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书写异常情况分析研究

2020-11-18 08:56白雪
青年文学家 2020年30期
关键词:偏误分析策略建议汉字

摘  要:本文根据汉字字形本体特点切入,探讨了低段学生汉字书写出现异常的情况。把学生平时经常出现的书写错误进行梳理分类,对低段学生书写汉字出现异常情况的成因进行了探究。针对梳理结果,围绕汉字本体特点这一核心,提出了提升低段学生汉字书写能力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汉字;偏误分析;策略建议

作者简介:白雪(1992.9-),女,新疆人,硕士研究生学历,工作单位:新疆艺术学院附属中等艺术学校,研究方向:语言教学方向。

[中图分类号]:J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20)-30--02

汉字作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财富和情感依托,它以其独特的传承性和稳定性成为世界上唯一一种一脉相承至今,不曾断绝的古文字。对于现代的学生来说,学好汉字是开启漫长教育旅程的一把金钥匙,夯实基础,提高文学素养,学习其他学科时也有巨大的帮助。同时也应该让懵懂的学生慢慢从汉字的一笔一画中体会历史的传承,从一词一句中感受文化的力量。关于文字的书写具有一定难度,初学汉字时难认难写难记。学生阅读和写作建立在识字、写字的基础之上,是贯穿于第一学段乃至整个义务教学阶段的教学重点,也是教师开启学生教育旅程的重要内容。

一、关于汉字书写出现的异常情况

(一)笔画类

低段学生的汉字书写状况好坏,或者生字呈现出的美感和协调性,很大程度上受对笔画是否熟练掌握的影响。例如有部分学生“提”和“捺”的记忆容易混淆,最典型的书写字例是“我”。“我”在书写至第四笔时,常把“提”写作“捺”,把第六笔画的“撇”写成“捺”。

1.笔画误添加或漏写

笔画误添加是学生在汉字书写的过程中,对常见、常用字的印象深刻,所以当某一个生字的部件与常见、常用字的部件近似时,就会习惯性用常见汉字的部件来代替目标字,最后造成字形上的错误。如“含”字的上部“今”多加一画点,其实是“令”与“今”相似,主要源于常见字的负迁移作用。在汉字的书写过程中,学生有时会忽略掉一些比较微小的笔画。如“我”字漏写右上方的“点”、“着”字漏写下部中的“横”、“车”字漏写下方的“横”。由于缺少了这个汉字原有的某一笔或两笔的正确笔画,造成字形错误。

2.笔画形态书写异常

笔画形态和运笔方式的分布情况可以归纳总结出两条书写原则,首先第一条无论写什么类型的笔画,基本笔画也好,派生笔画也好,笔头只能从笔画的一头向另一头通过一次,笔画书写完成后不能回笔。第二条是对于每一种基本笔形,都有自己特定的运笔方式不会随意更改,如:“横”画的运笔方向是从左向右;“提”画的运笔方式是从下到上;“竖”“撇”“点”“捺”的运笔方式都是从上向下;“折”笔画的起止和走向都比较复杂,但基本上运笔方向也是向下向右、不能向上向左。笔形书写异常除主要存在以上说明的情况之外,还有就是书写时将属于这个字的“笔画A”写成了不属于这个字的“笔画B”,导致整个字的笔画形态出现错误。如“把”字中第三笔,正确的笔画应该是“提”,但学生写的时候把它变成了笔画“捺”。盡管“捺”也是正确笔画,但它不应该出现在汉字“把”中。

3.笔画组合关系不清

一个汉字不是只能存在一种笔画组合关系。笔画的相接关系、相交关系可以同时存于一个汉字之中,如“古、天”等。虽然只有三种组合关系,但是如果在书写汉字时,把笔画的组合关系搞错。例如学生把相离变成了相交或相接的笔画,汉字的整体结构就会出现错误。如“白”字的第一笔“撇”和第二笔“竖”写成相离的关系,就是错误的书写方式。同理,把相接或相交变成了相离的笔画,这种不合规则的变化也会使整个字形出错。

(二)部件类

部件一般大于笔画,小于整字,它的位置一般比较固定。这一部分,笔者打算从部件的误添加或漏写、部件的错位及变形等角度进行归类分析。

1.部件的误增加或漏写

部件的误增加是指学生在汉字书写时,给目标字添加了原本不属于它的部件,从而导致字形的变化。这一类书写情况会有两种不同的结果出现,一种结果是学生在书写时添加部件,将目标字变成另一个字,如本来要写的目标字是“朱”但由于学生添加了部件“王”后成为“珠”,“王”与“珠”都是正确的汉字。还有一种结果是学生给目标字添加了部件后,产生了一个不存在的“新字”,导致错字的产生。

部件的漏写是指学生在汉字书写时,将目标字中的其中一个部件漏写或省写从而造成字形的变化。这种类型的书写情况会出现两种结果。首先汉字在缺少某一个部件后,出现了一个存在的“新字”。例如“众”“森”,缺少或漏写上方部件,就变成“从”“林”,而“从”“林”在字典中是可以查到的。如果这两个字缺少的不是上方部件,而是下方左或右部件,那么部件缺失后的字就是错字。

