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家思想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当代价值

2020-11-18 11:01金灿
时代人物 2020年21期
关键词:人类命运共同体

金灿

摘要: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文化繁盛局面。其中,墨家学派独树一帜,与儒学并称为当时的两大“显学”。创始人为墨子,其中以“兼爱”为核心思想。墨家“兼相爱,交相利”的处世观,对当时的影响及其广大,经过两千多年的历史沉淀至今仍然具有强大的魅力与影响,其中包含的仁爱,平等,和平,互利共赢思想与现时代我党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高度契合,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十分重要的当代价值。

关键词:墨家思想;兼爱;兼相爱;交相利;人类命运共同体

一、墨家核心思想“兼爱”

“兼爱”的含义。冯友兰先生也曾评论到墨家的“兼爱”思想:“兼爱是墨子哲学的中心思想。”[1]主张兼爱的人认为“我应当像关心自己那样关心朋友和朋友的父母” [2]。

“兼爱”即“兼相爱,交相利”,“兼爱”就是对一切人无所不爱,不分远近,不分等级,普遍广泛地爱所有的人。 同时相交不仅使自己有利,而且还要有利于他人。

“兼相爱,交相利之法,将奈何哉?”子墨子言:“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3] “兼相爱,交相利”就是不分人与我,不只是单方面的爱自己,而且还要爱别人。不是单方面的使自己有利,而且还要使别人有利。墨子认为,兼相爱就要大家树立把别人的国看成自己的国,把别人的家看成自己的家,把别人的身体看成自己的身体。有了这种思想就能把别人与自己同等看待了。而且他还认为必须我先做那些爱和有利于别人亲人的事,然后别人再报答我的爱和有利于我的亲人的事,这样人与人之间就不会互相残害了,人与人之间就平等了。“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4]墨子认为,一切人间的怨恨、篡夺乃至天下大乱,其根源在于人们不相爱。 “凡天下祸篡怨恨,其所以起者,以不相爱生也” [5]。而只要实行兼爱,一切不道德行为也就都没有了,天下也就大治了。“诸侯相爱,则不野战;家主相爱,则不相篡;人与人相爱,则不相贼。君臣相爱,则惠忠;父子相爱,则慈孝;兄弟相爱,则和调;天下之人皆相爱,则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6]”如果做到“天下皆相爱”,社会矛盾就会泯灭,就会天下太平了。

做到了“兼相爱”,何为“交相利”呢? 墨子曰:“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是故诸侯相爱,则不野战;家主相爱,则不相篡;人与人相爱,则不相贼;君臣相爱,则惠忠;父子相爱,则慈孝;兄弟相爱,则和调。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凡天下祸篡怨恨,可使毋起者,以相爱生也,是以仁者誉之。” [7]在兼相爱的基础上,国不相战,家庭和睦,人与人和谐相处,墨子无意追求爱的浪漫,而视之为济世救世的良方。墨子认为,先秦社会之所以失范,在于人与人之间不相爱,“是故诸侯不相爱则必野战,家主不相爱则必相篡,人与人不相爱则必相贼,君臣不相爱则不惠忠,父子不相爱则不慈孝,兄弟不相爱则不和调。”[8]与此相伴,自私自利亦是乱世之因,如“亏父而自利”“亏子而自利”“亏兄而自利”“亏弟而自利”“亏君而自利”“亏臣而自利”“乱异家以利其家”“攻异国以利其国”等等皆为自私自利之结果。一言以蔽之,违反兼爱互利原则的恶果是“强必执弱、富必侮贫、贵必傲贱、诈必欺愚”。这表明,墨子有意凸显爱的现实性一面,拙于或不屑渲染爱的幻梦色彩。而这一步骤又主要是通过把爱与利予以贯通得以完成的。也就是说,爱必言利,以爱启利,以利寓爱,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兼相爱”并不否定自爱,而是把自爱与相爱结合起来。“交相利”也不是鄙视自利,而是力求使自利与互利两不偏废。在利他的同时有利己的倾向,爱人就是爱己,爱己也能走向爱人,具有普遍性和相互性。

二、兼爱思想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契合

“兼爱”思想体现了现代思想所提倡的仁爱、平等、和平、共赢,由于历史的原因没有被当时的统治者所接纳,可如今我们对墨家思想精髓的挖掘对于当今现代社会下调和人际关系,构建和谐家庭,稳定社会秩序,促进和谐社会,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都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它是保证社会和谐的法宝,也是道德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处理国与国、人与人关系的基本原则。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2012年11月中共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9]意识。习近平就任总书记后首次会见外国人士就表示,国际社会日益成为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面对世界经济的复杂形势和全球性问题,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命运共同体”是中国政府反复强调的关于人类社会的新理念。习近平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时提出了“通过迈向亚洲命运共同体,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 [10]的倡议。提出了迈向命运共同体的“四个坚持”:“坚持各国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坚持合作共赢、共同发展,坚持实现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坚持不同文明兼容并蓄、交流互鉴” [11]。2015年9月,习近平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当今世界,各国相互依存、休戚与共。我们要继承和弘扬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12] 2019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和完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3]自“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出开始,我国和党始终把这一理念传达下去,从国内到国际,从现在到將来,从理念到行动,始终坚定不渝的走下去。

三、墨家思想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实意义

当今世界面临着百年未有的大变局,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和社会信息化潮流不可逆转,各国间的联系和依存日益加深,但也面临诸多共同挑战。粮食安全、资源短缺、气候变化、网络攻击、人口爆炸、环境污染、疾病流行、跨国犯罪等全球非传统安全问题层出不穷,对国际秩序和人类生存都构成了严峻挑战。不论人们身处何国、信仰如何、是否愿意,实际上已经处在一个命运共同体中。一种以应对人类共同挑战为目的的全球价值观已开始形成,并逐步获得国际共识。这也正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墨家“兼爱”思想的有力印证,“兼爱”思想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兼爱”之仁爱观:平等友爱

