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者视角下《中国富豪移民在英国》的中国形象

2020-11-18 11:01郭玥鑫
时代人物 2020年21期
关键词:中国形象他者理论

郭玥鑫

摘要:《中国富豪在英国》是2016年在英国播出的一部专题纪录片,主要讲述了那些选择移民到英国的中国富豪们以及为这些富豪服务的人的故事。本文通过对纪录片《中国富豪移民在英国》中被塑造为“他者”的中国形象的分析,揭示了本片被其纪录片体裁掩盖的意识形态与权力关系,并用“培养”理论分析本片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最后对中国如何在后殖民时代如何面对误解,展现大国风范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中国富豪在英国;中国形象;他者;“培养”理论

一  他者视角下的国家形象

国家形象是特定国家的历史和现状、国家行为、国家的各项活动及其外部影响在国际社会和内部公众心目中产生的印象、认知和评价。[1]根据评价主体的不同,国家形象可以分为“自我形象”和“他者形象”。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特定国家的国家形象在不同的文本中有着不同的解读。国家形象“随时出现在大量文献的字里行间,在每个历史时期均因循环往复的感受而变得充实和独特。”[2]中国作为一个历史上几经沉浮的大国,在国际社会,尤其是西方国家眼中的他者形象几经演变。

自《马可·波罗游记》出版伊始,中国就一直是西方基于自身发展需要而建构出来的想象中的他者。中国在十三世纪晚期时“富有道德与智慧”的形象,到十八世纪后期却随着西方中心主义的观念的兴起而沦为落后、迷信甚至趋于妖魔化的异邦。新中国建国以后,中西方之间的交流的大门被迅速关上,再加上受意识形态的影响,在西方人的想象中,中国这个红色的国度充满了专制、奴役与饥饿。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综合国力迅速提升,国际社会上的话语权也随之增加,然而西方依旧持续建构着中国的负面形象。

回顾中国的“他者形象”的演变历程,可以清晰地看出,“‘变化的是中国形象的特征,不變的是构筑中国形象的、存在于西方现代性内在逻辑中的、具有历史连续性活力的话语构成原则。,不可避免地,中国形象作为西方现代文化的‘他者镜像,可以是理想化的、表现欲望与向往、表现自我否定与自我超越的‘乌托邦,也可能是丑恶的、表现恐惧与排斥、满足自我确认与自我巩固的需求的意识形态。总之,表面上全球化的中国形象网络,已被西方的‘中国形象程序所操纵。”[3]如今,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权力格局向中国倾斜,西方中心主义的思想基础也被进一步削弱,然而其残存的阴影依然笼罩着西方。而“在‘外国人讲述中国故事中就隐含着一种东西方之间的权力话语,外国人讲述中国故事,无论身处何地,采取什么媒介形式,其身份决定了其作为讲述者,首先是一位外国人的立场。 ”  [4]于是,《中国富豪移民在英国》中暗藏着的西方刻板成见不足为奇。

二  《中国富豪移民在英国》建构的中国形象

《中国富豪移民在英国》是2016年在英国Channel4频道播出的一部专题纪录片,影片中介绍了名副其实的中国富豪余晚晚,同时将目光投向了一些来英国拍摄婚纱的年轻人,一位为中国超级富豪服务的私人买手陈雄和一位来自英国裁缝街历史最为悠久的老店、想要进入中国市场的销售经理安东尼。透过影片中的这些人物的故事以及本片解说词对其命运的解读可以对西方世界眼中对中国形象管中窥豹。

财富场上炙手可热的新贵

本片一方面对中国取得的巨大财富惊叹连连,另一方面,对中国发展速度的态度十分耐人寻味。本片中的解说词反复提到,中国是一个“新崛起的超级大国”,片头这样定义中国:“崛起中的超级大国、过去三十年孕育了无数财富、全球拥有最多的亿万富豪的国家”这一连串令人瞠目结舌的称号反映了制作人员的对中国的态度。

中国为英国带来了巨大的财富,但影片中处处可见对财富之巨大与去的时间之短暂的强调,反映出了制作者的矛盾心态:诚然,这个新崛起的大国为英国带来了许多的财富与机会,但近乎妖异的发展速度也颇令人忌惮。这样的逻辑与西方世界中肆虐已久“中国威胁论”十分肖似。

英伦风情的发烧友

在本片中的中国人都十分热爱英伦风情。中国木门巨贾之女余晚晚愿意离开家人孤身定居在伦敦,参加伦敦的季节项目并接受淑女礼仪训练,并将是否能得到英国上流社会的舞会礼仪小姐的桂冠当做获得父亲认可的重要机会;每年有许多不远万里来到英国拍摄婚纱照片的已婚中国夫妇;慕名前来的中国游客为中国巨星周杰伦举行婚礼的小镇提供了可观的收入......上述一切都表明:随着手中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中国人乐于为热爱的英伦风情慷慨解囊。