2.部件错位

汉字是笔画一个个搭建而成的组合体,汉字中各个部件都有自己相应的位置。如果部件错位,整字也将不成立,在学习的初期记错笔画的位置也是正常现象。如:学生在写目标字“知”时,左半部的“矢”高过右半部的“口”,虽然不是错字,但在违反了汉字的美观原则、规范原则。目标字“雪”把下半部“彐”的方向写反了,这样的问题被归入部件错位的部分。汉字书写问题中汉字部件错位是常见情况,主要集中在低学段,主要问题有部件错置、转换、颠倒。

二、书写汉字出现异常情况的成因

低段学生作为汉字识写的主体,好的学习习惯对提高书写效果有重要的意义。老师平时在课堂上的识字教学将汉字知识输送给学生的重要通道。学生在熟悉的课堂环境中很难一直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会在课堂上做一些和学习无关的事情、和周围的同学小声聊天等现象,这些不良习惯会让老师在教授的汉字关键知识没有及时输送到学生那里,那么学生书写汉字的输出阶段怎么能保证书写规范和准确率呢?诸如汉字的音形义关系没有稳固构建,对汉字只有大致轮廓、没有细节记忆的印象,已学过的旧字与新汉字之间在笔画、部件产生相混淆等。这些问题常导致使学生在书写汉字时出现字形错位、字音混淆的情况。

在日常学习中,许多学生面对老师布置的诸多作业时,会重速度轻质量,而忽略了书写过程培养的汉字音形义之间系统建构。主要讨论以家庭作业为主的情况,针对低段学生,老师会要求家长不要陪着孩子写作业,家庭作业是在没有老师监督的情况下完成。可能影响他们休息,阻碍他们玩耍,所以写作业不认真、不专心、马虎导致了许多错字的产生,汉字书写不是误添加笔画,就是少写某个部件。如“珠”右半部分写成“未”。其实并不是因为他们不会写这些汉字,也不是对汉字的间架结构理解不到位,单纯由于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养成。学生课堂上积极踊跃配合老师回答问题、遇到需要完成的汉字任务想也不想提笔就写,但出来的结果却不尽如人意,作业发下去后立马把错的地方改正过来,说明学生并不是没有掌握课堂上的知识,而是在没有老师和家长监督的情况下就不能很好的管理自己,形成及时检查作業的习惯。所以会出现很多汉字书写错误的情况。

三、提升汉字识写能力的促进意见

首先要培养和提高教师的语文素养。有的老师在上语文课时,备课期间很少练习汉字,甚至不练习汉字,这就造成上课时对一些汉字的书写产生了一些错误。语文课不能“语文分开”更不能“只语不文”,因此要提醒教师们在语文课上千万不要忽视汉字教学,这样学习者在以后的学习中才不至于因为少了一条腿而耽误行程。

其次要加强对汉字教学的重视。很多学生讨厌教师枯燥分析汉字的音、形、义,严重抗议永远用“抄写无数遍”的死记硬背的方法来教学,对此很多老师都有亲身经历,深有体会。让识字教学有趣起来,是让学生爱上汉字的关键,这是很多教师都明白的道理。我们可以让故事润“字”细无声——妙用故事教识字、考一考,效果好——利用问题教识字、“联步”轻移字生辉——巧用对联教识字、玩中认字趣味多——创设游戏教识字、又快又准学认字——吟诵口诀教识字等丰富、有趣的方法加深学生对文字的感情。

最后营造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浓厚氛围对于汉字的关注和认知,不仅仅是学校的责任,同时也是社会和家庭的责任。在公共场合的一些宣传标语、商户门牌广告等,错误的书写对于成年人的影响远小于对低段学生的影响。当然学校还是学习和宣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主阵地,可以在不影响课程大纲和教学计划的前提下,可以利用学生的好奇心、荣誉感强的心理特征,开展“我是小小书法家”“写好中国字”“汉字听写大会”“识字大比拼”等形式多样、目的性和针对性较强的活动。一方面调动学生学习汉字的主动性,另一方面也可以激发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喜爱,多写好字,写好汉字。另外,也可以在举办活动的同时,将识字内容引入进去,使得活动为教学任务服务。如“汉字记写大赛”、“七手八脚写汉字”等用以补充在课堂上因为时间限制而无法延伸的识字教学内容,这样的活动形式两全其美,既将相对枯燥、学理性较强的内容生活化、游戏化,又能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荣誉感,可以主动吸引学生,把学习从被动转为主动。

参考文献:

[1]姚怡如.汉语学习策略与个体因素的相关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09.

[2]李大遂.汉字系统性研究与应用[J].语言文字应用,2007,(3).

[3]李大遂.中高级汉字课教学新模式实验报告[J].语言文字应用,2011,(2).

[4]吕必松.汉语教学路子研究刍议[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3,(1).

[5]马箭飞.汉语教学的模式化研究初论[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4,(1).

[6]余国江.中国传统识字教学理论和方法在对外汉字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合肥:安徽大学,2007.

猜你喜欢
偏误分析策略建议汉字
汉字这样记
汉字这样记
从话题一焦点结构审视连动式中的偏误问题
大学生群体网络消费市场探究及零售商进入策略
动态助词“了”、“过”的对比分析与对外汉语教学
欧美出版社开放存取期刊论文处理费研究
留学生汉语学习中“对于、关于”的偏误分析
英语学习者焦点句式习得的偏误现象及成因研究
浅析阅读教学中的一大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