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采择与目标刻板化水平对老化刻板印象的影响

2020-11-20 02:03朱建芳周丽清董莉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20年9期

朱建芳 周丽清 董莉

摘 要 本研究通过两个实验考察了观点采择与目标刻板化水平对老化刻板印象的影响。实验1以120名大学生为被试,运用图片和指导语操纵观点采择以及不同目标刻板化水平的词语,探究大学生老化刻板印象的变化;在实验1的基础上,实验2将观点采择的方式区分为情感观点采择和认知观点采择,探究两种不同的观点采择对老化刻板印象的影响是否有差异。结果表明,当目标刻板化水平较低时,观点采择可降低老化刻板印象,当目标刻板化水平较高时,观点采择可以提高老化刻板印象。相对于情感观点采择,认知观点采择对老化刻板印象的影响更大。因此,认知观点采择对老化刻板印象的影响更大,且这种影响取决于目标刻板化水平的作用。

关键词 老化刻板印象;观点采择;目标刻板化水平

分类号 B848

DOI: 10.16842/j.cnki.issn2095-5588.2020.09.003

1 引言

刻板印象是指一种涉及知觉者的关于某个人类群体的知识、观念与预期的认知结构(贺庆利,2013)。通俗来讲,刻板印象是在社会交往的过程中,人们按照性别、种族、年龄或职业等对社会群体进行分类,然后在头脑中形成关于某类人的固定印象,普遍认为它与某些特征和行为相联系。依据不同的社会群体的特征,就形成了不同领域的刻板印象,包括性别刻板印象、种族刻板印象、年龄刻板印象等(潘文静, 温芳芳, 佐斌, 2018)。在年齡刻板印象当中,与老年人相关的刻板印象即老化刻板印象。老化刻板印象是人们对老年人所持有的看法和期望,它存在积极与消极两方面的影响,而人们时常无意识地将老年人与消极因素联系起来(周丽清,2007),如认为老年人身体虚弱、智力退化,这些消极的评价远远超过了对老年人的积极评价,把老年人与“不喜欢”联系在了一起(姚雨佳,杨剑青,张晓英,2014)。由此可见,老化刻板印象的消极影响是大于积极影响的(贺庆利,余林,马建苓,2013)。老化刻板印象不仅会影响老年人的正常生活,而且会使他们在生活中遭受偏见或不公平的对待。因此,如何有效地减少或消除老化刻板印象一直是社会心理学家研究的热点问题。若能够采取一定的策略有效地减弱老化刻板印象的消极影响,促使积极的一面更多地发挥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使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更高。

观点采择是个体从他人或他人所处情境出发, 测度或想象他人观点与态度的心理过程(赵显,刘力,张笑笑,向振东,付洪岭,2012)。在Ku,Wang 与 Galinsky(2010)看来,观点采择是一种认知能力,是个体站在他人的角度去理解和感受他人的思想和情感的能力。 总的来说,观点采择是个体所具备的一种能力,即站在他人的角度上去考虑问题的能力,本质在于个体认知上的去自我中心化。观点采择的操纵方式主要包括两种。第一种是运用指导语直接进行操纵,指导语是否生动、具体,以及能否调动被试完成指定任务是影响观点采择操纵效果的关键。另一种是材料与指导语结合进行观点采择的操纵,它要求被试在实验中观看目标人物的图像(例如,一幅老年人的图像),并让受试者想象自己是目标人物,花5分钟的时间写下目标人物的日常生活(Galinsky, Wang, & Ku, 2008; Todd, Bodenhausen, Richeson,& Galinsky, 2011)。实验结束后,研究人员对文字材料进行编码,检验观点采择的操纵效果。两种观点采择操纵方式的差别在于,是否应用目标群体相关的材料,材料在观点采择操纵中的作用是使得目标群体更为具体化,使观点采择的发生更为容易。为达到更好的观点采择的操纵效果,本研究采用图片材料加指导语的方式。

