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人缘”不好? 可能是这个原因

2020-11-18 11:01兰心
婚姻与家庭·性情读本 2020年11期
关键词:人缘豆豆观点

兰心

每个孩子在成长发育的过程中,都会经历一段“自我中心”的过程,父母可以用柔和的方式,帮助孩子慢慢转化,千万不要强逼着孩子接受成人的观点。

人缘不好?也许是观点采择能力惹的祸

浩博刚上一年级。放学后,他哭着对妈妈说:“同学管我叫恐龙,他们都欺负我!”浩博妈妈一边安慰,一边想着问问班主任具体情况。谁想,班主任的电话先打过来了:“浩博妈妈,最近能不能来学校面谈一次,浩博频繁地和同学发生冲突,影响了他和别人在学校的学习。”

浩博性格开朗、乐于助人,怎么就卷入了冲突的旋涡呢?与老师见面后,浩博妈妈的担忧更重了。老师说,浩博在班里很霸道,有些以自我为中心。同学不听他的话,他就不停地逼小朋友。相反,同学们说什么,他一概不理。老师试着调解,给孩子们讲了“孔融让梨”的故事,大家听了之后都受到启发,只有浩博问:“老师,为什么不能準备几个一模一样的梨?让来让去多麻烦!”

浩博妈妈有些恍惚,她太了解老师的感受了。浩博在生活中,也经常这样“语出惊人”。那天,浩博妈妈说小区里有个男孩骑车速度过快,不小心被杂物绊一下飞了出去,摔得很惨。浩博妈妈是想提醒儿子骑车要小心,浩博却反问:“妈妈,他骑车的时候戴口罩了吗?”浩博妈妈被问愣了,儿子真是不按常理出牌!

种种情形联系在一起,可以看出,浩博的自我中心很多时候是因为不能理解别人的话造成的。孩子的理解力,影响了他的交往。由此也可以推论,浩博在学习时对一知半解的知识也是连猜带蒙,不能系统地消化。

既然浩博不是故意为之,那么他缺少了哪种能力呢?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这属于观点采择能力。这种能力,能够帮助孩子区分自己和他人的观点,理解别人并对社会交往情境做出正确的反应。浩博能感知自己的观点,但是不能发现别人的观点与自己的不同,也不会站在对方的角度进行思维推断,所以无法理解和接纳他人的观点。

虽然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强调,观点采择能力大概到八九岁才能全面地发展,但幼儿时期,这种能力已经处于萌芽发展阶段。那些发展得比较早、比较好的孩子,能在交往和学习中获得更多的激励,进而获得更多的“社会性赞赏”。所以,父母最明智的做法,就是尽早培养孩子的观点采择能力。

育儿中,您的观点采择能力好吗

我们常说,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孩子的一言一行,都会受到父母的影响。观点采择能力作为社会认知发展的重要一环,很多时候来源于孩子和周围人的互动。

生活中,父母有很多机会影响孩子观点采择能力的发展。对于同样情境的不同处理,效果完全不同。比如,孩子在花园中玩儿,一会儿跑回你的身边告状:“豆豆抢我的玩具,还打我!”这时,你的回答很重要。

有的父母,可能会带着孩子到豆豆旁边,说:“小朋友之间要互相帮助,怎么能抢东西呢?打人就更不对了!”道理没错,可是我们不知道孩子的感受,孩子知道对错,但是不知该怎样做。这样的孩子,单方面地接收大人的观点,没有交流互动,也不会进一步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因为父母强行向孩子宣扬自己的观点,孩子没有机会比较自己和别人的差异,这种观点的“失区别化”会影响孩子观点采择能力的发展。

有的父母,可能会直接对孩子说“豆豆不是故意的,你让他玩一会儿!”或者说“没事儿的,他玩一下就会还给你了!”这样的情况,孩子会感到迷茫,因为他觉得自己感受是错的。玩具被抢了,自己被打了,明明很难过,大人却轻描淡写地一带而过。大人的忽视和不理解,给了孩子一个糟糕的示范。没有体会过被理解是什么感受,孩子很难主动去理解他人的观点,也不会顺畅地转换思维视角接纳他人。换句话说,父母的忽视会导致孩子社会交往能力的落后。

