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现状与发展展望

2020-11-18 11:01张壬娇鲍创
时代人物 2020年21期
关键词:高校共青团素质教育

张壬娇 鲍创

摘要:高校共青团应切实服务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人才培养中心工作,“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是党对高校共青团的明确政治要求,也是新时代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大举措。该文通过梳理该制度的发展脉络及部分试点高校共青团推进该制度的现状,挖掘特色亮点提出发展展望,为高校共青团工作提供借鉴经验。

关键词:高校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素质教育

“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溯源

2002年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全国学联等单位联合颁布了《关于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意见》,要求高校系统化设计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客观记录学生参与情况,毕业时形成“大学生素质拓展证书”,该计划在全国63所试点学校开展。作为“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延伸,2016年团中央大力推进“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3月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颁发了全国第一张第二课堂成绩单,随后颁布《高校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试点工作实施办法》,该办法在全国36所试点高校开展,主要包括“4+1”制度安排,四个体系即课程项目体系、记录评价体系、数据管理体系和工作运行体系,一个产品即“第二课堂成绩单”,相较于2002年加入了数据管理体系,这是对数据系统的初步使用。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年-2025年)》,也明确要求高校“探索实施高校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等途径,帮助学生开阔视野、了解社会、提升综合素质”。结合两年的试点经验,2018年团中央、教育部发布《关于在高校实施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意见》,提出了五个体系,即课程项目体系、记录评价体系、数据信息体系、动态管理体系、价值应用体系,其中后三个体系相较于2016年的办法,更全面地明确了该制度在信息技术层面、高校管理层面、第二课堂成绩单应用场景层面的未尽事宜。

部分试点高校制度推行现状

截至2020年9月,在2014年调研的基础上,继续追踪调研北京10余所高校和数所京外高校,调研发现,未列入试单名单的高校们,依旧无明确的“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而有4家试点高校的“第二课程成绩单”制度比较有特色,其中北京高校3所,京外高校1所。四所高校共青团的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经过试运行,正在修订中,以下为目前各高校情况:

A高校严格对标团中央文件,学校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从课程项目、认证管理、价值运用、组织领导等方面展开。其中课程项目分为8类:思想引领、学术科技、创新 创业、实践实习、志愿服务、文艺体育、社会工作、其它;制度不涉及学分的具体内容;项目分级管理,谁主办、谁主管。

B高校的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以“部落制”的网络管理系统为核心依托,从组织机构设置、活动项目类型及构成、成长积分、相关保障等方面展开。其中课程项目分为7类:思想成长、实践实习、志愿公益、创新创业、文体活动、工作履历、技能特长共七大类;参与第二课堂活动获得成长积分,积分不设置上限,也无必修要求;积分运用场景广泛,对校内各部门公开,可用于评价学生。

C高校的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围绕学生第二课堂素质拓展计划的认证,从范围、原则、流程、权限等方面展开。其中课程项目分为8类:思想教育类、文明修身类、学术创新类、就业创业类、社会实践类、文体活动类、志愿服务类、生态环保类;项目管理很细致,项目按级别分为 A+、A、B、C 四个类别,分为统一申报和临时申报等;单独设立一章介绍量化加分,每名本科生大学期间需修满 3 学分,且至少参与 2 次社会实践类项目。

D高校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称为二三课堂体系,由活动平台系统、学分考核系统、网络认证系统三部分组成,活动平台系统下设十大平台:思想引领、通识教育、国际培养、校园文化、社团活动、实践育人、学术科研、志愿服务、就业创业、菁英成长;本科生修读期间需完成10学分必修学分,各平台均有具体学分要求;学生参加第二课堂活动后需对活动进行评价;第二课堂成绩单可以通过机器自助打印,毕业时将放入档案。

制度发展展望

经过量化分析,第二课堂各平台学习与学生综合测评成绩具有正向关联(陈玲等,2019),坚持发挥第二课堂的育人作用,是高校共青团工作一直的工作重点。以上调研高校的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各具特色,从不同角度为其他高校提供了借鉴经验,梳理总结如下:

因校制宜,打磨特色课程项目。高校第二课堂课程设计依据繁多,团中央文件要求各高校的课程项目设计要围绕七个方面内容展开,2020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强调加强德智体美劳的“五育”,《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年-2025年)》《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等文件提出来更丰富全面的要求,高校应充分把握育人规律和原则,抓住上级文件精神,同时结合学校特色,不能千篇一律,而是科学的设计第二课堂课程项目,同时保证课程准入的高标准和适用性。C高校的生态环保类课程和D高校的国际培养平台就具有学校学科特色。

挖掘数据,动态管理课程学分。信息化系统为数据挖掘提供了条件,也为第二课堂制度优化提供了量化依据,高校共青团不仅可以用于动态管理课程项目,也可以动态测控学生的学分修读情况。B高校的“部落制”系统学校、院系班级和同学分级参与,C高校为课程项目设置不同级别,D高校每学年统计学生二三课堂修读情况针对问题予以提示,同时分析课程参与反馈情况,动态升级课程项目。

延伸价值,打通成绩单运用场景。如果第一课堂成绩单记录了学生的学业成绩,那么第二课堂成绩单则是记录了学生的课余时间活动与素质拓展情况,两张成绩单综合还原了大学生的大致校园经历与成长。D高校可以随时自助打印第二课堂成绩单,同时已将该成绩单放入学生档案,B高校对校内各部门公开第二课堂修读情况,但还是处于起步阶段,第二课堂成绩单需增加与校内各种評奖评优、选拔评价的粘性,并推广到校外求学求职中。

参考文献

[1]王鹂,刘晓闯.高校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量化评价体系建设研究[J].青年发展论坛,2018,28(02):71-78.

[2]陈玲,陶好飞,谢明昊.论第二课堂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以高校一二课堂学习联动为中心[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5):13-23.

[3]周国桥.“三全育人”视阈下高校第二课堂育人的创新探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10):52-54.

[4]邵丽华,王鹂.以“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为依托服务学生发展——以北京科技大学为例[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9(11):177-178.

猜你喜欢
高校共青团素质教育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在素质教育中树立文化自信
浅析我国的素质教育政策
基于新媒体背景的艺术类特色高校共青团育人新途径探究
高校共青团志愿服务的长效机制研究
高校共青团组织服务大学生创业问题及成因分析
共青团在地方高校第二课堂建设中的作用分析
以高校共青团活动为载体加强中国梦宣传教育
新媒体技术对高校共青团工作的影响与探索
职业院校需要什么样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