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态课堂:真实高效的减负提质

2020-11-20 03:45张雪平
教育·综合视线 2020年11期
关键词:原生态板书情境

张雪平

随着数学课程改革的深入,数学课堂也在悄悄发生变化。新课标提出要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学生在课堂上占主体地位。减负应在确保教学质量的前提下进行,即“减负”不减质量。如何正确处理好两者关系?“40分钟”的高效率课堂是减负提质的关键。数学课堂承载学生掌握知识,习得技能,发展智力,形成态度和相应品质的教学责任。

追求原生态课堂

数学教学中,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深思:学生在这一堂数学课里可以学到什么?学生应该学到什么?课后学生真正学到了什么?短短40分钟,容不下太多华而不实的东西,数学课堂应该追求真实、高效,返璞归真的原生态,让学生学习真实的数学,有效地学习数学教师应在数学教学中将活生生的数学“原汁原味”地交给学生,让学生亲自参与“知识的再发现过程”,真正体验获得新知和能力的乐趣,亲身经历“为有源头活水来”的成功体验,创造出“真实、开放、有效”的原生态数学新课堂。

有时还是感受到,学生学习主动权依旧掌握在教师手里,就像把鱼从鱼缸换到了水池里。数学课堂缺乏对学生生命的完整理解,抹杀了学生思维的原始动力。学生的内心体验、情感、个性、人格的发展,往往化为可有可无,结果学生所感受到的,往往是沉重的学业负担,而不是生命成长过程中生机勃发的创造力。新时期,如何挖掘学生思维的原生态,让学生的思维撞击出智慧火花,使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是现代教育的使命。

“情境教学”是一种特殊的教学手段,通过情境创设,让原本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更生动,更富有趣味。教师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更贴切地体验数学知识所带来的情感,更容易地掌握数学知识。但是,在这个美好的过程中,也往往会扼杀了学生的原生态数学思维,使课堂显得假而低效。

一次学科培训中,有位教师上六年级数学《比的意义》一课,该教师创设了书本上给的杨利伟上太空拿的两面旗的情境,又是图片又是文字介绍,学生看得眼花缭乱,结果导入新课提出问题:“杨利伟展示的两面旗都是长15厘米,宽10厘米。怎样用算式表示它们的关系?”整整有两分钟学生完全没有反应。这个情境让这节课显得尴尬无比。

有幸聆听了浙江省特级教师俞正强执教的《比的认识》一课,他直接在黑板上写了个“2:3”,让学生去说自己的认识,简简单单的一个切入点,却能激发学生在生活中对比产生的认知,对于“比”的了解,从此打开了学生思维的阀门。整堂课俞老师跟着学生的思维顺势而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一个个数学问题。就如俞老师所言,数学实践能研究出真理。

在新课程、新理念的引导下,情境教学、人文渗透成了数学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一个教学程序。为了让课堂教学精彩、引人入胜,教师不惜花费大量时间“冥思苦想”,让人文关怀、德育渗透生硬、矫情地贯穿于课堂教学始终,把学生的原生态思维,硬生生关进了漂亮的笼子里。事实上,并不是每节课都必须创设情境,也不是每节课都需要创设情境,更不是每节课创设的情境都能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笔者认为,情境教学固然好,但是开门见山、单刀直入的教学方法更直接,依托学生原生态思维,照样使课堂的教与学得以有效、顺利展开。同样,人文精神的渗透,也应该是自然流露或水到渠成;若只是勉强依赖情境教学、人文渗透使课堂教学闪光,就必然会掩盖数学的本质,削弱数学本身的魅力。

回归本色教学

新课改提倡“探究性学习”,引入课件,以生为本,力图最大限度地把教学过程,变成在教師指导下学生自主探索、发现新知的过程。可是现实是,只要一上课,无论什么课型、什么教学内容,教师都努力为学生营造探索的氛围,搭建探索的平台;绚丽多彩的课件代替了板书,学生代替了老师,课堂充斥着空洞的探究意味。作为数学教师,需要重拾教育的“本色”。

重拾“粉笔”,重视板书的作用。我们常讲教师的武器是粉笔,黑板是阵地。不知什么时候黑板上除了一节课的课题再无其他,什么时候课堂上除了师生对话、生生对话没有记录。数学课堂需要板书。好的板书是数学教学内容的浓缩,板书的内容往往提纲挈领,言简意赅,有助于学生记忆和理解相关内容;直观的板书,可以补充教师语言讲解的不足,图数结合、数字结合展示教与学的思路,帮助学生理清教学内容的层次,理解教学内容,在课堂总结时板书又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数学中一些概念,书写规范是需要教师板书在黑板上,便于学生记忆与模仿。因此有人称板书是“微格教案”,实在的原生态数学课堂,需要教师重新回归“阵地”。

要重视“人脑”,辅以电脑。现在的数学课堂,往往有打开电脑,关闭“人脑”之嫌。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以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易于展示数学的本质与内涵,增强了学生对抽象事物与过程的理解与感受,从而将数学课堂教学引入一个全新的境界。但是,多媒体程序化让数学课堂成为“放映厅”,教师变成“播映员”,学生变成了观众,师生一起围着屏幕“看电影”。当然,作为“播映员”的教师,必须想方设法将学生的思路引到电脑既定的流程中来;而作为观众的学生,思路也必须循着屏幕循序渐进;这样,学生原生态的数学思维、创造性想法也在这一“循规蹈矩”中被扼杀了。真正的数学课堂,应该是关注学生思维的课堂。重视学生在课堂上出现的对与错,幼稚的、萌芽状态的想法,教师加以引导,激起智慧的火花,而不是让电脑主宰“人脑”。

