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名利场》女性形象塑造与萨克雷批判意识解析

2020-11-18 08:56刘雪刘春艳
青年文学家 2020年30期
关键词:名利场女性形象价值观

刘雪 刘春艳

基金项目:2020年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世纪美国少数族裔女性文学创伤主题及女性身份构建研究”相关研究成果。

摘  要:《名利场》是萨克雷的代表作之一,它以現实主义的写作手法向读者展现了十九世纪早期英国资本主义社会的全景。分析小说中主要女性人物形象以及她们对爱情和婚姻的态度,探讨当时社会价值观形成的原因,以及萨克雷对十九世纪英国中上层社会价值观的讽刺与批判,有助于引导现代人建立正确的价值取向、独立自主意识。

关键词:女性形象;英国中上层社会;价值观;批判意识

作者简介:刘雪(1998-),女,汉族,辽宁铁岭人,沈阳化工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外国语言文学;通讯作者:刘春艳,女,汉族,辽宁沈阳人,沈阳化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创新教育研究;英美文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20)-30--02

一、《名利场》作家作品简介

小说作者萨克雷生于印度加尔各答,卒于伦敦。他的父亲是英国人,任职于东印度公司。萨克雷4岁时,其父亲去世,母亲再婚,6岁时他被送回英国上学。1829年他从公立学校毕业后,进入了剑桥大学。自1833年以来,萨克雷在各种报纸杂志上发表了大量文章。直到《名利场》问世,他才被公认为天才小说家。

《名利场》是19世纪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最具代表性的作品。[1]19世纪的英国国家强盛、工商业发达。通过压迫殖民地和剥削劳工而发家致富的富商统治着这个社会,各行各业的人都忙着争权夺利,正如司马迁所说:“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在这个社会上,名望、财富和权力本就是相互关联的。

《名利场》通过两条线索描绘了19世纪初英国上层社会的生活。一条线索讲述的是生活在富裕家庭的艾米丽亚;另一条则是关于聪明、自私、无拘无束的穷人蓓基。1813年,她们乘坐同一辆马车离开了平克顿女子学校,且都嫁给了英国军官。后来艾米丽亚的丈夫死于战争,蓓基的丈夫幸存下来。在接下来的十年里,蓓基过着平静、富裕、令人羡慕的生活,艾米丽亚却在她的父亲破产后过得十分艰难。然而,直到1827年两人命运再次逆转——蓓基跌入了毁灭的深渊,而艾米丽亚终于又重新变得富有幸福。

二、《名利场》中蓓基和艾米丽亚的人物形象塑造

(一)迥异的性格凸显人物形象

蓓基从小就性格叛逆,渴望名利,但这显然与她所在的社会地位不相符。她因为家庭背景不好而受人轻视。童年经历中,她目睹父亲打骂妻子,使她意识到自己生活在父权社会的牢笼中。维多利亚时期只有上层阶级的女孩才能接受礼仪教育,像蓓基这样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女孩,她的生活充满了各种束缚。就像萨克雷在他自己的文章中所说的:可怜的蓓基没有母亲为她组织宴会或挑选丈夫,她只能依靠自己。但蓓基不接受这个社会性别和地位的限制,尽她最大的努力去实现她的梦想,且始终保持着乐观的生活态度。她是一位勇敢的冒险家,敢于面对进入上层社会的一切挑战。

蓓基为了进入上流社会,一直在伪装自己。在约瑟夫面前,她是热情的姑娘;在斯坦勋爵面前,她天真胆怯;在罗丹面前,她大方威严;在克罗利爵士家里,她在六个月内得到了所有人的喜爱;她的温柔和善解人意也赢得了艾米丽亚的信任。虽然她最终声名狼藉,但她也骗取了约瑟夫的保险。作者萨克雷用他辛辣而讽刺的笔调描述了蓓基善于算计和伪装的性格。

