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全面发展与积极老龄观教育

2020-11-20 10:10
老年教育(老年大学) 2020年11期
关键词:老龄老龄化老年人

【内容提要】马克思对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有过详细的描述,但要在实践中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需要满足一定的物质和休闲时间等条件。马克思对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思想虽然只是一个预言,但在当代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的老年人已经或者正在实现这个预言。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思想在积极老龄观教育中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老年教育中要把这一思想作为根本指南,开发老年人的潜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马克思学说中的一个重要的观点,但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宽裕的物质条件和充分的自由休闲时间。当代老年人已经离开了工作岗位,摆脱了作为谋生必要手段的劳动的束缚,能够自由地选择和变换活动方式,从事“休闲活动”或者“较高级活动”。因此,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退休后的老年人有比较富裕的生活保障,自己支配的时间比较自由,在生存质量和生活质量提高的前提下,已经开始追求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老年教育是老年人在休闲时间内的学习教育活动,因此,如何在老年教育中开展积极老龄观教育,满足老年人的需要,开发老年人的潜力,以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一、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人的最高价值追求

在《共产党宣言》中,有一个基本思想具有重要的价值,那就是人的自由发展问题。马克思说:“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个基本思想对如何理解共产主义学说很重要。马克思在建立共产主义学说时,明显地继承了资产阶级思想家和空想共产主义前辈的思想成果。他把“每个人的自由发展”作为共产主义原则。马克思在早年著作中曾指出“共产主义——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而人的本质特征便是“自由自觉活动”“自由是全部精神存在的人的本质”。正是因为这个原因,马克思认为,未来社会将“以自由联合的劳动条件来代替劳动受奴役的生产条件”,是一个“自由平等的生产者联合体所构成的社会”,这个社会被称为“自由人联合体”。

在马克思看来,“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人的发展的最高境界。但因为自由平等的生产条件还没有成熟,生产力发展不足,社会生产存在着越来越细的分工,大多数人就业和发展生产是为了谋生,不得不被分工制约,限制在狭隘的岗位上,在岗位上花费大量时间,没有得到体力、智力、能力和精神等方面的全面发展。也由于过去我们常常把“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这一结论当作宣言的基本思想,因而以阶级斗争为纲,使国家和社会长期处在阶级斗争的环境中,人的自由发展这个基本思想往往被忽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总结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经验教训,提出了“以人为本”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发展理念,把“自由”“平等”等观念作为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之一,这是人的最高价值追求。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马克思的发展学说,但在实践中要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必须满足几个条件。

(一)宽裕的物质基础

经济是基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基本原理。恩格斯说:“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人的全面发展首先是经济的全面发展,有了经济的全面发展,才能有富裕的物质条件和充分的休闲时间从事其他精神文化等方面活动。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经济得到快速发展,社会生产力创造了巨大的财富,居民收入不断提高,社会财富不断涌流,经济基础逐步牢固。2019年,国内生产总值990865亿元,比上年增长6.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70892元,比上年增长5.7%;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733元,比上年增长5.8%;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1559元,比上年增长5.5%。浙江省的经济发展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宁波的经济发展又高于浙江全省水平,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年平均退休金90000元左右。在这里,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所需要的宽裕物质基础已具备。

(二)充分的休闲时间

马克思认为,休闲是指“用于娱乐和休息的余暇时间”与“发展智力、在精神上掌握自由的时间”;是“非劳动时间”和“不被生产劳动所吸收的时间”,它包括“个人受教育的时间、发展智力的时间、履行社会职能的时间、进行社交活动的时间、自由运用体力和智力的时间。”

休闲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把休闲从劳动状态与负有责任的其他活动中分离出来。这是人的生存整体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某种意义上,它与马斯洛的人的需求层次理论中最高级的自我实现的理念是一致的。通过休闲促使人对生活或生命进行思索,有助于人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的成熟,使人真正地走向自由。

