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红色文化融入思政教学的路径研究
——以胶东文化为例

2020-11-19 01:17王秀芬烟台汽车工程职业学院
长江丛刊 2020年29期
关键词:胶东思政革命

王秀芬/烟台汽车工程职业学院

在思想政治教学中所讲述的红色文化指的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形成的一些革命理论、革命经验、革命实践所凝聚成的革命传统,同时也是一个地区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光辉灿烂的文化。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在学生的思想政治教学中通过融入红色文化能够更好的提升思政教学的效果,提高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和使命感。作为革命老区,胶东地区拥有丰富灿烂的红色革命历史文化,对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通过将胶东地区的红色文化融入到思想政治教学中,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能够为社会培养更多具有高尚的思想道德素养的综合性人才[1]。

一、胶东红色文化资源中的精神价值

(一)胶东红色文化简介

在中国革命发展的历史上,胶东地区具有重要的地位。胶东地区不但是齐鲁革命文化的重要代表,同时在我国的红色文化革命发展历史中,胶东地区也是革命的发起地之一。从中国革命的发展进程来看,胶东地区为中国革命的历史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不但促进了中国革命历史的发展,同时也为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胶东地区在中国革命历史发展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是革命的先行地,同时也是在全国比较早建立革命根据地和党组织的地区。在胶东地区也涌现了我国第一批的共产党员,比如郭寿就是当时的代表人物之一。郭寿在192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1924年底建立了胶东地区最早的共产党组织——中共烟台小组,该小组由中共中央直接领导,在革命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胶东地区属于抗日战争的主战场,从全国抗日战争的规模和实力来看,胶东也是重要的抗日基地之一。全国闻名的地雷战就是在胶东地区出现的。在抗日战争中还涌现了赵守福和孙玉敏等全国著名的抗日英雄。在抗日战争过程中,胶东地区的人民也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为我国革命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胶东地区的人民无论是在人力、物力和财力上都给予了中国革命巨大的支持,同时胶东地区也是中国抗日革命干部培养的摇篮,1938年3月,中共胶东特委建立了胶东军政干部学校,同年7月又成立了中国胶东特委党校,同年8月胶东特委建立了胶东公学。1940年4月成立了“胶东抗大”,从而为我挡抗日战争培养优秀人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众多优秀的人才都是在这里培养的[2]。

(二)胶东红色文化的精神价值

胶东红色文化在思政教学中具有丰富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包含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相关内容。胶东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和革命的先进分子以及人民群众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大家共同创造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在这段红色文化中主要包括了革命文艺作品、革命人物的事迹以及革命资料和文献等,充分体现了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中的爱国主义教育的相关内容,同时还包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创新精神和荣辱观等内容,因此在思政教学中将红色文化融入其中,能够更好的提升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同时也能够为学习胶东红色文化奠定良好的基础。胶东红色文化本身也是一个与时俱进,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胶东红色文化的产生是以胶东地区的革命斗争作为基础的,是胶东地区共产党人和人民共同创造的特色文化体系,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领导胶东人民革命斗争过程中勇于担当,敢于奉献,爱憎分明,意志坚定,不断开拓创新的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同时也是胶东地区科学的、民族的、先进的文化,将胶东红色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学中,能够实现红色文化与思政教学两者的相互统一与相互促进。