前人的研究表明,社会调节、抑制、想象和观点采择等因素都对刻板印象有一定的影响,观点采择的作用尤为明显(Ku, 2014; Sparkman & Eidelman, 2016; Wang, Kenneth, Ku, & Galinsky, 2014)。观点采择对刻板印象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观点采择减弱刻板印象与观点采择促进刻板印象。共情-利他假设(Batson, Early, & Salvarani, 1997)解释了观点采择如何减弱刻板印象。该假设认为,在对目标群体中的成员进行观点采择后,个体能够体会到目标群体生活的困境,产生同情、怜悯等指向目标人物的情绪反应,这促使人们更加关注目标群体的生活条件,增加利他动机,从而能减轻他人的痛苦。最终,关注和情绪会蔓延到整个目标群体,对他们的偏见减弱,对目标群体的态度改善。卞宁(2015)的研究支持了共情-利他假设,研究发现共情反应在观点采择减弱刻板印象方面起着中介作用。而观点采择如何促进刻板印象?Skorinko和Sinclair(2013)的研究解释认为,主要原因是突出的刻板印象能促使个人在刻板印象的基础上而不是自己的基础上进行观点采择。当刻板印象非常突出时,刻板印象为模拟他人大脑的自动化处理提供了基础。因此,个体使用刻板印象作为评估他人情感和想法的基础,他们将刻板印象与外群体成员在心理上混为一体,然后将刻板印象扩展到外群体成员,从而提高了对外群体的刻板印象。而本研究主要依据共情-利他假设,探讨观点采择对老化刻板印象的影响。

依据不同的认知对象,观点采择可分为空间或视觉观点采择和社会观点采择(阮征, 2015; Tarampi, Heydari, & Hegarty, 2016)。Oswald(1996)认为,社会观点采择又可分为情感观点采择与认知观点采择,情感观点采择是指了解与推测别人的体验和情感反应的能力(Bensalah, Caillies, & Anduze, 2016)。认知观点采择是指预测他人的思想、意图、行为和动机的能力(李亚强,陈朝阳,苏永强,杨琳琳,杨勇,2016;孙山,2016)。可以说,情感观点采择属于“热共情”,而认知观点采择属于“冷共情”(Tunde & Tamas, 2007),后者是前者的必要条件,前者是产生共情反应的直接驱动力量(孙炳海,黄小忠,李伟健,叶玲珠,陈海德,2010)。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在情感观点采择产生共情反应的过程中,认知观点采择起到更加关键的作用。Sturmer,Snyder 和 Omoto(2005)发现,认知观点采择可以直接促进个体对他人的共情反应并增加帮助行为。因此,结合共情-利他假设,本研究也认为,情感观点采择与认知观点采择对刻板印象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且认知观点采择对刻板印象的影响应更为明显。

在观点采择对刻板印象的影响中,目标群体刻板印象的突出程度也会影响刻板印象。目标群体刻板印象的突出性(Vescio, Sechrist,& Paolucci, 2003)即目标刻板化水平,是指所呈现的目标群体的刻板化程度的高低水平。Vescio,Sechrist与Paolucci(2003)最早验证了采择目标的不同刻板化程度對目标群体刻板印象强弱的影响。实验当中,将被试接触到的刻板化信息的访谈材料分为两种不同类型:一种是关于非裔美国人运动天赋和学校生活困难的材料,刻板化水平非常突出;另一种是关于非裔美国人日常生活的材料,刻板化水平不突出。结果表明,对目标刻板化的操纵会影响对目标群体的刻板印象,那些接触到突出刻板印象信息的被试会对非裔美国人产生更多的刻板知觉,即暴露于突出刻板化信息的受试者会对目标群体产生更加刻板化的感知。根据前人文献可知,当目标刻板化水平高时,被试会产生更多的刻板印象。在本研究当中,对于目标刻板化水平的操纵主要是通过广泛发放问卷,再经过收集、筛选和评定等过程得到目标刻板化水平高、目标刻板化水平低的词语各20个。

基于前人的研究发现,观点采择和目标刻板化水平都会影响刻板印象,即观点采择减弱或者提高刻板印象,且与目标刻板化水平相关。但仍需研究者思考的问题是,第一,观点采择与目标刻板化水平对刻板印象的影响是否同样适用于老化刻板印象?第二,作为观点采择的两种类型,认知观点采择与情感观点采择对刻板印象的影响是否有显著差异? 因此,本研究力图对上述问题进行探讨。

