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老的诗性表达

2020-11-19 04:18
山东文学 2020年5期
关键词:境界诗词汉字

许 平

中国的汉字,已走过几千年的漫长岁月,承载着我国悠久的文化内涵。汉字在几千年的历史雕琢中,历经了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诸多字体的变化。诗词就是用汉字码成的文本中审美价值最高的一类作品,它简洁、优美,把汉字所蕴含的审美潜能充分地发挥出来了。

这些年来,诗词的圣洁,一直鲜活在我这个诗词爱好者的心目中。故,我始终认为,写诗作词,是极不容易的,读书,应该多读读诗词。不知是我疏远了诗词,还是诗词疏远了我,总之,我看诗词的时间是越来越少了。近年来,偶尔翻阅一下新潮的诗词书刊,总有些难以言语的酸甜苦辣咸的味觉复合体。光怪陆离的新诗短句,奇装异服的新生代诗人,令人目眩神韵,深而思之。

最近,“诗词综艺热”的出现,再次把我拉回到诗歌的世界里。《圆桌派》《朗读者》《中国诗词大会》等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出现也为综艺界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这些综艺节目创新了文化的呈现形式,应用互联网思维,打破与年轻群体之间隔阂,增强节目的传播效果。其原因不仅在于它新颖的节目形式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更在于它们唤醒了观众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温情与敬意。

正如语文教育专家所说,这一热点与当代国人强烈呼唤传统文化回归的时代背景紧密相连,是国人文化自信的体现。其实,远远不止是《中国诗词大会》等节目,这些年来还曾流行过汉字听写大赛、成语大赛……其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公众并非一味喜欢流行,依然有着高层次的文化需求。当然并不是所有的传统文化都会受到欢迎,这里还涉及到手段创新。但只要传统文化找到好的表现方式,肯定受到欢迎,却是毋庸置疑的。

综艺作为影视节目,在视觉上本来就有着先天的优势。而从诗歌吟诵、月下舞蹈再到五弦琵琶,视觉听觉加之想象力的创作,让节目形成了一种气场。诗歌作为一种至纯至美的作品,理应找到一种平台:简洁、纯粹,不喧哗。它在选择它的受众,也在选择它的平台,三位一体,互相联系。

而这也是中国文化能继承下来的根本原因:一个人或者一首诗歌、一个名字,都不是最重要的。从大众的口耳相传中,提炼文化的精髓,使它变得更为纯粹,才是中华民族潜移默化的文化意识。

著名语言学家罗常培说过:语言文字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结晶。这个民族过去的文化靠着它来流传,未来的文化也仗着它来推进。从殷墟甲骨文到今天的汉字,祖先几千年前创造的文字沿用至今。而《中国诗词大会》比拼的绝不是记忆力,而是对审美、对感知、对体用的回归,阅读诗词典范作品,可以在审美享受中不知不觉受到感染。这个过程就像社甫所描写的成都郊外的那场春雨一样,“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所以诗词虽然距离我们有千百年的距离,但实际上它始终是活在现代读者心头的活的文本,这是它最大的现代意义。

不过,我还是怀念以前读诗词的情景,一个人安静地翻开一本诗词旧集,就如同微风拂过面颊,留下一丝淡淡的风痕。而心却醉在长短句中,被它柔软的美所陶醉。

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活着的是他的灵魂,是诗词为他的灵魂支起了骨架。如刘屯田之《八声甘州》,苏东坡之《水调歌头》,晶莹剔透,格高千古,极得神韵。苏轼《念奴娇》,风格之豪放,酣畅淋漓,千古绝唱。辛弃疾《永遇乐》,豪壮之中略见悲凉,叫人拍案叫绝。

透明的词句的诞生要求有透明的心境,无天真之心的人是绝不可能写出天真之作的。故李煜的词可称得上“神秀”,韦庄的词可称得上“骨秀”,而温庭筠的词只能算是“句秀”了。尼采曾说过,“凡一切已经写下的,我只爱其人用血写下的书。用血写书,然后你将会体会到,血便就是精义。”王国维则评价李煜的词说:“后主之词,真可谓以血书者也。”“故后主之词,天真之词也;他人,人工之词也。”比较李后主之“人生长恨水长东”,韦端己之“洛阳才子他乡老”,温飞卿之“画屏金鹧鸪”,境界高低自不言而喻矣。

