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曲《说聊斋》作品分析与演唱探讨

2020-11-19 12:27刘玉洁
名家名作 2020年11期
关键词:乔羽聊斋演唱者

刘玉洁

《说聊斋》是电视剧《聊斋》的主题曲,由乔羽作词,王立平作曲,两位来自各自专业领域内的大家合作完成了一首非常优秀的作品。这首歌的歌词延续了乔羽先生亲切质朴的艺术风格,显得生动、风趣、自然;曲调则融合了戏曲韵律和山东方言特征,音乐节奏平稳、旋律婉转悠长,带给观众以舒展流畅的音乐感受,使得整首作品具有极高的辨识度,与整个电视剧相得益彰,得到了广大观众的高度认可。对《说聊斋》这首歌曲进行分析与演唱探讨,既是对其创作者艺术成就的一个简要回顾,也有助于演唱者更准确、细腻地进行二次艺术创作。

一、歌曲《说聊斋》的创作背景及艺术成就

《说聊斋》是一首辨识度较高的声乐作品。词作家乔羽、曲作家王立平两位均是业内的翘楚,整首歌也体现出较高的艺术价值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能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两位大家的艺术风格和创作水准。《说聊斋》是电视剧《聊斋》的主题曲,这部电视连续剧,取材于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所创作的文言短篇传奇志怪小说。这部小说的艺术成就很高,以花妖狐魅写人间人事人情,主题深刻、题材广泛、文笔简练且情节生动,堪称小说中的巅峰之作。《聊斋》电视剧基本尊重并还原了原著的“聊斋精神”,以一种诙谐幽默的态度来讽刺时事、抒写百态,而《说聊斋》这首歌曲与电视剧相得益彰,一个“说”字,以“说中带唱、唱中带说”的方式,娓娓道来地诉说一件事、讲述一段情,唱出了后人在讲述聊斋故事时的种种感慨,成为影视音乐中的又一首经典金曲。

二、歌曲《说聊斋》的作品分析

为了深刻地抒发对歌曲所蕴含的情感,准确地表现歌曲所具有的风格,有必要对《说聊斋》这首歌的歌词含义、曲式结构和主题进行全面分析和深度剖析,可以尝试引导演唱者从作品的“源起”入手,分析歌曲作者的创作经历、初衷和情怀,解析整个歌曲的歌词、曲式和风格,为演唱者的再次演绎提供重要的参考。

(一)直白深刻的词

歌词的创作者乔羽先生,是一位为人友善谦逊、待人亲切真诚的可敬长者。词如其人,乔先生虽然学识丰富、底蕴深厚,却从不“掉书袋”,反而推崇质朴的创作风格,他认为“写歌词”并不是什么“高贵神圣的创作”,带着淳朴生活气息和泥土芳香的倒是最好的作品,他说自己“一向不把歌词看作是锦衣美事、高堂华屋”,而应当是“寻常人家一日不可或缺的家常饭、粗布衣,或者是虽不宽敞却也温馨的小小院落”。因此,有人评价乔羽作品的“土气”是极为地道的。但因为乔羽先生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和较高的创作才能,所以他的作品虽然语言直白却深刻隽永、紧密联系生活却意境丰富、直接传情却情感丰厚,既能体现出深厚的中华文化,也彰显着新时代的精神气质。朗朗上口又极易传唱,因此经久不衰、历久弥新,焕发着迷人的艺术魅力。《说聊斋》以“说”为名,既如同讲故事一般娓娓道来,“你也说聊斋,我也说聊斋……”;也在评说议论,“牛鬼蛇神它倒比正人君子更可爱……”,叙议一体,虽然语句直白却含义深刻。乔羽运用了古典诗词行文的手法,在这种语言格式中,从情绪、节奏、风格等各方面使“古典”与“现代”达到一种无间的和谐状态,巧妙地运用了古文的情绪、节奏与风格,却又自然地呈现出了一种幽默、风趣、质朴的语言艺术。

(二)独特韵味的曲

《说聊斋》的曲作者王立平,同样是一位大才,且词曲兼长,创作了包括87 版《红楼梦》在内的众多优秀影视音乐作品。他的艺术创作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和鲜明的艺术个性,曲风婉转悠扬、情真意切、含蓄隽永、雅俗共赏。《说聊斋》同样是王立平先生所珍爱的“孩子”,据说在《说聊斋》的歌词问世之初,乔羽用他的济宁口音读给王立平听,“你也说聊斋,我也说聊斋……”,这扑面而来的地域风情顿时给了他作曲的灵感,于是一首极富山东地方韵味且雅俗共赏的歌曲从此诞生。《说聊斋》具有中国古典作品唯美的性格特征。整首歌的调性为 F 宫民族调式,速度为中板,节奏为4/4 拍,曲式结构为并列单二部曲式。乐曲的结构包括引子、A 段、B 段、尾声四个部分,全曲共有46 个小节,其中前 9 个小节为引子,音乐的线条悠扬绵长、节奏平缓,给人以舒展流畅、漫而不散的音乐体验。A 段是主旋律演唱,整体结构比较规整的,仍是F 宫民族调式,但节奏加快,由原来的 4/4 拍调整为 2/2 拍,音乐旋律比较曲折,带有一点诙谐幽默的感觉。B 段是全曲中的高潮部分,调式不变,节奏不变,但情绪比较激昂,旋律也显得跌宕起伏。因为达到了一个情绪上的高点,情绪也要随之进行释放和抒发。此时再缓缓进入尾声,以回味悠长的旋律结束,颇有意犹未尽之感。

