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学习提素养,校本表达创新篇

2020-11-18 08:56彭玲
内蒙古教育·综合版 2020年10期
关键词:素养培训实验

彭玲

中山市东升镇东方小学,以“儿童立场、育人为本、丰富内涵、彰显特色、提高质量”为指导思想,构建为学生成长服务的多元课程,通过实践探索,寻求核心素养的校本化表达。2018年,“语文主题学习”如一缕春风吹进校园,每一位语文教师的心田里,一种蓬勃生机在潜滋暗长,语文课程的改革之旅便这样开启了……

◆邂   逅

2018年是东方小学课程建设年。学校尝试构建基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多元课程体系:统筹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建设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和整合课程,建构起“基础学科、学科拓展、体验德育、社团活动、节礼参与、传统节日”六类课程。作为国家课程的语文学科,其核心素养涵盖“语言的建构和运用”“思维的发展和提升”“审美的鉴赏和创造”以及“文化的理解和传承”。那么,如何依托一个载体,找到核心素养的校本化表达,最关键的一个词便是——阅读。中国教育学会小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前会长崔峦老师,在“2018年秋季儿童阅读课程推进大会”中,向与会老师分享了基于统编教材的全阅读教学理念,殷切期望大家要通过语文教学和持续阅读来夯实小学生听说读写的基础,练就他们的语文素养,让小学生成为读书的种子,用阅读来滋养生命,用读书来充实幸福的人生。而纵观当下语文教学的现状,其实有一些弊端:课堂教学目标不明确;注重人文阐释,忽视能力培养;语文能力培养没有序列,不成体系;学生阅读内容贫乏,效率低下。高耗低效的课堂,学生参差不齐的语文能力,不得不让我们反思:语文核心素养如何在课堂落地生根?

2018年6月,“语文主题学习”的号角在东升镇吹响。它提倡的大量阅读、课内阅读、自主阅读,“反三归一、一课一得”的理念,与语文核心素养的目标达成不谋而合。我们非常坚定:高耗低效的语文课堂必须改!烦琐杂乱的课堂必须改!学生阅读面窄、理解能力弱、读书少的局面必须改!就这样,“语文主题学习”和学校语文课程的邂逅,仿佛黑暗中远远的那一抹光亮,指引我们向明亮的方向前行……

◆改   革

一项教学方式的变革需要认准目标、扎实行动、持之以恒地做下去。为了保证实验的顺利开展,我们从学习、培训、研修、备课、课堂等方面展开研究,让师生在“变”中求发展,在“变”中落实语文核心素养。

一、机制保障

2018年9月,“语文主题学习”实验在我校11个班级同时进行。考虑到学校承担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验校的项目,语文科组一半教师进行传统文化的研讨教学,一半教师投入到“语文主题学习”实验中来。学校以年级为单位,以研修小组为团队,组建实验的教师发展共同体。遵循“年级备课、例课研讨、逐步推进”的原则,让老师们从备课入手,深入剖析教材,提炼人文主题和语用训练点,分析学情,结合“语文主题学习”丛书,整合单元课文,制订单元目标和课型。学生在精读引领课上,围绕语用目标,抓住重点片段品词析句,习得方法;在略读拓展课、读写结合课中实践学法和写法;在整本书阅读课中实现方法的灵活运用。

从“语文主题学习”进入东方小学开始,学校领导便特别重视这项工作,把“语文主题学习”列为国家课程校本化表达的抓手,在精神上、物质上给了语文学科组最大的支持和鼓励。分管教学的领导主抓教研,善于审时度势,抓住时机培训师资,组织活动,校领导的重视,为“语文主题学习”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学习内化

接受一项新的事物必定离不开学习,博采众长后才能内化为自己的东西。

我们向名家学习。2018年8月,在镇文体教育局的组织下,我校7位教师参加了英德市的“语文主题学习”培训活动。白天听讲座、寻思路,晚上在酒店挑灯夜战。一个小组备思路,一个小组同步做汇报课件,大家通力合作。10月,学校派出两个语文学科组长,前往山东临沂观摩小学“语文主题学习”实验课堂教学比赛。她们在现场观摩,没到场的老师在线上看直播,现场、线上齐齐互动。12月,学校组织教师观摩深圳福田区举办的“语文主题学习”活动,老师们津津乐道现场的好课,收获颇丰。

我们也向书本学习。“语文主题学习”相关著作和报刊都是我们的精神食粮。

我们向各类资源学习。微信群、QQ群分享心得,网络资源库中寻找备课资源。

我们向同行学习。集体备课,抛出困惑,交流心得,收获满满。

我们向专家学习。听课、聽讲座,示范课的引领让我们的思路更加开阔。

三、分类培训

培训是一个历练人的过程,更是自我内化理解的过程。在“语文主题学习”实施过程中,我们坚持有目的、有计划、分类进行培训。

第一步,培训教师。学校为语文科组讲解“语文主题学习”实验的内涵以及操作流程,充分发挥“语文主题学习”丛书的课堂效用。要求实验教师整合教材,把主题丛书引入课堂,减少教师对文本支离破碎的解读,将阅读实践的时间还给学生。从教材学习中得法,拓展到丛书习法,使学生的课外阅读课内化,课外阅读主题化,既有阅读数量,又有阅读质量。

