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大豆主要叶部病害的发生与防治

2020-11-18 08:49高雪冬李灿东顾鑫杨晓贺
农民致富之友 2020年31期
关键词:残体病株斑点

高雪冬 李灿东 顾鑫 杨晓贺

针对于大豆主叶,其病害有很多,主要包括病毒病以及灰斑病等。本文对大豆病害的发生进行了分析,其包括灰斑病的发生、斑点病的发生,对大豆病害的预防进行了探讨,本人能力有限,希望能帮助到相关人士。

一、大豆病害的发生

基于大豆叶部病害,充分了解其症状,充分掌握引发病害发生的因素,并掌握好防治病害的方式,以便能解决好病害问题,对于种植户来说,这是非常重要的,在一定程度上,可提高大豆的产量,为农民群众创造更多的财富。对于大豆病害的发生,本文主要从灰斑病的发生、斑点病的发生等方面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1、灰斑病的发生

对于灰斑病而言,人们又将其称之为蛙眼病,可对大豆多个部位进行侵染,比如大豆的幼苗以及种子等,在其中,该病对叶片的影响是最大的。在发病的初期,在叶子上可呈现褐色的病斑,病斑形状可以是圆形的,也可以是半圆形的。在成珠的叶片上,极容易发生灰斑病,叶子四周形成病斑。对于大豆灰斑病而言,其属于一种真菌性病害,当温度处于24摄氏度至29摄氏度之间时,病菌极容易生长。在我国东三省的6月份左右,是这种大豆病害常发的时期,在7月末,雨天较多、温度相对较高、再加上湿度较大,在此时期,发病较为严重,在每年的8月份以及9月份,若碰上雨多的天气,将极大提高大豆种子的染病率。在幼苗时期,若地表温度不高、土壤较为湿润,再加上雨多、气温较低的天气,将有碍于幼苗的正常生长,发病较为严重。

在大豆开完花之后,若遇上多雨天气,且土壤湿度偏高,此时将提高大豆灰斑病的传播速度。对于灰斑病的流行而言,在一定程度上,可由品种来决定,针对于高感品种,灰斑病发生的时间较早,有着较高的传播速度,所生的病斑不多,产生的孢子数量不高;对于抗灰斑病大豆品种而言,相比之下,该病发生的时间较晚,所生的病斑不多,产生的孢子数量不高。针对于大豆品种而言,有着多样化的抗源,在获取抗病大豆品种方面,较为容易实现,然而,灰斑病病菌有着很强的适应能力,品种抵抗病菌入侵的时间有限。若田间所含的病菌较多,将会促使该病病菌的增加,一般而言,在以下情况下:没有全面清除带有病株的大豆、对大豆进行连作等,菌源量会极大增多;在生产地温度较低、土壤湿度较高的情况下,该病发生的概率较大。

2、斑点病的发生

若发生斑点病,可对大豆多个部位进行侵染,比如大豆的豆荚以及叶柄等,在其中,该病对叶片的影响是最大的。当叶片发生症状时,具有以下的特征:在发病初期,斑点是水渍状的,而且具有一定的透明度;之后斑点颜色逐渐变为浅褐色,斑点直径扩大4毫米左右,现状变得不规则,在斑点周边存在一定量的晕圈,该晕圈呈黄色,在病斑的方面,有菌脓流出的现象,菌脓的颜色为白色;在病斑汇集的情况下,形成较大的斑塊,而且斑块是死亡的,较老的病斑逐渐脱落,致使叶片出现较早脱落的情况。

对于大豆斑点病而言,该病病菌在进行越冬时,其主要场所是大豆种子以及残体,该残体源于土表的病株,拮抗作物对斑点病病菌有着较强的吸引力,当病组织死亡之后,在较短时间内,病菌随之死亡。若种植地土层的厚度越高、土壤的湿度偏高,将提高病菌死亡的速率。所以说,在我国北方一带,尤其是东北地区,该病病菌可在残体中越冬,而在我国南方一带,尤其是西南地区,该病病菌难以在病株残体中越冬。对于该病菌的传播而言,可通过多方面途径,比如由雨水溅到大豆的叶片上;或者是叶面处于湿润状态,经过作业进而传播该病菌。若遇到暴风雨的天气,将有利于该病菌的传播,同时还能增大病菌的侵染面积。

二、大豆病害的预防

对于大豆病害的预防,本文主要从灰斑病的防治、斑点病的防治进行探讨,以供参考。

1、灰斑病的防治

在选用大豆品种时,应选择抗病能力强的品种,以及选用无病害的种子;在正式种植之前,可将合适的药剂与种子进行搅拌,比如,选择百分比为55%的福合剂,药剂的用量应处于大豆种子重量的0.5%左右;当大豆处于花荚期的时候,为对籽粒病害进行有效控制,将水与胶悬剂进行混合,胶悬剂的百分比为45%,之后对大豆进行喷雾防治,每隔一星期喷一次;将病株残体进行全面的清除,同时将这些残体带离田间,在完成大豆收获之后,要第一时间对土壤进行翻耕,通过这样的方式,在越冬期间,可极大降低菌株含量。

2、斑点病的防治

对于斑点病的防治而言,可参考以下内容:在选取品种时,应选择抗病能力强的品种,特别要注意的是,对于易感染病区,千万不可播种感病品种;要认真对种子进行选取,优先选取无病害的种子,在正式种植之前,应选择百分比为55%的福美双,以此达到消毒的目的,药剂的用量应处于大豆种子重量的0.4%左右;针对于禾本科作物,可将大豆与其进行轮作,不过轮作的时间应高于2年;在斑点病发生的初始阶段,可选取可湿性粉剂来进行喷洒,该粉剂的百分比应为48%左右,每隔一星期左右喷一次,连喷次数应为4次左右;对于病株落叶,要及时对其进行处理,可用来进行堆肥,或者是当作燃料来使用,在对土壤进行翻耕作业时,为有效消灭病菌源,应将残体进行深埋。

(作者单位:154007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佳木斯分院)

猜你喜欢
残体病株斑点
安徽农业大学在微生物源土壤有机碳领域取得研究进展
森林次生演替过程中有机质层和矿质层土壤微生物残体的变化*
斑点豹
豌豆抗白粉病资源田间评价试验
中国南北方禽流感病毒蛋白进化差异的探究
绩溪县水稻纹枯病发生特点及防治意见
猪身上起红斑点怎么办?
甘肃白龙江亚高山杜鹃粗木质残体腐烂程度与持水性能研究
蔬菜残体堆沤制肥还田技术
2009年新洲区油菜菌核病的发生特点及原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