(三)生动传神的唱

演唱是对声乐作品的再次创作。但这种创作应当是建立在对歌曲本身所具备的特质的理解、把握和表现基础之上的。《说聊斋》这首歌,融合了戏曲韵律和山东方言,具有诙谐幽默、轻松滑稽的音乐色彩。演唱者应当深刻理解歌词的含义和旋律的波动,诠释出歌曲所要彰显的主题意义。

三、歌曲《说聊斋》的演唱技巧分析

一首好的作品应当是词、曲、唱俱佳的。演唱者凭借着高超技巧的演绎和生动准确的情感表达对歌曲进行再次创作,也是再以另一种形式对歌曲进行解读。为了更好地演唱《说聊斋》这首歌,在对歌曲进行全面细致分析后,可以从呼吸、咬字、情感、方言等方面来具体分析。

(一)掌握呼吸技巧

掌握正确的歌唱呼吸技巧,乃是歌唱艺术最重要和最必要的基础,只有良好的呼吸才能成就动听的歌声,因此控制好呼吸至关重要。呼吸,具体包括呼出和吸入,演唱者应当根据后续所演唱乐句的长短强弱来控制吸气的分量。《说聊斋》这首歌曲中,多处出现跨越极大的五度、八度的反跳,如果演唱者气息不稳,会造成声音虚浮或者僵硬的现象。演唱者应始终保持良好的呼吸状态,以积极沉稳的状态控制好呼吸,稳扎稳打走好每一步。

(二)做到咬字清楚

歌曲演唱讲究“字正腔圆”,咬字本身对声乐艺术就非常重要。《说聊斋》因为有“说”的意味,就更要做到“咬字”清楚。整首歌的开头部分“你也说聊斋,我也说聊斋”,有一种亲切拉家常的感觉,咬字应柔和、圆润,而“斋”字则因为容易被咬扁,所以要尽量通过打开口腔把字“立”住;歌曲中的一些语句,如“喜怒哀乐一起都到心头来”,口腔又应该适当放松,声音通道畅通;同时,歌曲中多次的“甩腔”与“长腔”,也需要控制好咬字的力度和深浅。

(三)充沛艺术情感

情感是歌曲的内核,只有在高超的演唱技巧下,情感才能得到充分的表达和抒发。《聊斋志异》是一部以鬼怪狐媚来影射世情的名篇佳作,因此,说聊斋,不仅说的是故事,更是表达深刻的内涵、丰富的情感。演唱者在演唱的过程中,要抒发一种既看透了人间冷暖,但又充满希望、饱含热爱的情绪,唱出自己的理解和感悟,以打动听众。

(四)抓住语言特点

《说聊斋》是一首以山东济宁方言的语调和发音为主的歌曲。演唱者也要把握住济宁方言的特点,语调低沉平坦,元音发扁。《说聊斋》中每一句中的最后一个字都有拖长了的“ai”音,在起到押韵效果的同时,也体现了济宁方言在歌曲中的运用。同时,这首歌中还有山东地方民歌常见衬词“那个”“那”,这也是需要演唱者高度重视的地方。

作为影视作品的重要构成,影视歌曲这一特殊的艺术形式为影视作品增色不少。随着影视事业的蓬勃兴盛,影视歌曲随之得到了跨越式发展,许多影视歌曲已经成为经久不衰的精品。《聊斋》是根据清代短篇文言志怪小说《聊斋志异》改编的电视剧,主题曲《说聊斋》同样延续了小说一贯看似轻松诙谐实则深刻蕴藉的艺术风格,凭借着独特的艺术风格受到广泛赞誉。每当这首歌曲前奏音乐响起,听众的心神被“铮铮”之声震动,从而领略到这首歌的独特魅力。通过对《说聊斋》的探究分析,不仅丰实了影视歌曲作品领域的研究成果,也有助于为演唱者的演唱实践提供重要参考,对我国现代声乐艺术发展具有积极的指导价值。

猜你喜欢
乔羽聊斋演唱者
如何调整声乐演唱中的心理状态
聊斋书介
聊斋书介
Song of the Motherland
我与《聊斋》
乔羽和佟琦:爱情的小船荡了一甲子
乔羽和佟琦:爱情的小船荡了一甲子
论发声练习与歌唱的关系
“忍”与“一忍再忍”
我们班的聊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