2 实验1

实验1的研究目的在于通过图片和指导语对被试进行观点采择操纵,运用不同词语操纵目标刻板化水平,以此探究大学生的老化刻板印象的变化。实验1的假设为:观点采择与目标刻板化水平对刻板印象的影响适用于老化刻板印象。当目标刻板化水平突出时,观点采择可以促进老化刻板印象;当目标刻板化水平不突出时,观点采择会减弱老化刻板印象。

2.1 方法

2.1.1 被试

获取有效被试120名,男生52名,女生68名,平均年龄21.53岁,标准差2.12。所有被试均为右利手,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熟悉电脑操作,自愿参加实验。被试被随机分为四组,即目标刻板化水平高观点采择组、目标刻板化水平低观点采择组、目标刻板化水平高控制组、目标刻板化水平低控制组,每组30人,实验结束后会得到一份小礼物。

2.1.2 实验设计

实验采用2(观点采择操纵:观点采择组、控制组)×2(目标刻板化水平:高、低)的被试间实验设计。因变量为老化刻板印象的变化,即老化事实测验问卷中后测老化刻板印象与前测老化刻板印象的差值。

2.1.3 实验材料

(1)目标群体的图片。首先从网络上选取10张老年人中性情绪图片,男性脸孔5张,女性脸孔5张, 调整图片的像素、 大小及分辨率等属性, 使其标准化。 由在校大学生30人(男女比例为1∶1, 之后均不参加实验)对其表达的关于老人刻板印象强度进行9分等级评定,最后选取刻板属性强度居中的一张图片(平均分为5.21,标准差为1.38),即呈现图片的刻板化程度居中,从而避免对后续操作的影响。

(2)群体的属性词语。第一,由25位在校大学生(不参加后续研究)填写开放式问卷。在开放式问卷中,三个维度的形容词分别为:老年人特征(身体外观、身体状况或身体运动)、个人表达(心理状态、态度或社交关系)和认知能力(智力或信息加工的能力)。每一个维度获取5个词语,每份问卷得到15个词语,去除重复词语,共获得212个词语。经过六位心理学专业研究生讨论、筛选和评定,提取每一个维度的高词频词语20个,共获得60个词语。第二,发放由 60 个形容词组成的问卷 162 份,由大学生选出刻板化水平突出的词语20个,回收有效问卷 142 份。之后发放165份由60个形容词组成的问卷,评定刻板化水平不突出的词语20个,回收有效问卷159份。通过高频词语选取法,得到20个刻板化水平突出的词语:体弱多病、衰老、缓慢、迟缓、蹒跚、经验丰富、从容、迟钝、健忘、虚弱、无力、浮躁、心态平和、枯瘦、呆板、痴呆、谨慎、稳重、和蔼、慈祥。20个词语刻板化水平不突出的词语:洒脱、硬朗、尽责、快乐、友好、可靠、乐观、明智、冷静、淡定、矍铄、阅历丰富、 深思熟虑、宽容、节约、知足、亲切、沉着、严谨、博学。第三,根据与刻板化水平词语词频相近、笔画数相近、无情感导向的原则,选择20个与老人无关的普通词语: 窗户、 氛围、 竞赛、 风味、 咨询、 温度、 吸引、 城市、 橡皮、 农村、 获奖、 美食、 强度、 印象、 情境、 效应、 贸易、 校园、 具体、 核心。

(3)老化事实测验(Facts on Aging Quizzes I,FAQ I)。该问卷由Palmore(1977)设计,它不仅可以测量人们对老年人的知识,而且还可以考察人们在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上感知到的一些经验事实, 即刻板印象。 已有研究(Davis & Friedrich, 2010)表明,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指标,可作为测量刻板印象的有效工具。Wang等人(2010)翻译了这个问卷,它包含25道正误判断题,用测验的错误分数计算受试者的年龄刻板印象,其中第2道、第4道、第5道、第12道、第14道题为反向计分,分数越高,对老年人的刻板印象越强烈,问卷的

