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视角下,加强高校研究生思政教育的路径

2020-11-18 11:01王艳芳张晓航
时代人物 2020年21期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思政教育立德树人

王艳芳 张晓航

摘要:研究生教育作为培养创新人才和提高创新能力的着力点,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立德树人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出大批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的关键。本文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以立德树人为视角,深入研究并思考加强高校研究生思政教育的路径,解决当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突出问题,让研究生教育与党和国家发展同频共振。

关键词:立德树人 研究生教育 思政教育

基金项目:创新思政课要强化针对性(2019年度辽宁省社科规划基金委托项目),项目编号:L19WTA004

一、立德树人内涵及其时代发展

从立德树人的内涵上来看,多是在教育者的角度进行阐述的基础上,结合时代需要,提出“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的理念。立德与树人的内涵会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完善。

立德树人的传统释义。“立德”这一整体概念首次出现在《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其含义为最上等的是树立德行,其次是建立功业,再其次是创立学说。即使过了很久也不会被废弃,这就叫做不朽。这也就是在中国的伦理观点上,最重要的是讲求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激励一代又一代青年学子。

“树人”这一整体概念首次出现在《管子·权修》:“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管子将人视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主体之一,坚持“以人为本”,突出树人在社会延续和进步中的重要性。

立德树人的时代发展。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教育制度向苏联看齐,存在重“智”轻“德”,虽在一定层面上取得一些成效,但从长远发展来看未达到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改革开放后,教育的本质被统一到“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中来。

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①]”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 ,推进教育公平,培养 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②]”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讲话中再次强调,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今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中提出要为党和国家事业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

立德树人,就是在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研究生教育是高校为社会“孵化”高质量人才的重要产地。推动研究生教育适应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需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才兼备高层次人才的前提。高校在做好专业技能培养的同时,也必须抓好研究生的思政教育。近日召开的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明确了新时代研究生教育的主要任务,对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教育工作,推动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提供高质量人才提出了具体要求。

二、研究生思政教育的现实困境

与本专科在校生这一教育对象有所不同,高校研究生来源广泛,类别不同,主要分为:全日制研究生、在职研究生、同等学力研究生,且生源年龄跨度、求学目的、社会经历、周围环境等方面也差距较大,对研究生思政教育带来的一定困难,具体可分为以下三种 :

思政实施主体缺乏合力。思政教育尚未形成教育一致性。思政教师、研究生导师、专业课教师、辅导员等教育主体合力不足,削弱了思政教育力量和效果。思政课教师队伍在把握不同类型研究生特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高思政课教育教学对研究生教育方面,可谓责任重大。在开展研究生思政教育工作时,思政教师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 ,但对研究生专业和科研背景了解不深,容易导致研究生思政教育缺乏针对性。反之,研究生导师、专业课教师虽然擅长专业教学,但缺乏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专业知识,未经过思政教育方面专业培訓和实践锻炼,在履行思政教育方面力不从心。与此同时,我们应明确研究生导师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主要作用,其对所带学生的思想动态、学习情况、生活状况都十分了解,在研究生思政教育中发挥作用也最为有效,甚至可以说对研究生起到终身教育的作用,但由于部分研究生导师忙于专业教学和科研,对课程思政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思政教育作用不凸显。

思政资源相对分散。首先,研究生思政教育与高校党建工作融合不够。高校党建工作是研究生思政教育的重要指引,加强党建工作能提高研究生培养的有效性和思政教育的重要性。但目前还存在一部分研究生党员自身修养不足、研究生党组织建设标准化规范化程度不高,战斗力凝聚力不强等情况,面对新问题研究深度不够,导致实施力度不强,无法做到相互融合。其次,研究生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学存在不一致性。专业课作为一种“隐性”的思政教育和思政课这一“显性”教育未形成共振,未找到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契合点,简单的枯燥说理,生搬硬套,不能很好地将典型人物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奋斗精神传递出去,使专业课思政教育不能达到预想效果。最后,研究生思政教育与科研项目融合不足。大多数理工科研究生在学完专业课之后,主要是随导师或课题组做科研。如果对科研项目的思政因素发掘不足,对研究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不够,就会导致科研工作与研究生思政教育脱轨,不能真正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

思政载体固化单一。目前,大多数高校的研究生思政教育还停留在传统授课模式,以灌输性教育为主,缺乏启发性;授课内容以教材为中心,缺乏时效性;教育载体多以校园内的开会、研讨、讲座为主体,缺乏适合研究生群体的活泼性。这种传统单一、简单化的研究生思政教育方式,已经不满足新时代学校、专业 、学生群体的需要以及新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种新媒体如微博、微信、短视频快速发展,成为当下研究生学习、生活、工作的主要方式之一,良莠不齐的网络内容,研究生的思想观念、道德观念、价值理念会遭到不同程度的冲击,对高校研究生思政教育带来巨大挑战。但部分导师责任意识不强、应对能力不足导致思政作用不凸显。

