘,但它本质上是一种影像,“以彼影像,唯是内心之所现故。又彼亦名相分心故。”[]影像,巴利语Pa?imā,意译为图像、图形、像、影像。而“影像的本质就是识。更准确地说,影像是识的相分。”[]这样,影像就具有了内在性。二者在一定意义(识)上可以等同。正因为所缘的不同,造成了观法的多元和修佛方法的多样。从所缘之境的角度看,所缘的明显和坚固是追求的目标;而从能缘之心的角度看,所缘的明显和坚固恰恰反映了心体的专注和持续。因此,以影像为所缘的奢摩他修习,表现为心灵内住、等住、安住、近住、调伏、寂静、最极寂静、一趣,乃至等持九种行相。可见,所缘构成了奢摩他问题的核心之一。

综上所述,奢摩他是佛教修习的基础与核心。修习奢摩他可将变动的心之变得缓和,将焦躁的心态变得清凉,将不安之心调为安适,以及将散漫心调至专注。所缘作为奢摩他的核心之一,在认识论上是心、心所法所认识的对象,是有实体性的事物,能够让能缘的心心所法依托攀缘而生起。所缘与影像虽有分别,但其关系十分密切。所缘是识的所缘,但它本质上是一种影像,而影像是识的相分。二者在识的意义上可以等同。透过如此修为能使心保持持久的平静与专注。只有在相当程度地免除心态之散乱或纷扰,以及维持平静的心态之,得身心轻安后,沿着心路历程(心相续)的认知与锻炼,才可转进到可以越来越深入的奢摩他次第。

参考文献

(印)弥勒菩萨说,(唐)玄奘译.瑜伽师地论,大正藏第30册[M]高楠顺次郎等主编.东京:大正一切经刊行会,1924-1935:330c.

[2]舍利子说,(唐)玄奘译.阿毗达磨集异门足论,大正藏第26册[M]高楠顺次郎等主编.东京:大正一切经刊行会,1924-1935:375b.

[3](印)弥勒菩萨说,(唐)玄奘译.瑜伽师地论,大正藏第30册[M]高楠顺次郎等主编.东京:大正一切经刊行会,1924-1935:723b.

[4]宗喀巴著,法尊法师译.菩提道次第广论[M]台北:大千出版社,1996:583-585.

[5](唐)玄奘译.解深密经,大正藏第16册[M],高楠顺次郎等主编.东京:大正一切经刊行会,1924-1935:701b.

[6] 张澄基.佛学今诠(上)[M],台北:慧炬出版社,1973:268-269.

[7](印)弥勒菩萨说,(唐)玄奘译.瑜伽师地论,大正藏第30册[M],高楠顺次郎等主编.东京:大正一切经刊行会,1924-1935:458b.

[8](宋)朱熹编,(清)张柏行集解.近思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5:127.

[9](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十二)[M],中华书局,1986:217.

[10](明)王阳明撰,吴光等编校,王阳明全集[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1228 .

[11] 丁福保编纂. 佛学大辞典[M]. 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01.

[12](唐)湛然述.止观辅行传弘决,大正藏第46册[M],高楠顺次郎等主编.东京:大正一切经刊行会,1924-1935.

[13](印)弥勒菩萨说,(唐)玄奘译.瑜伽师地论,大正藏第30册[M],高楠顺次郎等主编.东京:大正一切经刊行会,1924-1935:723b.

[14](印)弥勒菩萨说,(唐)玄奘译.瑜伽师地论,大正藏第30册[M],高楠顺次郎等主编.东京:大正一切經刊行会,1924-1935:723b.

[15](唐)玄奘译.解深密经,大正藏第16册[M],高楠顺次郎等主编.东京:大正一切经刊行会,1924-1935:698b.

[16] 韩清净.解深密经·分别瑜伽品略释[M].香港:中国佛教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8:94.

[17] 史文.禅观影像及其超越[J].教育探索,2010,(3):7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