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桑栽培寒地物联网温控大棚技术探究

2020-11-21 02:40王莉莉张明辉吕海涛
广东蚕业 2020年9期
关键词:果桑新芽树形

王莉莉 王 杨 张明辉 吕海涛

(1.黑龙江省农业对外经济合作中心 黑龙江哈尔滨 150008;2.哈尔滨金融学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30)

桑树为桑科桑属落叶小乔木,桑树的成熟果实称为桑葚、桑果等,因其含有大量对人体具有保健功能的氨基酸、多种维生素及锌、铁、硒等微量元素和纤维素、花青素,自古至今被人们所青睐,是药食两用水果,被称为第三代水果[1],适应寒地专用果桑品种目前尚属空白,为了探索简易冷棚果桑的自然越冬性,延长生长期增加桑葚产量,减少鸟害,提早上市,开发旅游采摘项目,发展设施种植,特开展本项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抗寒果桑苗:采用从黑龙江省野生桑中经多年选育出的抗寒桑椹新品系万宝10,用本地抗寒砧木经嫁接而成的抗寒果桑苗;肥料采用腐熟农家肥加N-P2O5-K2O 26-10-12 总含量48%的吉林隆源品牌复合肥。

1.2 试验方法

1.2.1 塑料大棚建造

选地势平坦、光照充足、耕层深厚、肥沃疏松、土质中性、生态环境良好的地块建造温室。每667 m2均匀施入3 000 kg 充分腐熟的优质农家肥,再把棚内土地旋松耙细。大棚建设,长56 m、宽12 m,骨架采用双层镀锌钢管,东西向拉钢丝,钢丝间隔30 cm,南北向绑0.5 cm 粗的镀锌铁丝,间距60 cm 左右,上覆大棚透明膜,膜上盖5 cm 厚保温被[2]。

1.2.2 苗木栽植

大棚在栽植前采用太阳能辐射热密闭15 d 进行棚内消毒,在4月初土地化透后栽植,栽植时要选根茎粗1 cm 以上无病虫害的健壮大苗定植。按设计规格挖深40 cm、直径40 cm 的定植穴。

1.2.3 不同栽植规格试验

同一棚内采用2 种设计:(1)行距2.0 m,株距1.0 m,每667 m2栽植333 株(A1 区);(2)行距2.0 m,株距1.5 m,每667 m2栽植222 株(A2 区)。土地、管理技术、温度、树等同样条件相互比较。

1.2.4 不同树形修剪技术试验

根据万宝10 品种抗寒性强、长势旺盛、枝条粗壮、树形开展的特性,同一栽植规格采用2 种1年生结果枝(B1区)和小乔木(B2 区)树形养成因素设计。苗木栽植后主干留30 cm 剪定,当主干上的新芽长到3~5 cm 时,留上部3~4 个新芽,其余新芽全部疏掉,作为第1 支干,当新芽长到40 cm 时再摘心,用沙袋把直立支干拉平控制树形;当年在第1支干上留10~15 根结果枝,枝条顶芽形成前剪取枝条顶部20 cm,促进枝条木质化。第2年采果后,每根果枝留10 cm 重剪,当新芽长到3~5 cm 时过密部分可疏除,每根果枝留3 个新芽,形成新果枝,夏伐的时间宜早不宜迟,以保证新梢有充足的生长时间,积累营养促进花芽分化。每株培养40~50 根分布均匀的健壮果枝。枝条顶芽形成前剪去梢部20 cm 左右,促进枝条木质化,以防冬春季抽干[3]。第3年果实采收后,要及时进行夏剪,将结果枝一律留10 cm 短截,重新培养新的结果枝。每根新生枝条留基部30 cm 剪掉,养成类似果树的小乔木树形。桑树总体高度控制在2 m 以内[4]。

1.2.5 桑园管理

(1)浇水。苗木定植后需要加强肥水供应,保持土壤湿润状态,施肥后及时浇水,棚内相对湿度应保持在65%~75%左右,坐果后棚内相对湿度保持在70%。越冬前要浇透过冬水,以防枝条抽干。(2)施肥。定植沟内施入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每667 m2施用3 000 kg 腐熟的有机肥并混入NPK复合肥25 kg,与土拌匀、填平、栽苗后灌水沉实。7月中旬至8月上旬,叶面喷施0.3%磷酸二氢钾2 次。在果实成熟期结合浇水施硫酸钾肥。(3)病虫害防治。防治桑白粉病、枯叶病、菌核病等,栽后、花期往桑树及温室地面分别喷1 次75%的百菌清800 倍或75%的甲基托布津1 200倍液。防治野蚕、桑尺蠖等,栽桑时认真检查苗木随时摘取卵块。早春冬芽膨大,燕口期以及伐条后观察幼虫和桑叶虫口危害情况及时捕捉幼虫。

