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作流”理念的跨专业虚拟仿真实训
——以江西制造职业技术学院经管类专业为例

2020-11-20 08:53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工作流流程实训

熊 辉

(江西制造职业技术学院,江西 南昌 330095)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的类型,与普通高等教育有着同等重要的地位。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一线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其培养的重点在于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实践能力。目前职业教育中实践教学存在着“进不去、看不见、动不了、难再现”[1]的问题,需要“引导职业院校开发基于职场环境与工作过程的虚拟仿真实训资源”[1]。

1 虚拟仿真对跨专业实训的作用与意义

经管类专业的跨专业虚拟仿真实训是指将虚拟企业的经管类岗位整合在一起,构建出仿真的商业社会环境,通过虚拟企业各部门间的协作,完成与外单位的经济往来,共同实现企业的模拟经营目标。这种跨专业的综合训练由于牵涉广、成本高,在现实中很难找到有相应训练条件且有合作意愿的单位。通过虚拟仿真这种工具,解决了经管类的跨专业实训难题,既再现了相对复杂的现实工作场景,又降低了整体的训练成本。

跨专业的综合训练不同于传统专业实训课,它的训练目标不是帮助学生掌握单项的专业技能,而是在仿真环境里的模拟岗位中检验学生的综合能力。这种综合训练是目前其它实训课无法替代的,它打破了各课程之间的专业壁垒和单一视野,帮助学生树立起全局的工作观,增强了学生的跨专业、跨部门的沟通能力和协调能力。它通过为学生提供一个接近现实的复杂工作环境,让学生去检验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综合能力,最终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与改进方向。

2 运用“工作流”理念解决跨专业实训的难题

经管类跨专业虚拟仿真实训项目主要通过搭建商业工作环境和构建工作任务流程两个方面进行建设。通过对经管类专业的工作环境进行仿真(硬仿真),可以增强学生的实训融入感和职业体验感;通过对现实工作的任务与工作流程进行仿真(软仿真),可以让学生了解到真实工作岗位的具体工作内容,检验自身的综合能力与专业技能的掌握情况。相对而言,软仿真需要解决的一个最重要的问题是如何让学生了解这些工作任务与工作流程,以及如何在现实的环境中进行多岗位、多部门的协同工作。其中,有两个关键问题需要解决。第一是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将几十个岗位的工作内容与工作流程逐一展开介绍,第二是如何保证训练过程中各岗位工作衔接与同步,既要避免出现空闲等待的情况,同时又能让学生团队自己控制进度与时间。这两个问题需要通过软件平台以“工作流”的形式进行解决。

“工作流”是工作流程的计算模型,通过计算机的应用实现业务过程的部分或整体的自动化。“工作流”主要解决的是一个工作群体如何在计算机的帮助下进行协同工作的问题,简单说就是如何利用计算机在多参与者之间按既定的规则自动传递文档、信息或者任务。将工作岗位流程图、工作任务说明、具体业务数据整合在工作流中进行任务的自动传递,当上一个岗位将任务完成后自动推送至下一个岗位继续进行,直到该任务全部完成。学生只要登陆自己的账号,不仅可以了解自己当前的任务,获得相关的业务数据,同时又能通过可视化的流程图按部就班的完成训练任务,整个过程省时省力又可避免出错。因此,经管类跨专业虚拟仿真实训项目最好的方式是通过构建仿真的软件环境,配合仿真的办公场所,来达到模拟真实工作的训练效果。

3 跨专业虚拟仿真实训的建设框架

3.1 仿真商业环境的构建

经管专业的人才培养是面向商业环境的,要进行跨专业的虚拟仿真实训就必须首先构建虚拟的商业环境。以制造行业为例,要完成制造企业的运营,除了企业自身内部的工作流程以外,还涉及上下游的相关企业的业务往来,并且还需要与流通、银行、社保、工商、税务等外围机构打交道。各个单位按照相互的业务往来与服务关系,推动着整个虚拟商业环境的运行。具体环境构建如图1。