Cronbachs α为0.68。因此,本研究也用该问卷来测量老化刻板印象。

2.1.4 实验程序

被试首先填写老化事实测验问卷。问卷填写完一周后,完成后续的任务。

实验正式开始后,将老人的照片呈现在屏幕上,并且要求被试在看到图片后,写一段有关图片中人物的日常生活片段的文字。

3.1.2 实验设计

实验采用2(观点采择类型:情感观点采择、认知观点采择)×2(目标刻板化水平:高、低)被试间实验设计。因变量为老化刻板印象的变化,即后测老化刻板印象与前测老化刻板印象的差值。

3.1.3 实验材料

实验材料与实验1相同。

3.1.4 实验程序

实验2与实验1指导语不同,其余步骤均与实验1相同。

实验2中情感观点采择组的指导语为:请观看这些图片,想象自己就是图片中的人物,用5分钟左右的时间描述图片人物一天的生活,请务必密切关注并且想象图片中老人的情绪和情感。字数不少于200字。

实验2中认知观点采择组的指导语为:请观看这些图片,想象自己就是图片中的人物,用5分钟左右的时间描述图片人物一天的生活,请务必密切关注并且想象图片中老人的想法和观点。字数不少于200字(钟毅平, 杨子鹿, 范伟, 2015)。

3.2 结果

3.2.1 老化刻板印象的初始水平

对四组被试的老化刻板印象的前测分数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数据结果显示,F(3,119)=1.72,p>0.05,四组被试的老化刻板印象水平无显著差异。

3.2.2 观点采择操纵的有效性检验

为了更好地检验观点采择的操纵效果,在受试者完成了写作任务以后,由4名对被试和实验目的不知晓的评价者,针对被试的短文是否有从情感或认知维度站在老年人的立场,进行1~7分等级评定,分数越高,则表明被试进行对应的观点采择类型的程度越高。数据分析得到,情感观点采择组的被试平均分数为5.38,标准差为1.10,认知观点采择组被试的平均分数是6.40,标准差为1.55。对4名独立的评价者对情感观点采择与认知观点采择的评定的一致性信度进行检验,结果得出,情感观点采择组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8,认知观点采择组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3。这一结果同时表明,本研究对观点采择的操纵是有效的,可以进行进一步研究分析。

3.2.3 老化刻板印象的变化

以观点采择类型与目标刻板化水平作为自变量,老化刻板印象的变化作为因变量,进行方差分析。结果显示,目标刻板化水平主效应显著,F(1,119)=14.05,p<0.05, η2p=0.11;不同观点采择类型主效应显著,F(1,119)=2.11,p<0.05, η2p=0.02;观点采择类型与目标刻板化水平的交互作用显著, F(1,119)=5.62,p<0.05,η2p=0.05。進一步做简单效应分析发现,目标刻板化水平低时,相比情感观点采择,认知观点采择更能减弱老化刻板印象(p<0.05);目标刻板化水平高时,认知观点采择组相比情感观点采择组更能促进老化刻板印象(p<0.05)。

3.3 讨论

实验2探讨了观点采择的不同类型与目标刻板化水平对老化刻板印象的影响,假设2得到了验证。根据共情-利他假设,我们认为当目标群体的老化刻板印象突出时,被试以这种突出的老化刻板印象为基础进行观点采择,采择的观点强化了对目标群体的老化刻板印象;目标群体的老化刻板印象不突出时,被试会以自我为基础进行观点采择,认知观点采择与情感观点采择均引发了共情反应,因而二者均可对老化刻板印象产生影响。尽管情感观点采择是共情反应的直接驱动力量,但是认知观点采择是情感观点采择的必要非充分条件,在认知观点采择不参与的情况下,情感观点采择并没有发挥足够的作用,即只是引发了对目标群体的情感上的共鸣,没有破坏深层次的与老化刻板印象相关的认知过程。认知观点采择能够直接使得被试产生共情反应,对目标群体所处处境有所理解,从而产生一些情绪体验和关注,唤起采择主体希望帮助他人减少其困难处境的动机。当对象泛化为一个群体时,就会改善被试对目标群体的认知与态度,因而在观点采择对老化刻板印象的减弱作用中,认知观点采择的影响更大一些。

