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黄疸型牛疾病的临床诊治

2020-11-18 08:49于延淼
农民致富之友 2020年31期
关键词:黄疸型寄生虫病牛

于延淼

发热黄疸型在牛类疾病中是较为常见的病症,引发其发病的原因较多,其中包括管理因素、化学性因素,生物性因素等,通常情况下为个体发病,通过临场表现可以确诊疾病的种类。发热主要是因为在机体的调节下,无法充分散热,而黄疸主要是因为胆红素的代谢出现了阻碍,目前,发热黄疸型牛疾病的治疗方法,已经成为养殖人员需要重点研究的课题。

一、发热的机理与影响

1、发热的机理

在饲养牛的过程中,虽然免疫系统可以及时处理大部分的感染,但是对于毒性太强的致病源、免疫力暂时降低、一次感染的数量过大等原因,则无法免疫。在血浆和组织液中,病原微生物会大量分布,当其进入机体环境中,就会引起相关的疾病,成为引起发热的激活物,从而产生内生性致热源,在体温调节中枢的作用下,就会使丘脑调定点神经元的环境发生改变,增加了机体的产热量,由于病牛的散热量减少,因此体温就会逐渐升高,形成整个发热过程。

2、发热的影响

在发病时,病牛体温升高,其尿液、分泌物等发黄。由于病原菌感染后,会在病牛体内进行增值和代谢,当催化生化反应时,对生化酶具有较大的需求,机体会通过调节体温的方式,组织进行催化反应。由于温度升高,影响酶的活性,减慢病原菌的增殖、代谢、扩散,进而形成自我保护,因此从某种角度上说,发热是机体的正常反应,是自我保护手段之一。

二、黄疸的定义与过程

在牛的体内,胆红素的代谢和生成之间会保持一定动态平衡,在普通的化验时,胆红素含量会保持在特定范围内,当牛感染病原菌时,就会影响胆红素的代谢,紊乱动态平衡,增加血清浓度,病牛的泪液、尿液、皮肤等就会变成黄色,因此,被称之为黄疸。一般黄疸牛感染的黄疸分为两种类型,分别是肝性黄疸和肝前性黄疸。由于感染病原菌,导致病牛药物中毒、红细胞出现大量死、肝寄生虫感染、肝損伤等情况,降低了养殖人员的经济效益。

三、诊断与临床表现

1、诊断

通过临床表现,可以确诊发热黄疸型牛疾病。由于需要经过肛门检测判断体温,因此,在开始测温前,需要先把体温计的数值调到35℃以下,在其表面涂上液体石蜡,之后慢慢插入病牛的肝门中,在尾根部尾毛上使用夹子将体温计进行固定,等待一会后取出查看。一般情况下,38.5℃-39.5℃是犊牛温度,38℃-39.5℃是青年牛的温度,38℃-39℃是成年牛的温度,若是超过以上三种范围,可以视作为发热,而若是超过2℃以上,则可以视作为高热。虽然普通的黄疸可以通过肉眼观察,但是对于隐形黄疸,由于胆红素含量没有引起临床感官的变化,因此,在诊断时,需要通过血液生化检查才能确定。

2、临床表现

不管任何阶段生长的牛,都可能会引起发热黄疸型牛疾病,在发病初期,牛会出现精神萎靡不振、食量逐渐下降、经常独卧在角落里等情况。而在发病中、后期,牛的体温会剧烈上升,最高可达到42℃,鼻子发干,粪便减少,对饲养人员的声音,出现明显反应迟钝的现象,同时,粪便、泪液、尿液等发黄,无法进行劳作。慢性型病牛的毛色会失去光泽,造成长期营养不良,逐渐衰弱。若是经过有效治疗,只需要一周的时间,病牛就会慢慢恢复,而若是放弃治疗,只有少数的病牛可以通过自身抵抗力恢复,其余病牛就会因为疾病而面临死亡。

四、治疗讨论与分析

首先,在治疗发热黄疸型牛疾病的过程中,牛经常伴随着发烧症状,在其体内会出现严重的感染,眼睛和皮肤等都会变为黄色,具有强烈的辨识度。通常临床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阴性黄色,另一种是阳性黄色,当牛患上胆囊病或肝病等疾病时,将会威胁牛的健康。饲养人员需要使用新型的诊断方法,根据临床症状和疫情的特点,准确分析疾病的种类,例如,胆道疾病、溶血性贫血、肝炎等,都有可能导致黄疸型牛疾病,达到65%的阴阳比例。根据调查结果显示,新方法比传统的鉴别方法更加准确,可以分析出不同的发病原因,应用的治疗效果较好。

其次,治疗疾病时需要对症治疗。饲养人员需要先找到疾病发生的原因,常见的有寄生虫、细菌、病毒等生物性因素的感染,在实验室内进行检测,确定感染的病因。若是血液寄生虫、肝吸虫等寄生虫感染,需要选择对应的抗寄生虫药进行治疗。若是细菌感染,需要及时使用抗生素,例如,硫酸头孢喹肟注射液等四代头孢类抗生素。若是病毒感染,需要使用对应的抗病毒中药,当情况较为严重时,可以使用高免血清或注射干扰素,产生中和病毒的作用。若是发现疾病种类是螺旋体病时,需要使用链霉素进行治疗。此外,较为常见的还有化学性因素,在治疗时不宜使用添加剂或中毒的药物,达到保肝护肾的效果,让病牛恢复身体机能。

最后,在临床诊断时,也会出现管理性因素,因此,需要注重牛场的规模化管理,每天定时巡场,及时发现牛的异常情况,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治疗。在治疗发热症状时,还需要使用具有解热镇痛作用的药物,例如,双氯芬酸钠、氟尼辛葡甲胺、安乃近、乙酰氨基酚等药物,由于此类药物具有免疫抑制作用,因此还需要配合使用广谱抗生素。同时,相关部门还需要加大研究力度,不断创新治疗方法与鉴定方法,将其应用在临床实践中,确保牛的健康生长,以及饲养人员的经济效益。

(作者单位:112599辽宁省昌图县市场监管服务中心)

猜你喜欢
黄疸型寄生虫病牛
寄生虫与狼的行为
海洋中“最难缠”的寄生虫:藤壶
白话寄生虫
牛瓣胃阻塞的发病机理和治疗
秋季牛常见病的治疗方法探讨
发热黄疸型牛疾病的临床诊治
牛呼吸道感染诊治
发热黄疸型牛病的临床鉴别及治疗分析
发热黄疸型牛病的临床鉴别及其治疗分析
心理护理对黄疸型病毒性肝炎病人的预后及其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