图1 虚拟商业社会环境

3.2 仿真企业部门的构建

要完成企业的最小经营业务循环,必须涉及到这些业务所归属的企业部门和岗位。以制造业为例,要以最小的结构完成企业的虚拟仿真训练,基本上会涉及到营销部门、生产部门、采购部门和仓储部门、行政部门、人事部门、财务部门等常规部门,各个部门通过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企业的运营工作。在每个部门中,根据业务需要设立若干的岗位,实现业务执行与监督管理两大基本职能。具体部门与岗位结构如图2。

图2 虚拟制造企业岗位部门

3.3 仿真运营流程的构建

从企业管理角度出发,企业的每一项工作都有着既定的流程。每个流程都是各部门与岗位相互配合相互监督的过程,工作流程最终将不同的工作部门串联在一起,共同推动企业的运营。要在跨专业的虚拟仿真实训中使学生能顺利的完成岗位工作模拟,就必须明确每一项工作流程。通过计算机的“工作流”的方式,将工作的流程以图形化的形式在软件平台中显示,并根据各部门和各岗位的执行情况进行任务的派发与推送,可以使得整个实训的过程既简单又有效。工作流程如图3。

图3 虚拟制造工作流程

如果说商业环境仿真与企业部门仿真都是属于仿真的外在形式,那对一个企业的完整运营流程仿真才是仿真的内在核心。尽管学生来自不同的专业,未来也会走向不同的岗位,面对着不同的工作,甚至可能完全与仿真训练的内容无关,但并不代表这种训练就毫无意义。

学者姜大源在谈及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时曾提到:“尽管每个职业的工作过程不一样,然而不管是从事宏观层面还是从事微观层面的工作,一个人为完成这件工作的合理的思考过程,却是一样的。这也就是说,做事的过程不相同,而思维的工作过程却是一样的。”[2]

可以这样说,这种思维方式的养成才是真正的素质教育,才是我们综合仿真训练最根本的育人目的。这种思维方式不仅包括做事的思维方式,更强调的是在协作中做人的思维方式。

3.4 仿真评价标准的构建

为使学生真正的感受到社会对岗位人员的要求,在训练的过程中我们用“上班”的标准来作为“上课”的标准。综合训练的最终考核是以结果为导向的,强调以工作结果来体现学习成果。同时,课程按照社会竞争的三大现状来对学生的训练结果进行评价与赋分。这三大原则分别是“个人绩效依附于团队绩效”,“员工绩效等级化、差异化”,“市场竞赛末位淘汰机制”。这三个原则所构成的考核体系避免了教师的主观印象偏差,强化了客观事实结果,做到了让学生对自己的成绩接受认可,也让学生体验到了社会竞争的残酷性。总之,综合训练的考核标准就是社会的考核标准,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摆脱对“学生身份”的依赖,不以身份找借口,在心理上实现与社会的无缝对接;同时让学生在协作中真正明白团队与管理的含义,增强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4 跨专业虚拟仿真实训的实施效果

课程的实施效果可以分为长期与短期两个方面,长期的效果一般要追踪到学生参加工作以后反馈回来的信息来衡量,而短期的效果则可以通过部分量化的指标来考量。

从短期指标来看,我们发现无论是学生的上课出勤率,还是对课程的兴趣、努力的程度、训练后感受以及对自我的认知都有了颠覆性的变化。从2017年9月开始,江西制造职业技术学院已经完成20多轮2 000多名学生的训练,涉及15、16、17、18级四个年级的会计、营销、电商、物流、国贸、商英六大经管专业,整体出勤率超过了98%以上(扣除正常病事假原因),绝大多数情况学生可以保持全勤,并且一半以上的同学至少提前10~20分钟到课,有部分同学甚至提前30分钟以上就到实训中心门口等待开门。在整个课程训练中,接触了仿真的工作环境和仿真的工作内容后,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高,较少出现打手游或打瞌睡之类的情况;大部分时间学生都忙于手上的工作任务,学习专注度明显高于传统课程。从努力的程度来看,学生完全不同于以往盼望着准时下课吃饭,而是经常忘记了时间。95%的同学都有过中午不休息且晚上接着加班的经历,甚至有部分同学晚上主动加班到寝室关门时间才被迫回去。从线上教学平台访问量突破167万人次这一数据可以看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也出现大幅提升,更愿意通过自我的学习来完成工作任务。训练结束后,学生普遍感受训练的2周时间过得飞快,完全不像其它课程度日如年的感觉,总是觉得时间不够用;并且对领导、管理、团队、协作、考核等这些书本上的名词有了真实的理解,由此获得了对自我的重新认知。