它主张人人关心爱护他人,相互尊重,爱人如爱己,国与国,家与家,人与人,“爱人不外己,己在所爱中;己在所爱,爱加于己。伦列之爱己,爱人也。” [14]。墨子认为,当时国家之间相互攻打,家族之间相互掠夺,人们之间相互残杀,君无恩惠臣不效忠,父不慈子不孝,兄弟不和调,都是因为不想爱所致,因此,他提出“以兼相爱,交相利之法易之”,即用相互关爱,相互谋利的办法来改变它。看待别人的国家就像看待自己的国家一样,看待别人的家族就像看待自己的家族一样,看待别人的生命就像看待自己的生命一样,这样,诸侯相爱,就不会发生战争,家族相爱,就不会出现家族之间相互掠夺,人与人相爱,就不会相互残杀,君臣相爱,就会有恩惠有忠心,父子相爱,就会有慈爱有孝顺,兄弟相爱就会又和睦又协调。

“兼爱”之和平观:和谐共处

“兼爱”思想是同“非攻”思想联系一起的,墨家思想倡导“兼爱”反对侵略战争,维护天下和平。战争对于败者的伤害及,伤人命、损其才,是没有意义的破坏行动。而对于胜方而言,仅仅是获得了数座城池与税收,但总的来说伤害与损失也是巨大的,所以战争是没有意义的行为。在《兼爱》三篇中,非攻反战的思想一以贯之,没有任何改变。 《兼爱》上篇谓“诸侯各爱其国,不爱异国,故攻异国以利其国,天下之乱物,具此而已矣。” [15] 《兼爱》中篇言:“今若国之与国之相攻,家之与家之相篡……此则天下之害也。” [16]下篇又言: “大国之攻小国也,大家之乱小家也……此天下之害也。” [17] 由此可见,墨子认为天下之乱是由于“诸侯攻异国以利其国”而起,天下之害莫过于“国与国之相攻”。而《兼爱》下篇言曰: “仁人之事者,必务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18] 兴利除害,阻止侵略战争,维护天下和平是仁人的使命和担当,是仁人行事的准则和目标。

“兼爱”之互利观:合作共赢

兼爱即“兼相爱,交相利”,在兼爱的基础上,“交相利”合作共利,才能达到共赢。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能够兼顾他人利益。我党立足时代潮流和我国根本利益,提出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认为国与国之间要开展对话、合作,而不是对抗,实现双赢、共赢而不是单赢。追求和平富足、远离贫穷战乱,过上美好的生活,是世界人民的共同目标。 《兼爱》中篇言: “今天下之君子,忠实欲天下之富,而恶其贫;欲天下之治,而恶其乱,当兼相爱、交相利。此圣王之法,天下之治道也,不可不务为也。” [19]。墨子“兼相爱、交相利”的思想与“合作共赢”的新理念在其思想实质上是一致的。“兼爱交利、合作共赢”是实现天下之治的必要条件和真正力量。

中国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更是以中国综合国力的发展作为支撑。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性成就。我国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进入了世界前列,我国国际地位实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个新时代, 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做出更大贡献的时代。在新时代里,中国将发挥负责任大国的作用,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深度参与全球治理,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引导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世界。可以说,墨子的“兼爱”主张在两千多年后的当今中国得到了极高的回应。

参考文献

[1]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文化发展出版社,2018:50.

[2]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文化发展出版社,2018:50.

[3]墨子[M].武振玉,彭飞评注.凤凰出版社,2009:47.

[4]墨子[M].武振玉,彭飞评注.凤凰出版社,2009:46.

[5]墨子[M].武振玉,彭飞评注.凤凰出版社,2009:46.

[6]墨子[M].武振玉,彭飛评注.凤凰出版社,2009:46.

[7]墨子[M].武振玉,彭飞评注.凤凰出版社,2009:47.

[8]墨子[M].武振玉,彭飞评注.凤凰出版社,2009:46.

[9]常雪梅,赵晶. 中共首提“人类命运共同体” 倡导和平发展共同发展[N].人民网,2012-11-11.

[10]张天宇.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上的主旨演讲[N].新华网,2015-3-28.

[11]覃博雅,张玉柯.习近平“四观”倡导国际新秩序[N].人民网,2015-3-29.

[12]覃博雅、常红.习近平出席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并发表重要讲话.人民网,2015-9-29.

[13]徐海之.释放“中国之治”最强信号——解析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公报关键词.新华社,2019-11-1.

[14]墨子[M].方勇译注.中华书局,2016:225.

[15]墨子[M].武振玉,彭飞评注.凤凰出版社,2009:46.

[16]墨子[M].武振玉,彭飞评注.凤凰出版社,2009:46.

[17]墨子[M].武振玉,彭飞评注.凤凰出版社,2009:51.

[18]墨子[M].武振玉,彭飞评注.凤凰出版社,2009:51.

[19]墨子[M].武振玉,彭飞评注.凤凰出版社,2009:49.

猜你喜欢
人类命运共同体
人类命运共同体:世界治理新方案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代表着中国外交未来的方向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展现了中国的历史担当
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内容、价值与作用
论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科学内涵和重大意义
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目标的中国外交顶层设计
以“文化多样性”国际机制支撑“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以“人类命运共同体”引领世界秩序重塑
中国言说的路径与民族国家电影实践及其走向
“人类命运共同体”:马克思主义时代性观照下理想社会的现实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