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中国绘画中屏风的视觉空间作用

2020-11-22 04:59程蕾蕾
名家名作 2020年12期
关键词:韩熙载夜宴屏风

程蕾蕾

一、屏风的性质

巫鸿认为:“汉代之前的礼仪美术中还没有出现独立的‘屏风绘画’,甚至也没有出现一般意义上的‘绘画’艺术。屏风获得独立的地位极有可能是在汉代和汉代以后,这段时间里,屏风逐渐与其他礼仪用品和奢侈品相区分,最终把自身界定为一种带有边框的绘画。”

屏风是大家最受青睐的绘画主题。所以屏风在绘画形式中也具有划分空间的作用,无论在哪个领域屏风都和视觉空间的概念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屏风集多重功能于一身,也为艺术家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和潜力,同时也无疑是一种挑战,要从历史问题的长河中跳跃出来,共同寻找一条新的道路,去开辟新的视野。

二、屏风的视觉空间

(一)绘画的视觉空间构建

首先,屏风对空间的形成作出了重要贡献,讲故事就要叙述空间故事发生在真实的空间里,但是如果是对待有故事情节的人物场景,绘画的视觉空间构造是必须考虑的问题。其次,屏风作为视觉空间的一个主要构成部分,不仅可以将屏风作为一种视觉再现的形式,还将其视为分割空间的手段。从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到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都具有重要的视觉效果和组织空间作用。

屏风在画室内外场景时,布景和道具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屏风所组成的曲折的空间。从乐浪出土的漆奁和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到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和周文矩的《宫乐图》,再到唐寅的《李端端图》和姚文翰的《是一是二图》,屏风都具有重要的营造和组织空间作用。

因此,我们必须将注意力从绘画本身移向绘画的视觉形式以及空间构造上。为此,研究一幅画也就要将画家、观者和空间三者结合起来看待。这种细腻生动的研究方法显现出了当代视觉艺术的色彩,也是一种从“功能”向“实践”的范式转变。屏风在画面中的作用就是注重绘画的空间与视觉效果,关注绘画视觉空间的过程和方式,而不仅仅是语言表达的意义。

(二)绘画的视觉空间分割

从中国传统绘画的特殊性来看,其更为重要的是寻找一种视觉媒介,这种视觉行为不仅是观看者和“图像”的关系,还是观看者和制作图像者的心灵交互。屏风使画面构成分隔空间的作用,同时将它们勾连起来,使单一的场景互相有机地连接,完成长卷的叙事功能。

“屏风”出现在绘画中,并且参与了绘画的构成。在《韩熙载夜宴图》中,详尽地揭示了屏风这种分隔工具参与内部叙事文本的构造的奥妙,“屏风总是同时划分出两个区域,一个在前一个在后。因此总是同时既展示又隐藏了某些东西,总是在吸引观者去探寻那些隐秘不见的事物。”“屏风”在现实中,阻隔视线同时有时候又强烈地诱使观看者产生联想的物,在绘画中变成了诱发“窥视”产生的道具,绘画的局部与局部相衔接的“技术”得以产生,于是就形成了空间上的视觉分割。

从现代美术史来看,空间分割的创造通常也与透视紧密相关。在西方的传统中,一般都是具有高度的理性化几何系统来进行画面的分割。在传统的中国画中更多是依靠一些特殊的图像,譬如通过屏风图像的帮助,这些画面就依然可以达到视觉分割的效果。屏风是用来构建绘画空间的主要媒介,画面有了空间才能使画面在空间上有宽阔的视觉分割效果,尽管在现实生活中,它只被视为一个“物”,但在绘画领域中,它则被视为表达绘画主要构图的重要手段,在整幅画面中的视觉表达和视觉分割上都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三、结语

首先视觉空间是绘画的一个基本组成元素,在画面表现中通过屏风来将视觉空间展现出来,并且利用空间通过平面进行展示的形式也是多样的,视觉空间的角度也不尽相同。从中国画的构图样式发展来看,屏风虽然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但是却在中国画的构图空间上和分割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屏风可以在作品中将真实的视觉空间表现出来,并且将空间通过平面来进行展示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因此对屏风的视觉空间分析可以促使我们对画面有更深刻的认识,这种认识在提高我们体验的同时也不断在促进绘画领域的发展。

猜你喜欢
韩熙载夜宴屏风
Tang Gong Ye Yan《唐宫夜宴》
邂逅 《唐宫夜宴》
细数《唐宫夜宴》中的“国宝”
韩熙载和他的《夜宴图》
古人为什么喜欢在房子里放置“屏风”
狂欢派对中的局
被误读的《韩熙裁夜宴图》
现代红木家具鉴赏
起马转中炮对屏风马布局探秘
10·1潮趴夜宴不停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