三、推进研究生思政教育的措施

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立德树人是教育的中心环节和根本任务,教育事业发展必须始终牢牢抓住的灵魂。研究生教育和高层次人才培养的着力点是国家重大需求。只有坚持立德树人,推动研究生思政教育深层次、结构性改革,才能培养出一批批具有“中国灵魂、国际视野、未来眼光”可堪大用能担大任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协同联运形成育人合力。为全面推进落实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牢牢把握研究生思政教师队伍这一关键主题。建立强有力的思政工作队伍格局,重视研究生思政课建设研究,确保研究生思政工作不留死角、不留空白,才能推动不同领域的思政工作实现无缝衔接、全面覆盖。在研究生思政教育中,思政教师、导师、专业课教师、辅导员必须各尽其职、各负其责,提升思政教育能力,加强协同互动合作,才能形成教育合力。

“心有所信,方能行远。”以扎实的理论基础指导实践,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引领学生前行,以将干事创业劲头推动学生汇聚实现发展的力量。思政教师要从“铸魂育人”的高度去理解、把握和践行“立德树人”的高度去理解、把握和践行“立德树人”的要求。不仅要讲知识,还要讲价值观,培育研究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要讲价值观,还要讲信仰观,帮助研究生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导师思政教育培养导向性具有方向之音、目标确立、行为导向等作用。因此导师对研究生的思政教育要尽可能的贴近学生,及时疏导和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和困境,用爱、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学生在思想上、政治上、行为上的问题,切实提高研究生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勤沟通,为全面培养高素质提供研究生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另外,高校还要加强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针对导师、专业课教师开展思政工作相关的专业培训,使其在思想上能认同思政责任,在行为上能负担起思政教育义务,不断提升育人能力和水平。

在研究生思政教育工作中,要加强协同互动,畅通思政教师、导师、专业课教师、辅导员的沟通与协作渠道,摒弃各自为政,增进理解和支持,形成握指成拳的思政教育力量。

资源融合载体多元。全面梳理高校研究生思政教育与与党建工作、专业课程、科学研究之间脉络,整合有利资源,实现在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最大价值,促进多方面相互融合、相互贯通,从理想信念层面的精神指引融入到研究生的素质养成与专业知识中,培养具有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的研究生人才。

要树立围绕中心工作抓党建的理念,以高质量党建推动高质量研究生培养工作。学生党建工作与研究生思政工作要依托载体去实现其引领功能,发挥出其积极作用带动研究生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组织开展研究生党建活动要贴紧工作实际,做到精准策划、内容具体、目标清晰、成效显著。调动学生参与党的活动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同时吸纳优秀个体为积极分子,严格发展研究生学生党员,增强党的组织优势。

深入挖掘专业课程的文化基因和价值范式,发挥专业课程的思政教育功能,促进思政课和专业课无缝对接。创新专业课教学模式,破除“重知识轻德行”的培育困境,实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隐形“思政课程”目标。同时根据研究生的培养特点,在研究生从事科研项目、进行学术钻研时,充分利用实验室平台,挖掘自身特点和优势,提炼科研项目以及实验室蕴含的文化价值,在科学研究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融入理想信念。

只有党建工作、专业课程、科研项目与思政教育相辅相成,才能共同推进教育模式和载体的完善发展,将立德树人教育融入学生学习成长全过程,才能形成协同效应。

以人为本创新载体。随着信息技术深层次发展,催生“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学生不再是传统意义上“坐等受教”的角色,这对高校研究生思政教育工作产生巨大影响,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青年学生对互联网的粘性增加。思政教育要真正发挥作用,首先要创新宣傳方式,生动灵活地聚焦青年注意力。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顶层设计,突出育人主题,建构完善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一方面,创新网络思政教育途径,不断完善提高网络交流方式方法。积极打造有特色的、有吸引力、有辐射效应的网络平台系统。通过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微视频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主动占领新媒体阵地。另一方面,提高教师个人觉悟和自身素质,充分认识到学习互联网技术的重要性。通过自主学习、外出培训、专题讲座等方式加强教师互联网知识和培训力度。除此之外,通过完善教师考核内容,督促教师学习互联网技术,重视互联网的程度。

将传统思政教育内容体系为支撑,增加互联网相关的教育内容分,发挥网络思政教育的引领作用,扩大网络思政教育新阵地,整体构建全方位育人机制,切实做到立德树人。

千秋基业,人才为本。“研究生教育在培养人才、创新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适应领域多需要的人才。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即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基础上迈向现代化新征程,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参考文献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人民日报,2017-10-19(02).

习近平.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2019-03-19(1).

王向明.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J].红旗文稿,2020(18):36-37.

王武习.以落实立德树人职责为契机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J].才智,2019(29):32.

猜你喜欢
研究生教育思政教育立德树人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新媒体在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研究生教育管理中的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
MOOC在研究生教育中的应用探究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职业性的缺失与对策研究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论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讨
高校科研团队与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