而艾米丽亚是当时社会背景下的“天使”。她不仅是一位合格的朋友,也是一位顺从的妻子,更是一位孝顺的女儿。在维多利亚时代,大多数女性的生活是由她们的家庭所决定的,她们的自我概念是由社会地位和经济条件所决定的。艾米丽亚小姐学习勤奋、性格温和,深受老师和学生们的好评和喜爱。当她离开学校的时候,所有的老师都向艾米丽亚表达了深深的不舍。房间里挤满了人,所有的仆人、朋友和同学都在亲吻、哭泣、拥抱,可见艾米丽亚是多么的善良、可爱。

但与当时许多其他国家的女性一样,19世纪初英国女性的传统道德价值观受到“男性标准”主宰的社会的制约与影响,大多数女性被束缚在家庭生活中。男人要求女人以贞洁、顺从和虔诚为审美标准,这也成为女性自身的道德标准。艾米丽亚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为一位典型的传统女性,她既温柔又善良,且拥有英国贵妇人应有的一切美德和才干。艾米丽亚和乔治相爱后,她每天都给他写信。无论走到哪里,乔治都会收到大量的信件,因此他经常被人嘲笑,这使他很尴尬,所以他把艾米丽亚寄来的信全都烧掉了。即使如此,善良的艾米丽亚还是原谅了他。她的丈夫是她生命的全部。然而,作为维多利亚时代传统女性的代表,这样一位忠顺贞洁的女子却无法守护自己的爱情,一生经历了诸多磨难。

(二)对待爱情和婚姻的态度引向不同的命运

爱情可能是女人生命中很重要的组成,但对于《名利场》中的蓓基却非如此。蓓基真正想要的从来都不是爱情,而是她能否通过婚姻这一形式改变命运而进入上流社会。她从没爱过任何人。当她听说艾米丽亚的哥哥是富商时,她就想勾引这个富商。当她得知罗丹是克劳利小姐的合法继承人后,她引诱罗丹并秘密地嫁给了他,但她没想到的是罗丹的父亲在她嫁给罗丹后向她求婚。由于她急于进入上流社会嫁给了罗丹,她失去了成为男爵夫人的机会。虽然蓓基不爱罗丹,但她表面上却很体贴。她给了罗丹爱和温暖,这使他认为她是一个非常温柔的妻子。一般来说,女人总是与软弱和非理性联系在一起,但蓓基既不缺乏理性,也不软弱。相反,她有着沉着和不屈不挠的精神。蓓基在她丈夫上了战场之后,终于获得了童话般的提升,进入了上流社会。最后,蓓基和斯坦勋爵的私人关系被罗丹发现了,罗丹抛弃了她,斯坦勋爵也与她一刀两断。俗话说得好,聪明反被聪明误。她认为婚姻和爱情是她进入上层社会的工具,而上层社会反过来又剥夺了她的爱情和婚姻,将她驱逐出上层社会。

而艾米丽亚作为一个典型的传统的维多利亚时代的女人,她是软弱和顺从的。[2]艾米丽亚温和而被动,这与蓓基的自我中心意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她迷恋她的乔治,他是她的乐园,她的阳光,她的一切。虽然艾米丽亚婚后对乔治很顺从,但他从不关心。艾米丽亚一次在聚会上感到不舒服,但那天晚上乔治大部分时间都在和蓓基聊天。艾米丽亚心里充满了失望和不安,但她并没有责备他,而是责备自己。当她得知乔治死于战争时,她变得很沮丧。儿子成为了她唯一的安慰,她把全部的爱都转移给了他,把全部的时间和精力都献给了他。她甚至为了儿子的未来,放弃了对儿子的抚养权。艾米丽亚为爱付出了很多,她最终也得到了一个看似幸福的结局。