从长期来看,我们在对离校后的学生进行回访,让毕业的学生根据工作后的感受来谈谈对“跨专业虚拟仿真实训”课程看法。2020年4月,通过问卷星发放问题,回收有效问卷144份,涉及15级学生3人,16级学生29人,17级学生112人,六大专业的学生均有分布。从问卷结果来看,尽管我们在训练过程中对学生要求是所有课程中最严格的,让很多学生很紧张和不适应,甚至频频抱怨,但在他们对照了自己的实习与工作的经历后再回头看这段时间的训练,普遍觉得这是他们在学习期间印象最深和帮助最大的课程之一,让他们提前感受到了进入社会工作后的相对真实一面,为他们提供了就业前的心理准备。

学生对授课教师的评价普遍良好。从项目实施以来,负责该项目的教师在学校每期的教学考核中都是优秀,连年被评为学校的先进工作者和优秀教师,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反应了该综合训练项目的实施效果。

5 结语

职业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以服务于产业经济。能力的提升只能从不断的实践去获取,实践才是检验职业能力的唯一标准。在职业教育的课程中,要“更多地着眼于蕴含在动态行动体系之中的隐性实践知识——直接经验的生成与创建”[3]。因此,加大实践教学的比重已成为职业教育的业内共识,但以何种方式进行实践教学是目前职教界正在探索的问题。

从教学设计而言,越接近实际工作场景的教学方式效果会越好。经管专业的跨专业虚拟仿真实训相当于模拟了一个小型商业社会环境与企业运营任务,同时又以“工作流”的形式推动了整个训练任务的顺利实施。该综合训练项目在某些程度上弥补了当前专业课程之间的缺少横向联系的缺陷,希望通过打通课程与专业的壁垒来训练学生在现实工作中的综合能力。在真实的工作中,很少有仅靠单项技能就能完成的任务,更多的会牵涉到不同的部门与岗位的工作协同。传统的实训课程更多关注本课程或本专业领域的内容,较少跳出自己的专业视野。但在现实中,要真正要做好工作,更多地需要我们走出自己的工作领域,将注意力从局部转向整体,从以自己的工作为中心转向相互的协作,更多与领域外的人打交道。这可能是其它专业实训课程所欠缺的空白部分,也正是“跨专业虚拟仿真实训”课程真正的意义所在。

“跨专业虚拟仿真实训”在课程内容上力求做到与职业标准对接,在教学过程中力求做到与经营过程对接,但在训练中我们仍然发现了不少问题。由于训练时所用到的前导专业课程并非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导致学生在工作过程中的专业应用能力普遍低下。当这些能力缺陷全都积累到综合训练这一环节时,会形成问题的集中式爆发,严重影响着训练的效果。由于跨专业综合实训的周期一般不超过2周,没有更多的时间去补足学生专业能力的不足,导致整体训练始终存在遗憾。因此,要想真正取得相对“完美”的训练效果,就必须以工作过程为主线,系统地调整整个专业的课程结构与课程设计。以姜大源为代表的职教研究学者提出“以工作过程系统化进行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观点为我们提供了理论的基础,要想真正解决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问题,除了在综合能力环节加强训练以外,在前面的各项专业课程训练中都应始终贯穿这一思想,形成所有专业课程的一致合力,才能真正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

猜你喜欢
工作流流程实训
吃水果有套“清洗流程”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违反流程 致命误判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四川省高考志愿填报流程简图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工作流在电力生产管理信息系统中的设计和应用
工作流技术在医疗信息整合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基于工作流的水运应急信息管理平台设计 
析OGSA-DAI工作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