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心食堂”激活村庄治理

2020-11-20 07:27
农村经营管理 2020年11期
关键词:荣成市食堂志愿

2012年,山东省荣成市在全国率先启动信用体系建设,把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嵌入乡村振兴各个方面,利用信用“穿针引线”,催生出“信用+环境整治”“信用+志愿服务”“信用+网格治理”等一批基层治理新模式,积极破解乡村治理中的堵点、难点问题,全力消除“法律管不到、道德管不了”的治理盲区,有效调动起了群众参与自治的积极性,构筑了强大的信用支撑体系,实现了乡村有效治理。

利用“信用+”治理模式,荣成市有效地调动群众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拆除各类违建 11 万余处、110 多万平方米,彻底解决了长期困扰农村的环境顽疾,2019年荣获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荣成市创新的“信用+”治理模式迸发出强大的生命力,“暖心食堂”就是这个模式中一个新产物。

解决“一餐热饭”难题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老龄化问题越来越突出,有很多老人或因身体原因不能自理,或因子女不在身边缺少照顾,对常人来说最简单的吃饭问题,对他们却成了难以保障的“民生问题”,吃不上热饭已成为普遍现象。对于经济基础相对薄弱的农村,保障高龄老人、空巢孤寡老人和特殊群体的“一餐热饭”并非易事。为此,荣成市结合信用体系建设和农村志愿队伍发展,为农村80岁以上的老人免费提供午餐,创新“信用管理+志愿服务+暖心食堂”模式,着力解决农村老人的民生实事,收到良好效果。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不收分文的“暖心食堂”要长久运营发展下去,在解决了必要的“硬件”条件后,人工费用和食材费用是“大头”,对村里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尤其对经济较为薄弱的村更是一种负担。荣成市“暖心食堂”的运营不依赖于财政投入,而是立足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打下的良好基础,充分调动群众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从食材准备、烹饪加工到就餐服务等环节,全部由志愿者负责完成,解决了谁来服务难题。

食材准备环节,每个村都成立了“暖心食堂小菜园”,由志愿者进行打理,种植时令果蔬,为食堂提供充足的食材。有的村“暖心食堂小菜园”不仅满足了食堂的食材需要,还将多余的果蔬进行加工销售,获得的收入用来改善食堂的伙食;烹饪加工环节,由妇女志愿队免费承担,一般3—5人一组,每人每周服务一次,菜品两荤一素一汤,每天不重样。如人和镇北齐山村还制订了“暖心饭盒个性化菜单”,根据服务对象的身体状况、饮食喜好、医生建议等因素,综合考虑进行配餐,实现从“大锅饭”到“个性餐”的升级,保证每位老人都吃得舒心、吃得满意。

就餐服务环节,以自助集中就餐为主,参照机关食堂标准进行管理,志愿者统一分餐,老人按需添加,饭后餐具统一清洗消毒,确保老人吃得既营养又卫生。针对人数较多不便于集中就餐的村和部分老人行动不便的实际,还开发了便于携带的“暖心饭盒”,由志愿者送饭上门。

为引导更多志愿者参与“暖心食堂”服务运营,除了每季度对参加“暖心食堂”的志愿者在信用基金发放仪式上进行表彰外,还给予他们更高的信用积分。积分可以在村内的信用超市兑换想要的日常生活用品,让志愿者既得荣誉又得实惠,短时间内就掀起了志愿者参与热情。目前,荣成市22个镇街共建设“暖心食堂”342家,已投入运营230家,日均服务老人5000多人,覆盖全市40%多的村居,可集中解决1.2万名80周岁以上老人的“一餐热饭”问题。

让乡村治理成为自家事

“暖心食堂”的建设运营,不仅解决了农村老人的“一餐热饭”的问题,还凝聚了人心,推进了乡风文明建设,让越来越多的村民参与到了乡村治理当中。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很多村都注重发挥身边典型示范引领作用,由村里公认的“好婆婆”“好妯娌”“好媳妇”到食堂搞志愿服务,潜移默化地引导其他志愿者广泛参与。在身边榜样的示范带动下,不少志愿者虽然起初是奔着信用分来的,但在忙碌的服务工作中,很快被奉献他人、服务社会的氛围所感染,找到了实现自我价值的获得感,带动整个农村从外在的干净整治、舒适宜居,向内在的崇德向善、见贤思齐转变,让整个村庄都“暖”起来。

暖心食堂温暖了农村老人的晚年生活

食堂建设运营过程中,广大党员干部有钱的出钱、有物的捐物,在食堂管理、菜品准备、服务就餐各个环节也都带头参加,用实际行动让群众感受到他们为民干事的公仆情怀,树立了权威、重拾了民心,党群干群“鱼水情”越来越融洽,基层党组织“一呼百应”的良好局面重新显现。食堂就像一个个“强磁场”,把老人、妇女、子女、党员干部的心,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拴在一起。原来大家各忙各的,现在成了热热闹闹的一家人,凑在一起不仅合计食堂的事,村里的其他事也都一起想、一起定、一起干、一起管,很多食堂俨然成了“村里的议事会”“土生土长的实践所”。在“暖心食堂”催化下,越来越多的群众自发关心支持村内事务,主动参与公益事业,极大调动了群众参与村级事务的积极性。

“暖心食堂”的开办,直接解决了民生痛点,让农村老年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需求都得到了慰藉,筑牢了民生底线,推动了村民参与乡村治理,成为了农村汇聚正能量、传递温暖的新平台。

猜你喜欢
荣成市食堂志愿
以志愿,致青春
学珍食堂
“互助孝老食堂”值得推广
荣成市餐饮行业形成文明节约的新风尚
荣成市苹果高光效树形改造及其配套技术总结
小行动 大志愿
拥有《鹿鸣》书与卡,填报志愿成行家
我的安全 我做主
食堂
小小志愿 大大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