事实上,无论是叛逆、精于算计的蓓基还是善良、忠顺的艾米丽亚,都没有真正从依附男性意识中解放出来,她们只能成为这一名利场的牺牲品,摆脱不了多舛的命运。

三、19世纪英国中上层社会价值观形成的原因分析

小说中反映出19世纪的英国正处于资本主义经济蓬勃发展的时代,工商业成为国家经济的支柱,但不同阶层之间贫富差距显著,资本家们生活奢靡,花钱如流水,而处于社会底层的人们在生活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难。当时的社会环境下,拜金主义、追名逐利成为当时社会价值观的标签和基调。

同时,在旧的伦理框架下,女性存在的意义仅限于婚姻和家庭。男人和女人之间的性别角色有明显的划分,即男人属于商业和政治的公共世界,而女人属于家庭的私人世界。[4]女人的社会地位很低,特别是已婚妇女,她们被认为是男性的附属物,既没有自由也没有平等。她们不能做自己喜欢的事;她们的活动范围基本上局限于家庭;她们的创造力被压制和忽视;她们在经济上不是独立的,她们唯一能做的就是依附男性。

四、薩克雷对19世纪英国社会价值观的批判意识解析

(一)对过度追求物质财富的批判

19世纪初的英国社会是一个巨大的名利场,人人都追求名利。上层社会的人暗地攀比、追逐财富,他们为了所谓的名利而变得虚伪、狡诈。小说中的主人公之一蓓基追求的只是丈夫家的名声,自恃有了这个名声,她就能跻身上流社会。然而,蓓基得到的越多,她的欲望就越多。当她的谎言被揭穿后,她最终被上层社会所抛弃和摧毁。蓓基的悲剧结局表明,萨克雷鼓励女性建立积极向上的价值取向,批判人们对物质财富的过度追求。

(二)对英国阶级差异明显的社会价值观的批判

蓓基生活在阶级分化明显的社会,下层社会被上层社会所排斥,一个女人只有嫁给一个有钱人才能获得地位和尊重。这种价值观使越来越多的女性像蓓基一样,通过各种手段达到自己的目的。萨克雷对蓓基的描述是负面的,对她的感情是矛盾的。萨克雷通过对蓓基的描写,表达了他对当时英国社会巨大的阶级差异的不满,批判英国上层社会固有的价值观念。

(三)对英国上层社会父权制的批判

19世纪初的英国社会是父权制社会,站在男性立场维护社会秩序、权力制度和男性利益,不考虑生活在社会边缘的女性的感情和判断。[3]艾米丽亚作为这个时代典型的女性形象,她一生的目标就在于结婚生子。婚前,一切都是由她父亲安排的;婚后,她的丈夫乔治是她生活的全部。乔治死后,她变得一贫如洗,儿子成为了 唯一的精神支柱。艾米丽亚最终和杜宾在一起了,这在萨克雷的作品中似乎是一个美好的结局。然而,她一如既往地被动地活着,仍然处于男性权利的阴影之下,无法摆脱其依附的地位。

结论:

作者萨克雷用辛辣的文笔讽刺了十九世纪英国中上层社会这个巨大的名利场,也反映出他对社会现状的深切忧虑和关切。小说自问世以来,一直被誉为警示宝典。这部作品中女主人公的悲剧经历促使读者对人性、自我价值实现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和思考,鼓励现代女性建立积极向上的价值取向,自尊、自信,强化自立意识和进取意识。

参考文献:

[1]胡彦霞. 从《名利场》人物形象探资本主义本质[J]. 作家, 2011(10):83-84.

[2]赵文娟. 萨克雷《名利场》中的女性形象略谈[J]. 语文建设, 2015(29):43-44.

[3]吴慧思. 《名利场》中女性角色的悲剧命运分析[J]. 文教资料, 2019(9):16-17.

[4]李宝芳. 19 世纪英国中产阶级性别角色分工观念探析[J]. 妇女研究论丛, 2009(3):70-74,80.

猜你喜欢
名利场女性形象价值观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名利场
名利场
名利场
西方女性摄影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恐慌与愤怒,焦虑与恐惧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街拍这个名利场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