在生产力不断提高的情况下,西方发达国家劳动者的劳动时间正在缩短,有些国家每周的工作时间已经达到4:3,有3天的休息时间,可以自由选择休闲。中国当下居民的休闲时间也在增加,但发展不均衡。《休闲绿皮书:2017—2018年中国休闲发展报告》指出,休闲是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2017年,中国人均GDP已经达到8836美元,中国在居民生活方式、城市功能和产业结构等方面相继形成休闲化的特点。但在把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作为发展要务的中国,发展休闲面临重要机遇,也存在各种不足,比如休闲时间不均衡、不充分、不自由。中央电视台、国家统计局等联合发起的“中国经济生活大调查”显示,除去工作和睡觉,2017年中国人每天平均休闲时间为2.27小时,较三年前(2.55小时)有所减少;其中深圳、广州、上海、北京居民每天休闲时间更少,分别是1.94、2.04、2.14和2.25小时。相比而言,美国、德国、英国等国家国民每天平均休闲时间约为5小时。

除了休闲时间不充分之外,由于带薪休假制度尚未全面落实,我国居民休闲时间也不均衡、不自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对全国2552名在业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40.1%的受访者表示“没有带薪年休假”,4.1%“有带薪年休假,但不能休”,18.8%“有带薪年休假,可以休,但不能自己安排”,而“有带薪年休假,可以休,且可自主安排”的仅占31.3%。而对于已经退休的老年人来说,休闲时间则比较充分,他们已经脱离了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束缚,完全可以自由支配休闲时间,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老年大学学习,以实现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二、在老年教育中开展积极老龄观教育,以满足老年人全面发展的需求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一个重要学说,但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必须满足物质和休闲、自由地选择和变换活动方式等条件,而一些发达地区退休后的老年人则可以满足这些条件。他们一进老年大学,就意味着开始走上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之路。因此,老年教育专家陆剑杰认为,要办好我国老年教育必须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根本指针,这是一个重要的理论观点,在老年教育中有着引领意义。

当下中国老年人的养老保障有了一定强度,富裕阶层(民营企业家和独立而富有的自由职业者)、中等阶层(离退休干部和知识分子)和底部阶层(广大的工农劳动者)的一部分养老保障较充分的老年人,他们已经获得了“每个人全面而自由发展”的机会。因此,如何在老年教育中开展积极老龄观教育,发挥老年群体的作用,开发他们的潜力,以满足他们实现全面而自由发展的需求,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积极老龄化为老年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

2002年,世界卫生组织在第二届世界老龄大会就提出积极老龄化的建议,并被写进大会的《政治宣言》和《行动计划》中,成为大会的理论成果。大会以后,世界卫生组织出版了《积极老龄化政策框架》,为积极老龄化提出了行动指南。积极老龄化不仅是指老年人体力活动和劳动,还包括对社会、经济、文化等的积极参与和开发。这就要求尊重、保障老年人应当享受的一切权利,为老年人提供养老等社会福利,创造让老年人享受教育、参与社会的条件,提高老年人的生命质量和生活质量。从成功老龄化、健康老龄化到积极老龄化,这是老龄化研究的理论升华,为老年教育的发展和老年人的再次社会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英国社会学家彼得·拉斯里特在《生命新图——第三年龄的出现》一书中提出了把人生区分为四个阶段的理论,第一年龄段是人开始社会化和接受教育的阶段;第二年龄段是成家立业、养育子女和赡养家庭的阶段,这是人生精力最充沛的阶段,但由于社会的压力和家庭的牵制而使人的发展受到一定制约;第三年龄段是60岁离岗退休阶段,这个年龄段是人生的顶峰,在这个阶段,人具有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并且拥有自己支配的足够时间,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发挥自己的潜力,达到全面发展的境界;第四年龄段是生活不能自理,需要他人照料的阶段。这个理论虽然也有一些不足,但它基本符合人的生命历程,对积极老龄观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2019年,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2.54亿,占总人口的18.1%;浙江老年人口1205万,占总人口的20.6%。在老年人口中,有80%左右的老年人年龄在60至79岁之间,这正是第三年龄段的时间。这一年龄段的老年人有丰富的知识和经验,有潜在的发展能力,还可以有所作为,为社会做出贡献。据中国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统计,中国现有科技工作者3000多万人,而离退休科技工作者有600万人,70岁以下占70%,约400万人。在这个群体中,继续参与社会工作的仅占10%至20%,还有300万左右的人才资源有待开发。此外,据中国老教授协会统计,老教授协会会员有51000多人,70岁以下的约占70%,继续为社会做贡献的只占30%。宁波市老教授协会会员200多人,他们是一个有待开发的高智力的群体。复旦大学蒋学模教授认为,60岁到80岁是他理论研究成果比较丰硕的时期,因此,“60岁的人虽不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但还是下午三四点钟的太阳,离晚霞还早呢。”