我们需要一种民主式的交流,和孩子展开心灵的对话。孩子说:“豆豆抢我的玩具,还打我!”父母首先需要回应孩子的感受,比如试着问:“玩具被抢了,你是不是很伤心?妈妈说过打人不对,豆豆却打了你,你应该很难过吧!”这个过程,能够让孩子清楚自己的感觉。随后,我们帮助孩子核实他的想法—是想要回玩具,还是想和豆豆理论讨回公道?不同的想法,父母可以向孩子示范不同的策略。这些技巧,孩子学习过后,能够应用在类似的情况中。

孩子只有清晰了自己的想法,才会逐步换成他人的角度去体会别人的观点;只有具备充分的交往体验和应对技巧,才会处理自己和他人观点的不同。这些技巧和经验不会凭空而来,父母适当地倾听和良好的养育方式,可以为孩子观点采择能力的发展拓宽空间。

结构性游戏,帮孩子走出认知的困境

有了充分的交流,孩子才能懂得更多的“人情世故”。但是,现在的孩子经常缺少表达想法的机会,尤其是一些喜欢玩闹的孩子,并不喜欢过多地分析自己的想法。这时候,我们需要一些媒介,比如绘本,或者一些特殊的结构性游戏。

思博的智商很高,但是情商发育有所欠缺,这样的孩子,直接指出他的不足和需要改进之处,他往往不能接受。相反,思博妈妈以绘本为媒介,和孩子讨论自己的想法,收获很大。

思博争强好胜,妈妈就和他一起读《谁是第一名》的绘本。思博理解不透,妈妈就翻出思博幼儿园时期的画本,让他比较不同画作的特点。“你觉得哪个画是第一名?为什么呢?”这时候,思博很为难,每幅画都有优缺点,很难取舍,由此思博也终于明白了“各有千秋”是什么感觉。最后他说:“在我看来,每一幅画都很不错啊,为什么一定要当第一呢?”

因为不会站在他人的角度看问题,思博经常遇到自己不能理解的情境。这种时候,妈妈可以陪伴思博玩儿“角色扮演”,让他有切身体会。一天,思博和涛涛发生了争执。涛涛描述自己的假期旅游经历,说自己坐了一个非常棒的飞机,飞机的窗子可以打开。思博立刻严肃地大声纠正:“不可能,你说谎,你要和我们道歉!”涛涛被思博的态度吓到了,不肯说话,但思博不依不饶,拉着大人做裁判:“涛涛吹牛,他是个坏孩子!”

晚上,思博妈妈和孩子商量:“妈妈扮演你,你扮演涛涛,我们看看早晨发生了什么,可以吗?”思博把涛涛的话重复了一遍,思博妈妈问道:“当你和别人说你坐了一架非常炫酷的飞机,你想告诉小伙伴什么呢?”思博想了想,说:“也许,他想让我们夸夸他!”

妈妈进一步引导:“涛涛想要夸奖,得到的却是小伙伴的训斥,会是什么样的感觉呢?”这次,思博马上说:“我知道了,下次,我不那么大声说他了!”随后,他又小声地嘟囔了一句:“飞机窗就是不能打开啊,以后慢慢告诉他吧!”第二天,思博拿了一本关于飞机的书借给涛涛看,用自己的方式处理了问题。

其实,每个孩子在成长发育的过程中,都会经历一个“自我中心”的过程。他们理所当然地觉得周围的人和自己的想法一样。父母可以用柔和的方式,帮助孩子慢慢转化,千万不要强逼着孩子接受成人的观点。随着孩子慢慢长大,他们一边思考一边探索自我,才能最终学会正确地处理事情。

猜你喜欢
人缘豆豆观点
更多观点,请扫码阅读。
更多观点,请扫码阅读
更多观点,请扫码阅读。
情商高,人缘好,很会做人的三大星座
艺升人缘厚
唐豆豆的意外惊喜
人缘差
让你代购的熟人不是好朋友
观点参考
我是豆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