我热衷于重构现代诗词理论批评框架时,向着诗词艺术的境界,去探索,去追求,去逼近。那些优美的诗词,那些淡淡的忧愁,总是在不经意间,悄悄叩开我心灵的一扇窗,让我有幸聆听到那穿空而来的天籁之声。

诗是语言的艺术,诗人丰富的内心情感在诗中不是直接流露的,优秀的诗人总善于把一些看似平常的意象组合成一幅或绚丽或凝重的图画,从而传达出一种动人心魄的感情。如戴望舒的《我底记忆》一诗,将承载着诗人记忆的一个个具体场景定格——燃烧的卷烟、笔杆、破旧的粉盒、颓垣的木莓、喝了一半的酒瓶,这些意象组合起来,便成了一幅色彩斑斓的图画。

当然,相比于《我底记忆》是一首纯现代诗而言,《雨巷》取法晚唐诗歌。诗人以卓越的艺术想象力塑造了“雨巷”与“丁香姑娘”两个核心意象,并通过情节的渲染与音节的复沓吟唱着对心爱之人可望不可即的企慕,使全诗感染上朦胧的浪漫色彩与悲情气氛,可谓现代版的《蒹葭》。

无论是古体诗还是现代诗,它们都是一门语言的艺术,鉴赏诗歌是思想的思维的艺术,抓住“意”中之“象”去品味“意”中之“境”,揣摩“意”中之“蕴”,就走进了诗,走进了诗人的内心。

我想,每一个人诗人应承受寂寞,并且要甘于寂寞,能从沉寂中汲取养分。他虽然外在给人的感受是孤寂,但内心却丰富充实。也许这样更能产生诗的凝聚力。古语云“耐住寂寞大学问”。当然,诗歌不一定要有什么高深的道理,不讲道理一样可以是很好的诗。但诗还是需要一种境界,这种诗歌境界也是人的境界,要一生努力为之。

总觉得,有一天,当你经过人世的纷乱,颠沛,痛苦,失落,当你感觉生活欺骗了你,你就应该像一个诗人一样用诗意看待生命,看待一切岁月无常。不管是“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放,还是“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的失意。有一种诗词的境界是存在的,那便是从心灵滋生出来的,这种感觉,如鱼饮水,冷暖自知。

诗词,便是我飞临古今的翅膀,那句句语词,像片片美丽的羽毛。无论我们身居陋室,还是奢华的高楼大厦,阅读诗词,就会让自己置身于静谧的苍穹之中,俯瞰世间万物。

在诗词中,我们会了解到祖先在生活中时时刻刻都注意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处,他们热爱自然,而现在的人往往与自然渐行渐远。读诗其实也是读人。读古代诗词的最高境界,就是最后透过文字来读人。所以诗词中境界最高的名家名作对现代人具有人格熏陶和境界提升的作用。

远离了诗,就远离了自省,弱化了趣味,钝化了对美最初的向往,麻木了心灵中最本真的部分。真心实意亲近古诗词,用诗意抵消生活的粗粝,用壮阔开掘思维的闭塞,用精致磨洗庸常的琐屑,知耻、知礼、知不可为,这就是诗,让个人形端表正,扩大到社会,再潜移默化到人的内心,人人都能读懂诗,也会被真正的好诗折服。北宋初期的汴京,人人醉迷于李后主的词,并不在乎他的亡国之君的身份。《红楼梦》中被人买来卖去的香菱同样可以感知“渡头余落日,墟里上烟”的韵味。

诗歌是每个中国人的内心记忆,能唤起国人共同的记忆和文化自信,学习古典诗词,追溯汉字的历史记忆,欣赏文字之美。诗词发展跨越古今,诗词精神烛照中华文明的各个时期。学诗是披沙拣金、去粗取精的过程。好的诗文总是人生最美好的部分、最真诚的感情、最真切的心志的反映。经过漫长时间的化学作用,去腐朽,凝神奇。

猜你喜欢
境界诗词汉字
三重“境界” 让宣讲回味无穷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学习算法的“三种境界”
汉字这样记
汉字这样记
诗词之页
最高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