2018年2月,全国老龄办、中组部、中宣部、国家发改委等14部委下发了《关于开展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的通知》,要求党委组织、宣传等部门把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纳入各级党校、行政学院、社会主义学院培训课程,纳入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内容,在机关学校和老年大学等宣讲老龄化国情教育。人口老龄化是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的基本国情,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是国家的一项长期战略任务。因此,在全社会开展积极老龄观教育,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良好氛围,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二)开展积极老龄观教育,是满足老年人全面发展需求的重要举措

积极老龄化的理论和实践告诉我们,现代老年人仍然是社会的积极群体,他们既有发展的要求,又有发展的潜力,是一群值得开发的重要人才资源。30多年来,老年教育特别是老年大学教育,为老年朋友融入社会,继续学习提供了条件和服务,各省、市和县(市)区都相继办了老年大学。30多年来,老年大学积累了丰富的教学和管理经验,取得了丰硕的理论研究成果,为公平、普惠的老年教育做出了重要贡献。今天,老年大学的教育已经从原来量的发展转到质的提高,这就要求老年教育在公平、普惠的基础上,开展积极老龄观教育,开发老年人的潜力,满足他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需求。

马斯洛把人的需求分成五个层次,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和归属感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从生理需求到自我实现需求,依次由较低层次向较高层次递进,一个层次需求满足之后就会向更高一级的需求层次发展,即所谓“需求层次论”。美国成人教育家麦克拉斯基对老年人的需求颇有研究,认为老年人也有五个层次的教育需求,即应付需求、表达需求、贡献需求、影响需求和超越需求。前两个需求是为己的生存需求,后两个需求是为他的社会需求,最后一个需求是为己和为他融为一体的需求,这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实质是一样的。马斯洛和麦克拉斯基的需求层次理论与人的全面发展需求相吻合,也与积极老龄观教育需求一致。在老年大学学员的访谈调查中发现,当今的老年学员已不满足于过去那种唱唱跳跳和写写画画的需求,他们的学习动机从生存需求、享受需求向全面发展需求转变,不仅有生存需求和享受需求,而且还有继续发展、积极有为的需求。特别是那些公务员、教育工作者、企事业单位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他们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追求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因此,在老年大学教育中,要与时俱进,大力开展积极老龄观教育,开发老年人的发展潜力,在课程设置等方面满足他们全面发展的需求。

如今,许多老年朋友退休以后,开启了人生的下半场。他们或融入社会,继续为社会做贡献;或来到老年大学报名学习,充实人生,追求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这都是积极老龄观的体现。实际上,在老年大学学习的许多学员,一进校门就意味着开始走上人生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之路。我们全社会都要倡导这种积极的老龄观,积极看待老龄社会,积极看待老年人和老年生活,把老年人当作社会的宝贵财富,当作执政兴国的重要资源,充分发挥老年人的积极作用,讲好老龄故事,传播老龄声音,发展老龄事业。

猜你喜欢
老龄老龄化老年人
认识老年人跌倒
老龄化研究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老龄化社会下老年心理变化的应对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老龄苹果园“三改三减”技术措施推广
莱阳茌梨老龄园整形修剪存在问题及树形改造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
运动对老龄脑的神经保护作用研究进展
国家发改委专家:全面放开二孩不足以应对老龄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