二、胶东红色文化融入思政教学的路径

(一)将胶东红色文化教育融入教材和课程当中

目前为了提升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最主要的方式就是在新时期对高校思政教育课程进行创新。在创新的过程中,高校的思想政治教学一定要构建胶东红色文化教育理论体系,让胶东红色文化能够走进思政教学的教材和课程教学当中,进入大学生的头脑。高校可以根据胶东红色文化编辑适合大学生学习的思想政治教材,通过全面的挖掘胶东红色文化相关的资源,将教学资源与红色文化有机的整合,组织有相关经验的老师共同编写胶东红色文化思想政治教材或者一些科普读物,让大学生能够在思想政治学习中对胶东红色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为大学生今后的发展发挥积极的作用。在思政教学中设置胶东红色文化教育课堂,有利于让胶东红色文化走进课堂当中。在高校的课程设置中,可以把胶东红色文化相关的课程与思想政治必修课相结合,同时赋予一定的必修课分数,或者高校可以为大学生设置胶东红色文化选修课程,构建胶东红色文化的调研室或自习室,进一步促进大学生对于胶东文化的学习热情。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重视教学质量的提升,要促进胶东红色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提升师资队伍与课堂教育水平。学校要强化胶东红色文化教师的师资队伍建设,让胶东红色文化走进大学生教师的思想当中,从而让教师在思想政治教学中能够普及胶东红色文化,同时也要把胶东红色文化融入到课堂教学当中,以学生为主体,实现交通红色文化进校园的目的[3]。

(二)将胶东红色文化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当中

高校校园是大学生平时生活和学习的场所,因此在校园文化中融入胶东红色文化能够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首先高校要把胶东红色文化相关的内容融入到校园的硬件设施当中,尤其是校园的教室、图书馆或者是学生宿舍等都可以成为胶东红色文化宣传的阵地,在教室和图书馆中也可以进行胶东红色文化的相关展示,采购一些胶东红色文化相关的书籍供大学生观看,还可以用胶东红色文化中的著名革命历史人物或者地名对校园的景观道路进行命名,让胶东红色文化走进大学校园。要构建胶东红色校园软文化,通过校园媒体或者微信、微博等公众媒体来宣传胶东红色文化。高校还可以在一些重要的节日或者重大事件中开展胶东红色文化相关内容和知识竞赛活动,比如一些诗歌朗诵、红色歌曲演唱、胶东红色文化征文等活动等,让学生在思想政治学习中潜移默化的受到胶东红色文化的感染和熏陶,要建立相应的监督和考评机制,充分调动大学生参与胶东红色文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胶东红色文化在校园中随处可见,潜移默化的给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产生影响。

(三)将胶东红色文化融入到思政教学的实践当中

社会实践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提升高校大学生对于思想政治教学认同感的重要途径。通过实践可以让高校大学生把学习到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应用到对于实际问题的解决当中,这样可以让大学生发现思政教学的价值,从而更加提升他们对于思政教学的兴趣和愿望。将胶东红色文化融入到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当中,对于大学生将红色文化的历史与现实相结合具有很大的益处,能够帮助大学生发扬传统红色文化的优势,同时结合当今的时代精神,让大学生自觉的践行红色文化,把胶东红色文化精神发扬光大。高校要建立胶东红色文化教育实践基地,为大学生选择一些胶东红色文化历史博物馆、展览馆、纪念馆以及胶东红色文化革命旧址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重要场所。比如让学生定期去参观胶东革命烈士陵园、胶东地区武装革命斗争纪念馆以及海阳地雷战纪念馆等等,让大学生在这些纪念馆当中感受到胶东红色文化的魅力,从而能够感同身受,深刻的体会到胶东地区的人民为了抗日战争胜利所做出的巨大努力和牺牲,学习胶东地区人民大无畏的革命精神,让大学生能够更加珍惜当前的美好生活,努力学习,艰苦奋斗,把自己培养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用的人才。高校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要结合学生自身的专业特长,组织大学生深入胶东革命老区和一些偏远地带进行一些志愿服务活动,让大学生把所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当中,回报社会,回报胶东人民,强化对当地的服务意识[4]。

三、结语

胶东地区红色文化历史悠久,资源丰富,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重要的资源和素材。推动胶东红色文化走进高校思想政治课堂,走进大学生的头脑当中,必须在新时期不断的发掘胶东优秀红色文化的精髓,将胶东红色文化与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相结合,为社会培养更多有用的人才。

猜你喜欢
胶东思政革命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思政课“需求侧”
古韵悠长,“大汉胶东”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中国的出行革命
粉红革命
掀起秋冬潮流革命
观水
颜色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