第二步,培训家长。学校专门召开实验班级的家长会,做专题讲座,向家长讲解什么是“语文主题学习”,为什么要推行“语文主题学习”,学校会有什么措施让“语文主题学习”落地生根,家长如何配合等。同时教家长安装“一米阅读”APP,让孩子在家长的监督下,通过“一米阅读”平台进行阅读测试,为老师、家长及时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提供便利。

第三步,培训学生。学生刚接触语文主题学习丛书,课堂学习方式和从前不同,这个过程需要老师慢慢引导。我们培训学生如何做“一米阅读”作业,如何在主题丛书上做批注,如何进行单元预习,如何习得方法……学生慢慢从知识的获得者变成了主动建构的思考者,学习方式的变革让东方小学的学子受益匪浅。

四、研磨课型

一项课堂教学改革如何落地生根,取决于实验教师吸收内化实践的程度。其中,精准、认真地备课,是保证课堂高效的前提。我们把11位实验教师分成三个研修小组,依托校本教研,扎扎实实集体备课,探索实践,或每周一例课,或同课多轮的方式研磨课型。教师围绕单元教学目标,每一课抓一个训练点,学生每节课习得一种方法,从而在日积月累中提升语文核心素养。经过一个学期集体打磨,备课组在单元预习课、精读引领课、略读实践课、组文阅读课、口语交际课、习作指导课、整本书阅读课等课型的摸索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形成了一定顺序的备课思路。

比如,拿到一本教材,首先熟悉单元的所有文本,定准语用目标。接着进行教材分析,探讨几篇文本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然后根据语用目标以及文本的差异来设定单元目标和课型,呈现每篇文章、每个课型、每个语用训练点的一览表,最后再细致制订每一课时的教案。备课组成员既有分工又有合作,集体备课时力求备出特色、备出精品,共享教案、课件后,各教师再结合个人风格以及班级学生实际略微调整。这种备课方式提升了团队合作、个性突显、资源共享的实效。

2018年9月,我校举办了“语文主题学习”课堂教学研讨活动,主题学习教研组的李娜老师执教三年级读写结合课《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林链娇老师执教四年级精读引领课《颐和园》,然后,整个教研组上台分享了备课的历程和心得。这样一种台前的历练,就是一次最好的教研培训。

◆成   效

在“语文主题学习”实验路上,虽然步履蹒跚,但我们也欣喜地看到,语文课堂的变化在悄悄地发生,课堂逐渐让位于学生。

首先,“培养阅读兴趣,增加阅读量,扩大阅读面,提升阅读品位”“大量阅读、课内阅读、精讲多读”“单元整合备课”等理念越来越被语文老师重视。教师改变了传统的备课思路,以前是讲到哪儿,备到哪儿,文本内容讲完了就算完成任务,至于学生在零零碎碎的知识中得到了什么语文能力,大家甚少关注。如今,教师会紧紧围绕单元语用训练点,逐個单元备课,对知识点的前后链接,年段之间的上下贯通,做到心中有数。认真分析教材文本,定准课时安排,落实一课一得。

其次,教师讲课方式变了,从原来喋喋不休分析文本的讲授者转变为精讲多练的引导者。大家集中精力在课堂上讲学生易混的、易错的、易漏的,讲学生想不到、想不深、想不透的内容。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真正的学习在课堂发生。比如,每节语文课从交流课前预习,梳理共性问题入手,然后通过生生互助、师生互助,逐层深入,从而解决问题,突破难点,最后习得方法,巩固反馈。学生在这几个自主学习环节中,由被动地学转变为主动地学,拥有了课堂学习的主动权。

“一米阅读”平台的引入,激发了学生主动阅读的兴趣。学生阅读主题丛书,可以通过平台进行检测;还可以点击阅读自己感兴趣的电子书,并通过阅读闯关积攒米币,以此兑换礼物。这种“可听、可视、可检测、可奖励”的阅读方式受到了学生的喜爱。学生主动阅读、主动思考的学习习惯正在东方小学慢慢形成……

日本著名的教育学者佐藤学先生曾说过:“教育改革是静悄悄的。”在这种静悄悄的变革中,我们看到了学校的发展变化。我们将定准方向、矢志不渝地将“语文主题学习”实验坚持下去,去追寻一个语文学习的理想国,实现一个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的教育梦想。

猜你喜欢
素养培训实验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做个怪怪长实验
NO与NO2相互转化实验的改进
实践十号上的19项实验
培训路上的感悟——“喜、忧、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