4 综合讨论

本研究通过两个实验探讨了观点采择与目标刻板化水平对老化刻板印象的影响,以及不同的观点采择类型对老化刻板印象的影响。综合来说,验证了观点采择与目标刻板化水平对老化刻板印象的影响,两种类型的观点采择均对老化刻板印象有影响,目标刻板化水平起到调节作用。目标刻板印象不突出时,认知观点采择比情感观点采择更能够降低老化刻板印象。这主要是由于,

相比情感观点采择

认知观点采择不仅引发了共情反应,且让个体从认知上对目标群体发生了转变,这是更为深刻的。目标刻板印象突出时,观点采择的发生是以这种刻板化的信息为基础的,个体亦不会有共情反应。个体在进行认知观点采择时会将刻板化信息进行有效加工,促进老化刻板印象。而由于个体没有共情反应,情感观点采择的作用微弱,对老化刻板印象的影响亦弱。

前人对于两种不同的观点采择类型对老化刻板印象的影响未有详尽地探究,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

本研究进一步拓展了前人的研究结果,从理论意义层面讲,将观点采择与目标刻板化水平对刻板印象的影响延展到了老化刻板印象领域,并就观点采择的两种类型进行了区分探讨。从现实意义来讲,本研究证明了认知观点采择策略可以更好地减弱老化刻板印象,从而使老年人不再因为刻板印象遭受消极待遇;亦可以通过该策略修正群众对于老年人的刻板印象,使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更幸福。尽管本研究获得了一些较为有意义的发现,但仍有一些局限,有必要在未来的研究中进一步完善。

首先,观点采择的指导语会对观点采择结果产生关键影响(Galinsky, Ku, & Wang, 2005)。研究者们发现,当观点采择的指导语特别生动时,观点采择降低刻板印象的作用就会更加突出。Batson, Early和Salvarani(1997)考察了不同指导语的观点采择:想象他人的观点采择(imagine-other perspective),即让被试想象目标人物在某种情景中的感受;想象自我的观点采择(imagine-self perspective),即让被试想象自己在目标人物所处情景中的感受。 Vescio,

Sechrist和Paolucci(2003)使用 Batson等人(1997)的方法,要求被试想象他人的观点,让被试想象自己在目标人物所在的情景中,经历目标人物相同的体验。此时,采择主体会更多关注目标人物本身的特征。这种操纵方法与想象自我的观点采择存在较大差异。有一些研究表明,这两种指导语所引发的情绪是不同的(Batson, Early,& Salvarani, 1997)。想象他人的观点采择引发的是共情,是被试指向他人的情绪反应,而想象自我的观点采择不仅会引发共情,还会产生悲痛,对于目标所处的处境产生不舒适感,这是被试指向自己的情绪反应。也有一些研究提出,想象他人的观点采择相比想象自我的观点采择将会引起更高程度的共情关注(黄翯青,苏彦捷,2010)。可以发现,两种不同的观点采择类型引发的共情反应存在差异,且目前为止,未有定论。本研究采用的是想象自我的观点采择,若未来研究能够采用想象他人的观点采择类型考察不同的观点采择指导语对刻板印象的影响,则这一类研究会进一步得以完善。

其次,孙炳海等(2010)认为,情感观点采择下的共情反应明显高于认知观点采择条件下的共情反应。本研究发现,相对于情感观点采择,认知观点采择对老化刻板印象的影响更为显著。为什么情感观点采择更容易让人产生共情反应,却不能更有效地对老化刻板印象产生影响?这是不是因为研究者对观点采择操纵方式的差异所导致的呢?目前研究对于观点采择的操纵不仅包括图片加指导语的方式,亦有录音材料或视频材料加指导语的方式。录音材料操纵法是通过让被试听一段录音材料,分别指导被试关注独白者的情感、想法以及录音材料的音质(孙炳海, 黄晓忠, 李伟健, 叶玲珠, 陈海德,2010);视频材料操纵法是通过让被试观看一段视频材料,从视频材料关注目标人物的悲惨遭遇(Todd, Galinsky & Bodenhauesn, 2012)。虽然是三种不同的实验材料,观点采择的操纵均为有效的,但是三种材料加指导语的方式,对共情反应甚至老化刻板印象的影响是否有差异,这需要后续研究不断验证。