阶级的追求者

本片的主题是展示那些来英国消费的中国人,这就不可避免地追问一个问题:为什么他们选择英国?本片给出的答案是:英国拥有中国所没有的阶级和自由。

余晚晚选择积极学习参与英国上流社会的舞会和淑女训练和活动,在本片制作人员看来是因为她需要通过学习这样的阶级礼仪来彰显自己的阶级身份——解说词这样说到,“看起来你不用出生在这个体系之内就能成为其中一员。”

对于这样的“阶级”和阶级背后的深层原因,纪录片还进行了恶意地解读。 纪录片的工作人员在采访专为和中国富豪们服务的私人买手陈雄时有了如下对话:“我以为中国是共产主义。”“共产主义和消费奢侈品不矛盾啊。”“共产主义不应该每个人都是平等的吗”“社会永远不会是平等的。”将每个社会都面临的平等问题与中国政治联系起来,这样的发问本身就是提问者背后的意识形态在作怪。

总之,在纪录片《中国富豪移民在英国》中,中国既是财富场上炙手可热的新贵,也是英伦风情的发烧友,还是财富和阶级的追求者。正常的投资和旅行(两国之间文化上的差异)被人为地建构成陌生的异域奇观,而对文化差异现象的追问更多地停留在对自身偏见的迎合与取悦。当然,纪录片本身聚焦“中国富豪“,其视角也决定了本片对中国形象的描摹注定是不全面乃至狭隘的。

三  纪录片与“培养”理论

1926年,格里尔逊在《纽约太阳报》评论电影《摩阿纳》的文章中首次提出了纪录片(Documentary)这个词并对其提出了两个要求“创造性地运用事实”和“银幕是一个讲坛”,而这个讲坛的作用是做一个“改造社会的锤子”。[i]从艺术的角度看,纪录片是一种叙事艺术,一种动用多种影视手段达到真实的叙事艺术。电视纪录片是一种艺术地展现真实场景纪实性的节目形态,它通过调动电视手段,多角度地縱深挖掘生活素材,通过纪实的“真”来表现生活中的美和丑,藉以给观众提供一个评价生活的基点,一种真实的人生体验,一种强烈的情感共鸣。

可见,纪录片因其真实性,在被提出伊始便被寄予了改造社会的厚望。根据大众传播的“培养理论”,传播内容具有与特定大家价值和意识形态倾向,这些倾向通常不是以说教而是以“报道事实”、“提供娱乐”的形式传达给受众的,它们形成人们的现实观、社会观于潜移默化之中。而这种“培养效果”,主要表现在形成当代社会观和现实观的“主流”上,而电视媒介在“主流形成”(mainstreaming)过程中尤其发挥着强大的作用,它可以超越不同的社会属性在全社会范围内广泛“培养”人们关于社会的共同印象。[5]就此而言,《中国富豪移民在伦敦》所塑造出的中国形象是狭隘的,作为一部纪录片,其纪实的风格掩盖了创作者囿于意识形态的事实。《中国富豪移民在伦敦》中塑造的中国形象是不全面乃至狭隘的,根据“培养理论”,本片对于加深本已存在的对中国的刻板印象,为两国之间的交往制造障碍。

四  中国面对误解如何自处

《中国富豪移民在英国》以他者的视角,将中国塑造成来自异域的陌生奇观,这也反映出在后殖民语境中中国面临的自我塑造的挑战。“虽然不同时期、不同国家及不同文本塑造的中国形象大相径庭,但这些形象一直相互参照、彼此引证,已形成具有内在一致性与延续性的文化定势,其真实性固然不能简单否定,但个中有意或无意的变形、扭曲更不能忽视。”国家形象在历史的长河中本就一变再变,对于误读,中国应避免“西方主义”(Occidentalism)的倾向。面对误解,中国应当展现应有的大国风范,着力于客观真实国家形象的自我建构,对外传播时时注意遵循传播技巧,遵循全球伦理,建构更贴合自身的国家形象。采取仇视、敌视的态度,将误解的产出者再次异化为他者。

参考文献

[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

[2]孙英春.跨文化传播学

[3][英]格里尔逊.纪录片的首要原则[A].外国电影理论文选(上册)[C].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第256-273页.

[4]王庆福,张红玲.纪录片国际传播中“他者叙事”的跨学科思考[J]现代传播 2019 (09 )( 总第 278 期)

[5][美]哈罗德·伊萨克斯.于殿利等译,美国的中国形象[M]北京:时事出版社,1999年版,第6、78页

[6]周宁.跨文化形象学[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6)

[i][英]格里尔逊.纪录片的首要原则[A].外国电影理论文选(上册)[C].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第256-273页.

猜你喜欢
中国形象他者理论
基于多元外在表征理论的高一氧化还原反应教学
“理论”与“实践”
多项式理论在矩阵求逆中的应用
盛满理论
东方主义在大正日本文学中的探讨
“他者”眼中的“她者”
西班牙媒体眼中的中国形象
“莉迪亚死了”——《无声告白》中他者的悲剧解读
他者视域下曹保平作品的文化反思
为“他者”负责:论当代大学生的道德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