让人欣慰的是,数学课堂使用PPT的比例远低于语文、英语学科;数据显示,数学、科学学科更加重视学生实践与思维的运用。实践证明,只有动手、动脑才能实践出真理。

重归“师本”,凸显“生本”。曾经,江苏泰兴洋思中学的“4分钟教学法”引起教育界轰动,同时也使数学教师如履薄冰:今天这堂课我是否讲得太多?学生开口是否太少?也常常担心、怀疑自己有否“灌输”“填鸭”之嫌。于是不少教师把“少讲”或“不讲”作为一般的教学原则。不同的学生、不同的老师、不同的教材、不同的课题,岂能用一个固定的教学模式、一张统一的时间表或者固定的指标量来衡量?尤其小学中、低年级的概念教学课,抽象的数学概念并不是教师给学生提供一些素材和方法,学生就能自主学习、理解并内化的,而是需要教师反复指导学生理解概念中的每一个陌生词语,并把它们有机融合,方能使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

当然,这种一板一眼并不是让学生模仿老师,死搬硬套,而是教师教学方法的一种回归——回归学生的认知规律与认知需要。

《三角形的认识》是一节典型的概念课,看过很多案例,不外乎给学生提供3根小棒让学生探究三角形的概念。往往花了20分钟还概括不出三角形的概念。浙江省特级教师朱国荣的《三角形的认识》一课,让人豁然开朗:三角形的概念可以直接告诉学生,重点应放在画三角形的高上,三种不同的三角形——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画高的方式不同,学生需要多练、多画才能真正掌握画高的技巧。也就是说,课堂上应厘清重难点,抓住知识点,才能切实提高学生学习水平。

新课程提倡“以生为本”,教师在课堂上,应尽量讲清楚教学中的关键问题,同时,应具备足够的勇气和智慧,支持学生对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不害怕学生牵着教师的鼻子走,给课堂以生成的自由。这样,才能在不可预知的有价值的交流中,提升教与学的效果,让学生的思维活跃,思考自由;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张扬,使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这样的课堂才是学生训练思维、展示才能、发展素质的课堂。

倡导宁静,打造高效

给予学生安静思考的时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新课程理念正在植根于教师的头脑中。在实际的教学中,学生讨论活跃,回答问题踊跃,课堂景象活泼,执教者似乎不愿意让课堂出现安静的状态。

课堂不是菜市场,课堂是师生交融的场所,是学生用心思考的地方。科学概念的建立、规律的领悟和应用、学科知识的系统建构无不需要学生静下心來,深思、沉思、静思。古人曰:静能养性、静能生智。培根主张:“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如何还原数学本质,让数学成为思维的体操?教师要善于创设“愤”“悱”的数学情境,造成学生欲知未知、欲言不能的“愤”“悱”状态,并在此状态中加以引领,促使问题得到解决。然而在学生处于当“悱”未悱,当“愤”未愤的时候,要给学生留足够的时间,让其静静思考。因为这时候学生的思维正处于激烈撞击的阶段,原有的数学经验、新的数学问题及问题的解决策略正处在杂乱无序中,唯有历经静静地思索才会豁然开朗,享受到柳暗花明的成功感,心智随之得到提升。过早的启发和引领,只会适得其反。

在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平行四边形面积》一课中,嘉兴市名师冯明让学生通过旧知,大胆猜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邻边,通过直观模型演示,使学生产生思维困惑,课堂上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通过拉一拉面积变了、剪一剪面积不变的想法,让学生在辩证中不断寻找正确的计算方法。这样的课堂,让学生的数学思维真实有效地发生,给课堂以安静,给孩子以思考的空间,就如书法艺术中的留白,在宁静中加深学生对数学问题的理解。原生态的数学课堂,需要这样的留白。

给予学生安静作业的时间。我们时常会看到这样的课堂:学生埋头练习,教师在巡视或不停地说:“你的字写得很端正”“大家要注意仔细打草稿”“不要忘记写单位”“计算时要注意小数点对齐”等。其实,教师的出发点,是为了规范学生的学习习惯或是纠正某些错误,却忽视了学生需要安静的作业思维。有时,教师看到学生某题做错了,就会忍不住提醒全体同学,我们来看看作业本上第几题,这题的解题思路应该是这样的……这时,就等于向某些同学告知了答案,偷懒的学生就不再需要自己思考了。这样的课堂,抹杀了学生的真实数学思维,只把求快,求对放在第一位。殊不知,教育需要因材施教,需要静下来“听听”学生真实的数学思维过程。

作业,是学生整理知识、补充知识空白的一个重要方式。安静的作业,不仅能提高作业质量,更能促进蕴涵在作业过程中的思维训练。随意的打断,是对学生作业的不尊重,也对数学学习非常不利。

热闹的课堂,不一定是思维真正活跃课堂,静静的课堂中也有活跃的思维;表面的安静可能孕育激烈的思维;而此时,其内涵会更为丰富多彩。实践证明,只有原生态的教育之路才能走得更长,也走得更远。

(作者系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新丰镇中心小学教师)

猜你喜欢
原生态板书情境
语文教师,今天您板书了吗?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板书设计的时效性
PEP小学英语第六册Unit3 B Read and Write 教学设计
原生态音乐在高校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真正的“原生态”
回归“原生态”
原生态河流亟待抢救和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