最后,本研究的目的是如何消除对老年人的刻板印象,以避免老年人受到歧视。然而,在老年人刻板印象的研究中,不仅包含年轻人对老年人的刻板印象,而且还包含老年人对老年人的刻板印象以及老年人对自身的刻板印象(Hess, Hinson, & Statham, 2004)。相对于其他刻板印象,老年人是否更易受到自身刻板印象的影响?未来的研究可以将老年人作为被试来考察探究观点采择是否能够有效减弱老化刻板印象的问题。此外,刻板印象对不同年龄群体的影响以及如何消除刻板印象所带来的不良后果等问题,这些问题都需要研究者不断持续地进行深入研究。

5 结论

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目标刻板化水平较低时,观点采择会减弱老化刻板印象。(2)目标刻板化水平在观点采择对老化刻板印象的影响中起到调节作用。(3)相对于情感观点采择,认知观点采择对老化刻板印象的影响更为显著。

参考文献

卞宁 (2015). 观点采择对大学生的老化刻板印象的影响. 硕士学位论文. 华中师范大学.

贺庆利 (2013). 老年人年龄刻板印象的差异及影响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 西南大学.

贺庆利, 余林, 马建苓 (2013). 老化刻板印象研究现状及展望. 心理科学进展, 21(3), 495-505.

黄翯青, 苏彦捷 (2010). 共情中的认知调节和情绪分享过程及其关系.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36(6), 15-19.

李亚强, 陈朝阳, 苏永强, 杨琳琳, 杨勇(2016). 权力对观点采择的影响: 权力动机的调节作用. 心理与行为研究, 14(3), 399-405.

潘文静, 温芳芳, 佐斌 (2018). 老年刻板印象威胁及其研究操纵. 心理科学进展, 26(9), 1670-1679.

阮征 (2015). 观点采择方式和采择对象规模对老年人内隐偏见的影响. 硕士学位论文. 苏州大学.

孙炳海, 黄小忠, 李伟健, 叶玲珠, 陈海德 (2010). 观点采择对高中教师共情反应的影响: 共情倾向的中介作用. 心理发展与教育, 26(3), 251-257.

孙山 (2016). 观点采择对刻板化的影响: 自我-刻板印象双重路径的视角. 博士学位论文. 华中师范大学.

姚雨佳, 杨剑青, 张晓英 (2014). 大学生内隐老化刻板印象的情境效应.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3 (6), 591-595.

赵显, 刘力, 张笑笑, 向振东, 付洪岭(2012). 观点采择: 概念、操纵及其对群际关系的影响. 心理科学进展, 20(12), 2079-2088.

鐘毅平, 杨子鹿, 范伟 (2015). 自我—他人重叠及观点采择类型对助人意愿的影响.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3(1), 63-66.

周丽清(2007). 内隐老化刻板印象的年龄差异及其与认知老化的关系.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15(10), 901-903.

Batson, C. D., Early, S., & Salvarani, G. (1997). Perspective-taking: Imagining how another feels versus imaging how you would feel.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23(7), 751-758.

Bensalah, L., Caillies, S., & Anduze, M. (2016). Links between cognitive empathy, theory of mind, and affective perspective taking by young children. Journal of Genetic Psychology, 177(1), 17-31.

Davis, N. C., & Friedrich, D. (2010). Age stereotypes in middle-aged through old-old adult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ging & Human Development, 70(3), 199-212.

Galinsky, A. D., Ku, G., & Wang, C. (2005). Perspective-taking and self-other overlap: Fostering social bonds and facilitating coordination. Group Process & Intergroup Relations, 8(2), 109-124.

Galinsky, A. D., Wang, C. S., & Ku, G. (2008). Perspective-takers behave more stereotypicall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95(2),404-419.