1.2.6 采用自动温度和湿度物联网控制

(1)覆膜时间。大棚覆膜时间在3月下旬,应选天气晴朗无风时进行。薄膜分上下两块,上下两块膜重叠覆盖30 cm 左右,以便大棚通风降温排湿用。大棚覆膜后要及时加盖草苫闷棚5~7 d。(2)升温。利用自动记温和自动温度传感器监控温度,果桑栽后即开始自动揭帘升温,第1 周内白天最高温度控制在15 ℃左右,夜间保持在5 ℃~8 ℃之间。第2 周白天温度逐渐升到20 ℃,夜间温度保持在8 ℃~12 ℃。第3 周白天温度控制在25 ℃左右,夜间保持在10 ℃~15 ℃之间,从桑葚结果期至果实成熟期,白天温度保持在26 ℃~30 ℃之间,夜间保持在12 ℃~15 ℃之间。当室内温度达到30 ℃以上时,白天打开中间塑料棚,通风降温,下午3 时左右及时盖棚控温,夜间温度调整到15 ℃~18 ℃之间。

2 结果与分析

(1)1年生结果枝树形不同栽植规格(A1 区栽植规格为2 m×1 m,A2 区为2 m×1.5 m)的桑椹产量。

从表1可以看出,1年生结果枝树形,A1 区较A2 区平均单果质量小0.2 g,小13.33%;单株平均果枝总条长短13.50 m,短18.75%;单株平均产果量少0.72 kg,少21%,每667 m2产果量由于A1 区栽植株树较多,较A2 区多141 kg,增产19%。

表1 1年生结果枝树形不同栽植规格的桑葚产量

(2)小乔木树形不同栽植规格(B1 区栽植规格与A1 区一致为2 m×1 m,B2 区与A2 区一致为2 m×1.5 m)的桑葚产量。

从表2可以看出,养成小乔木树形,B1 区较B2 区平均单果质量小0.05 g,小5%;平均单株产果量少0.58 kg,少20%;每667 m2产果量由于B1 区栽植株数较多,较B2 区增产133 kg,增产20%。

表2 小乔木树形不同栽植规格桑椹产量统计表

从表3可以看出,在同样栽植规格下不同树形养成,B1规格的单果质量A1 区较B1 区大0.25 g,大24%;单株产果量A1 区较B1 区高0.36 kg,增产幅度15%;每667 m2产果量A1 区较B1 区高119 kg,增产幅度15%。B2 规格的单果质量B2 区较A2 区大0.4 g,大36.36%;单株产果量B2 区较A2 区高0.5 kg,增产17%;每667 m2产果量B2 区较A2区高111 kg,增产17%。

表3 相同栽植规格不同树形养成产果量统计表

3 小结与讨论

3.1 树形以养成1年生结果枝树形为最佳

利用该品种,栽植行宽株密的规格以2 m×1 m、每667 m2栽植333 株,养成1年生结果枝树形为最佳,既保证通风透光,又能有效利用空间,每667 m2产果量最高可达902 kg。

3.2 寒地大棚栽培可以提前1年结果

寒地大面积露地栽培要第3年挂果,大棚栽培果桑第2年即可挂果,可以提前1年结果。应用抗寒果桑品种万宝10,可以自然越冬,桑葚成熟期较大面积露地栽培提早30 d。

3.3 大棚设施果桑栽培比大面积露地栽培每667 m2可增产402 kg

露地大面积栽培果桑每667 m2产果量500 kg 左右,大棚设施果桑栽培比露地栽培可增产402 kg,增产幅度约80%,而且桑葚上市时间提前1 个月。在桑树萌芽阶段、结果期、夏剪伐后,果桑对水分肥料需求敏感,必须肥培管理,有足够的水肥供应。肥料要氮、磷、钾全面,保证苗木正常越冬。夏伐时间宜早不宜迟,以保证新梢有充足的生长时间积累营养进行花芽分化。

猜你喜欢
果桑新芽树形
果桑优质轻简高效栽培技术
盐边县果桑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苹果高光效树形改造综合配套技术
春日有感
莱阳茌梨老龄园整形修剪存在问题及树形改造
老题新芽别样趣味
果桑篱架匍匐式栽培技术
闽东古法制糖“老树发新芽”
猕猴桃树形培养和修剪技术
休眠季榆叶梅自然开心树形的整形修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