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研究

2020-11-23 09:52田朋辉
汽车实用技术 2020年23期
关键词:西安市汽车产业陕西省

田朋辉

(陕西地建酒店管理有限责任公司,陕西 西安 710075)

引言

汽车产业作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1]。1966年陕西汽车制造总厂的建立标着陕西汽车产业的诞生[2],经过近40多年的改革开放,陕西汽车产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陕西省省委、省政府战略部署打造汽车支柱产业,使得陕西汽车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特色不断突出,产业发展聚集创新能力不断提升,陕汽、比亚迪、宝鸡吉利以及法士特等汽车及配件龙头企业不断壮大,大大加速了陕西经济的发展。随着近年来新能源汽车的国家战略推广,陕西省已成为全中国最大的新能源汽车产销地之一,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已跻身全国第一梯队[3]。

1 陕西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

新能源汽车作为低碳环保、节能减排的代表,是未来较长时间内汽车产业发展的方向。新能源汽车不但可以解决传统汽车的能源短缺问题,而且还可以减缓环境污染问题,应用前景更为广阔,汽车企业应紧紧把握产业机遇,加快陕西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深入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并进一步扩大产业竞争优势。

2013年,西安市成为国家不断扩大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批准的第一批试点城市,为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缓解能源短缺态势以及改善环境的污染问题,自2013年以来,陕西省始终坚持培育和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2014年西安市先后印发了《西安市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实施方案(2014-2015年)》、《西安市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暂行规定》、《西安市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方案(2014-2015年)》等相关政策,加速推动了陕西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进程,促进了节能减排和城市环境污染治理,对于人居环境的改善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陕西省西安市、宝鸡市等地积极打造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5],加快“省内循环畅通”的汽车配套体系建设成形。2014年9月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基地在西安市高新区建成投产,进一步推动了陕西省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及转型升级,使得汽车产业在整车制造、结构优化、车型研发以及产品升级等方面取得巨大发展,对于提升陕西省制造业发展水平发挥着重要作用。2018年吉利汽车在陕产销18.76万辆,增长10.62%[6]。法士特汽车传动集团不断推进新能源以及智能化产品的研发,现已拥有千余项核心技术专利。随着整车产业的不断发展,省内汽车零部件配套技术经济产业快速聚集,配套设备及技术大幅提升,产业链条不断优化与完善。截至目前,陕西已拥有汽车零部件企业500多家,300多家汽车企业具有一定规模,尤其是陕汽、比亚迪、吉利、法士特等企业在科技不断创新需求不断提升的推动作用下,整体实力得到全面发展与提升,为促进陕西省的经济发展以及追赶超越作出了积极地贡献。

陕西省抓住了汽车产业发展机遇,截至2018年,省内汽车年产量达62.13万辆,私人汽车拥有量达559.78万辆。近9年来,陕西省私人汽车拥有量逐年稳步增长,2010年至2015年汽车产量逐年下降,之后不断回升,尤其是在全国汽车产量下降的2018年,陕西省汽车产量实现正增长,全国产量排名提升至 16位,充分说明汽车产业在陕西的发展已形成规模,并且呈现后劲十足的发展趋势。同时随着国际车展的不断举办及媒体宣传报道,陕西省汽车品牌影响力不断增强,进一步推动了省内汽车产业的深入发展。

2 汽车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陕西省汽车产业目前仍存在规模偏小,产业链及其配套体系不完善,虽然我省已拥有汽车零部件企业500余家,但相对湖北、重庆等省份仍然较少,而且在整车、零部件、配套用件以及服务上普遍缺乏通用标准。其次,创新研发能力以及人才储备仍有欠缺,研发投入不足,虽然省内汽车产业领域内初、中级人才储备较为充实,但高精端人才较为缺乏,自主研发实力较弱,电池、电机、电控等关键部件及其配套企业的规模和研发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7]。省内现有园区沟通链接不便,综合服务能力欠缺,产业网络智能化建设不足,基础设施支撑较弱,转型升级压力大、推进工作有待进一步深入。

陕西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传统锂电池性能提升困难、燃料电池核心技术不成熟、基础配套设施不健全等问题,其中基础配套设施中最主要问题是电池续航能力弱,充电桩数量不足、分布不均,导致新能源汽车连续行驶里程无法与传统汽车相竞争,一定程度上影响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的愿望,进而限制了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应用与发展。

3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建议

陕西省新能源汽车产业要想不断发展壮大,就应积极落实国家新能源汽车发展政策措施,整合省内汽车企业、高校以及科研机构等相关技术力量,逐步建设完善新能源汽车科技创新体系。促进汽车产业向高端智能化发展,健全综合服务体系。一是促进汽车生产过程智能化,实现车辆自动化装配,大大缩短了车辆生产周期。二是促进汽车产品智能化,主要是增强人与车以及车与环境之间的互动,增强驾驶乐趣以及智能化服务。三是加快汽车网络智能化建设,加速促进汽车制造商、设备供应商以及应用软件开发商等相关供应商的跨界合作和整合,构建集车辆研发、生产、销售、监测、服务于一体的智能网络体系。四是科学规划产业时空布局,完善相关产业链、资本链、价值链建设,增强产品竞争力。五是持续加大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8],着力构建标准体系,积极实现各类充换电设施的互联互通,全面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高速发展。同时,应密切关注“低碳经济”、“互联网经济”以及“智能制造”三大改革主题,紧跟制造业改革步伐,推进新能源汽车的研发、生产、销售以及服务,加快互联网与产业创新整合,构建完整的生态产业链条。

汽车生产技术的创新与发展对于陕西汽车产业集群[9]以及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新时代背景下,陕西应抓住“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机遇,积极沿线布局,加快进出口基地建设,大力开拓海外市场,积极制定富有陕西特色的人才新政,加强国内外优秀人才和技术团队引进,培育复合型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全力推进总量扩张、质量提升,保持多元化视角,积极寻找新契机,探索新路径,为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创造性思维。陕西省今后在积极打造汽车产业集群的同时应重视技术创新联盟建设,针对新能源汽车研发过程中的核心壁垒,加大研发投入力度[9],积极引导企业创新突破,在电池以及动力系统等相关产业研发过程中掌握核心技术,取得行业发展主动权,全面实现网络化、信息化、数字化,力争将我省打造成为全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标杆省份。

猜你喜欢
西安市汽车产业陕西省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与技术发展现状及对策探究
成都市新能源汽车产业综合竞争力评价
常熟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THE NEW STRATEGIES OF ENGLISH TEACHING IN PRIMARY SCHOOL
THE NEW STRATEGIES OF ENGLISH TEACHING IN PRIMARY SCHOOL
陕西省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的实践与思考
聚焦两会
陕西省青年书法家协会
123的几种说法
《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报告(2017)》正式发布 深入探讨中国汽车产业数字化转型