Hess, T. M.,Hinson, J. T., & Statham, J. A. (2004). Explicit and implicit stereotype activation effects on my memory: Do age and awareness moderate the impact of priming? Psychology and Aging, 19 (3), 495-505.

Ku, G. (2014). Stupid doctors and smart construction workers:Perspective-taking reduces stereotyping of both negative and positive targets. Social Psychological & Personality Science, 5(4), 430-436.

Ku, G. Wang, C. S., & Galinsky, A. D. (2010). Perception through a perspective-taking lens: Differential effects on judgment and behavior.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46(5), 792-798.

Oswald, P. A. (1996). The effects of cognitive and affective perspective taking on empathic concern and altruistic helping.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136(5),613-623.

Palmore, E. (1977). Facts on aging:A short quiz. The Gerontologist, 17(4), 315-320.

Skorinko, J. L., & Sinclair, S. A. (2013). Perspective taking can increase stereotyping: The role of apparent stereotype confirmation.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49(1), 10-18.

Sparkman, D. J., & Eidelman, S. (2016). “Putting myself in their shoes”: Ethnic perspective taking explains liberal-conservative difference in prejudice and stereotyping.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 98, 1-5.

Sturmer, S., Snyder, M., & Omoto, A. M. (2005). Prosocial emotions and helping: The moderating role of membership.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88(3), 532-546.

Tarampi, M. R., Heydari, N., & Hegarty, M. (2016). A tale of two types of perspective taking. Psychological Science, 27(11), 1507.

Todd, A. R., Bodenhausen, G. V., Richeson, J. A., & Galinsky, A. D. (2011). Perspective taking combats automatic expressions of racial bia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00, 1027-1043.

Todd, A. R., Galinsky, A. D., & Bodenhausen, G. V. (2012). Perspective taking undermines stereotype maintenance processes: Evidence from social memory, behavior explanation, and information solicitation. Social Cognition, 30 (1), 94-108.

Tunde, P., & Tamas, B. (2007). Adult theory of mind, cooperation, machiavellianism: The effect of mindreading on social relations.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43(3),541-551.

Vescio, T. K., Sechrist, G. B., & Paolucci, M. P. (2003). Perspective taking and prejudice reduction:The mediational role of empathy arousal and situational attributions. 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Psychology, 33(4), 455-472.

Wang, C. C., Yen, C. H., Liao, W. C., Yuan, S. C., Chen, Y. R., Lee, M. C., …Bloom, P. (2010). Evaluating outcomes of Taiwans first gerontology certification program. Archives of Gerontology and Geriatrics, 50(2), 231-240.

Wang, C. S., Kenneth, T., Ku, G., & Galinsky, A. D. (2014). Perspective-taking increases willingness to engage in intergroup contact. Plos One, 9(1), 1-8.

The Effect of Perspective-taking and Stereotyping Level of Target on Aging Stereotype

ZHU Jianfang1,2; ZHOU Liqing3; DONG Li1,2

(1 School of Education Science, Xinjiang Normal University, Urumqi 830017, China)

(2 The Key Laboratory of Mental Development and Learning Science, Xinjiang Normal University, Urumqi 830017, China)

(3 School of Education, Hangzhou Normal University, Hangzhou 311121, China)

Abstract:

This study tried to examine the influence of perspective-taking and its different types and stereotyping level of target on aging stereotype

by 2 experiments. Experiment 1 manipulated perspective-taking through some pictures and different instructions and used some words that were low or high in the stereotyping level of target in order to study the changes of the aging stereotype among 120 college students. Based on experiment 1, experiment 2 classified perspective-taking into cognitive perspective-taking and emotional perspective-taking in order to explore whether there was a difference in the effect on the aging stereotyp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erspective-taking was able to decrease the stereotype when the target stereotype level was low. The perspective-taking was able to increase the stereotype when the target stereotype level was high and cognitive perspective-taking had a greater impact on aging stereotype than emotional perspective-taking. It could be concluded that not only the cognitive perspective-taking have greater influence on aging stereotype, but also it depended on the effect of stereotyping level of target.

Key words:aging stereotype; perspective-taking; stereotyping level of targ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